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三国中除了吕布谁的武艺最好 三国时期谁的武艺最好?

2024-06-29m.fan-pin.com
三国里赵云和吕布谁的武艺高强?~

以民间说法来讲,应该是吕布第一。
有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其中一吕二赵就是他们俩。
以三国演义的描写来说,这二人没有直接交手记录。恐怕罗惯中也不好确定这俩的强弱,所以不安排他们交手了。正所谓王不见王嘛。
但罗惯中明显对赵云有爱。从描写可以看出来,吕布最牛就是大战刘关张三人,大战曹营六将。
而赵云呢?长板坡七进七出,杀死曹营大将50多人。怀里还带个孩子。
反看吕布,下丕被曹军围城时,想找袁术求援,带着女儿也没杀出重围。
所以从演义的角度来说,应该是赵云强。
当然,这是演义。
真正的历史上可没有长板坡那种神话般的表现。
以历史而言,吕布之勇绝对是天下无双。但这个“勇”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打架、战场撕杀、战场单挑、气势气魄等等,不仅仅是武功的高低,应该看做是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而赵云最大特点一是武功超群,还一个是胆量过人。
刘备曾说“子龙一身都是胆”。
赵云常当刘备的保镖。还有诸葛亮的保镖。
所谓的保镖,主要能力就是打架厉害,武功要高。这点赵云肯定没问题。你看曹操的保镖典韦、许诸,孙权的保镖周泰,都是这样。
所以正史中,二人真不好比。
吕布这人综合素质较差,和赵云差远了。
注意“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二词的区别。
综合能力吕布更强,否则也不会成为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
但如果纯比武功的话,我觉得赵云更强。

楼主请注意!
一吕二赵那些顺口流,不可尽信。

第一、那是民间排名,带有太多的老百姓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谈历史的话,个人的感情色彩是要避免的。
第二、那些顺口流多成于《三国演义》之后,因此受演义的影响很深。如果我们谈历史,则演义必须区分开。
《三国演义》是小说,怎么能把小说当历史来看呢?
作者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看小说就是看个热闹,别当历史。

好,现在我们看历史。
首先要明确一点,真正的历史上,阵前单挑是很少见的。你看那些“阵前单挑”、“一刀斩敌将于马下”,那些都是编出来的。
真正的大将,主要还是带兵能力强弱。自身武艺也要有,阵前亲自上阵也是有的,但多数是为了提高士兵士气,而不是真的以一敌千。

三英战吕布,假的。
赵云长坂之战,假的。
关羽杀颜良,是乱军之中;杀文丑,假的。
等等等等。
历史不是小说。

不要听信顺口流,不要盲目看演义。

前面说了,将领首要的能力不是武功,是统兵作战能力。
而保镖就不一样了,首要能力是武功。打架厉害才配当保镖。
所以,那些专业保镖,以及曾经当过保镖的人,其武功应该普遍比纯将领要高一截。

比如曹操的保镖,典韦、许诸。这两人统领虎卫军,专业保镖。虎卫军是什么?就是曹操的专业保镖队,而典韦、许诸就是一代队长和二代队长。
这个虎卫军里,全是打架厉害的武功强人,而典韦、许诸就是强人中的强人。
典韦,其事迹被后世传唱,难得的是,其事迹大部分都见于史书记载。比起赵云、诸葛亮等人,典韦显得较为真实。要知道赵云他们的事迹,十有八九是演义出来的,而典韦的事迹大部分都是有史实记载的。建议楼主是读一下三国志·典韦传,很精彩,我每读一次都感叹一次典将军的勇猛。
许诸,典韦死后成为虎卫军的二代队长,这个职位本身就是对武功的肯定。史书还记载许诸拽着牛尾巴倒行百余步。不说别的,仅这力气就足够吓死大多数人了。
还有些保镖(或武将兼职保镖),比如周泰、赵云、胡车儿等。
说说周泰吧。
此人多次救孙权性命,都是冲进乱军不要命的砍杀,全身刀伤不计其数。
要知道,那是乱军砍杀啊,长枪大戟的玩命那种,不是街头小混混拿片刀砍人。在这种情况下,周态还能救下孙权(孙权自己都已经绝望了),可见武功够强。尤其是全身上下伤处无数,但他却没死,也没残疾,这说明什么?除了武功高以外,还说明了一点,这哥们肌肉一定很厚很厚!!!没有足够厚的肌肉,不死也残废了。

还有赵云。虽然我们知道他的事迹多为演义的,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兼职过刘备的保镖工作。
保镖二字就是武功的证明。
而且刘备封四大将军时,虽然赵云无名(演义中改成了五大将军,硬加入赵云成了五虎上将),但他的职位是中护军。这个中护军的职责选拔武将官员。看看,选拔嘿嘿~~~比如说考考这个考生的武功吧,那么首先赵云自身的武功要高。自身高才有资格去考别人。当然,选拔官员不是只考武功的,但应该是必有这一项。

