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有关佛教方面的问题 有关佛教的问题?

2024-07-01m.fan-pin.com
有关佛教的几个问题。~

万物有生就有灭,这是自然规律,佛教也不能免,所以佛教在有些地方消亡。不仅如此,按照佛祖预言,佛教会在末法时代结束后,在这个地球上消亡,离现在还有9000年左右。

佛教一开始只崇拜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佛。这只是在小乘佛教时期,但进入大乘佛教时期,认为世间的佛无数,于是崇拜的佛就有很多了,比如药师佛、阿弥陀佛等等,还有很多菩萨。中国是大乘佛教,所以崇拜的佛菩萨很多,不违背大乘的教义。

藏传佛教是印度无上密与西藏地方宗教苯教相融合的宗教,具有西藏地方特色。但血腥不血腥,我不知道。以我所知,我没有见到血腥之处。既然也是佛教,不应当有血腥的,你所知道的恐怖的明王,那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佛以大力降服贪、嗔、痴等烦恼。

如来:是对是彻底解脱的福智圆满觉行圆满的觉者的称呼。
释加摩尼:是无数如来中的一位,本意是寂静能仁的意思。
达摩:本意是法的意思,中国禅宗的开创者也叫达摩。
菩提老祖:见于小说影视作品中。在佛教有菩提,有须菩提。
菩提:是道果,佛弟子修行就是要成就菩提。
须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金刚经就是须菩提和和释迦牟尼佛的问答。

普门品是佛教经名之一。由姚秦鸠摩罗什译长行,隋阇那崛多和笈多补译偈颂。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略名,《妙法莲华经》(七卷本)中的第二十五品。因该经文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圆通之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示现三十二应身,普使有情圆成佛道,开周遍法界之门,广济众生,故名“普门品”。河西王沮渠蒙逊时代,此品举世流通,功验最多,历久不衰。

由以上可知,楼主当然可以每天只读《普门品》了。但是,首先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念诵《普门品》。如果求福报,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楼主就可以多多念诵。但是,如果楼主,想求解脱,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请楼主看看下面《六祖坛经》里头关于《法华经》的一个故事:

首先诵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故事如下: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又一僧名法达,当诵妙法莲华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来至漕溪山,礼拜。

宗宝本关于法达来见惠能时的傲慢,在敦煌本里悉数没有。如果我认定《坛经》只有一个本子是真,那我就可以以此来支持敦煌本是天台宗经藏的节本的说法,因为这明显为天台宗僧人讳。但这种考证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然而,从宗宝本所载,可知天台宗在当时影响之大。像惠能这样不识字,没有政治背景不说,还遭到很有背景的势力追杀,一般僧人都是看不起,来挑战的。
下一章《顿渐品》末尾,是这样一段话:“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在大乘寺本中,是这样说的:“诸宗难问,僧俗约千余人,皆起恶心,欲相难问。师言:(下略)”,人数多到千余人哪,在今天也不是个小数字,何况当时中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远低得多,都来诘难,惠能就凭一张嘴,舌战群僧,还不能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样,嬉笑怒骂,讽刺挖苦;而要人心服口服,五体投地,这是多么不容易。非见性大菩萨怎么做得到?
法达就是这千余人中的一个,且看惠能是怎么接引他的。
法达礼拜而不叩头,这是有意为之,看惠能怎么应对。如果计较,则显得小气,以什么方式表示礼敬,是礼敬人的自由选择,佛门中说,来者都是菩萨,你怎么能计较呢?计较不是说明你有人、我分别,有贡高我慢,以为自己理所当然可以接受别人的叩首礼?但若不闻不问,不予计较,则说明你底气不足,不敢当其锋锐。
惠能的反应可谓高明:“礼不投地,何如不礼。”你这样行礼,还不如不行礼。一句话就点出你这么做是有意的,要表示些什么。但这样表示是很幼稚的。完全是大人不计小人过,觉得对方举动好玩的口吻。我们可以想见惠能是笑嘻嘻地说这句话的。你自以为这样做很聪明,其实正显出了你的不成熟。然后问:“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你心中必定有样东西,就好像揣着一块玉,来献宝,那拿出来看看,你想来干了些什么?
法达一下子被惠能的态度给弄傻了,就老实回答:“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这回答固然还有些得意,但已经是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口吻了。
惠能朗声大笑(我听见的):“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你才读了三千遍啊?你如果读到了一万遍,得到了经文的要义,再不自以为了不起,那么,可以和我同道一起修行了。“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你现在把读法华经三千遍这件事,当作包袱背在身上,称为后世你的贡高我慢的果报,都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可惜啊!“听吾偈曰”,我说个偈你听听:“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对人礼拜,本来是为了摧折自己傲慢的幢幡,为什么行礼头不触地?有“我”相、“我”执,罪业就产生了,没有“功德”相,才获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到这个时候,法达的傲气开始转变为服气。惠能大师进一步开导他,问他叫什么名字。
听到他名叫“法达”,就在“法达”名字上做文章。你名字叫“法达”,又哪里做到通达了法理?辜负了这个好名字,我再说个偈你听听。你的名字叫法达,勤奋读经不休息。但空口读诵只是因循声音文句,要明心见性才可以说是行菩萨道。你今天到这里也是有缘,我且告诉你佛教奥义。只要相信佛并非以言辞说法,妙法莲花就脱口而出。这样轻松、幽默,寓庄于谐,不由人不心悦诚服。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问大师言:“弟子常诵妙法莲华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经上有痴,大师智慧广大,愿为除疑。”

