>凡事网 导航

同为五虎上将,为什么只有赵云的实力饱受争议?

2024-06-26m.fan-pin.com
~

"五虎上将"大概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概念,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个人在一次,算是蜀汉武将方面的牌面。近来有一些声音,说"五虎上将"是小说,正史只有四方将军,赵云只是杂号将军云云。"五虎上将"的说法有原型,《三国志》中将其合列为一传;所谓"云黑"的说法也有原型,赵云到最后也没有当上个四方将军。而且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比,赵云无论是战绩还是名誉,都要逊色很多。包括黄忠这个本传只有三百字的人物。虽然小编根本不赞同赵云只是刘备的护卫这种说法,但为什么赵云饱受争议?最根本原因是这五个人根本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军事贡献

评价武人,当然要看他的军事贡献,尤其"五虎上将"中并无儒将的角色(如果关羽读《春秋》、赵云在一些战略上发表意见就算儒将,那甘宁就是妥妥的儒将了),战绩是评价他们的最硬核的指标。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五个人的战绩。


提到关羽很多人会想到"襄樊之战"的失误把荆州愉悦送走,这也是关羽最大争议之处(不过关羽的争议在于他是否是蜀汉甚至蜀汉第一名将,当不当得"威震华夏"的评价,要比赵云高一个层次),但是除了"襄樊之战"之外,关羽还是荆州都督,当时刘备手中也就一部分益州一部分荆州而已。关羽等于握有刘备集团一半的兵权。加上"白马之战"斩颜良;蛰伏荆州练水军;"南郡之战"绝北道;包括"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关羽可以说是坐实了蜀汉第一将的位置。

张飞、马超、黄忠逊色于关羽,不过军事贡献也强于赵云。在"益州之战"中,张飞击败严颜取得作为水路交通枢纽的江州,北上逼降巴西郡,然后帮助诸葛亮攻克德阳;在"宕渠之战"中击败张郃,保证了还不算稳固的益州的安全。马超在投奔刘备后的表现有些拉胯,但是他在西北羌、氐、胡人中有很高的名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力也非常重要。黄忠是一战成名的典型,在"定军山之战"中一举斩杀曹操集团西线主将夏侯渊,成为"汉中之战"中最靓的仔。凭借这份军功成为后将军,实至名归。


我们再来看赵云,"益州之战"中取得江阳、犍为两郡,按史料记载,逊色于张飞的"江州之战";诸葛亮一伐时作为疑兵牵制曹真主力,结局是被击败,"不至大败"也是失败,虽然《赵云传》中归因于"兵弱敌强",但《后出师表》中也有"祁山、箕谷,皆多於贼"的记载;当然《云别传》中补充了赵云最大的高光——"汉水之战",可以看出赵云确实是发挥出了名将的风采,但《三国志》包括裴注的内容中这样的高光比比皆是,距离斩杀夏侯渊的战果当有不小的差距。

职官高低

终于来到了喜闻乐见的四方将军和杂号将军高低的话题,这个也是赵云受到争议的最主要的方面。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别是前、右、左、后四方将军。按照东汉官制来看,将军官衔最高为大将军;然后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接下来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为重号将军。而赵云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赵云在"益州之战"后被封为翊军将军,到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还是翊军将军,没受到封赏,一直都是杂号将军。


有人说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翊军将军是刘备初置,难以判断其地位,万一分量很重呢?又有人说四方将军就四个位置,赵云没有竞争到也很正常,不代表翊军将军位置低。其实这个实在是因为"粉丝滤镜"的作用。根据《三国志》中对赵云包括其他武将官位升迁过程的记载来看,翊军将军低于四征将军;四征将军低于四镇将军;四镇将军低于四方将军。赵云一生最高的官职是镇东将军,还没有达到黄忠的高度,哪怕黄忠比他去世得要早。


时人评价

赵云的战绩、官职均低于关、张、马、黄,那么时人的评价呢?很不幸也是"五虎上将"中最低的。"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曹操集团中多评价关羽、张飞为"万人敌"、"勇冠三军"、"熊虎之将",关羽比张飞更高一些,"名将唯羽";马超的评价两极化,在道德上为时人所不齿,但是在勇猛方面也得到了承认,"有信、布之勇";黄忠没有什么过高的评价,但是这也是很正常的。他在"定军山之战"前功名不显,之后也没有什么表现机会。不过在列传上还是要高于赵云。


