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关于禅和道的区别 禅与道的异同之处?

2024-07-01m.fan-pin.com
禅与道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更主要的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

在印度佛教思想中则以自我为主体,更多的是宣传自我如何解脱,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现,任何思想和行为的错误都由个人的因缘和欲望而来。在佛教中有“大过须弥,小过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话,用来告诉人,以自我的心来观察,思维有极大的自由性,极大的变化、伸缩和无限。所以认识到禅与道在这一点的区别才可以认识什么是禅,关键在于怎样摆正自己的地位,是旁观过程还是观察者本身。在宗教对比中,道家的人心,是旁观时间和宇宙的旁观者,由佛学而来的禅是造作者观察者自己。

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更主要的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

在印度佛教思想中则以自我为主体,更多的是宣传自我如何解脱,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现,任何思想和行为的错误都由个人的因缘和欲望而来。在佛教中有“大过须弥,小过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话,用来告诉人,以自我的心来观察,思维有极大的自由性,极大的变化、伸缩和无限。所以认识到禅与道在这一点的区别才可以认识什么是禅,关键在于怎样摆正自己的地位,是旁观过程还是观察者本身。在宗教对比中,道家的人心,是旁观时间和宇宙的旁观者,由佛学而来的禅是造作者观察者自己。

道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要用心体会,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一般人认为道指的是一切事物的规律,其实说的很片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勉强可以这样理解.你如果仔细言读了
<<道德经>>之后估计会有更深的体会,
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A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楼主,第一个句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禅,这个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
王国维这里所提到的禅,不是印度的那种禅定,而是中国禅宗南宗慧能大师之后所传的禅。
就像上面的朋友所说的,禅是不可以用语言言说的。参禅的人往往对禅会有一些不正确的思维,禅宗教师为了帮助人开悟,就要使用一些手段,比如机锋,棒喝等及时制止参禅的人的邪想,用一些很奇怪的回答把参禅的人逼进思维的绝境,然后开悟。
比如,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是祖师东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前面别人问的是达摩祖师来中国所传的禅宗心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要靠佛教的修炼等获得的宗教经验,是不能用语言回答的。如果你对这个有所言说,那就是不正确的。因此赵州回答的答非所问,就是让你明白,这个问题是不能用语言回答的。佛教用指月的方法来作比喻,禅就好比是天上的月亮,为了帮助参禅的人看到月亮,禅师会用手指头指出月亮的位置。但是参禅的人一定要明白,手指不是月亮本身,不能执着于手指。也就是说不能执着于具体的文字,具体的回答。甚至有的发问者一旦问了,禅师就用棒打,就大声喝止等。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把人的思维逼迫到绝境,然后达到开悟。
回到这句诗里,“行到水穷处”大概就是指的这种人的思维被逼迫到绝境的境界。而"坐看云起时"则是开悟后的境界。

至于后面的,我对道家道教不是太了解,所以不能随便回答。希望上面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启发。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站内消息和我再联系,我们继续交流。

禅是个人的领悟,包括领悟的方法等;
道是指自然的规律;

可以从字面上浅显的理解
禅是智慧
道是道理

道是无为,禅是无有。

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炽,无益更损,求升反沉。由此浅根怖道不学。——《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一段谈到末法的时候,修行有诸多的障难。这一点可能我们观察自身或其他修行人,还真是触目惊心了。 修行...

小品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小品”顾名思义是小的艺术品。小品的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在美术界,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只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如国画小品,版画小品,油画小品。在演艺界组合,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和...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 ...
他在《续焚书》卷二《三教归儒说》中认为,“儒、道、释之学,一也”。在同书卷一《复李士龙》中又说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为“三大圣人”。这些,是三大思想家最为反感的。三大思想家学术传承不同,但却一致辟佛。王夫之宗师张载,修正程朱,反对陆王,尤其对陆王心学流于禅进行了猛烈批判。李贽的狂禅,更使王夫之...

佛法中什么是正法在家人如何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中、处事中?
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盘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则云(大正8·715a)∶‘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一切法名为正法。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愿通达平等,名为正法。’即以三十七道品为正法,并认为此正法于如来灭后亦可久住...

唐寅科考舞弊案考题
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这道题被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认为是偏题,加上种种利益纠葛,后来锒铛入狱。我个人觉得,他平时可能恃才...

西游记人物描写作文600字
唐代玄奘法师上唐太宗表:“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 禅宗《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武当派《丹道真诀》:“灵山拴意马,玉树。 5. 西游记分析人物4篇600字作文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以虚构的世界来反映再现现实世界,将道文化和佛文化有机...

安那般那法门
这个具体问题每个人不一样,最好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给予指导。可以看看这个:安那般那《南禅七日》南怀瑾先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411\/19\/20425_108904398.shtml ,文字很多,就不贴了,自己研究一下。

商道有道:人人须有商道思维作者简介
吴君一凡,一个出生于八五后的才子,他的启蒙教育浸润在三国与水浒的智慧之中,文武兼备。他研习四书,后又尊崇西方哲学,虽然对佛学有所涉猎,却更倾向于禅的顿悟。他并不算才思敏捷,但并不意味着他缺乏能力。在他二十岁那年,阅读红楼梦,深感人情世故的复杂,这使他更加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交通...

中国禅文化-茶道
中国的茶道深深植根于禅文化之中,从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典故可见一斑。唐代禅宗僧侣的饮茶习俗不仅普遍,且有严谨的仪式,宋代《禅苑清规》对此有所记载。虽然现代社会已非古风,但禅宗冬禅七中的饮茶仪式却得以传承,如柏林禅寺的冬季禅修活动。在柏林禅寺的冬七中,僧俗齐聚,每日严格遵循止语,长时间...

道元的生平详情
时赖的祖父泰时,曾间于临终的明惠上人云:‘上人百年以后,可以谁为师?’上人:‘关于道,可问于禅僧。’新来的禅宗适合于武士的修养,一面京都的势力压迫幕府,佛法的势力握在京都各大寺,形成公卿的势力。幕府最怕京都佛教的天台真言传到镰仓来,自然的时赖皈依禅宗,仰慕道元的高风,而受菩萨戒。曾参于圣一,又与旧...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