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药王”谢幕:MBO起家到全身而退,恒瑞能否继续飘扬?

2024-06-26m.fan-pin.com
~

历史 的进程和个人的努力,他留下的背影,后人还会评说

  

1月16日晚,孙飘扬宣布卸任恒瑞医药董事长一职。

这个和哪吒一样,宣誓“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的“药界一哥”,终于从执掌了30年的恒瑞医药中抽身而退,留下的是一个庞大的恒瑞帝国,带走的是自己18243亿元的身价。

恒瑞几乎可以看作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缩影,从起步到改制,从壮大到转型,无不贴合医药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当已经62岁的孙飘扬挥别这个行业的同时,医药行业的高光也正在转换另外一种亮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在向一个时代做告别。

往者不谏,来者也不见得可追。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孙飘扬和他所代表的一批中国医药人,或许是不公正的。同这40多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一样,孙飘扬和他的同行们在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地方开辟出道路,成功和失败,身价千亿和重新来过,从来就只在一线之间。

孙飘扬,只不过是走的最顺的那一个。

1

1970年的一天,几个工人坐在一间小砖房外,徒手灌装药水。

这样一幅画面被定格在某家药企的博物馆里。那天阳光还不错,工人们就穿着日常衣服,小心翼翼的往瓶子里灌着什么。他们身旁是一口大缸,缸里舀出来的红药水直接灌到小瓶里,就可以对外卖了。

楼房和大烟囱那是华北制药、新华制药那些大的制药基地才有的,流水线那时也只有上海的大药厂独有。很多小地方所谓的“制药厂”就只能生产红药水、紫药水这样的药品,连云港制药厂也不例外。

孙飘扬1982年刚到厂里时看到的样子,大概和10年前差不多。作为中国药科大学文革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孙飘扬所学的技术在这样的工厂里根本无法施展。没过多久,孙飘扬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这个人就是连云港制药厂的上级单位: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徐维钰。作为66年毕业的老大学生,徐维钰的风格是“先做后说,没做的不说,做到以后再说”。徐维钰十分赏识孙飘扬,提拔他到医药工业公司当了科研处副科长。

在副科长的岗位上做了几年之后,徐维钰决定让小孙回到企业去历练历练。当时孙飘扬的第一个单位连云港制药厂已经走入经营绝境,这家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中型二类企业”即将迎来转变。

孙飘扬应当一直是个勤奋的人,善于搜集各类医药情报。当时国际上有一种治疗肺癌、白血病的特效药“依托泊苷”,是瑞士山德士原研的,国外研究代号为Vp16-213。孙飘扬认为这个品种药厂可以做,而且就仿百时美施贵宝的软胶囊剂型。1990年,连云港制药厂做出了这个品种。

等到2002年日本的依托泊苷软胶囊首次在中国获批时,国内已经有两家企业在卖了,日本人都看傻了眼。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同时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

据说,将恒瑞做大后的孙飘扬依然保持了当年爱研究的习惯,他手下有一个十多人的团队专门搜集各种文献,以掌握最新的医药技术,供企业发展做参考。

1991年,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开始与连云港制药厂联合开发抗癌药异环磷酰胺,药研所做出小样之后,以120万元的价格将技术转让给了连云港制药厂。这个品种最终在1995年获批上市,连云港制药厂奠定了“抗癌药物领军企业”的地位。

到1996年时,连云港制药厂营收已经突破1亿元。

如果光看数字,可能会觉得连云港制药厂在孙飘扬的带领下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绩。但站在医药行业的角度来看。1993年开始医药代表不再是外资药企的专利。国企和民营企业学会了杨森、施贵宝们带进中国的新鲜玩意儿,并很快将之发扬光大为“带金销售”模式。

(图为影视作品中的医药代表)

1996年,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药品短缺的压力很大,促使药企大干快上,年均药品消费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1996年之后,医保基金开始承受不住压力,国家开展行业检查,发现了“带金销售”的秘密。此后20多年,国家一直在与这股邪风作斗争,至今仍未完成。

