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饭店里的豆花是用什么东西点的? 豆花饭店的豆花是怎么做的

2024-06-17m.fan-pin.com
小餐馆里的嫩豆花是什么做的~

小餐馆里嫩豆花是用大豆加工制作的,提前把大豆泡发,用豆浆机搅碎,用温水制作而成的。

麻辣豆花
配菜:豆花,酸豇豆,小黄辣椒,青菜
作料:胡椒粉,盐
做法:
1.准备好新鲜的豆花,如果买不到,买用于凉拌的嫩豆腐也行——就是那种水水的,一碰就碎的。如果用豆腐代替,那么我劝你还是收手别继续下去了,效果会不好;
2.在超市买上灌装酸豇豆和小黄辣椒,不贵,而且以后可以做辅料用,不会浪费;
3.准备少量青菜切末(青菜就行,具体哪种自己选择,大概为豆花的1/3量,不用青菜亦可),酸豇豆和小黄辣椒切末;
4.锅里放油,撒适量胡椒粉炒香;
5.放酸豇豆和小黄辣椒末,炒3分钟;
6.倒入准备好的青菜末,炒1-2分钟;
7.用勺将豆花舀入锅内,放入适量盐;
8.翻炒2分钟,等豆花中的水闷出来后,在锅里中火烧5分钟之后,即可出锅。
注意:选用的小黄辣椒一定要辣,才会过瘾!

是用内酯点的。

主料:黄豆200g、水1300g

辅料:内脂4g、水适量

1、黄豆洗干净用清水泡5小时。

2、加入1300g水。

 3、倒进料理机里打成豆浆。

4、打好的豆浆用纱布过滤。

 5、豆浆放在电磁炉上大火煮开后再煮15分钟可关火。

6、内脂倒进碗里加入少许水让其溶化。

 7、煮好的豆浆将表面的浮沫捞掉。

 8、让豆浆放凉到80度左右将表面一层豆皮弄掉。

 9、将豆浆直接冲入内脂里。

 10、用勺子快速拌两圈捞去浮沫,静止15分钟即可。

 11、将豆腐花弄在碗里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12、成品。



用卤水点的,下面介绍做法:


准备材料:黄豆250克、清水2升、卤水5毫升、清水10毫升


制作步骤:

1、首先将小黄豆用2升左右清水浸泡6~8个小时,再将浸泡好的黄豆连水一起用料理机均匀地打成豆浆;    


2、将豆浆连豆渣一块儿倒入锅中,开中火煮沸,不断搅拌以免锅底结糊,并注意拨开表面泡沫让热气散发,这样沸腾时就不容易溢出来。彻底沸腾后,关火;


3、接下来过滤,取一个大盆,放上筲箕,在筲箕里再铺一层纱布,把煮好的豆浆倒入纱布,旋转拧紧,可以用勺子加力按压,让豆浆沥入盆中,豆渣留在纱布里;


4、将过滤好的豆浆趁热倒入大锅中,等温度降到80~90度左右,就可以开始点卤了。取一小勺约5毫升左右卤水,加两倍清水稀释;


5、将稀释的卤水转圈加入豆浆,等絮状凝结,出现较明显固液态分离,减少点卤剂量,放慢速度,等豆花凝结成型,就停止加卤水了。静置约15分钟,让其彻底成型;


6、最后压制烧煮,开小火,边煮边轻压,让豆花能够更紧密地结合,用刀将豆花划成方块,方便舀出,划成块后可以把火稍微调大些再煮一会;


7、最后用筲箕压紧实,可以看到较清澈的浆水,豆花就做好了;


8、将烧好的豆花盛出,配一碟家常的豆花蘸水,即可食用。



卤水或石膏水。【四川豆花】
豆花是四川乡下一道常见的家常美味菜肴。
将黄豆用水泡软,和水同磨成浆。也有的地方是先将干豆子磨成粉,再加水兑成浆的,那样节省时间,但出浆率要少得多。
磨好的浆汁用纱布把豆渣滤出(加热再滤,出浆率更高。),滤好的浆汁入锅煮沸,就是我们常在早上饮用的豆浆。
豆浆煮沸后,稍凉,加入一定浓度的卤水或石膏水,迅速搅匀,见浆汁有絮状物生成时即用一板状物如笼屉隔,薄木板,竹筛等压榨,将所有生成的絮状物压成一整块。数分钟后,锅内豆浆即凝结分层,上层为清澈微黄的液体,下层为洁白的块状凝结物。此凝结物较为松散,内部多孔洞,用筷子夹时易断裂,这就是豆花。食时佐以农家自制的特色辣酱,开胃爽口,今人食指大动。
将豆花用纱布包好,上压重物,榨出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更加密实成型,拿取时不易碎裂,就成了豆腐了。
以前四川乡下,客人忽至,无暇准备,就常点制豆花以待客。食毕,一锅豆花往往没有吃完,于是就将等剩余的压制成豆腐,下顿再做成其它菜肴食用。
豆花不是豆腐脑。

