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问一些食物的成分 食物添加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2024-06-02m.fan-pin.com
调查一些食品的营养成分,并提出你的看法?~

按照规定,在你购买的任何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上,你都能至少看到四种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及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 的百分比,也就是占你每天需要摄入的这种营养素的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有调查显示,虽然有近一半的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会看营养成分表,但真正能看懂的人却不多。
看标准含量注意是把每100 克当做一份来计算,还是把每包的重量当做一份来计算。比如有的食物每包的重量为100 克,但是在营养成分表上标示的却是每份,比如一份30克所含有的能量、脂肪和钠等,你看到含量比较低,就放心大胆地吃,但一包下去就很有可能吃进去过量的热量和脂肪。
看能量多少成年女性一天大概需要摄入的总能量为2000 千卡,1 千卡=4.18 千焦,也就是8360 千焦。比如这种食物,它的能量为2042 千焦,占到了每天需要摄入的总能量的24%。通常来说,我们吃一顿饭的能量大约占总能量的33%。可见,这种食物是高热量食物。
看蛋白质质量指数想知道这种包装食品的营养价值是高是低,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看蛋白质质量指数,用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除以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如果≥ 1,那就是高蛋白食物,如果< 1,则表示你获得了较高的能量,较少的蛋白质,这种食品的营养价值不高。
看碳水化合物要重点关注糖的含量我们需要严格限制糖的摄入量,尤其是蔗糖、糖浆这类精制糖分。现在的营养成分表中没有专门标明糖的含量,都统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如果你手中的食物本身是非淀粉类食物,比如一瓶饮料,它每100 毫升中含有10克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含有10 克糖。如果你吃的是饼干这类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那就建议适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每天单纯摄入的糖最好能控制在20~30 克。
看脂肪含量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总脂肪不要超过60克,这包含了我们吃的油和肉类食物以及各种零食中含有的油脂。大部分人每天摄入的食用油已经超过了40 克,再加上日常所吃的肉类食物,脂肪就已经快超标了。而以我们经常吃的饼干为例,每100 克就含有20~24 克左右的脂肪,占到了每天总脂肪摄入量的40%,偶尔吃一两块还好,如果没事就吃掉一包,显然会导致脂肪超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5 克。脂肪摄入过多将会增加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不代表完全没有现在有很多包装食物都会声称绝对不含反式脂肪,如果有这样的说明,那么它的营养成分表中通常会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即便含量为0,也不代表没有,因为如果含量小于0.3%,是可以标注为0 的。所以建议看一下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这些成分,建议还是少吃为好。反式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时间为51天,导致肥胖的能力是普通脂肪的7 倍,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人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 克,大约相当于吃1个派、喝半杯街边出售的奶茶,或者是2~3 小包咖啡伴侣的量。
时尚健康note
在选择包装食品时,建议尽量选择三低食物,即低脂、低钠、低糖。
低糖: 每100g 或每100ml 的食物中,糖的含量≤ 5g。
低脂:每100g 食物中脂肪含量≤ 3g,或每100ml 中的脂肪含量≤ 1.5g。
低钠:每100 克或者每100ml食物中钠的含量≤ 120mg。

这个问题太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太多了,无法枚举。仅举几例吧:
一,防腐剂:
包括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及其盐类,脱氢醋酸(dehydroacetic acid)及其钠盐;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乳酸链球菌素;
乙酸钠,仲丁胺等
二,抗氧化剂:
BHA:丁基羟基茴香醚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
PG:没食子酸丙酯  
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
三,漂白剂:
亚硫酸盐
四,着色剂:
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
五,护色剂:
硝酸盐,亚硝酸盐
六,增味剂:
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甘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
七,酶制剂:
木瓜蛋白酶,由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等所制得的蛋白酶;α-淀粉酶;糖化型淀粉酶果胶酶等
八,甜味剂:
1,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其中①糖醇类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鲜糖醇;②非糖类包括:甜菊糖甙、甘草、奇异果素、罗汉果素、索马甜.
2,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磺胺类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乙酰磺胺酸钾.二肽类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又阿斯巴甜)、1-a-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又称阿力甜).蔗糖的衍生物有:三氯蔗糖、异麦芽酮糖醇(又称帕拉金糖)、新糖(果糖低聚糖).