这类保镖人才,还有一些,楼主可以去史书上发掘一下。

顺便提一个人——文鸯
我把史书中的记载给你翻译成白话,你看一下:
“司马师在汝阳,看到叛军的窘境后又给他们设下了圈套。邓艾将毋丘俭的使者斩首后,立刻带着一万多人先占据了乐嘉城这一要地。司马师这时命令邓艾示弱诱敌,文钦果然带兵来争夺。司马师却偷偷从汝阳带领大军驰援。文钦看到司马师的人马后才知道上了当,惊慌失措。然而,他仅仅十八岁的儿子文鸯初生牛犊不怕虎:"趁他们刚来立足未稳,不如半夜突击。"于是文钦父子分兵两路,夜里文鸯突然就冲进了司马师的大营。司马师听到军营遭受奇袭,大吃一惊,他那本来就长着肉瘤的眼睛居然掉出了眼珠。他紧紧咬住被子强行忍住剧痛,以至于被子都被咬破。而文鸯奋战一夜却没有等到父亲的接应,天亮后他看到司马师大军势头太猛也只好突出重围。司马师当即就命令大家将剩勇追穷寇。文鸯看到有追兵,估计如果不能先将其挫败是逃不了了,带着十几名骁勇的骑兵反复冲杀,硬是把追兵打退。司马师再次命令八千骑兵追击,也被文鸯一个人反复冲杀六七次,每次都杀伤一百多,终于逼退了追兵。”
前面说了,赵云的长坂之战是假的,演义编的。
而文鸯在乱军之中杀人如麻,面对数千人进出自如,这可是史书白纸黑字记载的。而且文鸯是三国后期,离陈寿很近,陈寿收集的资料应该较为可信。

~~~~~~~~~ <三国武力排行榜TOP前50> ~~~~~~
在看了楼主问题补充,我连夜排了下30名后的20名,前文中间也从新整理修改了,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想必楼主也是高手,若排列有什么奇异,请指正!
1 吕布:看过很多三国迷的武将排行榜,基本上都将吕布列在第一位,偶尔也有标新立异者试图将吕布列在别人之后,也只是贻笑大方罢了。
先看看几个站例:罗贯中版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看看赶上公孙瓒,布举画戟望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搜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张飞性起,大喊一声。云长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能够数十合使张飞关羽张飞双战吕布30回合不分胜负,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书中没有写张飞到底战吕布多少回合(不象毛版三国中称张飞斗吕布五十合不分胜负),估计也就数十合。数十合败张飞,30合平张飞关羽联手,这是最能表明吕布武力的一节了
另外战例,吕布独战典韦许褚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其结果也只是“吕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终究能全身而退。
“人中吕布”绝非浪得虚名
2 马超:罗版三国马超在身负血海深仇的情况下首战3合败张邰(毛版20合)
3 赵云:长坂坡赵云体力疲乏的情况下战张合罗版三国10数合张颌气力不加拨马回走(毛版30合败张邰)
4 颜良:20合完败徐晃,武力明显在许褚之上,真不知道前人是怎样排名的,总是不排颜良
5 关羽:罗版三国关羽20合未能拿下纪灵,且纪灵退走时并不狼狈(毛本30合,且纪灵大叫“少歇”) ,虽说关羽顾及大局,不愿杀纪灵,但是关羽没有足够的武力将他只败不伤
罗版三国关羽一合斩了华雄,没有人知道是怎样杀的,因此这一点虽不足以说明华雄武力很低,但可以作为关羽武力很高的理由
关羽在战场上杀了颜良文丑是不争的事实,却并不能由此断定关羽武力一定高于颜良
罗版三国关羽与夏侯敦战了40合不分
6 张飞:罗版三国中张飞一战吕布是明显的失败,但第二次百合单挑吕布时,虽吕布不愿得罪刘备而不会下杀手,虽张飞占下风,但终究吕布没有战败张飞
罗版三国张飞第二次单挑张颌时,先四五十合,后张颌一直死战到百十余合,这样看来,张飞武力比马超赵云要低了
张飞一战马超,虽100合不分胜负,但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说明占下风,另外看看原文“...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刘备是先避其锐气再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而出兵,或许当时马超中饭都没吃
当刘备与袁术已经彻底成仇,张飞十数合杀袁术的大将纪灵
7 典韦:曹操战吕布时,罗贯中并没有安排典韦单挑,而是让许褚斗二十合,然后典韦等一起帮忙,如果典韦真的像传统排名的一吕二马三典韦那么厉害(据说一吕二赵三典韦是毛润之先生修改出来的),哪么典韦足够单挑吕布了,但罗贯中先生并没有这样安排,而只是派典韦和吕布的几位手下打了几场