赵云作为从北方一直跟随刘备的老将,相对于关羽、张飞来说,其受到的时人的评价实在是逊色不少。对于赵云的良臣、名将的评价,多在三国时期之后。我们再来参考两个指标,一个是蜀汉人杨戏所作的《季汉辅臣赞》,关羽、张飞排列在第四、五位,赞评字数合计56字;马超在第六位,40字;黄忠第九位,16字。而赵云则排在第二十四位,与陈到合计16字。


另一个是谥号。蜀汉有十二人获得谥号,其中就包括"五虎上将",这是一种殊荣。不过这五个人当中也有区别。蜀汉景耀三年(即公元260年)九月,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五人被追谥,明明白白没有赵云;到次年三月,才加上赵云。按《云别传》的记载,是大将军姜维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以赵云的资历和"长坂坡之战"中护主的奇功请求追谥。所以结合总总来看,赵云作为蜀汉名将是合格的,但是与"五虎上将"中其他四人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人们对赵云的实力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赵云武功很高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有的人认为他名大于实。

因为赵云并没有真正对战过任何的名将,一直在刘备的身边充当一个保镖。

因为赵云领兵作战的战绩太少,而且都不是什么大军,大多都只是充当大军的一个领兵将军,而演义中又将赵云描写成了一位几乎完美的人设,所以关于赵云的实力一直饱受争议。

刘备称汉中王时,五虎上将中,为什么只有赵云
明显没有,刘备自封汉中王 命司马费诗告知关羽他以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 关羽不屑于黄忠同为五虎将,于是不满, 司马费诗说: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

蜀国五虎上将,生前威名赫赫,却只有谁得以善终?
只有赵云得以善终了,其他都是给敌人杀了或者是病死了。五虎之一关羽 首先来说一下关羽,关羽可以算是有勇有谋,但是就是太过于骄傲了,不懂得低头,但是孙权就想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可惜关羽不嫁女儿就算了,还骂了孙权派来求亲的人,孙权就非常生气了。后来关羽在跟曹操对战的时候,孙权...

为什么说三国“五虎将”中赵云是唯一的战略家?
刘备从起家到占据荆、益二州及至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文,主要的依靠诸葛亮,武则依靠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员大将,也即是后来人们称作的“五虎上将”。关羽为“荡寇将军”、“前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右将军”;赵云为“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并...

蜀汉五虎上将中,为何4个都被民间封神,唯独留下了一个?
《三国演义》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蜀汉五虎将了,虽然在正史中并没有五虎上将这个称呼,但经过评书和演义的宣扬,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已经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共识。这前六名有四个五虎将,分别是赵云、关羽、马超、张飞。还有一个黄忠也仅次于张飞,排在第七。不仅如此,在后世的传说中...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武力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民间排名在民间排名中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赵云,接下来就是典韦,关羽,马超,张飞等人,当然根据这个排名也有一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这个排名其实也就是...

五虎上将地位最低的为什么是赵云?刘备真的不喜欢赵云么?
对于赵云来说,他似乎总是很少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怎么争取自己的利益,反而给人一种不知道该如何奖赏的感觉。而且刘备更喜欢把赵云放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让他担任统帅出去打仗。这也让赵云一时感到心灰意冷,赵云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提起蜀汉五虎上将的排名,较为通行的版本为关张赵马黄。

五虎上将中为什么只有张飞的儿子得到了重用?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手下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这五位将军,为刘备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些将军里,属关羽、张飞两人和刘备关系最好,与刘备结义为兄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五虎上将慢慢的逐渐凋零。在诸葛亮白帝城接受托孤的时候,五虎上将只剩下赵云一人。在...

汉中之战,五虎上将为什么只有四人参战?
需要指出的是,蜀汉五虎上将的说法来自小说《三国演义》,是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五人。在正史《三国志》中,这五人被陈寿同列一传,只不过先后顺序有所变动,具体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爆发,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持续了将两年半之久。此...

蜀汉历史上有五虎上将吗?为什么赵云没被重用?
而且为人比较理性,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飘饮”的满足感,对功名利禄不过分追求,就算是得到重用估计也会推辞。也因此,赵云是五虎将中唯一一个得以寿终正寝的一个。蜀汉政权,赵云是五虎将里唯一的一位两朝元老。死于建兴七年(229年),刘禅时代追谥为“顺平侯”。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分别都是谁?历史上真的有五虎上将吗?
但是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战绩排名的话,常胜将军赵子龙是排在第一位的,赵子龙长板坡七进七出的战绩可以说无人能及。但是这所谓的排名都是基于三国演义对刘备阵营突出的主观思想而产生的排名,更重要的是在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也是刘备封的,如果不封自己的兄弟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恐怕关羽、张飞二人...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