答案:马铃薯
马 铃 薯 (potato)
马铃薯又叫做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是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有8000年的栽培历史。1650年传入我国,现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
马铃薯块茎含水分75-82%、淀粉17.5%、糖1.0%、粗蛋白2.0%,以及各种维生素。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用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简易贮藏四法
堆藏。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液进行熏蒸消毒,经2~4小时待烟雾消散后,即可将经过挑选和预冷的马铃薯进仓堆桩贮藏。每平方米可着地散堆750公斤,四周用板条箱、箩筐或木板围好,高约1.5米,当中放进若干竹制通气筒通风散热。此法适用于短期贮藏和气温较低时秋马铃薯的贮藏。

埋藏。马铃薯怕热、怕冷、怕受伤,挖出的马铃薯应放在阴凉处停放20天左右,待表皮干燥后再进行埋藏。一般挖宽1.2米、深1.5~2.0米的坑,长度不限,底部垫层干沙,将马铃薯覆盖5~10厘米干沙。埋三层,表面盖上稻草,再盖厚20厘米的土。沟内每隔1米左右放置一个用秸秆编织的气筒通风透气,通气筒高出地面40~50厘米。严冬季节增加盖土厚度,并用草席帘等将通气筒封闭堵塞,防雨雪浸入。

窖藏。选地势高、干燥、土质坚实、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窖。若是旧窖,要先晾窖7~8天以降低窖内温度,入窖前2天,把窖打扫干净,把窖壁、窖底的旧土刮掉3~5厘米厚,并进行消毒灭菌。一般每窖可贮藏3000~3500公斤,但注意不能装得太满,以装到窖内容积的一半为宜,最多不超过2/3。窖藏马铃薯薯堆表面易出现出汗现象,可于严寒季节在薯堆表面堆放草苫。

窖藏马铃薯入窖后,一般不倒动,窖藏期窖温最好为3℃,高于3℃薯块易发芽。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把窖口盖好,防止冻伤薯块。并加强通风管理,窖内不能太潮湿,以相对湿度90%左右为宜,开春后采用夜间放风、白天封窖的方法延迟发芽时间,贮藏过程中应及时剔除窖内的腐烂薯块。此法可贮至翌年3月中旬。

萘乙酸甲酯处理贮藏。将98%的纯萘乙酸甲酯15克,溶解在30克丙酮或酒精中,再缓缓拌入预先备好的1~1.25克干细泥中,尽快充分拌匀后装入纱布或粗布袋中。然后将配制好的药物均匀地撒在500公斤薯块上,注意药物要现配现用,撒药均匀。将处理后的马铃薯进行散堆或装箱堆桩,并在四壁遮盖1~2层旧报纸或牛皮纸。一般情况下,药物剂量越大,抑制发芽的时间越长。药物处理的时间,一般在收获后的2个月左右进行为宜。
摘自:中国农技110

常吃马铃薯可健脑
加拿大营养学家发现,吃马铃薯(土豆)可改善人脑记忆力。研究人员对20位健康老年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在食用马铃薯或大麦后的15分钟内,这些老年人的记忆力有显著提高。这种作用可持续1小时。中国食品网

