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当怎样做子女? 现在这个时代生几个孩子比较好?

2024-07-01m.fan-pin.com
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有很多孩子的父母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替了?~

现在这个时代,上个年代独生子女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退休早,子女生完孩子要去赚钱,基本上带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比较多。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都要出门儿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孩子双方交给父母也是情理之中。
谁都想趁年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让隔代教育抚养也是无奈之举。

在过去,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孩子很多。后来经济慢慢发展了,大家的思想却变了,很多人都选择了要独生子女,觉得一个孩子容易养活,家长也省心,其实孩子一个人会很孤单,而且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大人都会比较宠爱,对于孩子本身来说,长大后会比较娇气和任性。个人觉得生两个孩子比较好,孩子也有个伴,长大了有个兄弟姐妹照应着会好很多,更何况现在国家也鼓励生二胎了,如果情况允许,个人觉得生两个孩子挺好的。

在每一个时代里,“我们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这个问题推而广之,则是我们作为晚辈,应当如何对待长辈:“我们这代人应当如何面对上一代”。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代的年轻人都用自己的言论或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摆在95后,00后大学生的面前。

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年轻人必须要面对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按照大学声今年年初进行的调查,大部分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总体上属于彼此尊重但也有代沟的状况。

明确认为自己和父母关系很差的仅占3.7,觉得自己和父母关系完全亲密无间的也只占18.4%。

但在我们不少同学家庭里,和父母长辈实际的相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碰撞和利益冲突仍然是无处不在。

诸如“父母干涉你高考报志愿怎么办”;“父母严禁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怎么办?”;“父母严重重男轻女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不少同学。

这篇文章需要大约七八分钟的阅读,写这篇长文的本意,就是看到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写作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结合最近看到听到的几件事引发的一些思考。

(延伸阅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这里尝试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子女。

维系父母-子女关系能靠孝吗?

在中国,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最严重的道德罪名可能就是“不孝”了。

儒家最注重提倡“孝道”,什么是孝?孝的本质是对父母单方面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爱和尊重是没问题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单方面”和“无条件”。

孝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只规定子女有义务做到一二三四,但对于父母有义务做到什么却闭口不提。

孔子说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制三年,期间不能出去工作不能上学,从汉代一直到清朝大家还遵守,但这类老规矩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已经完全没有人再提了。

现代和古代相比,要做的一二三四内容已经大相径庭,但孝的“单方面”属性从没变过。

(来源:图行天下)

按照知乎网友“大拇哥”的看法,孝的概念具体来说包含三个方面:

生育有恩: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的馈赠,仅此一点就意味着父母对子女有恩,子女应当报答;

家长权威: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处于权威的地位,并且这种权威一直持续到子女成年以后;

绝对恭敬:子女应该对父母始终怀有恭敬甚至顺从的态度,无论他们事实上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什么。

(来源:二十四孝图)

在古代,社会生产劳动基本以农耕为主,以几代同堂宗族大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

个人的利益,好恶甚至生死在宗族的延续面前都完全不重要,靠孝维系的社会制度是可以持续的。

但到了现代,如果仍然坚持孝应该是家庭维系的基本纽带的话,就会在很多社会问题上面对棘手的价值观判断:

如果父母从小就遗弃了你,你还有义务对父母尽孝吗?

(典型案例:《儿时被遗弃,还有赡养亲生父亲的义务吗?》)

如果父母参与了对子女的性侵、强奸,子女还有义务对父母尽孝吗?

典型案例:黑龙江“汤兰兰”事件(《十年前少女举报全家入狱,到底是性侵还是冤案?》)

如果你的父亲对你母亲和你长期实施家暴,你成年后还有义务对他尽孝吗?

典型案例:《父爱如“山”:从《神秘巨星》到李阳“家暴”》)

如果你的爸妈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父母一样,严重重男轻女把你当摇钱树,你不同意就以死相逼,你应该顺从他们的意思吗?

典型案例:《张韶涵:现实版樊胜美的浴火重生》

被亲妈诬陷吸毒的张韶涵

上面我列举的几个社会事件都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你可能也曾经关注过。

在这些事件的讨论中,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遗弃,家暴,性侵,剥削,都不是子女不尽孝的合理理由。

持这样观点的人,立论依据的正是孝的“无条件”:

你只要被生出来,就背了对父母的一笔债,不管之后父母做了什么,这笔债你都得还。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母亲

对于这种生育有恩的思想,鲁迅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驳斥的非常到位了。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他直接指出,作为父母自觉对子女有恩是不道德的:

“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之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

什么是“乖刺的种子”?很多本来可以和谐相处的家庭,正是因为父母不肯和子女平等相处,非要站在权威的地位横加干涉,最终造成了一桩桩令人遗憾的悲剧。

前段时间在国内热映的印度电影《神秘巨星》

(来源:橘子娱乐)

年轻时在恋爱婚姻问题上被父母横加干涉的,父母决定的包办婚姻不美满的几率远远大于自由结合。

开始就心有不甘,怎能做到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以后感情不顺,你能不迁怒于父母的棒打鸳鸯?

