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是被哪个人彻底断绝后路的?

2024-06-29m.fan-pin.com
~

楚汉战争在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迎来了终结之战,垓下之战楚军主力部队覆灭,项羽于乌江自刎,并于同年,刘邦正式即皇帝位,强大的汉朝迎来了开端,而垓下之战则成为了项羽退出历史舞台的关键一战,这位崛起于秦末动乱的枭雄,最终还是在天下诸侯的联合征讨中走向了灭亡。


可以说秦被灭后,项羽的确风光一时,暂时成为了天下诸侯的共主,但是那也只是表面上的,大家只是暂时屈服于项羽的武力,而让项羽有了分封天下诸侯的权力,成为了切蛋糕的人。

只是权力大背后的隐患也大,项羽集团在分封诸侯时,无法做到令各方都信服的公平,而且项羽还要考虑自己楚国的地位,各方诸侯之间也有利益冲突,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项羽分封诸侯看似风光无限,背后的问题是,任何诸侯感觉自己利益分配不均时,都会将矛盾指向项羽,这也为后来各方诸侯支持刘邦合力绞杀项羽的原因。

当初齐相田荣因未从项羽入关而未得到分封,对项羽三分齐地亦甚不满,陈馀自认为与张耳功等到,张耳为诸侯王而自己仅为列侯食三县不满,项羽也是太想维持自己的地位,还直接废了韩王韩成,另立郑昌为韩王,田荣也是在齐地反楚,项羽还把已经是九江王的英布当小弟,让英布带兵帮助自己平定齐地,结果英布并未支持项羽,只是敷衍,派遣了几千人,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下诸侯对项羽的反感度要远远大于刘邦,这种对项羽不利的因素在垓下之战前被无限释放出来。


汉高帝二年,彭城之战后,汉军在荥阳东和楚军爆发的京索之战,稳住了汉军的阵脚,由此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展开了两年多的对峙,荥阳就是今天的荥阳市,而成皋大致位置就是虎牢,可以说荥阳成皋一线,是遏制楚军西进,打通经由洛阳盆地进入关中的通道,所以说刘邦不能退,毕竟在京索之战时,萧何已经几乎带着关中所有人力出关了,《史记.项羽本纪》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复大振。

虽然在荥阳成皋一线,刘邦所率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对峙很吃紧,但是这为韩信平定北方各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等到汉四年,韩信击败龙且后,项羽不得不承认现实,自己已经处于极其不利的尴尬境地。


在垓下之战前,项羽可以说处于被各方围剿的态势,韩信在平定齐地后,他本人尚未率大军南下,但是灌婴已经是南下先锋了啊。

《汉书.灌婴传》齐地已定,韩信自立为齐王,使婴别将击楚将公杲于鲁北,破之。转南,破薛郡长,身虏骑将一人。攻傅阳,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度淮,尽降其城邑,至广陵……击破楚骑平阳,遂降彭城……与汉王会颐乡。

韩信虽然有过让刘邦封自己为齐王的嫌疑,但是韩信的内心还是支持刘邦的,我们大家印象中,韩信是在垓下之战这最后一战时,得到刘邦许诺的好处才率军南下的,但是在此之前,灌婴已经早早的率部南下,由齐地进攻楚国,并且拿下了彭城,这也就导致了项羽在被刘邦追击的时候,无法回到彭城,要向九江之地逃亡。


同时在项羽和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对峙时,彭越也是站到刘邦这一方的,虽说没有直接支援汉军前线,但是彭越率部屡屡骚扰楚军的粮道,导致楚军后勤发生了重大问题。

《史记.高祖本纪》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四年,项羽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下之……项羽至睢阳,闻海春侯破,乃引兵还。汉军方围锺离眛於荥阳东,项羽至,尽走险阻。

项羽为了摆脱困境,只能选择先击败实力相对较弱的彭越,可是留守成皋的曹咎,并未听从项羽的安排,在项羽率主力去攻打彭越的时候,还是率兵出击,结果被汉军所击败。


曹咎出击的原因很简单,无法忍受汉军的言语辱骂挑衅,项羽留他镇守成皋的确是错的,一个不冷静的将领可以作为冲阵的先锋,但是作为一方统帅放到战场上,除了坑死将士,帮助对手扭转战局之外,没有其他作用,项羽让他留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牵制汉军主力,等待项羽击败彭越后再说,可是曹咎不管这些,率军贸然出击,结果正中汉军圈套,自己也是战败被杀。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曹咎这一败可是坑惨了项羽,本来他征讨彭越的行动还算顺利,可是曹咎一败,楚军全局就乱了,所以项羽只能服软,和刘邦和议,双方签订了大家熟知的鸿沟和议,各自罢兵离去,只是对于双方来说不同的是,项羽是不能打了,而刘邦可以,所以在各自撤军后,张良陈平才会极力建议刘邦撕毁协议,在项羽没有防备的前提下,趁机追杀楚军,相反,项羽则没有这个机会,就算他知道撤军途中突然反击,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楚军没有继续和汉军相持的资本,长期缺粮,有承受韩信的军事压力,楚军继续回撤休养,在做调整。