资料:马铃薯的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01:05 天津青年报
土豆“外号”最多 4000年前已有种植
翟乾祥老先生介绍说,马铃薯引种各地后就很快融入本地的风土,因时、因地而异,形成很多“外号”,甚至在一个地域的推广过程中也能产生不少的俗称,名称混淆的情况屡见不鲜。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根据考古学家在秘鲁印第安人古墓里发现的大量嵌有马铃薯图案的各种陶器殉葬品,结合和马铃薯植株的残枝分析,可以推测,当地种植马铃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至2800年,约1570年被西班牙人首先带回本国和葡萄牙种植,随后又相继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
现在,马铃薯的根系已经深入到了世界五大洲。地域不同名称相异,根据其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
意大利人称之为地豆,法国人则称其为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而在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土豆清代叫“香芋” 明代只供显贵吃
在土豆被我国引进之后,康熙二十年(1682年)编成的《畿辅通志》物产志上说:“土芋,一名土豆,蒸食之味如番薯”,畿辅就是指京津地区。
同时,京师的《宛平县志》(1685年)引卷三“物产蔬类:地豆”;雍正《直隶深州志》(1732年)卷二“物产蔬类:地豆又名‘土生’”。马铃薯在万历年间就已被引种津沽,在《农政全书》卷二十七“树艺:附香芋(形如土豆,味甘美);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前则说的香芋,很可能即今称的土豆,因为作者是南方人,所以惯称黄独为土豆,从而把京津地区称的土豆改称为香芋,于是就有了乾隆四年的《天津府志》卷五中“物产:蔬类:芋又一种小者,名香芋,俗名土豆。”的说法。因此,海河中下游古地方志的蔬菜中的土芋、土豆、土生及香芋都是指马铃薯。
在明代只有宫中和达官显贵才能吃到的土豆,到清康熙初己登上平常百姓的餐桌了,这时就已经普遍称为山药豆。
马铃薯初引种到晋北、晋中后又有了很多新的名称,如道光十年《大同县志》卷八“白薯,其大如拳,俗名曰“‘子山药’”。同时代的祁隽藻在农书《马首(寿阳)农言》(1836年)中还称洋山药,这些称呼显然从北京的山药豆衍生而来,从而可以看出山西马铃薯(山药蛋)是引种自京畿,犹如陕、甘、宁引种自滇、川、黔、鄂、湘皆称为阳(洋、杨)芋一样。
当代英国农学家霍克斯(P.M. Hawkes)在其《马铃薯的改良科学基础·历史》中说,马铃薯约十七世纪传入印度,引至中国还稍早些。从上文内容可以确定马铃薯引种至中土的时间并不晚于欧洲。(1565年马铃薯才引到英国爱尔兰,很长阶段都作为奇花异草观赏)。日本的土豆是荷兰人于1598年带至长崎港,我国土豆的引种时间决不会迟于日本甚至欧洲的一些国家。
另外,在我国从马铃薯的各种不同方言如洋芋、土豆、山药蛋、地蛋、爪哇薯、红毛薯中可以发现它在我国大地上传播的途径与名称趋同过程。

心脏病人多吃马铃薯
马铃薯含糖量高达15%~25%,超过其它所有蔬菜,含蛋白质也比一般的蔬菜多。因其产热量较高,还可以代替一部分主食。不仅如此,它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以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而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易导致体内钾的丧失,多伴有低钾倾向。因此,此类病人常吃马铃薯,既可补充钾,又可补充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土豆原本是贡品 觐见皇上走津门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01:01 天津青年报
马铃薯,又名土豆。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已在现今老百姓的餐桌上成了“家常菜”的家伙当年可是漂洋过海才来到咱中国的?又有谁知道,它是从咱天津传到全国的呢?
天津历史博物馆的翟乾祥先生自1978年开始,用了35个年头对马铃薯的“中国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天津和马铃薯的故事。
翟乾祥老先生说:“对于中国引进马铃薯过程的说法,可谓众说纷云。比较得到学术界认同的是明代末期,大约在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传入我国。而关于传入我国的路线和首种地区,也是至今还有争论。主要意见是,马铃薯传入我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东南亚传至我国东南沿海的闽、粤;另一条是从海外直接传入我国的京津地区。但可以肯定地说,直到18世纪末,欧洲还将马铃薯当作观赏植物,但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成书的《畿辅通志·物产志》已提出:“土芋一名土豆,蒸食之味如番薯。”这说明我国人民比欧洲人更早认识到马铃薯的食用价值。
土豆算御膳 供货点对点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一提起土豆,翟乾祥十分兴奋,顿时滔滔不绝起来。
老人说:“马铃薯最早引至中国的时间和地点,半个世纪来始终成为农业界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很多人都遵循老一代农史学家万国鼎认为‘康熙《松溪县志》食货中的马铃薯是最早传入东南沿海’的证明,但我认为,实际这是盛产亚热带的黄独的别名。而真正作为我国供应马铃薯的时间和源头应该是明清时期的京畿地区。换句话说,就是马铃薯是从海外直接传入我国的京津地区,在当时的皇家菜园中为明朝皇帝专门种植的。”
据他介绍,马铃薯原产南美洲。十五世纪后,欧洲的一些航海家才将其传入世界的各个角落。而登陆我国的马铃薯本是来自南洋各国朝贡的方物,从东南沿海进运河后经天津而至京师。
“万历间晋陵(武进)蒋一葵时任北京西城指挥史编的《长安客话》卷二皇都杂记称‘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另引绍兴徐文长诗:‘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落花子,蜀国叶蹲鸱……’。万历太监刘若愚编有《酌中志》,明末吕毖从中摘录《明宫史》五卷,其中火集饮食风尚记宫中‘灯市十六日后斯时所尚珍味…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莺嘴笋、黑精、黄精、北山二榛、栗、枣、桃……不可胜数也’”
这百种“珍味”,仅有山药、土豆产自都中,也就是现在的京津地区。而当时皇宫内专门给皇帝吃的,不是时蔬的物品叫“珍”。明代供应皇家蔬菜有上林苑嘉蔬署专业“菜户”(至今北京右安门还有“菜户营”的地名),凭其娴熟的技艺,菜户们得以首先在中国长期筛选繁育土豆,并将在生产上有一定面积的品种组成的品种群传播到中国各地。
据翟乾祥介绍,在明朝时给皇帝工作的“蔬菜专业户”是与普通农民不同的,他们只负责给皇宫种植蔬菜,而且这些农民所种植的作物是绝对不能“流落”到民间的。就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徐光启也只能以“土豆味甘美”几个字来表达。由此可见,在当时像他这样位极显赫的人物,也只能是吃过或是看过土豆,但决不可能从御菜园得到薯种,在民间种植大量推广。
国外引进来 天津传出去
“天津是土豆正式登陆中国的‘口岸’。在明朝,当时的皇帝并没有实行‘封海’政策,从南海等地进贡的船只许多都从天津登陆,将物品直接送入北京。土豆当时就是被作为贡品送进北京城的。当时正值16世纪末,也就是在西班牙探险者将在安第斯山脉印第安人食用的马铃薯用船只运回国不长时间,作为当时东方大国的中国就已经得到了这种贡品,而且先于欧洲将土豆作为食品。”
“将土豆传到各省,还是引进以后很多年的事。”翟老先生说。“外地的引种是迟后的,直到乾隆初人口骤增,迫切要求增加粮食的产量,尤其乾隆三十七年又明确提出永停编审,户口的管理放松,农民有了迁徙的自由。这样才使土豆从京津地区引种到晋、冀、鲁、豫和关外的广袤地区;滇、川、黔的洋(阳)芋亦于同时传播到西北和西南的辽阔地区。番薯、棉花和马铃薯都在中土上形成‘不招自来’的飞跃传播。天津到清初不仅能繁育马铃薯,而且从没有受到覆灭之灾,成为全国绝无仅有。”
另外,学术界一直说的“从东南亚传至我国东南沿海的闽、粤进京”的说法,也离不开天津。他说:“如果从东南沿海地区进京,按照明朝各省给皇宫进贡的路线,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也都必须经天津进北京,才能进皇宫。”
翟乾祥说,马铃薯之名首见于1700年的闽《松溪县志》中的食货,但实指的是黄独,块茎暗黑,球形,味稍苦是多年生缠绕藤本。它的别名还有土豆、土芋等。故使人易认为北方古方志所记的土豆皆黄独,北方气候不产亚热带的黄独,不可能和马铃薯相混淆。只要承认此点,就信服明清北方文献中的土豆皆非黄独,而确实是马铃薯。