法达真心承认自己未解经意,对经文心中常有疑问,得不到解答,向大师请教,说明他是可造之才。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大师言:“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上无痴,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经。吾一生已来,不识文字。汝将法华经来,对吾读一遍,吾闻即知。”

惠能首先指出,法本大,是心不达,经无疑,是心有疑。所有佛经,无论深说、浅说,方便说、究竟说,佛理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法无不达,人有愚智。但每部佛经所说都有侧重点,就是说这部经的宗旨。明白了经的宗旨,方可论经,因为你知道了这部经所说意思在整个佛教理论系统中的位置,可以从总体来理解经说的深意。因此,惠能问他法华经的宗旨是什么。
法达被惠能一问,应该汗都出来了。他读了三千遍,却说不出法华经宗旨是什么。只能承认自己“根性暗钝”。
惠能就说:“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大师的水平就显出来了。你读了三千遍不知宗旨,我听你读一遍就可以给你解释。这牛皮可不是吹的,到时候解释是要你读过三千遍的人认可的。我想,法达心里一定将信将疑,可能还有些不服气。虽然我不知宗旨,但经文我是熟透了。你说出法华经的宗旨来,我是一定能辨别的。且听你怎么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

法达取经,对大师读一遍。

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很长,共二十八品(章),七万多字。譬喻品是第三品,至譬喻品是一万多字,约全文五分之一,至少诵读一个多小时。诵读全文,则要一天。因此,从情理上,以宗宝本说读至譬喻品为是。

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六祖闻已,即识佛意,便已法达,说法华经。
六祖言:“法达,法华经无多语,七卷尽是譬如因缘。如来广说三乘,只为世人根钝;经文分明,无有余乘,唯有一佛乘。”
大师:“法达,汝听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即却汝性。经中何处是一佛乘?吾与汝说。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以上十六字是正法。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听吾说。人心不思本源空寂,离却邪见,即一大事因缘。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迷。若吾此法,一念心开。出现于世,心开何物?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开、示、悟、入上一处入,即觉知见,见自本性,即得出世。”
大师言:“法达,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愚迷造恶,自开众生知见;世人正心,起智慧观照,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出世。”
大师言:“法达,此事法达,经一乘法,向下分三,为迷人故,汝但依一佛乘。”
大师言:“法达,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开佛知见转法华,开众生知见被法华转。”
大师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转经。”