外企讲合规,将行业水浑的责任抛给国内企业;国内企业讲特色,把问题的源头扔还给外企。谁也不愿背这个黑锅,但每个人都在黑锅底下负重“钱”行。这就是20多年来孙飘扬带领恒瑞医药异军突起的行业大背景。

2

孙飘扬的人生“康波”,正是从1996年药厂步入正轨开始的。

1997年,连云港制药厂改制成为恒瑞医药股份公司。这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主要发起人是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其他股东包括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医药工业公司工会、连云港市医药采购供应站、连云港康缘制药有限公司。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后更名为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成为国资平台。

顺便提一下,康缘制药前身是连云港中药厂,也归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康缘药业在上市之前,恒瑞集团是占股最多的发起人。徐维钰扶起来了两个下属孙飘扬和肖伟,并一路扶他们的公司上市。

2000年,恒瑞医药上市。至此,孙飘扬作为公司总经理、国企的职业经理人,优异的完成了他的工作职责。

但孙飘扬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早在恒瑞医药还叫连云港制药厂的1996年,他就已经筹划好了如何将国有的恒瑞医药纳入到自己名下。

2003年,孙飘扬正式启动MBO。但为了演好这出大戏,孙飘扬需要得到自己人的鼎力支持。1996年,连云港制药厂的供销经理蒋新华辞职,创办了连云港天宇医药。很多恒瑞的老员工都知道,这家公司是商业企业,最初的业务是卖药。

天宇医药经过多轮股权变更后,拥有一个极为分散的股权结构。蒋新华作为董事长兼控股股东,只占天宇医药14%的股份,其他86%的股份则分散在19个自然人和两个法人手中。

这还不够,孙飘扬还找到了1995年曾在连云港制药厂工作过的董伟。董伟2002年时在天津一家外贸公司,为了配合孙飘扬,董伟2002年成立了连云港恒创医药。

另外,孙飘扬还拉上了中泰信托。信托作为出资方,大约以年化88%的收益为孙飘扬MBO提供给融资。这部分股权在2年后,由孙飘扬妻子钟慧娟所在的豪森医药几位高管成立的公司购回。

就这样,三家出资方在2003年3月24日同恒瑞医药大股东恒瑞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共收购了恒瑞医药5615%的股份,国有控股部分只剩下6%。

但这件事情不是孙飘扬一厢情愿就能完成的,还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至少也得过老领导徐维钰的一关。

孙飘扬用的还是下属这一招。2002年,恒瑞医药高管等6人出资成立了威尔 科技 。威尔 科技 在2005年收购了德源药业部分股份,并在2015年将德源药业推上新三板。德源药业是2004年国资平台恒瑞集团和11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成立的公司,这11个人里面就包括徐维钰。

投桃报李的结果就是,2003年国资转让给三家民资机构之后,2006年孙飘扬控股了天宇医药,顺手收拢了其他两家,借道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恒瑞医药。

有的人MBO搞得动静太大,钱没挣到还把自己搭进去,一辈子翻不了身,比如伊利的郑俊怀,三九药业的赵新先。有的人就做的巧妙,关联公司是怎么拿出几个亿来收购国有股份的,根本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追查。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充当“白手套”天宇医药有个法人股东是恒邦医药,岑均达持有恒邦医药50%股份,自然也是为孙飘扬MBO出力的。15年后的2018年,岑均达成为豪森医药IPO时的第二大股东。

知恩图报,看来一向是孙飘扬的做人原则。

3

后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

完成股改后的恒瑞医药一飞冲天,在新药研发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成为国内创新药物的标杆龙头。其核心的抗肿瘤药物更是恒瑞的招牌,公司走上了“研发、创收、研发”的正向循环。

和很多同时期的药企老板不同,孙飘扬并不满足于依靠一两个重磅药物包打天下的局面。在长达20年的企业发展 历史 中,恒瑞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到销售费用的10%左右,2018年为1532%。

