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小说、电视剧骗我们太久了

2024-06-26m.fan-pin.com
~ 那么历史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否真有其事呢?

刘、关、张三人的真正关系

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关羽还说了一句话:“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从以上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关、张三人关系密切,休戚与共,患难相携。关羽、张飞二人对刘备忠心耿耿,在人多的地方终日侍立在刘备左右,保驾护航,不避艰险。但此句只说三人“恩若兄弟”,未见得是结拜兄弟的关系。关羽那句话进一步确定,三人未结拜,因为他称刘备为“刘将军”。

《三国志·刘晔传》中记载: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人杀害后,魏文帝曹丕问群臣刘备会不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侍中刘晔回答说:“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被杀害,如果刘备不能为他报仇,对关羽的恩义就不算全始全终了。”刘晔形容他们的私人关系为“恩犹父子”,连“兄弟”二字都未用。

以上史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就像兄弟、父子一样;其二,没有史料证明三人曾经结拜兄弟。

理由二:年龄排序有误,如果结义,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中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当时刘备“年已二十八岁矣”。随后,他在同一天先后认识了张飞、关羽两位豪杰,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次日,三人便举行了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当时“年已二十八岁”似是有误。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卒于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时年六十三”。由于古人计算年龄都算虚岁,照此逆推,刘备应生于161年。那么,中平元年他应该不到二十五岁。

再看关羽。史料记载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元代学者胡琦经过考证,认为关羽大概生于159年,比刘备大两岁。

清康熙年间,有人在关羽的故乡解州(山西运城市)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有关羽的家世。当时有个叫朱旦的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文中称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160年)。按照这种说法,关羽也比刘备大一岁。

张飞的年龄相对比较好界定。据《关公年谱》记载,张飞小刘备四岁。

综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刘关张三人中,关羽最长,刘备次之,张飞最小,假如真有桃园结义,应该是“关刘张”,而非“刘关张”。

民间为什么津津乐道

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刘备为首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方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被逐渐神化,被赋予了和皇帝平级甚至高于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国各地的关帝庙有几千座,比孔庙还多。这个戏剧化的逆转主要是在唐、宋时期发生的,南宋时期是主要的转折点。

北宋末年,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北宋政权被金兵所灭,其残余势力无力抗战,偏安一隅,在临安(杭州)建立了首都。当时,南宋人对占据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国时代,曹操的魏国占据的就是北方,蜀国和吴国占据的是南方,因此,在南宋时期,凡是提及三国故事时,曹操就成了人们的假想敌。无能的政府和无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对金人的痛恨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们也就更加拔高刘、关、张的正义的形象。

另外,中国人向来推崇忠义、道义思想,而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正好满足了这个心理需求。加之,中国历史上向来把刘备作为正统的汉室宗族,曹操则被看作是篡权的奸雄,所以,人们也愿意让刘备有两个武功高强,赤胆忠心的兄弟。而《三国演义》明显是支持刘备而贬低曹操的。

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刘、关、张结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桃园三结义概括
桃园里,踌躇满志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伫立在摆放乌牛白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明誓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一仰脖子,把那碗红彤彤的鸡血酒一次而尽,从此义结金兰,定为生死兄弟。刘备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位仁人志士...

《三国志》中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历史事实吗?
因这份浪漫传奇故事广为传播,无数人开始效仿,中国社会流行结拜异姓兄弟风俗,磕头换帖“义结金兰”绝对少不了桃园结义功劳。可见,刘、关、张生死与共深情,已深深植人中国人心中,那么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先看原版故事: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枭雄都在争夺汉室江山,他们互相争斗,弱肉强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里有哪些精彩句段?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关张三兄弟从桃园三结义后,便开始一起打天下。这其中,关羽和张飞的武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刘备很少展露自己的武力,但是从当年的虎牢关,三英大战吕布一役中,就可以看出来刘备的武艺也是不错的。

有人说没有桃园三结义,那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是怎么碰到的?是不是结义...
张飞的生卒年代,《辞海》介绍:?~221年,根据《关公年谱》“张飞小刘备四岁”之说,应是165~221年。《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

桃园三结义的三人在与黄巾军作战时救出了谁?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

桃园三结义的地点在哪里?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的来历
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桃园三结义 刘焉出榜招募义...

桃园三结义的由来?
刘备听后大喜:既然如此,那我们今天就歃血为盟,关羽你就当老二,张飞你就当老三吧,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虽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于是三人就结拜为手足兄弟,从此后,三人一起南征北战,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终于建立了蜀国。这就是桃园三结义的来历。

三国演义1~20回简介每回20字~50字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真实历史中,并没有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人是怎么结识的?
之后在征讨黄巾军的战斗中,他们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了“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程度。而《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典故便是以此为基础虚构而成的故事。可见历史中刘、关、张三人相识的时候,刘备是其中混的最好的一个,不仅有钱,还有权势,而关羽和张飞刚开始只是刘备的部下,并不是结义...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