另外典韦战许褚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手,说明两人武力的确相近,鉴于许褚曾经被徐晃50合战平,故典韦列于之前了
8 许褚:在许褚与吕布斗20合后,曹操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吕布非一人可胜。”然后就派五将加入群殴吕布。整部前三国,除吕布之外,再无一人能令曹操如此之忌惮,即使是后来的马超于潼关前连败曹营于禁/张合两员名将,曹操也未指挥群殴,(以致后来的李通被马超挑于马下) 。可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曹操是不愿指挥打群架的。由此可见,曹操的那句话实在是给许褚在众将面前留足了面子;那句话其实需要改一个字:“吕布非一人可敌”
战马超“...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将枪挟住弃刀。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庞德、马岱见操将齐出,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混杀将来,操兵大乱。 许褚臂中两箭...”。有人称许褚折断了马超的枪,说明许褚占上风,其实不然,许褚拗断马超枪杆后,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再打下去许褚光着膀子,没有保护,明显吃亏,胜负也是不远的事情了,这一点连曹操都看出来了,于是“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战徐晃50合不分,要知道徐晃只有20合就完败给颜良
9 文丑:十余合战败公孙瓒(吕布曾数合击败公孙瓒,文丑战斗力还是比吕布低一些),说明文丑武力比吕布也差不了多少
和少年赵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罗版文丑与徐晃30余合战平后徐晃从容退走,说明文丑武力低于颜良。(毛本是没打多长时间,徐晃见文丑身后军马齐到料敌不过而走)
10庞德:战关羽百余合,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急令鸣金收军”说明庞德战关羽或许占了下风
战关平30合不分,两家各歇,说明30合内庞德并没有占优势
11黄忠:战关羽100合不分胜负,但占下风(“恐有失”)
战李严四五十不分胜负
12孙策:
13太史慈:与孙策战了几百合不分胜负,两人武力基本相近,也没法从其它战例判断谁更强
14曹彰:刘封虽然不敌徐晃,但仍能屡次挑战,但刘封在曹彰面前只有3合完败
15华雄:当华雄最牛叉的时候,曹操麾下众将无一人敢於出战华雄,何也?是被华雄连续挫败18路诸侯、尤其击败江东猛虎的气势给镇住了(包括十数合打败孙坚)。能把夏侯敦、夏侯渊、曹洪这等勇将镇住的人,武力可以不低于这些人吧
16夏侯敦:战吕布战例“...夏侯敦挺枪跃马直出。敦与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侧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西边又喊声起,郭汜又引一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敦抵敌吕布不住,飞回阵来。布引铁骑掩杀,曹操军大败...”算算时间应该有十余合,比许褚稍逊(许褚20合后曹操才派人群殴)
而且“...夏侯敦挺枪出马搦吕布战。高顺出马大骂夏侯敦,敦大怒...”说明夏侯敦在曾经败给吕布的情况下,并不怕惧吕布武力
与关羽战40合不分(虽说关羽因感激曹操而不愿杀夏侯敦,但关羽没能将其打败,且夏侯敦还要再战,若非张辽阻拦,自称非擒关羽不可,说明夏侯敦经过交手后并不畏惧关羽武力)
17张辽:战关羽战例:罗版刘备在撤退时遭张辽追击,关羽与张辽交过手,未能击退张辽,致使一半人马被阻于城内。故关羽对张辽评价甚高,可惜毛本中将刘备关羽那一万军马的损失一笔抹去了
战张飞战例:“...关公见张辽退去,径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已出城外和张辽厮杀,辽拍马而去。张飞欲赶,关公急召入城,令士卒坚守东门。飞曰:“张辽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赶我回来?”关公曰:“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来美言说之,其人颇有归顺之心。今日不欲与汝厮杀,故拍马而走。”飞方悟,再不出战...”由此可见,张飞与张辽交过手,张辽不弱于张飞,张辽却拍马而去,张飞本有疑惑,关羽解释后,“飞方悟”。由此可见张辽是高手之列
与太史策60合不分胜负,说明张辽武功在太史慈附近
与凌统战50合虽占优势但“不分胜负”,说明武功还是略低于关羽张飞
18关平:罗版三国关平40合战平徐晃,看来关平似乎应该和徐晃相近
