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广陵散是古筝曲吗 为什么现存的古筝与古琴《广陵散》听起来差不多?

2024-06-26m.fan-pin.com
《广陵散》和《高山流水》到底哪个是古琴曲哪个是古筝曲?~

广陵散高三流水琴 筝曲都有
古琴音色较古筝来说更低沉,更有内涵(我个人这么认为,虽然我是学古筝的).
古琴一般是五弦或七弦,而古筝多为二十三弦还有二十五弦.当然,因为弦的数目比古琴多,所以古筝的音域更广,故一般来说筝和琴的曲子没法互换.
古琴的音色,清越空灵而不过硬,醇厚悠长而不涩。确实符合中庸之道,是最正宗的中华民族乐器之一。

筝外形扁长方形,主要取材于梧桐木。琴面张弦,每条弦下设筝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和转调。最初为5弦,经过9弦的过渡,战国末期发展为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后15、16弦,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至18弦、21弦、25弦,并改传统丝弦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以后又试制出有变音装置的快速转调筝和以十二平均律(见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筝。

传统筝以五声音阶定弦,音域为:13弦筝G~c2,16弦筝A~a2,18弦筝A~d3,21弦筝D~d3 ,25弦筝G~e3 。今常用21弦筝。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
琴,拨弦乐器。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

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还是先给你说说古琴和古筝的区别吧,或许对你有所启发,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21根弦。筝13弦也有过,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这是它的特点。
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

《广陵散》是古琴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扩展资料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

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 暴 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 家管平湖 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

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陵散

中国网-广陵散



  广陵散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不是古筝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内容简介: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侠累》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 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刺韩王曲》。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今天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熊旺的炉火和刚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视圣人经典、痛恨官场仕途,长久下去,岂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非杀无以正民风、清王道,这里不是现成有个吕安的案子吗?将他牵连进去,既可杀之,又不会施人以柄,岂不妙哉。于是,在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戮,时年仅三十九岁。

《广陵散》最早演奏的应该是古琴吧,因嵇康演奏而出名。当然,没有古筝演奏不了的曲子,就是风情不同。

广陵散是古琴曲,因魏晋嵇康弹奏而闻名,但并非古筝曲,而是后人移植成为古筝曲。

古琴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
不过后来也被改成古筝曲

急需歌颂中秋的诗或词!!!
你去找一下《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推荐古筝曲,很好找。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如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上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处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

仙剑歌曲
P08\/\/雷霆曲 P09\/\/八荒赋 P10\/\/水调歌 P11\/\/御风辞 P12\/\/雨过河源 P13\/\/问心思旧 P14\/\/蜀道通仙 P15\/\/七月流火 P16\/\/星沉碧落 P17\/\/清波水鉴 P18\/\/飘蓬随风 P19\/\/聚散浮云 P20\/\/阴晴晦明 P21\/\/眉间心上 P22\/\/眉间心上·变调 P23\/\/春晖爱日 P24\/\/春晖爱日·变调 P25\/\/少年行 ...

明天要搞个故事朗诵比赛,找背景音乐!!100分!
景物类的:george winston完美钢琴(很舒缓)抒情的:天空之城(曲子比较暗,适合柔情,悲悯,)友谊惜故人:月光仙子(班得瑞的名曲,很合适)壮志未酬:春天第一朵玫瑰(班得瑞)爱情:爱的梦中婚礼 很好听的 思念:被遗忘的天使 以上钢琴曲,你要是古诗的话,再搜一下古筝,琵琶之类的,呵呵,关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口语交际
临窗小憩,手掬一杯溢着淡香的景区特产——雨花茶,面对着陆游茗茶的雕像,听着那古朴幽雅的古筝曲,您怎么能不生发怀古之幽情呢? 在江南第二泉的右前方,便到了南京特产雨花石的集大成者——雨花石博物馆了。雨花石以其晶莹的质地、丰富的色彩、奇妙的纹理、生动的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甘熙故居周一开放吗
走进去的时候,阳光以无法丈量的高度,落在故居斑驳的门上。有时候,古朴的东西需要颜色的陪衬。淡黄的阳光,斑驳的门窗,剥落的灰墙,枯老的藤蔓。就这样走进去,“玉堂富贵”、“吉庆有余”“五福捧寿”等为题材,一扇扇内容丰富的雕花门朝我开启。感觉自己正在走进一段历史,走进一些光影交叠的时空...

很多古装电视剧的插曲好象应该是纯古筝弹奏的
是不是《故乡的原风景》?纯古筝的我听过几首,不知道是不是?《广散陵》《寒鸦戏水》《并蒂花之梦换曲》《高山流水》《崖山哀》《春涧流泉》《汉宫秋月》

很多电视栏目 插曲
纯古筝的我听过几首,不知道是不是?《广散陵》《寒鸦戏水》《并蒂花之梦换曲》《高山流水》《崖山哀》《春涧流泉》《汉宫秋月》

哪些纯钢琴弹奏(或古筝)的曲子很好听?
是不是《故乡的原风景》?纯古筝的我听过几首,不知道是不是?《广散陵》《寒鸦戏水》《并蒂花之梦换曲》《高山流水》《崖山哀》《春涧流泉》《汉宫秋月》

《岳阳楼记》说课稿
运用Flash课文朗读课件,让学生在优雅的古筝曲中欣赏课文,初步感受 本文的“美”。 6、 【一读课文 】——主要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北京有哪好玩的地方
早年北京那些以贩卖杂货菜果为主的集市,后半夜开市,黎明即散,摊主以煤油灯取亮,远处看上去灯影憧憧,故名“鬼市”。还有一种通常的说法是东直门内大街餐厅生意红火,由于来此宵夜的出租汽车司机众多,大部分门脸儿都一直开到凌晨三四点钟乃至通宵,因此这里又被人称做“鬼街”。 北京特色好玩地方之十一:大觉寺 古书记载...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