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评价武王伐纣的故事? 武王伐纣的故事 简短故事内容介绍

2024-06-29m.fan-pin.com
评价武王伐纣的故事~

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纣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主要由于当时商纣王后期滥用国力,长期征讨东方的东夷部落,导致国内兵力守备空虚,这时候,西部的周国强盛起来,因为商代欺压和防范诸侯国政策,长期囚禁周国的国君文王姬昌,造成周国的不满。

姬昌被囚禁,得到大臣散宜生的营救,通过贿赂纣王,得到释放,姬昌回到周国后,四处联络其他受到商纣王欺压的诸侯国,约定趁着商军主力不在国内的机会灭亡商的统治。
在文王时期,商纣王数次派兵征讨周国,但是由于临时征召的诸侯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故意作战不力,对周国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商纣王大为震惊,但是国内已无兵可调,诸侯大多反叛或持观望态度,无奈之后只能临时征召奴隶,发放给武器去迎战周武王的军队,结果奴隶得到武王善待奴隶,并恢复身份的承诺,纷纷倒戈一击,商军大败,周国获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不久后,武王攻破商国国都殷,纣王在鹿台自杀,商国灭亡。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在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中央政权和地方诸侯的矛盾,如果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就会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也告诫后来的周天子,要警惕地方诸侯坐大,周吸引教训,分封了统治者的子孙和功臣为后代,并加强在礼仪道德宣传,让诸侯轻易不敢对周王室和周天子不尊敬。

内容介绍: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纣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主要由于当时商纣王后期滥用国力,长期征讨东方的东夷部落,导致国内兵力守备空虚,这时候,西部的周国强盛起来,因为商代欺压和防范诸侯国政策,长期囚禁周国的国君文王姬昌,造成周国的不满。
姬昌被囚禁,得到大臣散宜生的营救,通过贿赂纣王,得到释放,姬昌回到周国后,四处联络其他受到商纣王欺压的诸侯国,约定趁着商军主力不在国内的机会灭亡商的统治。

扩展资料影响: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武王伐纣的五百多年后,作为商族后裔的孔子,面对辉煌的周朝,这样倾心表达对灭掉他祖宗之国的周朝的认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王伐纣

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纣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主要由于当时商纣王后期滥用国力,长期征讨东方的东夷部落,导致国内兵力守备空虚,这时候,西部的周国强盛起来,因为商代欺压和防范诸侯国政策,长期囚禁周国的国君文王姬昌,造成周国的不满。
姬昌被囚禁,得到大臣散宜生的营救,通过贿赂纣王,得到释放,姬昌回到周国后,四处联络其他受到商纣王欺压的诸侯国,约定趁着商军主力不在国内的机会灭亡商的统治。
在文王时期,商纣王数次派兵征讨周国,但是由于临时征召的诸侯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故意作战不力,对周国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商纣王大为震惊,但是国内已无兵可调,诸侯大多反叛或持观望态度,无奈之后只能临时征召奴隶,发放给武器去迎战周武王的军队,结果奴隶得到武王善待奴隶,并恢复身份的承诺,纷纷倒戈一击,商军大败,周国获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不久后,武王攻破商国国都殷,纣王在鹿台自杀,商国灭亡。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在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中央政权和地方诸侯的矛盾,如果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就会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也告诫后来的周天子,要警惕地方诸侯坐大,周吸引教训,分封了统治者的子孙和功臣为后代,并加强在礼仪道德宣传,让诸侯轻易不敢对周王室和周天子不尊敬。

牧野之战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回到商朝之后,胶鬲就开始行动,成功的将能征善战的大臣都派到了东夷作战,等到周武王伐纣时,当时的70万商军都是他带领的,纷纷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武王伐纣的真相就是这样的,并非奴隶自己主动倒戈,而是人为的作用。武王伐纣的故事简介 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最终因为武王...

夏商西周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
1、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

周武王伐纣在哪一年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 濮、蜀(均居今汉水流)、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有什么历史...
夏禹把帝王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成了家族天下,经过四百年,朝代变迁,商汤讨伐夏桀,建立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经历了六百年,到纣王时灭亡.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商汤(前?年-约前1588年),即成汤,商朝开国君主,河南商丘人。姓子...

我来讲讲武王伐纣的前因后果
      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宗法制由周公创造,儒家的礼乐制度,以德治国的统治思想都是在这个朝代始创。还有一些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文王拘而演周易,姜太公钓鱼,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下面就讲讲周的历史。      据《...

行星顺行与逆行—周武王伐纣的故事
星的行踪让周武王备感振奋。三年前,立志讨伐商 纣 王的父亲文王去世,武王继承父志,一边守孝,一边积蓄力量。 这年秋天,守孝期满,农忙也过去了,周武王组织起军队 ,开始了伐纣的战争。 军队沿着黄河向东进发,拂晓前正好迎着东方天空天宿熠熠生辉的木星。日子一天天过去,木星离鬼宿越来越近,武王的信心也越来越高涨 。

武王伐纣是什么历史战役,伐纣的地点在哪?
武王伐纣是什么历史战役,伐纣的地点在哪?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周武王的祖先是从他父亲开始的。周文王是黄帝的后裔。他姓姬,名昌。他是周朝的创始人。他死后,后人给他谥号为文,所以后人称他为周文王。

商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六、夏商西周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 1、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西周利簋的...

周武王伐纣是哪一年成功的?
周武王伐纣是哪一年?我来答 sgqt1127 LV.12 2016-03-07 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未解之谜,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一个交点,若不能解决,所有相关事件的具体时间将不能解决,若此问题一解,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所以确定这个年代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史学界集历史学家...

武王伐纣的真实历史是不是跟封神榜不一样呢?
武王伐纣的真实历史当然跟封神榜不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具体来说:1、 小说诞生,人为干涉 小说《封神演义》大约是明代万历、隆庆年间,由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 所以我们就知道,《封神演义》是一篇站在前人积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的故事,必然有着历代艺人们手口相传,文人加工,...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