资料:土豆周游列国记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01:04 天津青年报
马铃薯属茄科,生长在地下的块茎部分可以食用,一年生植物,种植范围遍及全球。现有的马铃薯种类其块茎大小不一,小的如豌豆,大的壮年人难以举起。它既是蔬菜,又是主粮,其重要性仅次于主要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人类第一次种植马铃薯约在4000—7000年前的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安第斯山脉。
16世纪早期,西班牙探险者看到了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食用马铃薯,并发现食用马 铃薯可以防止长期航海时易患的坏血病,于是数年内此马铃薯就很快被西班牙船只运回国,并转运欧洲各地,意大利人和德国人、英国人也相继开始食用。马铃薯被引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的欧洲人都对之持怀疑态度,其原因就是因为马铃薯属茄科,而多数茄科植物都有毒性。1719年马铃薯首次由定居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爱尔兰移民传入美国,马铃薯在美国被称为“爱尔兰马铃薯”。不过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接受这种食物很慢,直到19世纪才大面积种植。
在土豆进入欧洲以后,由于人们的思想比较固执、呆板胆小,加之科学尚不发达,这一新鲜事物未被人们马上接受下来。即便在灾荒之年,人们也没从土豆身上打主意,一边是饥荒,一边则是食品——土豆,但对其却无人问津,尤其以法国人为甚。因为它的“果实”生长在地下,而不像高贵的麦穗那样伸向天空。麦穗能制成面包和圣体饼,而土豆却被认为与魔鬼有牵连,是和曼德拉草、颠茄等植物一样的巫草。人们甚至还指责它传播恶疾。16世纪末贝藏松的一项判决规定:“鉴于土豆是一种有害物质,其应用可传播麻风病,故严禁在萨兰地区种植土豆,违者将课以罚金。”
俄罗斯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人引进了第一批土豆,但当时也未立即普及。直到19世纪中期,由于沙皇下了一道命令:第一,让农民开展大范围的土豆播种;第二,强迫农民保留土豆作为食品;第三,奖励土豆种得出色的农民,结果才使得土豆得以被推广。
而中国在引种土豆时,情况却大不相同。据翟老介绍,由于国外与我国的烹调手法不同,土豆这个在欧洲被视为穷人的蔬菜,达官贵人们虽不屑于吃它的食物到了中国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当时的明朝皇帝命令土豆这种作物只能是在皇家菜园种植,专门对皇家服务,平常百姓家不能种植。直到清朝初期,土豆才成为老百姓的食品,也仅局限在京津地区。至乾隆年间,人口成倍骤增,迫切需要垦荒增粮,马铃薯才正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食谱。

