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东吴有儒将,魏国有良将,为何蜀国尽出猛将?

2024-05-21m.fan-pin.com
~

三国时期的东吴、曹魏、蜀汉三大政权,其实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总感觉蜀汉尽出猛将,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都是排名超一流的武将,都为蜀汉效力,就算不说三国演义,蜀汉早期是也是猛将如云,比如整个三国中关羽、张飞两个唯二的万人敌都出自蜀汉。

提起东吴,没有特别突出的将领,也没有特别勇猛的将领,比如四大都督,周瑜是儒将,鲁肃是儒将,吕蒙算一员战将,陆逊同样是儒将,感觉东吴文弱书生型的将领也就是儒将特别多。当然了,东吴也有十二虎臣,是十二个中层将领,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东吴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提起曹魏,同样没有能力特别出众的猛将,虽然曹魏人才济济,但是一般的将领水平都差不多,比如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张郃等五子良将,谁也没比谁强太多,在正史上的感觉是差不多的,而且曹魏的将领很少有单独领兵作战的,大多都是两个或三个将领执行同一件任务,感觉曹魏的良将特别多,但是说到猛将,以及独当一面的大将,却是极少的。

虽然蜀汉的猛将多,但是蜀汉政权却是最早灭亡,当然这与他们的实力弱以及好战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先来说说为什么蜀汉的猛将多?


第一个原因是:刘备出身低微。


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三国三大政权中,只是刘备是白手起家,曹魏和东吴都不是,曹操创业靠的是家族的金钱、地位、人脉起家的,曹操就是个富二代;孙权创业靠的是他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打下的一片天地而发扬光大,孙权就是官二代。


说到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的能力,其实是都是差不多的,区别就在刘备的起点相当低,早年只能靠软实力来吸引人才,在社会底层不断网罗人才,刘备身边的将领大多是从社会底层起来的,比如关羽、张飞、魏延、赵云、黄忠等人,社会底层的人想要往上爬,就得不断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

比如万人敌关羽和张飞,这是三国时期唯二的两个万人敌,曹操和孙权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没有人一个人能被称为万人敌,万人敌指的军事能力突出,打仗既能自己带头上,又能指挥作战,还懂一些军事谋略,作为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关羽和张飞的能力都是实战中打出来的,相比之下,曹操和孙权手下这种人就很少,曹操与孙权手下出身豪强士族的人比较多,社会底层的人比较少或者几乎没有。


第二个原因:刘备手下将领少。


刘备在早期创业时,出身低,没资源,所以手下将领非常少,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因此在需要分兵或者用人之际,只能选择相信手下将领,让他们率领军队作战,比如刘备如果需要分兵作战时,大多数时候是让关羽率领一路,自己和张飞率领另一路,因此关羽得到大量锻炼,独自率军打仗的锻炼,这对于关羽的能力是很大的提高。

而曹操和孙权不同,曹操对手下的大多数将领都不信任,除了本家族之外,曹操极少让外姓将领独自率军作战,总是安排2到3个外姓将领一起完成某件任务,所以这些将领就缺少独自率军作战的机会,也就得不到锻炼,孙权也是如此,很多人知道是周瑜率军打赤壁之战的,实际上,赤壁之战中周瑜与程普的权力相同,官职相同,还互相制衡,不是周瑜独自率军完成的。


因此,缺少独自带兵打仗的将领成为猛将的机会也就少。

第三个原因:刘备靠信任起家。

信任来自自信,刘备对手下将领的信任远远超过了曹操和孙权,刘备敢用出身低微的关羽、张飞等人,曹操是打着唯才是举的旗号用人唯亲,看看就会明白,曹操手下掌握兵权的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这样的沾亲带故的人,像张辽、张郃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却只能打下手,孙权同样是如此,孙权手下的将领几乎全部是江东的士族豪门,出身低微的将领几乎没有。