同学们更有切身体会的另一个例子是:在高考报志愿时,被父母硬逼着报了自己不喜欢的高校或者专业的的同学,日后学业也更容易出问题,更容易自暴自弃。

你之后每次遇到学业和事业的困难感到无计可施时,就会回想起当初无奈的选择,甚至会把现在的痛苦转化为对父母的怨恨。

(延伸阅读:《高考报志愿时,千万不要轻易屈服于父母的意志》

中国一大半的代际家庭矛盾,追根溯源都与家长仗着权威乱下指令有关。

而子女也迫于这样的权威,明知不妥而不得不听从,这就给双方今后的关系埋下了定时炸弹。

单方面提倡孝

毒害家庭,同时毒害社会

“孝”之所以被拔高到那么显要的位置上,完全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长达两千年各种政治操作的结果。其顶峰应该算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

鲁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指出,为什么这两个朝代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来源:百度百科)

在政治领域里,孝就意味着服从,服从当然天然就是单方面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

父亲作为家里的尊长,怎么摆布你你都心甘情愿,皇帝就是全天下人的尊长,也就能对你随心所欲,所以孝能成为几千年父权—封建极权统治的基础。

魏晋尊崇孝道能净化人心吗?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刚死没几年,一群同姓诸侯王就手足相残,搞出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祖孙相杀,向后世示范了以孝治天下的好典型,还直接造成了长达数百年的“五胡乱华”,司马家这帮天才险些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五胡乱华让中华民族人口

从2000万降至400万险些灭种

而就是在这种糜烂的政治环境下,一群腐儒投机分子投上所好,把“孝”做出了各种有创意的升级,各显神通,孝出新风采、孝出新高度。其集大成者就是那本《二十四孝》。

陈大夫去年春节回家,在公交车上还看到有二十四孝的招贴画,正好看到的就是“郭巨埋儿”这篇,还图文并茂地表现地甚为生动:

“汉代郭巨家贫穷,粮食不够吃的,有一天看见母亲把自己的饭省下来给三岁的孙子吃,就跟妻子商量:小孩占了母亲的口粮,要不我明天挖个坑把孩子埋了吧”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埋儿

(来源:二十四孝图)

这个广告把我看出了一脑袋冷汗,这明明应该是恐怖片的剧情好么,当成典型做成公益广告,让未成年人天天看这真的合适?

我对二十四孝的评价就是两个字:闹剧。

这二十四个被不少封建卫道士奉为模范的孝道典型,只有“鹿乳奉亲”,“怀橘遗亲”等几篇画风还稍微正常点。

至于“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刻木事亲”等等,看不出多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情,满满的是虚伪和残忍。

王祥卧冰求鲤

(来源:二十四孝图)

为了成就自己的孝,一个成年人可以撒泼装小孩,活埋儿子,休妻子,卖身,大冬天趴在冰面上,拿自己喂蚊子........其间还涉及七八种今天刑法里的罪名,活脱脱一套农耕社会版本的《演员的诞生》。

这种所谓“道德模范”,连明白事理的古人都看不下去。

刘宋时期有个叫郭世通的人,效仿郭巨埋儿奉母,宋文帝将其立为典型公开表彰。

素来以三观正闻名的韩愈对此的评价是:这种人渣不被腰斩已经走狗屎运了,还能得到表彰?(不腰於市而已幸,况复旌其门!)

墨子

“孝”根本代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尊崇孝道的反思,从儒家搬出这尊神主牌的春秋时期就开始了。

对于以孝维系家庭关系的弊病,儒家的主要意识形态竞争对手墨家分析的最为精辟。

墨子提出“兼爱”“相爱”,认为父母和子女的爱应该是相互和对等的,针锋相对地驳斥儒家提倡的孝道。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说“孝”不谈“慈”,是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之乱,是天下之害。

大家更熟悉的墨子是这样的

(来源:王者荣耀)

维系新时代的家庭关系不能靠孝,也没法靠孝。

维系健康子女-父母

关系的三大支柱

鲁迅先生提出,新时代的父母对子女,要注意的就是三点:理解,指导和解放:“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而我们身为子女,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和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是应该讲“爱”。