参考:http://cache.baidu.com/c?word=%C2%ED%C1%E5%CA%ED&url=http%3A//www%2Ezgxl%2Enet/sljk/yyyjk/mls%2Ehtm&b=0&a=81&user=baidu

豆浆:蛋白质
马铃薯:主要成分淀粉
梨主要成分:植物纤维、果糖
花生:植物性脂肪、蛋白质

马铃薯——淀粉——多
豆浆——蛋白质——多
梨——葡萄糖——极少
花生——脂肪——少
豆浆:蛋白质
马铃薯:主要成分淀粉
梨主要成分:植物纤维、果糖
花生:植物性脂肪、蛋白质

马铃薯——淀粉——多
豆浆——蛋白质——多
梨——葡萄糖——极少
花生——脂肪——少
豆浆:蛋白质
马铃薯:主要成分淀粉
梨主要成分:植物纤维、果糖
花生:植物性脂肪、蛋白质

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1. 蛋白质:生物体中的重要大分子,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特定立体结构和活性。在食物中,蛋白质有多种形式,如血浆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酶蛋白质等。2. 脂肪: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由油和脂肪组成,油是液态的脂肪,而脂肪是固态的油脂。脂肪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

写出5种以上与我们常用的食物中有各哪些营养成分?
植物性雌激素优于合成雌激素之处在于,它不会增加某些癌症( 如乳癌子宫癌等)的罹患率;事实上,根据研究显示,食用大量黄豆Isoflavones 的人,乳癌的罹患率较低。 Isoflavones同样对男性有益,例如常吃黄豆类食物的日本男人,罹患摄护腺癌的机率比西方男人低。 科学家最近发现,常吃黄豆类产品的人,尿液中含有一种新的化合...

各种各样的每一个零食中有哪些危害身体健康的化学成分
危害2:大量反式脂肪酸 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危害3:色素过量 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

常见食物中营养成分有哪些?
各类营养素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也有人体需要的能量。虽然每人每天的需要量并不大,但它们不能或很少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须靠食物来提供。如果每天只食用一种食物,人体就不能得到足够数量和适当比例的营养素,只有每天摄食多种多样的含有不同成分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人们吃的目的主要是获得营养...

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分为: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无机盐类、钙、磷、铁 蛋白质 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泛指某一类蛋白质,与前面的限定词组成复合...

宝宝便秘?这些食物成分你要知道
这些都与宝宝的食物成分密切相关。你知道吗,粪便过硬主要是因为其中的不溶物质,而这些不溶物质大多来自肠道中无法吸收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钙质形成的钙皂。所以,控制宝宝饮食中棕榈油酸和硬脂酸很重要。选择精制植物油配方的奶粉在给宝宝挑选奶粉时,要特别注意成分,尽量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幼儿...

食物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的前两列很容易看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二列标注的单位有所不同,一般分为每100克(毫升)或是每份,前者的标注方式更为常见。营养成分表的第三列为营养素参考值%(NRV%),代表的是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占每日需求量的百分比。对于消费者来说,NRV%是营养标签中最重要...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什么?
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促进人体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补充营养成分的食物 补充营养的食物有...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维生素C是国外健康界非常推崇的天然排毒食物,它对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抵抗感冒等传染性病毒有明显作用。维生素C还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元素。另外,VC还可以用来对付口腔溃疡或慢性肠胃炎。2、蛋白质是身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蛋白质提供动力。另外,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内蛋白质在不...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六大类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1. 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并可转化为糖原、脂肪等储存。主食如米饭、面食、杂粮,以及水果和蔬菜,都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