譬喻品提出火宅与羊车、鹿车、牛车譬喻,以“火宅”喻世间,以“长者”喻佛,以“诸子”喻众生,以长者诱引诸子出火宅的“羊车、鹿车、牛车”喻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说明三乘是诱引众生脱离世间之苦的方便说法,出离世间后,还是要对其说佛乘,无余涅盘原无三乘,三乘就是一佛乘。这是法华经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可以说是法华经的核心,后世说法华经,也多是说这一章阐说之理,火宅与三车的譬喻相当著名,可以说是学佛者的基础知识。惠能头一回闻法华经,至譬喻品,即知是全经宗旨所在,真是超等大智慧人,不由人不服。他认定譬喻品所说是法华经宗旨,是有理由的,不是我认为是宗旨就是宗旨了。理由有两条:
一,“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因缘出世”,即“出世因缘”,为什么要出世(因)?怎么出世(缘)?
为什么要出世?因为世间就像火宅,众生就像长者的儿子们,不知道已经起火了,还在里面嬉戏,而等知道起火,因为门小,和慌乱挤踏,就来不及逃脱了。
怎么出世?长者就想出办法,用儿子们喜欢的羊车、鹿车、牛车,诱引儿子们到门外,就是用三乘方便说,来接引众生。经文里特别说明,佛有大神通,但不能以神通度脱众生;就像长者强有力,但不能以强力把儿子一个个拖出火宅。因为长者有力却只有一人,拖出这个儿子,去拖另一个,被强拖出的儿子又会跑回火宅中去,因为他不知宅已起火。也可能造成混乱,争先恐后,反而造成死伤。所以,要叫儿子们出离火宅,只有善巧设法,归根结底,还是要他们自己愿意从火宅出来,终究还是自度。
因此,火宅和三车的譬喻实在太好了。“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这就是惠能要法达读法华经到这里为至的第二个理由。对理解法华经宗旨来说,这个譬喻足够说明问题了,以后譬喻再多,也不会超过它。听了这个譬喻还不明白宗旨,那么,后面譬喻听多了,可能更加迷失。
以下,惠能就抓住“因缘出世”这个宗旨,展开论述,把法华经的宗旨和禅宗的宗旨融会贯通。
法华经是说三乘方便出世的,禅宗是说直指人心,见性出世的,怎么融会贯通呢?
惠能大师就引用法华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所引经文在法华经第二品方便品中: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惠能大师的阐述,完全是依据这段经文来说的。因此,后人理解禅宗“教外别传”,“不落言筌”,就是不主张读经、不引经据典,这完全是误解。这误解包括以后的一些禅师。在惠能大师那里,从来没有把读经和参禅对立起来,从来没有离开经文自说一套。“不落言筌”,是指不要执著在文字相上,像法达那样读了三千遍,引用一些经中文句可能头头是道,自以为得意,不见惠能,还不知道自己不识经文宗旨,就是落了言筌,落入了语言圈套。不是佛经中有语言圈套,是自己着相形成的自缚的语言圈套。
惠能接着解释,“唯以一大事因缘”,只有一件“大事因缘”,为什么这么说?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这是从经文“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中概括出来,而“佛之知见”是“因”,“开”“示”“悟”“入”四法门就是“缘”,就是要用这四种方法来使众生得佛知见。
惠能特别指明:“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本来经文说得明明白白“欲令众生”、“欲示众生”,“开、示、悟、入”的对象是众生,但还是有误解:“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对众生的执迷不悟,实在是办法缺缺。经中说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服,即此可见一斑。所以惠能接着说:“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开佛知见”不是比登天还难的事,“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莫向外求,与佛无二”,用现在的话来说,只要转变一下观念就是了。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惠能这样说,真是苦口婆心,非常恳切。想不到法达说:“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法达这话是针对惠能最后一句:“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牦牛爱尾”,也典出《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据说,牦牛很爱护它的尾巴,若尾一缕,挂着于树,即使见猎人要来杀它,它宁肯死掉,也要保护尾巴不受到损伤。牦牛爱尾,经中是比喻“深著于五欲”的,惠能认为执著在经的文言相上,和“深著于五欲”无异,法达不服气了,照你这么说,只要理解经义,用不着诵经了?