其实豆腐脑、豆花和豆腐,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用“凝固剂”点的功夫上的差别。

点嫩一点就是豆腐脑。
点老一点就是豆花。
豆花压去多余的水就是成块的豆腐。
但是豆腐脑一压就一塌糊涂。

【广式豆花】
豆花在广东叫豆腐花,亦为典型的广式食品,粤地各处均可见。豆花为惠州人特别喜好,一些名人喜食豆花已被传为佳话。尤其大热天里,惠州人视作解暑消渴之物,惠州民谚谓“冬麻糊,热豆花”即是。 惠州制豆花讲究水质,故旧时多挑黄塘井水或西湖水。有些桥东的档主,也是不畏路遥专程往挑,至近年西湖水污染才作罢。
惠州传统豆花也是风味独特,尤有特色的是“蛇廉(伸出)唎(舌头)”,即是豆花质地好,将之放置碗中,高出碗边少许时,豆花在碗边一伸一吐,欲掉不掉,尤如蛇在吐伸舌头,故名。近现代,麻源记、炳丁记、年记均是名噪一时的豆花店。

富顺豆花
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他喜欢招贤纳士,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庆)后,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富顺由于产盐,与邻近地区的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人气也就非常旺盛,餐饮业极为发达,豆腐这种新鲜食品自然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富顺因盐设县时,这里的盐产量已列于剑南道(相当于今川东和重庆市部分地区)之冠。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能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重庆成了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剧增。富顺县地处川南沱江下游,是云南及川西南陆路通往重庆的大通道,又是境内糖与内江糖加自贡盐经沱江转往省内外的交通线,商旅舟楫十分热闹。这时,富顺县城东门有一位叫刘锡禄的开豆花店的老板,在生意兴隆的情况下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学习他人制作豆花技术,并且不断摸索改进,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秘方”,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连窖水也是清甜可口的。

刘锡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长期钻研,又形成了风味独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只要将滚烫的豆花往蘸水中一滚,放入口中,那感觉即令人销魂动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锡禄贡献出他的蘸水秘方,由县政府投资办厂制造出“富顺香辣酱”,在四川省内外激起一股调味品“旋风”。如今,富顺香辣酱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身怀豆花制作绝技的富顺人纷纷走出富顺,到全国各地开办“富顺豆花店”,在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富顺豆花和富顺县的知名度,使“富顺豆花”成为一种具有极大经济潜能的地方特色品牌。

富顺豆花制作方法

富顺豆花是嫩豆花(或称水豆花儿、灰馍儿)、豆花蘸水、大米饭配合食用的豆制品中经过简单加工的一种食品,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富顺豆花的配方、制作、历史渊源都有独特之处。

(一)米饭的制作:

特点:滋润、散酥、浓香、米汤酽

方法:选用优质大米淘洗干净,装在筲箕内待用。准备前后两口锅(前锅掺满水,后锅掺一半),水烧开后,将大米倒入前锅内,注意钩米,使其不致生锅煮糊。接着,用瓜瓢从锅里舀生分子(半生不熟的大米),边舀边将后锅的开水补充到前锅,后锅水完,前锅的米滤完。最后把生分子倒入木甑中用猛火蒸,蒸上大气约十分钟后放置一边。

(二)豆花的制作

特点: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清香悠长。窖水清热祛毒、醒酒解腻、回甜止渴。

方法:选出优质大豆若干用水浸泡。刚好泡透即可。将泡好的大豆和适量清水加入石磨中推细。把推好的浆放入锅里烧开,舀入事先准备好的布口袋内去渣,把豆浆滤在瓦缸里。若是冬天就要马上下胆水(盐卤),夏天则要等一会儿再下胆水。

点豆花时,盐卤装在一个有小缺口的碗里,往下滴盐卤,右手持长柄饭勺不停地从盐卤滴下处往外刨,一直刨到垆缸里起鱼籽眼为止。然后,将豆浆从瓦缸舀到铁锅内,经微火一煮,豆花沉到锅底,窖水浮到锅面,即将一半圆形的楠竹片放到锅底豆花与铁锅之间,抓住篾片的两头来回移动。窖水通到锅底,豆花不生锅也就烧不糊。

(三)豆花蘸水的制作:

特点:香、辣、鲜、醇、色泽油亮透明,外形美观大方。

方法:选上乘辣椒、豆油、豆瓣、菜油若干。

调制富顺豆花蘸水要用糍粑海椒。将海椒用热水浸泡,手掐感觉脆为止,捞起后用菜板压,去掉水份装到缸钵内,先按比例将花椒、大料、八角等香料放到石碓窝里舂烂,再把海椒倒下去按比例放食盐一起舂,越细越好,将用菜油酥过的豆瓣和芝麻倒下去合着舂,舂茸象糍粑一样后舀起来备用。

豆油在富顺豆花儿蘸水中是重要角色。把若干豆油装于大垆缸内,将适量丁香、广香、肉桂、胡椒、花椒、大料、砂仁、紫草、甘松、甘草等用纱布包着放入其中,泡四至五天,再把豆油放到锅里煎,烧开即可。最后,把豆油舀到小瓦缸里兑上味精、胡椒和其它香料粉。