尽管与外资制药巨头相比,恒瑞的研发占比还是低了点,不过这已经是国内药企中最佳水平。这使得恒瑞在2018年排在全球制药企业第25位,在它之前的,全是外资企业。

仿制药业务一直是恒瑞医药的核心。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国际知识产权的规范无法约束国内企业,大部分专利药品几乎处于随便仿制的蛮荒状态。恒瑞等一批企业在这其中抢到了市场先机。但入世之后,这些 历史 问题开始逐步受到外资原研药生产企业的关注,针对国内企业的专利诉讼一个接一个。

恒瑞和大批国内企业挺过了专利诉讼最集中的那几年。一方面法律环境里保护国内企业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对于知识产权,国人最初普遍不重视。当年的媒体还摆出这样的标题:

《面对艾滋病人,要人权还是知识产权?》

正因为恒瑞在国内医药界里打出了自己的套路,与同时代的药企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所以上市之初,恒瑞医药就成为各家基金热捧的股票。而且20年来白马成色一直不改,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奇观。

与此同时,孙飘扬还试图复制另一个恒瑞。1995年,孙飘扬的妻子钟慧娟从连云港市药监局辞职,参与创办了豪森药业。

豪森的商业模式与恒瑞一般无二,最初强仿美国礼来公司的原研药奥氮平片一举成名。在发展 历史 上,恒瑞还与豪森有大量的关联交易,外界一致认为两家公司将合并为一家国内制药巨无霸。但最终,豪森药业在2018年单独在港IPO。

仿制药领域的钱虽然好赚,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恒瑞一直自诩为“创新药企”,对标的是辉瑞,但实际参照的一直是以色列梯瓦和瑞士山德士这类的仿制药巨头。而且孙飘扬敏锐地发现:市面上有销售价值的原研药,恒瑞居然已经仿制的都差不多了!

把全班尖子生的考卷都抄了一遍,分数要还是没及格怎么办?

2019年10月,孙飘扬公开宣布:2018年年中已经叫停大量仿制药的研发,转向市面上热门的生物制剂。2019年5月,投入数亿元研发的PD-1品种卡瑞利珠单抗获批上市,恒瑞从此走上另一条竞争赛道。

在新药研发领域“脱虚向实”的恒瑞医药,能否真正像辉瑞一样,引领中国制药业界迈上新的高峰,还是会在弃易求难之后泯然众人?这一切,重仓恒瑞医药的机构不会告诉你。

孙飘扬已经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在追赶”,中国的医药行业还将继续精彩。

祝福孙飘扬!

中国的四大药都分别在哪

国际制药三大巨头是美国辉瑞公司、强生公司和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

1、辉瑞公司创建于1849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

2、强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综合性、分布范围最广的卫生保健产品制造商、健康服务提供商。公司创建于1886年,产品畅销于175个国家地区,生产及销售产品涉及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

3、法国sanofi-aventis是欧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三大的药厂,由赛诺菲圣德拉堡集团(Sanofi-Synthelabo)与安万特药品(Aventis)两家公司于2004年合并成立。总部设于巴黎,分支机构遍布80多国,员工超过十万人,2004年营业额超过250亿欧元。

扩展资料

1、辉瑞公司在华产品

辉瑞生物制药在华上市的创新药物已超过50个,其治疗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及代谢、抗感染、中枢神经、抗炎镇痛、抗肿瘤、泌尿、血液健康(包括血友病)等诸多领域。

其中如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舒普深、大扶康、希舒美、索坦、开普拓、阿诺新、任捷、贝赋等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让中国的广大患者能及时接受与全球同步的先进的药物治疗,辉瑞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和加快在华新药引进和上市的力度和速度。

辉瑞健康药物旗下的善存、钙尔奇、惠菲宁等消费保健产品也在中国市场家喻户晓,并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强生公司旗下产品

医药产品

针对领域包括:敏感及流行性/非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治疗、头皮健康治疗、皮肤症状治疗、心理治疗、疼痛症状缓解、骨骼治疗、癌症治疗。

医疗器材

针对领域包括:女性健康护理、糖尿病、微创手术、伤口缝合、心脑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器械消毒、诊断类产品及服务。