刘备敢用诸葛亮镇守后方,如同刘邦让萧何镇守后方一样,把自己所有的资本交给诸葛亮管理,刘备敢用自己的部曲魏延镇守汉中,这是益州的北大门,魏延除了才能一无所有,但刘备敢用,所以会有将领不断给刘备卖命,同时因为得到刘备的信任而敢放手大干,这也是培养猛将的一个办法,给他们平台、机会,让将领自由发挥能力。


刘备在早期势力最为弱小,却一直顽强地在各大势力的夹缝中生存,除了刘备超凡的个人能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备手下猛将厉害,主要是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这都是在长期的底层战斗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得到了当时各个阵营的有识之士的赞赏,是公认的万人敌,正是这三个原因造就的。



因为蜀国十分的厉害,拥有许多武艺高强的将领,所以说蜀国容易出猛将。

这根蜀国的地理环境有关系,蜀国山林比较多,大多数人们都是靠打猎为生的,因此身体比较强壮,动作比较灵敏。

因为这和刘备选拔人才有关,刘备把这些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平等对待,因此蜀国才会出很多猛将。

东吴有儒将,魏国有良将,蜀国尽出猛将原因,这是由于刘备特别善于笼络这些武将,爱惜人才,所以很多人投靠蜀国。

魏国前期拥有五子良将、八虎骑,后期还有哪些武将值得称赞?
邓艾一生主要有两大战绩。一是对抗姜维的北伐,姜维先后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邓艾多次带兵迎战,屡屡挫败姜维,成为姜维北伐之路难以逾越的障碍。公元263年,魏国大举伐蜀,魏将钟会带领大军在剑阁与姜维陷入僵持。邓艾带领一支小部队,翻山越岭秘密穿越七百里阴平道,突然出现在成都城外,一举逼降刘禅,为灭掉...

五子良将武力最牛的大将,有着多么传奇的一生呢?
第三,张辽,魏国五子良将之首。也是古今名将之一。张辽原先为吕布帐下猛将,在早期群众割据时,张辽率军攻打刘关张三兄弟,关羽就曾对张飞说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白门楼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也随曹操南征北战。在合肥之战时,大战太史慈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被孙权所忌惮。张辽有勇有谋,在吴军...

曹操手下外姓五大将,他们在史书中一起列为一传,不包括
)我们来看一下传末陈寿的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争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的意思就是曹操早期和前期军事上所建立的功勋和取得的胜利和当时的五员重要将领是分不开的.注意陈寿的用词"子"和"良将",子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良将"可以理解为"有良好素质的将领"或者"儒将",两者的...

魏国五良将分别是谁
马超曾经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但勇猛有余而心计不足。张飞有过出色的表现,但行军布阵上不行,而且脾气过于暴躁。赵云更多的时候是以刘备保票的身份出现。黄忠的表现更多是被“激”出来的,而且年龄太大了。若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来说,还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更为出色些。若是阵前单挑那自然是蜀国...

三国中,魏国的五子良将分别是?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五子简介前将军刚侯张辽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主要战功有...

蜀国的“五虎大将”和魏国的“五子良将”是正史吗?
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单数连词,如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春秋五霸,五虎上将,战国七雄,九龙夺嫡,很少见四国军棋,六国演义。因此习惯,文学作品中会出现很多五开头连词,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就如此。其实在以陈寿正史《三国志》为根据的史书记载中,蜀汉并没“五虎上将”说法,刘备称汉中王后,分封...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辽简介,合肥之战时威震逍遥津
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忠于职守。 正当其时,孙权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同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但他的病情却也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三国演义魏国有哪些名将
后来,曹真升任大司马,在他的建议下,魏国兵分数路大举攻蜀,因大雨撤还。回到洛阳后不久,曹真病逝。曹休,字文烈,曹操的从子。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于“曹操大宴铜雀台”之时率先登场,射箭夺袍。曹休随曹操四处征伐,在攻蜀汉中之战,伐吴濡须口之战均有登场,曾...

魏国五子良将怎么死的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张辽: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

曹操“五子良将”比刘备“五虎上将”强多少?有懂史的请回答???_百度知...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第三、“五子良将”成名都是带兵作战打出来的,具体案例有:3.1、建安二十年(215年),...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