不论是亲生还是领养,父母和子女之间要互相陪伴至少十几年,有大量的互动经历,出自于灵长类动物的生物本能,自然而然的互相之间会产生特殊的化学反应——爱。

爱是人类的一般情感,与人种无关,与国别无关,与历史时代无关。

爱应该是相互的,单方面的爱一般难以长久。

爱是最有力的,爱的力量如同涓滴之水,却能水滴石穿,冲破一切名教和规则的束缚。

John Denver

正如这篇文章的开头的音乐《perhaps love》的歌词所说:

love to some is like a cloud

To some as strong as steel

For some a way of living

For some a way to feel

但这里必须要强调两点:

首先,这里所说的爱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是刻意表演。

一切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对真爱的亵渎,塑料假花没资格和真正的鲜花展示在一起。

社会风气推崇争相表演自己有多爱父母,只能像魏晋时一样,搞出一堆“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的行为艺术家,反而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进一步恶化。

某小学办孝敬节让800多名学生现场跪拜父母

(来源:新闻晨报)

其次,爱绝不能强求。

作为子女,我们有权拒绝那些会对自己带来伤害的不健康的爱,以及包装在“爱”下面夹带的私货。

一个月前,北大毕业在美国留学的博士王猛发布万字长文,历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过度关爱等种种负面影响。

(延伸阅读:《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红星新闻

作为一个80后,陈大夫身边很多同龄人也都有类似的经历,王猛算是其中非常有勇气的,至少他一直在反思。

王猛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来源:红星新闻)

而更多的人则是最终逐渐认命了,时时承受着来自原生家庭的毒害而无法解脱。

十几二十几年生活在痛苦和压抑当中,变得对真实的情感逐渐麻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再重复这样的循环。

我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痛苦的心理自省自觉过程,才清醒地认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想清楚我今后的人生里应该怎样与父母相处。

(延伸阅读:《年轻人对父母记仇就是白眼狼吗?》)

爱自己的父母,不意味着你要对他们言听计从;不意味着你必须违心地去给他们做的错事坏事点赞;不意味着你必须要原谅他们对你带来的一切伤害。

责任

子女对父母,第二要讲的是尽责任。

按照中国的现行法律,只要父母尽了抚养义务,那子女对父母也就有赡养义务。我们一定要守法,不管你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个人法律义务要尽。

但在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外,许多家庭的父母都会自愿地去承担一些额外的责任。

举个同学们都有切身体会的例子,根据我们在国内大学生里的调查,九成以上的同学主要还是靠找父母要。

欧美国家的父母也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分担一部分子女的大学学费,但这样做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分担份额都远不如中国的父母,数据对比一下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这种代际之间的财务支持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

大学时代可能是很多人一生最缺钱的一段日子,但同时这几年对你一生的前途也极为重要。

只要你愿意学,大部分中国大学生都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用像大洋彼岸的不少同龄人一样,要把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麦当劳里做服务生,甚至女生从事某些有偿陪侍工作赚学费。

美国只有少数家庭有能力

支持子女成年后的教育费用

按说到了18岁,父母就没有法律义务再去养你了,但他们仍然愿意做这样的支出。

与之相对的,等你毕业工作之后,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也就有责任尽力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受人恩惠,当思报偿,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这一层关系里,必须强调对等。父母必须尽到义务才有资格去要求子女的责任。

如果非要说孝,那应该是:父母须慈,子女才有义务尽孝,父母尽到自己的养育责任是必要的前提。

像那些有了钱就拿去喝酒赌钱,而丝毫不管孩子交不上学费的父母,即使孩子将来有了出息也没资格去找他们要这要那。

(来源:《欢乐颂》)

除了对父母的责任之外,我们身上还有一层对社会的责任。

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所说的:“所以后生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索求的“后者”,但从你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的那一天起,你就要开始思考,怎么做一个更好的“前者”。

当你将来有了子女,你有责任去做一个比你的父亲更合格的父亲,比你的母亲更优秀的母亲。

让你的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接触到更好的思想,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再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宽容

健康家庭关系的第三根支柱就是宽容。

前段时间一款叫《旅行青蛙》的游戏非常火爆,陈大夫身边的90后女生,十个里有六七个都在玩。

其中有位整天在朋友圈发自己娃儿子的未婚女生就说:“用养蛙来代替养娃,很好呀,既可以消化掉泛滥的母爱,又可以不用真的养娃,这种感觉很好。”

中国目前的少子化现象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如果没有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扭转这样的趋势,那么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

越是学历高的越不愿生养孩子,在大城市里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实在太高了。

80后90后中自己有了孩子的,往往会对自己的父母更好,就是因为对养育孩子的艰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一点可能同学们在现在的年纪还感受不到,我们父母一辈绝大部分没受过高等教育,不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很多在教育观念上会比我们有很大的落差。