个人护理产品

针对领域包括:婴儿健康护理系。

列、成人护肤品系列、女性健康护理用品、视力保健产品、个人健康护理产品等系列。

3、赛诺菲-安万特集团

主要经营范围

合资公司主要产品用于心血管类、血栓类、中枢神经类、抗肿瘤类及内科用药等治疗领域。

赛诺菲圣德拉堡已成功地将其各种先进药品引进中国市场,诸如:可达龙、抵克力得、速碧林、德巴金、安博维、波立维、乐沙定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辉瑞公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强生公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赛诺菲·安万特集团

祖国传统医药已有5000多年历史,传统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药业发展,形成了我国的四大药都。四大药都都有其各自的医药文化,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上都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四大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树有“南国药都”之称。事实上,不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谁,有一点不可质疑,这些地区的医药业都比较发达。四大药都在医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毫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不难看出到清末毫州的药市已很繁荣。毫州的中药材种植亦是比较广泛的,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可见,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医药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药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业的发展。亳州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近年来,药材已成为亳州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中国药材第一市”。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伴随着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市场,充分发挥禹州独特的药业优势,禹州市委决定在市药城路东侧、商贸大世界北侧新建一座占地300亩的禹州“中华药城”。该药城包括一个占地3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是一所大型现代化中医专业市场。河南辉县(市),有600年百泉药交会的历史优势,又有传统的生产、加工优势,这里每年举办“药交会”。百泉药材交流大会,源于百泉一个古老的庙会,庙会距今1000余年,隋代庙会始兴,唐代已很盛行,年长日久,逐步形成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后停办几年,1980年恢复。百泉与江西樟树、河北安国组织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并称中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到2005年,辉县药贸业发展规划与主要目标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贸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组建百泉药贸集团,发展规模化经营,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利用山区盛产野生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以当地药材、采集、种植、加工等优势,大力扩大药材种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研究开发中心,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开发具有优势特色的中成药。充分利用药交会,把辉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辐射面广、吸引力强的医药配送中心,逐步发展医药连锁店。位于河北保定的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现在安国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60万平方米,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388亿元,药材吞吐量10万吨。立体化、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安国在50万亩耕地上连续十六年夺取粮棉果大丰收,更以药材年产量占全省65%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夜秋风度,十里药香飘。放眼花开落,疑似置琼瑶。”形象描述了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的怡人景色。特色经济产业化,制药企业规模化,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医药产品带着药都人民的挚爱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医药单位、厂家以及国外客商设立了门店或经营部,中药材贸易已辐射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及韩国、日本、东南亚、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6月,东方药城又与韩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汉城汉药商街”缔结姊妹市场,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材国际贸易。



“药王”谢幕:MBO起家到全身而退,恒瑞能否继续飘扬?
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伴随着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国家...

“药王”谢幕:MBO起家到全身而退,恒瑞能否继续飘扬?
1. 孙飘扬,这位曾誓言“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的“药界一哥”,在执掌恒瑞医药30年后,于1月16日晚宣布卸任董事长。他留下的,是一个庞大的恒瑞帝国,而带走的是自己18243亿元的身价。恒瑞几乎可以看作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缩影,从起步到改制,从壮大到转型,无不贴合医药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2. ...

追赶江南药王(一)堂训
现今,多少中国“新贵”们在为了福布斯的排行榜努力,多少国企老总们还在绞尽脑汁的盘算如何MBO将国有财产收入囊内,多少IT公司还在做着NASDAQ的梦,多少机构还在希望施展资本的力量套牢中小投资者,不管这些人结果如何,不管走什么道路,但是中国却可能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荣毅仁一样的 资本家 ,从商业到政治,到国家的责任和...

“药王”谢幕:MBO起家到全身而退,恒瑞能否继续飘扬?
有的人MBO搞得动静太大,钱没挣到还把自己搭进去,一辈子翻不了身,比如伊利的郑俊怀,三九药业的赵新先。有的人就做的巧妙,关联公司是怎么拿出几个亿来收购国有股份的,根本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追查。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充当“白手套”天宇医药有个法人股东是恒邦医药,岑均达持有恒邦医药50%股份,自然也是为孙飘...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