换一个人,可能会很失望、很生气,我跟你说了那么多,等于白说了。叫你不要着相,还是那么着相。执著在经的文言相上,作为贡高我慢的资本,和深著五欲,又什么不同?孺子不可教也。
但惠能还是很耐心地对他作解释:“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汝念”之“念”,指“正念”、“念佛”,这个“念”,不是口念(诵),而是心念,念是惦记、挂念的意思。惠能为说明这层意思,又提出“转经”、“被经转”的概念。“转”,就是主动,对象为我所用;“被转”即是被动,我被对象牵着走。“转”还是“被转”,关键要心行。明白大义,照此实践。
惠能还说了一段偈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你心在迷中,就被法华经的词句弄得团团转;你心开悟了,就能利用法华经的文句说法。长时间的读经不明宗旨,其实就是和佛法大义在打冤家。不着想(无念),你的挂念就在正道上;记挂在世事诸相上(有念),你的念头,无论善恶,都可能是邪的。但有念、无念,断见、常见,正道、邪道,都还是相,做到有念、无念等都不执著,就像长年驾驭大白牛车,行一佛乘道。
法达听到这里,“不觉悲泣”,禁不住哭了起来。他读了七年法华经,读了三千遍,不知道佛法大义,只觉得佛法奥义难信难解,现在被惠能一语道破,明心见性,这是喜极而泣。因为他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经历,所以深知看似“全不费功夫”的“得来”之可贵。又因为自己的态度是这样傲慢无礼,还不断顶撞大师,而惠能大师是这样谆谆教导,殷勤恳切,这是惭愧而泣。“不觉悲泣”,说明他真是有了感悟。
但是,法达虽然悟到了自性本来俱足,不要身外觅佛的道理,但还是有疑问不能解决。就再次提问:“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法华经中说的这层意思,也在方便品中。法达问:所有大声闻(阿罗汉)、辟支佛和菩萨,再想象再猜度再思考,都无法测量出佛智的深度。现在您说还没入道的凡夫,只要悟见自性,就称之为“佛之知见”,我不是上根人,所以对这似乎矛盾的说法难免有疑问,怕犯谤佛、谤法的错误。
这个问题真是很难,我在读到这里,掩卷不看惠能的回答,先自己想一想,想了半天,没有满意的答案,觉得要费很多口舌,也未必能说清楚。再开卷看惠能的回答,不禁拍案叫绝。
惠能说:“经意分明,汝自迷背。”经文说得很明白,是你自己执迷,所以与经文背离。为什么这么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真是一语中的,振聋发聩!我当时读到这句话,震惊、兴奋,茅塞顿开,心情难以名状。
说穿了好像很简单,佛智无穷,是无底洞,任你用什么尺子去量,即使用光速去度量,也不可度量。要度量佛智,本来就错了。随便你怎么去计算、怎么去推论,你越是要去度量,离开佛智就越远。
所以,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其实是不会去测量佛智的。但“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因为凡夫有佛智到底多深的疑问,所以佛说,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再怎么也测不出佛智的深度。
义理是这么明白,还是不可着相的问题,还是本性离一切相的道理,但要你自己回答,却不能得其要领。可知见性说是易事,行即非易事。
法达还问:“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这个问题其实是,你不是说凡夫一悟就入佛之知见吗?那实际修行中怎么还会有三乘区别呢?
惠能回答的一段话中,关键一句是:“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昔时”就是你在迷之时,众生在迷,就假立三车,诱引出火宅。“今时”就欲点醒你使你开悟之时,所以对你说唯有一乘是实之理,“只教汝去假归实”。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我念了三千部法华经,在曹溪被惠能大师一句点破,这三千部经等于白读。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不明白什么是佛出世的宗旨,怎么能使无始以来执著狂妄之心熄火呢?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羊车、鹿车、牛车是为方便说法而设,声闻为初乘,辟支佛(缘觉)为中乘,菩萨道为后乘,佛对不同根性众生,用不同乘接引,都是善巧弘扬佛法。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谁知道火宅内的众生,本具佛性,就是法中之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达闻,言下大悟,涕泪悲泣,白言:“和尚,实未曾转法华,七年彼法华转。已后转法华,念念修行佛行。”