30合战平庞德,关平似乎可以列于高手之列
罗版三国关平寡军杀败丁奉所部,送走廖化,感觉并不太费劲(毛本是关兴“奋力”杀退,显得很费劲)
19张颌:罗版三国马超在身负血海深仇的情况下出场首战3合败张邰(毛版三国改成了20合),有网友做出如下点评:马超身负杀父之血海深仇,“咬牙切齿”,临阵心态属于极端心态,因此更有可能采取冒险速胜战法。从张合这个角度来看,面对一个杀红了眼的对手,也很有可能招数上还未山穷水尽,意志和胆气上先自输了--张合想想也觉得冤呀:马超啊马超,是丞相杀了你父,你跟我拼什么命啊,我才不和你拼命? 故平等状况下两人交手,马超20合败张颌应该还是合理
赵云战张颌,10数合张颌气力不加拨马回走,缓上一口气后还要再战。(毛本为30余合击败)
能使张颌列为第20位的战例是张飞第二次单挑张颌:先四五十合,后张颌一直死战到百十余合,可以理解为110余合,也没全败,只是因战场形势不利才远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

20徐晃:被颜良20合杀败(颜良是顶级高手,20合败给他也不丢脸,张颌在赵云马超面前也就能战十多合吧,夏侯敦还十合败给吕布呢)
战许褚50合不分胜负,战前,曹操虽然暗自欣赏徐晃,但并没交代许褚不许杀死或打伤徐晃,所以两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
战关平40合不分胜负
21臧霸:和乐进战30合不分胜负
“...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往。操望北而行。山后一彪军出:左有张
辽,右有臧霸。操使吕虔、曹洪战之,不利...”我们可以理解为曹洪战臧霸不利,那么臧霸的武功不在曹洪之下吧,曹洪可是能与体力受损的马超死撑四五十合的高手,不知道为何这位高手总是被人遗忘,还是我的理解有误(除非是曹洪没有按常人的理解战臧霸而是跑到左边去战张辽而结果不利,而臧霸只是战胜吕虔,那么就无法判断臧霸的武力了)
22徐盛迎战不能抵挡的曹仁;
23被庞德奋力杀退的魏延(由此可见实力并没有想象那么强)
24战黄忠四五十合不分胜负的李严(诸葛亮也评论说他守白帝城可挡陆迅))
25战黄忠20合不分,张飞能够奋力杀散(毛版是奋力杀退)的夏侯渊;
26河内名将与魏延战数百合不分,敌不住周泰韩当联手的文聘;
27和体力受损的马超死撑四五十合,敌不住臧霸的曹洪;
28与韩当联手都只能战平许褚,但10合砍死沙摩坷的周泰;
29战曹洪20不分(曹诈败),率百骑劫魏营不折一人一骑的甘宁;
30“极有胆略”,数次与张飞战十余合不分,终究被孔明在赵云张飞黄忠魏延俱在的情况下设计擒住的张任
31被吕布战到十余合受伤的武安国;
32太史慈战之30合内尚未击败的程普;
33挺枪接战许褚与其捉对儿厮杀没分出胜负却被赵云偷袭身亡的高览(其实不可估量);
34身高九尺五与曹洪战平两个时辰却被曹洪拖刀计杀的何曼(武力强但智商差排到这也可以了);
35“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被张飞设计后举手无措撑到十合才败的严颜;

36高顺(重点讨论):有人为当初张辽(出场时20岁)臧霸都是其手下,吕布手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故认为高顺武力高于张辽臧霸,固需要从具体分析,战例:
罗本是“高顺交战不利,退走入阵。飞冲入阵来。”毛本是“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从这一节来看,高顺武力是要低张飞一个层次,不能列入高手之列
“...是日午牌,城门开处,两员将引军出战:前军侯成,后军高顺。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不过,回马望城中走。韦赶到吊桥边,高顺亦拦挡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然而书中已经明示“诱之入城”,只是诱敌。“...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这里可以理解为高顺在之前诱敌一战中知道典韦的武力很高,所以不敢正面迎敌,因此高顺武力也要低典韦一个层次,但到底最低值是多少呢?看如下战例:
战夏侯敦被认为是评定高顺武力值的战例:“...两马相交,战四五十合,高顺败走。敦纵马赶去。顺不敢入阵,绕阵而走。敦不舍,尽力追之。阵中曹性看见,纵马出阵,拈弓搭箭,夏侯敦将近,性一箭正中敦左目。敦拔箭,带出眼睛。敦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之!”于口内啖之,不赶高顺,只取曹性,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夏侯敦杀了曹性,纵马便回。高顺却从背后赶来,吕布军马一齐都上,曹军大败。夏侯渊救兄而走。吕虔、李典将败军退去济北下寨。高顺得胜,引军回击玄德...”