打蘸水时,碟子摆好,先舀豆油,后放糍粑海椒,再淋熟油。

豆花的吃法也有讲究:先将豆花拈到汤匙或饭碗里,再用筷子夹一点蘸水涂抹于豆花上,然后将豆花掺和着米饭吞下,尔后再喝一口窖水。如此则能消魂荡魄,回味悠长。
富顺豆花的前世今生
  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今我省和重庆)。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当时为重要的井盐产区而设郡县,当地又产大豆,豆腐便成为日常食品。到了唐代,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相传有吃早饭的客人,实在等不急便跑进厨房看,只见锅内还慢悠悠煮着嫩豆腐,就要老板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得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就这样,“饥不择食”使“嫩豆花”成了一道美食。
  唐朝中期,富义县(即富顺)城区有四座佛寺,僧人以素食为主,豆花文化被进一步推进。当时罗浮洞顶石缝中泉水常年流淌,清洌甘甜,僧人用以制豆花,“罗浮洞豆花”成为传世的一道名食。
  富顺豆花真正扬名于抗战时期。当年四川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剧增。富顺县地处沱江下游,是云南及川西南陆路通向重庆的大道,也是内江糖和自贡盐转运省内外的要道。商旅舟楫十分热闹。名叫刘锡禄的人在城东开一豆花饭店,他制做豆花有一套自己的“秘方”,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连窖水也是清甜可口。还研制出“糍粑海椒”作为蘸水,当时名传四方。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锡禄将其蘸水“秘方”贡献出来,创立了享誉全国的“香辣酱”。
  去年,富顺县政府举办了第一届“豆花文化节”,评选出的10家名豆花饭店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采取手工制作的方式批量生产自己品牌的“蘸水”。如今,“李二牌”的蘸水多次被带到美国和日本,“余三牌”的蘸水也有人大批量地带到北京等地。今年春节,富顺又将举办“豆花文化节”。(

以前是用卤水,可现在因为不好掌握用量,改用葡萄糖的多了,就是那种最常用的葡萄糖。。。你也可以自己拿豆浆试试哦

用白醋点豆腐脑的方法 普通醋可以做豆腐脑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如何点豆腐脑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

饭店的豆腐脑都用什么调味料做的?
豆花盛一大碗内,浇卤,另用腐乳汁,麻酱(花生酱)汁调味。调味料:1、鸡蛋清1大匙,淀粉半茶匙;2、葱姜酒少许;3、料酒少许;4、高汤3碗,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水淀粉4大匙。做法:1、虾仁洗净,抽除泥肠,拌入少许蛋清,淀粉;2、海参洗净,用葱姜酒加水没过,煮10分钟以去腥,然后捞出...

自制豆腐花该用什么东西点卤啊?
石膏水、浆水水、酸水都行,市场上到处都买的有。做时豆浆烧开,慢慢点入石膏水或浆水水或酸水,不能断火,看见有豆花出现,就断火。注意不要一次假的浆水太多,慢慢来。

用白醋点豆腐脑的比例和步骤分别是什么呢?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豆腐脑和豆花差不多,但是豆腐脑更嫩,后面我们会提到。这里用榨菜、辣椒、酱油、葱花调味,是典型的西南吃法。当然华中用的是白糖,是甜豆腐脑。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做出各种自己喜欢的浇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2.整个点醋过程中温度要保持在80-85℃。当温度下降时,继续加热。点醋过程中,...

点豆花或做豆腐时需要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什么
石膏,俗话都说石膏点豆腐

豆花是热点还是冷点点会多
热点。在豆浆烧开后,达到100度立马下入豆腐王,搅匀后倒入不锈钢壶内,尽决拿到食客面前,然后放在桌上静置3分钟,温度自然降到85度左右,豆浆就点成了豆花。豆浆瞬间变豆花的秘密在于温度差的控制上,85度是豆浆变豆花的温度界点。如果豆浆没有烧开时就点入豆腐王,会出现在熬豆浆温度升温接近85度,...

火锅店豆花是怎么做的
做法 1、汤锅中放入豆浆、吉利丁粉以小火将2种材料边煮边搅拌均匀,至吉利丁粉融化,锅边出现小泡泡,约80度左右,熄火 2、用滤网过筛1,装入容器中,置凉后冰入冷藏约1小时或豆花凝固后即可 3、将冰糖与水放入小汤锅中将糖煮融,成为糖水 4、以汤匙舀出容器中的豆花,加上3汤匙的糖水、蜜红豆...

店里卖的豆腐花怎么做?又嫰又滑
豆浆机小,要打很多次哦。3.过滤豆渣:家里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浆,用锅子也可以,上面铺好两层的干净纱布,将打好的浆倒在纱布中,用手将豆浆挤出,这个活有点费力气的,挤剩下的豆渣我们是扔掉的 4.挤完后就是煮豆浆了 煮浆记得要小火,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因为豆浆沸腾是会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

用什么点豆腐脑
家庭自制豆腐脑方法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