《史记.高祖本纪》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刘邦率领着两年多驻守于荥阳成皋一线的汉军追击楚军,结果被项羽击败,只能在固陵坚守,等待着韩信和彭越的支援,韩信彭越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两人和刘邦汇合,那么项羽必败无疑,这天下最大的就是刘邦了,他们需要刘邦在战前就敲定各自的利益,所以刘邦直接明确了彭越和韩信各自的地盘,两人才开始率军南下,合围项羽。《汉书.高帝纪》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至,皆引兵来。


同时刘邦也并未完全把希望放在彭越韩信身上,在战略上,他派遣刘贾去攻打九江之地,在彭城之战后,英布反叛项羽,但是最终被项羽击败,他这个九江王也失去了封地,只能投奔刘邦,而为了最终彻底击败项羽,在楚汉两军在固陵对峙的时期,刘贾带人南下了。

《汉书.荆燕吴传》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贾南度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佐贾举九江,迎英布兵,皆会垓下,诛项籍。

《史记.黥布列传》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

当时的局势是,面对彭越韩信大军已经开进,灌婴已经攻破彭城,楚军无法撤回,刘邦在固陵也不在坚守,而是全力出击,项羽只能撤军,而且只能向原九江之地撤退,意图能找到一片立足之地,可是刘贾英布等人率先攻入了九江,留守寿春的周殷也直接反叛了,这也是正常的,如果不是对项羽死忠的话,是个聪明人就能看到项羽必败,没有必要做陪葬品了,九江之地的楚军一下子变成了汉军,这无异于狠狠地从楚军背后踹了一脚,周殷彻底断了楚军的归路。

至此项羽面对的局势就是最危急的了,他已经退无可退,因为他每退一步,自己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一步,直至再也无力回天,除了做最后一搏,他别无选择,所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开始筑垒安营,整顿部队,为的就是这最后一战,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所以也可以说,项羽所率楚军算是自己等着被汉军以及各路诸侯军合围的,或许当时项羽也想不到,曾经强盛无比的他怎么会落到自己主动送到别人嘴边的地步,但是事实就是,他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即便他曾经多么英勇,在巨鹿之战中击败数倍于己的秦军,但是在垓下,他没有能力再带领楚军反败为胜了。



关于项羽的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2、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一个经典剧,故事来源于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当是百万汉军团团包围了垓下,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了,项羽感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发出了一声“虞姬虞姬,为之奈何”的悲叹。虞姬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

细说项羽垓下之战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楚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却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只有仁者见仁。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无法忽略,在中国战争史以致世界战争史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战争。

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呢?_百度...
最终的结局就是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杀在楚国乌江浦 。女诗人李清照著名的一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渲染了传世悲情英雄的一生。然而清初李渔却质疑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已无路可退,他认为:“羽之不渡乌江,疑为亭长所执。”因为...

...项羽是英雄吗?对他的功过你有何看法呢?“垓下之战”中项羽失败的原因...
“垓下之战”中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匿名用户 2013-11-05 展开全部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一代英雄。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

楚霸王项羽是怎么死的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

项羽28铁骑从万军中突围和关羽万军丛中斩颜良全身而退哪个难?
回到营地,颜良手下无人敢挡关羽,关羽很顺利地离开战场,同时袁军因为主将被杀,兵卒溃败。如果要把项羽率领800人在垓下之战冲出重围的难度与关羽千军万马单枪斩颜良再冲出敌阵作一个比较的话,那当然是项羽更困难,率领800个突围出70万,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就算是项羽后来战斗到只有28骑的时候,...

求刘邦项羽之间的故事
然而,刘邦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地位,他利用项羽的疏忽,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与项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刘邦善于运用智谋,善于联合各种力量,使得他的势力迅速壮大。而项羽则勇猛善战,但他的统治方式过于残暴,失去了民心。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项羽的大军,项羽被迫自刎...

关于项羽?
垓下之战不是刘邦的损失还没项羽的大么?我在百度百科看了下那个垓下之战,但是没有说项羽是怎么死的??你能告诉我具体一点的情况么?用你自己的话就简单的说说... 项羽到底是怎么死的。垓下之战不是刘邦的损失还没项羽的大么?我在百度百科看了下那个垓下之战,但是没有说项羽是怎么死的??你能告诉我具体一点...

项羽手下的几名大将都有什么人?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时,钟离眛逃离楚军的阵营。项羽战败身亡后,钟离眛投奔韩信,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命韩信交出钟离眛,最后钟离眛在韩信逼迫下自杀。四、英布 英布(?—前196年),六县(今安徽六安)人,早年随项梁反秦,后成为项羽手下大将,封九江王,公元前206年项羽拥立楚怀王为义帝,却暗中...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