似乎高顺仅四五十合就完败于夏侯敦,事实如此吗?我理解也有可能是高顺知道武力战不胜夏侯敦(也就是说高顺武力的确在夏侯敦之下却不是四五十合可以战胜的),于是诱敌,否则为何“不入阵而绕阵而走”,(要知道败将逃命入阵是最安全的,有士兵弓箭相助,有同事死命相助)。最终高顺诱敌目的达到了,在高顺完全吸引夏侯敦的注意力情况下,曹性射箭相助,最终“高顺却从背后赶来,吕布军马一齐都上,曹军大败...高顺得胜”,可见高顺不愧为帅才。即便是毛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敦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敦不舍,亦绕阵追之...”毛版虽然使读者更倾向于理解高顺完败,但是高顺诱敌的意图更明显。
于是应该可以推出高顺武力在夏侯敦之下(因为夏侯敦可以使关羽战40合不胜,但高顺与张飞交战不利),却非夏侯敦四五十合可以完败的,而关羽曾战张辽之后对张飞称“他武功不在你我之下”也可以推测出高顺武力在张辽之下,甚至在“能百合死战张飞”的张合之下
后三国不在讨论范围,于是:
37关兴:关羽的次子,蜀国后期名将.关羽遇害后,随刘备东征伐吴,英勇杀敌。诸葛亮伐魏时,关兴是主要战将,屡建战功。可见功力不逊,后杀东吴潘璋,夺回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38 张苞:用丈八蛇矛,打仗勇猛,武艺高强,与关兴是当时蜀军中的优秀将领。随诸葛亮伐魏时,在战事中不慎趺落山中,头部受伤,不久死去。
39身长丈二,不食五谷,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战败魏延的乌戈国国主兀突骨;
40单骑退雄兵的文鸯;
41战姜维数十余合平手,战文鸯50合平手的邓艾;
42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师纂、邓忠二人的诸葛尚;
43武力令老赵云大惊的姜维;(没有把他放在前30,不能因为和年老的赵云交锋未输就轻易把他放在前面诸多名将之上毕竟是晚辈)
44与姜维战三四十合不分的邓忠;(如果姜维在前30,这种没名气的人估计要在各国前期名将之列了)
45不数合使张翼(张翼曾战姜维不数合平手)败走的徐质;
46王平:又称何平,是蜀国后期名将曾和张颌交战几十和未分胜负,后据说被徐质所杀!
47夏候霸;投奔入蜀中的夏候霸
48王双;被称赞为"万夫不当的"王双,但交战中实力并不强悍
49祝融夫人:一个女人把蜀国几位大将打的落花流水!那时因为孔明见子龙以老不叫他去迎战,蜀国几位大将都斗不过她一个女子,最后孔明还是叫了子龙迎敌,把祝融夫人击倒.(把女子排到此处纯粹是照顾面子)
50廖化:此人更是可圈可点,生命力模糊的可比"南华老仙",活了据说105岁如果属实,可说三国长寿第一人 (另外还有3人也活了90多岁)
按185年算 一直到蜀国灭亡263 廖化之后(几年不知道)才忧闷而死 就算廖化参加黄巾起义时是15~20岁怎么着 廖化也有100来岁了却依然为蜀国先锋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罗贯中的一个弊端 ,但确实此人是三国的一个BUG!下面有相关连接,楼主想看可以点击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83866.html
这里的前50名将是我排列的,如果有什么出入不妥,请楼主更正,以下我还收集了网络各路评论三国武力的一些评论,希望这些资料能帮上楼主!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关于三国演义武将排名,民间有许多种说法,各有各的高见。>

比较普遍的一说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

飞,七许八黄九姜巍。

还有......