很多时候他们对我们是抱有朴素的爱的,但表达的方式往往让我们难以接受。

我们中很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这样的伤痛,但作为新时代的后辈,只要有和解的可能,我们就应该尝试去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父母。

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往往越不想要孩子。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宽容绝不是无条件的。

前几天一个14岁女生因为和自己的小男友开了房,被自己的父亲拿冰球杆一顿暴打,送到医院发现是尾骨骨折,对将来的生育也可能有影响。

这样的父母,在美国被揭露出来恐怕是要直接扔进监狱牢底坐穿的,而在中国能丝毫不受法律的惩处。

而且网上不少声音却是支持父亲,有条数千赞的跟帖说:“如果不打醒女儿,终身难以泯灭的痛苦会像烙印刻在她的身上。

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这位父亲的行为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家暴涉嫌刑事犯罪,需要彻底地用行动悔过自新才有资格去乞求女儿的原谅。

不管是有意无意,你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必须要先表达出悔过的意愿,才有资格去请求对方的宽容。在这个问题上,一切形式的道德绑架都是耍流氓。

苦口婆心地劝你无条件接纳和宽容父母的假理中客,在网络上和现实里都很多,尤其是你身边的亲戚里最普遍。

一边幸灾乐祸,一边劝受伤害的子女一方“他们都是为你好,不能跟自己爸妈记仇”,这种人的嘴脸陈大夫也算是见得多了。

被解救的受害者讲述她在豫章书院里的经历

去年的豫章书院事件,许多父母一开始把自己孩子送过去(很多时候是骗过去)的时候,就心知肚明那里是什么货色,等待自己孩子的将是怎样的待遇。

但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处理掉自己教育失败的孩子让他们不碍自己的眼不烦自己的心,和这样的需求相比,孩子的人权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豫章书院的暴行被揭露,政府将其查封之后,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在门口拉起了各种横幅标语,坚决支持豫章书院继续办学。

(来源:微博@王志安)

(延伸阅读:《豫章书院部分家长在门口聚集拉横幅,要求学校继续办学》

像这些没有丝毫悔过之意,打横幅喊口号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地狱的家长,我觉得就没有被原谅被宽容的必要。

豆瓣网友“千鸟”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我表示非常赞同:

这些孩子在离开那样非人的环境之后想要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完成心理上的自我救赎。

要勇敢地憎恨,撕裂那些虚假的道德谎言,然后逐渐看清人性和承认人性,学会逐渐放下爱与恨,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来源:抽风crazy)

作为子女,我们尽力宽容值得被宽容的,把剩下的那些父母交给法律和时间来裁判。

依靠“爱,责任和宽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完成鲁迅先生开创的家庭观念革命。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时代,我们应当怎样做子女“的问题的思考。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做子女就像做父母,对父母就像对子女,爱他们等于爱自己。

青年人应该怎样肩负起时代使命
1. 我们在祖国的发展中成长,同时也在成长中致力于报效祖国。2. 青年是民族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新青年应当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女排队员在赛场上坚韧拼搏,为我国赢得荣誉;朱芊佩,这位被称为“香港罗拉”的职场女性,以她的坚韧和拼搏精神,赢得了尊重和满足。3. 95后人大代表徐萍,在...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当怎样做子女?
(延伸阅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这里尝试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子女。 维系父母-子女关系能靠孝吗? 在中国,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最严重的道德罪名可能就是“不孝”了。 儒家最注重提倡“孝道”,什么是孝?孝的本质是对父母单方面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爱和尊重是没问题的,但问题的关键是...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唯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10点:1.有理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远大的理想,只有有了远大的理想,我们才会为了这个理想去付诸实践,从而为祖国和社会做出贡献,贡献...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们应当从提升自我认知、参与多元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团结和促进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提升自我认知是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做?
要在实践中培养艰苦奋斗的品质。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通过亲身实践,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正是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该勇于创新,将抗战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我们要在继承抗战精神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你们有许多机会和责任来影响社会和世界。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教育与自我提升:继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关键。不仅要追求学业上的成功,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知识和实际技能。社会参与: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和社会运动。你可以关心环境、人权、性别平等、贫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塑造自己?以下是几点建议: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世界,还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社会评价,我们应该能够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2. 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

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
、年轻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理想同祖国前途命运、人生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民群众中扎根,为国家做出贡献。2、要勇于担当,为实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充满激情,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创造。以中国梦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做些什么?
我们要勇于担当,承担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我们要向登顶珠峰的陈晨学习,敢于挑战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将来...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
3、要深刻认识我国已经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我国的迅速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随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我国已经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广大青年学子应从时代发展与国际格局两个维度上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利用国内与国际两个舞台,充实和丰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