转贴如下资料供参考:

●三国武将排名榜
三国武力排行的魅力就在于争论不休。一些网友试图一统三国武力排行纷争的局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武评中必然或多或少存在猜测成分,有猜测便有分歧。一些网友采取了相对严谨的论证方法,在一些公理和原则上得出比较合理的武力排行,但毫无疑问的是,这 些所谓的公理往往不能令人信服,也很容易得出悖论。

三国武评反映了大家的喜好和审美标准,没必要刻意去统一网友们的思想。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力排行给大家的感觉是不严谨和闹家家。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一个原因是轻视数学。这也反映在不少网友的三国武评上――洋洋洒洒写了成千上万字的武力点评,却 拿不出什么可参照可对比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果随意性必然很大。

有网友统计出了演义中的全部单挑,这是严谨的体现,但做起排行时,又不得不掺杂入个人的主观成分。这也是三国武力排行魅力的体现――谁都有道理,谁也没道理。即使是最有名的“一吕二赵三典韦……”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版本,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排名也 会发生变化。

为了给大家一个相对满意的排行,本文的排行将尽量回避一些容易引入任何主观成分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不拘泥于回合数的比较;不去猜测对战的有效性;也不讨论多打一时是全包围还是半包围,是逐个上还是一齐上;也不去推测先鸣金、先诈败以及年龄和状态等意味 着什么;更不去讨论战败是真是假,是气力不加还是料敌不过,或者是策略需要;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在各论坛中都曾引起过争执,无法得到统一结论,故避而不谈。

统计参数为【战】、【擒】、【杀】、【伤】、【被伤】、【被杀】 、【被擒】、【擒杀率-被擒杀率】、【杀伤率-被杀伤率】。完全根据大家熟知的毛本三国演义(由于回避了主观问题,由毛本和罗本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因为在战例上这两版本结果基本相同,只是描述手法和回合数等存在差别)来进行客观统计,并得出一些分歧不大 的结论。

到底什么是单挑,什么是严格单挑?有网友统计说演义中共357场单挑,但里面很多战例显然不是单挑。若说到最严格单挑,即不带士兵且不用暗器和弓箭的那种,在演义里也没有多少场。因为单挑的概念没有统一,要统计演义里的单挑次数,就必然带有主观成分。为此 在下面作统计时,统计的不是单挑数,而是对手数。【战】指演义里那些有名字的将官间发生了攻击行为的战例。演义里吕布与17个对手交过锋,则记为【战17】。这样就避免了三英战吕布是否该统计,张飞和吕布到底算对打了多少次这些问题。

那么马岱斩魏延算不算战例呢?若说算,多数网友会感到不妥。但若不算,恐怕那些有争议的快马、冷箭和偷袭等战例也说不清楚。三国武将武力是被神话了的,能单挑数十上百回合,能在千军万马中无伤冲杀,主观说他们对付背后和身侧的袭击不应该没有任何反应。为此 采取一个可以判别的标准,定义除了睡觉和被捆绑时,其余各种情形的交锋都算有效战例。这样在统计上就不会存在什么争论,尽管标准有些问题。

进一步定义如下:【擒】即擒拿到有名字将官的战例,与士兵和其他武将贴身共擒的也都承认有效,否则在统计时会存在很多问题。但纯粹由士兵擒拿的战例则不进行统计。【杀】和【伤】 没太大分歧,强调一点就是因为伤重而导致战后死亡的战例在这里也归为【杀】,由士兵和无名武将所杀和伤的战例不进行统计。

两武将间【擒】、【杀】、【伤】只统计一次。如孙策擒于糜同时导致其死亡,仅在【擒】里进行统计。黄忠曾分别擒、伤过夏侯尚,也只统计【擒】。【擒】>【杀】>【伤】,仅取大者。所幸演义里不存在两武将这次你擒或伤我,下次仪苌被蛏四愕那榭觥?br>平手和普通败退(既不死亡,也不受伤)的战例数不专门进行统计分析,因为这会涉及到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最后强调一点是,只统计三国君主和那些对手数超过四的武将。对高览和曹仁等对手数恰好为三的,只能向他们道个歉了。

统计的结果是:

【一】与赵云交锋过的有名字将官数量最多,为40个。紧接着依次为:(2)关羽27、(3)张飞24、(4)许褚22、(5)吕布17、(6)马超16、(7)张辽13、(8)魏延12、(9)徐晃11、(10)黄忠10、张合10、姜维10,其余均在1 0个以下。
评:这个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武将们的知名度。赵云、关羽出场最多,是最红的明星演员,难怪他们的拥护者也非常多。

【二】带主观因素地说,与许褚交过手的武将综合质量最高,“吕布 赵云 马超 张飞 典韦 关羽 庞德 周泰 徐晃”这一排名字,足以让其他武将汗颜。吕布的对手榜“张飞 典韦 许褚 关羽 夏侯

http://www.atjoy.cn/wenhua-yule/shuhai-shihua/sanguowujiangpai_465.htm

●从三国武将排名说起

看过很多关于三国人物的文章,发现三国迷对给三国人物排座次兴趣十足,对到底如何排法,谁高谁低,争论不休。这能看出人们对三国的痴迷,对那些已成历史的英雄们的推崇。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按武功高低搞排行榜没什么意思,因为三国非武侠,战争非武打,天下非江湖,将帅非侠客,《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巨著,原由是它塑造人物的高明手法、演绎历史的非凡手段和对政治军事斗争出神入化的描写。很多企业家或历史学家研究三国,是因为三国神奇的政治军事斗争和三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绝非因为表面热闹的武打。
像曹操、诸葛亮等政治家、蔡文姬、曹植等文学家、华佗、马钧等科学家,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之大远非那些武功盖世的将领可比。就只说军事,周瑜、陆逊、郭嘉等足智多谋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事谋略家,因为任何时代,匹夫之勇对战争、对天下全无意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们痴迷三国武功高强的人物不是错,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那个以功夫独步天下的年代,我们这个时代有英雄,但不是那种个人神勇就能纵横天下的英雄,所以人们怀念那些三国的英雄,怀念那些熟悉的姓名和震撼的业绩。每个三国爱好者,在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但是非要认真地学习水浒排座次就没必要了。《三国演义》本来就是虚实结合,就算全按书中杜撰的故事而排行,也最终排不出什么名堂。
我不知道罗老是人物太多写迷糊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真的在武将单挑中,有很多破绽。诸如,颜良、文丑武功应该相似,为何赵云与文丑能打平手,关羽就能杀死两人(只能解释为突袭了),难道关羽真的比赵云厉害那么多,而关羽和黄忠武功又是一样的啊。徐晃能与许褚战平,为何打不过颜良,而许褚和马超应该是一样、马超和张飞又应该差不多。张合能与张飞战平,却又打不过马超。例子还有很多。分析来无非两个原因,要么是罗老特意安排,剧情要求,他让谁败谁就败,真正尊刘贬曹;要么是人物太多了,罗老笔下谁高谁低,他自己都晕。如果非要认真分析到底什么原因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临战发挥失常了,因为很多世界杯名将都有发挥不正常的时候哦。这样解释,那张合打马超时候,打张飞时候,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结果,只能想象为身体原因、睡眠原因、营养原因或心理素质问题了。
三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国英雄,是我们永不能忘的豪杰。很多男孩,都是在听三国、看三国、玩三国、侃三国中度过的童年少年,可以说,三国英雄们,几乎成为我们这些三国迷的真诚朋友,因为我们迷恋他们,太爱他们了。
虽说对三国武将排行没有兴趣,但是很多朋友都喜欢这种方式。我就胡乱写一首三国武功高强者的打油诗,按一般大家心目中的排行侃侃这些血火锻造的英雄!也祝愿所有的三国迷们永远开心!中华三国在线网站越办越好!

无敌温侯狂戟飞,
子龙枪神人更美;
古之恶来称典韦,
关公武圣高地位。

西凉马超沙场威,
盖世猛将推张飞;
强悍孙策霸王气,
许褚虎痴怕过谁?

太史力掀江东水,
甘宁原为锦帆贼;
黄忠老将出神箭,
张辽惊得敌胆碎。

大智神勇赞姜维,
庞德抬棺死不畏;
还有徐晃、夏侯、张合、周泰……
哎!累!
武功都高爱谁谁!

http://www.cne3online.com/wen2/html/2003/1754_2003916.asp

三国十大武将
一 吕 布
二 赵 云
三 典 韦
四 关 羽
五 马 超
六 张 飞
七 许 禇
八 黄 忠
九 张 辽
十 太史慈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张十太史)
毛批《三国》有三国24位名将的排名:
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
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
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回答者:gm151617 - 魔导师 十一级 4-9 16:36

1吕2赵3典威,4关5马6张飞,7黄8夏9姜维 (这句古话已经传了很久了)

这是网上的人总结的。。只不过我有点不认同。张飞应该排在关羽前面,关羽曾说过"吾弟张飞在百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关羽特加个百万而不是万,更能看出其实力另武神关羽着实看重,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应该是貂禅,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她才是除吕布外最厉害的三国人物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也说不清,吕布第一的名号也未必有多少真实之处,历史上单挑少得可怜毕竟决定战争的是军事才能而不是匹夫之勇

赵云 刚出道的时候书上称“少年将军”。在古代15岁行冠礼,就相当现在的成人礼。行过礼后就不能称为少年了。这个时候,“少年将军”(就是救公孙赞的时候)单条河北名将“文丑”,打成平手。后来又杀死“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缆”。赵云是三国中“单条第一将”,“斩将第一将”,等。(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是赵云的年龄三国演义中说得不清楚,三国志里面也没有说。

在三国中除了吕布以外,还有哪些名将的勇武被过度夸大了?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因生的一副好皮囊,手执一杆长枪,坐下之马也是俊朗不凡,便有了 “锦马超”之称。马超不仅人长得英俊潇洒,武艺也是冠绝一时,少有敌手。渭水之战,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割须断袍。历城一战,更是连斩杨阜麾下七员大将,可谓...

一吕二赵三典韦,三国中武艺仅次于吕布的是赵云吗?
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这个排名是后人排出来的,当然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首先吕布是武艺最高强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吕布曾经一个人对阵关羽和张飞,甚至关张还有五虎上将相助,就这样吕布都没有落败,武艺实力可见一斑。吕布还曾大战张飞三百回合,直接把张飞打的鸣金收兵,所以他当得起这个天下第一。排...

三国中武力值第一的人不是吕布,那又是谁?
吕布在战场上武力值是第一人,但是放眼整个东汉,吕布的武力值却算不得第一,先不说仙人左慈、于吉、南华之流,就算是枪神童渊、剑神王越都绝非吕布打的过的,他们的武艺超凡脱俗,已经脱离了凡俗层次。南华、左慈、于吉相传是得道仙人,于吉曾经还戏弄过孙权,把他忽悠的是团团转,而左慈更是将不可...

三国历史上谁是武艺最好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武将!
论武艺是吕布 魏国:夏侯敦 夏侯渊 夏侯霸 曹洪 曹仁 张辽 张郃 许褚 徐晃 于禁 典韦 乐进 李典 郭淮 庞德 张绣 郝昭 吕旷 吕翔 蔡瑁 邓艾 钟会文聘 曹真 曹休 王双 文钦 蜀国:关羽 张飞 赵子龙 马超 黄忠 魏延 王平 关平 关兴 张苞 刘封 周仓 严颜 孟达 廖化 霍峻 张翼 李恢...

三国时代谁的武艺最好?
第一位是吕布大家没有争议.可惜有勇无谋.赶的机会也不好.曹操身边的猛将太多了.典韦,许褚,夏侯敦.张辽 刘备没大能耐,不过运气好.身边猛将也不少.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5虎大将,姜维是这些人里最完美的一个了.文才武略都占了.袁绍手底下也有不少好将.颜良,文丑两人是出于大意.论文艺不比...

三国演义中谁的武艺是勇冠三军的人呢?
三国中谁的武艺最高 吕布在被曹操围城时带小女儿突围去袁术处,其事非常重要,若能成功,就可能与袁术连姻,联合抗曹,也就可能改写历史,但吕布未能突围成功、是被杀退回城的。 有很多人对此有不少的挽惜,说什么不是吕布的杀不出去、不是武艺不行,是被包围后心情不好,身体被酒色所伤等等,然而,失败就是失败、...

中国古代武艺排行榜
1.项羽2.李玄霸(李元霸原型)3.冉闵4.高宠5.李存孝6.吕布7.哲别8.史万岁9.岳飞10.完颜阿骨打11.白起12.霍去病13.陈庆之14.赵云15.檀道济16.斛律光17.高长恭(兰陵王)18.王翦19.袁崇焕20.关羽21.成吉思汗22.徐达23.戚继光24.李靖25.郑成功26.薛仁贵27.李牧28.常遇春29.李定国30.年羹尧31...

三国猛将以武力排名的话,有哪些人可以排在前六?
步战第一:典韦 “马上吕布,马下典韦”,这句顺口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典韦在演义中除了大战许褚数百回合以及围攻吕布之外,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的两场步战:一次是濮阳之战从吕布大军的重围之中硬是步战杀出一条血路,吕布八健将中的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以马战对典韦步战都奈何不...

三国里谁的武艺最好
吕布, 三英战吕布指的就是这个,张飞和项羽还有刘备都打不过他,虽然吕布这个人没有谋略但武艺确实三国里很多人望之莫及的。

谁知道三国时期众多武将的武艺排名?
答:应该是一吕(吕布吕奉先),二关(关羽关云长),三典(典韦),四赵(赵云赵子龙),五马(马超马孟起),吕布不用说肯定第一,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才打个平手;关羽,三国中的武圣,不是吹出来的,不过有三英战吕布的败绩,只能屈就第二了;典韦,战宛城时,给曹操守辕门,刘绣攻入大营,他手无寸铁,提着两个...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