惠能知道法达这下是真有所悟了,就说,你从今以后才可以称得上的是“念经僧”。宗宝本说:“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由此可见,禅宗是不反对念经的,而“念经僧”也是种荣誉。

可以,一门深入,长期熏修,一经通,一切经通,您的修学是非常如法的。

读经是照镜子,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和经典的教导相应不相应。

相应了就真的是诸佛护念,善神保佑,不相应就赶快改正,是为修行(按经典的教诲修正自己的行为)。

ps:《法华经》是佛门公认的经王,而《普门品》是《法华经》里面的精髓。所以《普门品》可以说大乘中的大乘,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是有准确定义的,指的是能持五戒十善的男女,所以能持五戒十善,念《普门品》才会得殊胜利益,不能持五戒十善,当然也得利益,不过就打了很大折扣了。

附:五戒十善

佛是觉悟者,是智者,是明白人,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看透彻,看明白了。

我们凡夫迷糊,短视,所以佛把看到的真相,归纳成一些规则,告诉我们,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就是戒律。

例如小朋友不懂事,不知道马路如虎口,随便乱过马路,会非常危险。老师就告诉小朋友,过马路要看行人红绿灯,红灯不要过,绿灯才可以过。

这就是戒律。戒律不是佛用来束缚人的。相对的后果也不是佛惩罚人的。

就像上面的例子,老师已经告诉小朋友了,小朋友还是贪方便,还是随便过马路,被车撞了,那个受伤不是老师惩罚小朋友的。

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可以啊,就是每天只念十句阿弥陀佛都可以灭罪得福往生啊。佛有他心通的能力,没有时间工作忙,就只在心里默念都可以啊。阿弥陀佛。一句佛号灭无量罪得福啊。佛教之所以在中国留传了两千多年自然有他的道理啊,现在是末法时期,祝你信心不退,精进学佛,忆佛,念佛,寿终西方三圣定会来接引的。阿弥陀佛

可以。

如果你的修行为了将来成佛度众生,需要将诵念《普门品》的功德回向,即在你读完《普门品》后,再加念一首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虽然将诵念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了,实际上也会对你全家人的生活和你的事业有莫大的福报,因为,一切众生已经包括你和你的家人了,不求福者福自来。

好,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和基督徒作比较
有佛教的居士在佛教的讲座会上,拿佛教和基督徒作比较,这位居士对神学也有研究,但是断章取义,误导别人,请问佛教是不是比基督教的真理更有价值观呢?

答: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为佛教作见证,他就讲佛教,如果他把基督教与佛教作比较的话,我就不知道他到底对基督教认识多少,我不敢随便下判。但我告诉你,神的道太大了,佛教和基督教不同的地方在那里?佛教是释迦牟尼澈悟真理写下来,或者是所教导出来的真理,但是。他澈悟是因为他寻找,他一寻找就证明他不是真理,注意听这句话:“我如果寻找真理,要得着真理,我就不是真理。”耶稣说:“我就是真理。”这是第一个不同点。一个在“找”,一个“就是”。

第二、佛教是人生道路走到一半才发现有一些道理是要澈悟的,所以释迦牟尼本身是结过婚的人,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他的爸爸要停止他放纵的生活,就给他找了一个老婆,结果,当他看到生老病死,就不愿意回家,他的老仆人对他说:“你的太太生产了,你的孩子生出来了,这是皇族的太子啊。”他却说:“我没有兴趣,我要去寻找真理。”他离家出走。耶稣基督不是如此,他是道成了肉身。

第三、佛教没有神的观念,只注重人里面的佛性。所以佛家最严重的一句话就是释迦牟尼讲的“上天下地,唯我独尊”,这就是他的神观人观总结合,我里面的佛性是最大的;而耶稣基督不是如此,他告诉我们:是父差遣他来拯救人,使人可以借着他回到父那里去。

第四、佛教相信轮回,借着死的解脱可以进到更低或更高的地步;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击败掌死权的魔鬼,把永远的生命赐给凡相信他的人。这是世上任何的宗教所完全没有的。

关于佛教表面上的几个问题
(战德克《歧路指归》印光大师 鉴定)【问】有些教门,往往说他是什么神、什么仙,实在考查起来根本没有那回事。或者他所奉为祖师的,虽然有那么个人,可是那个人和他们的教门,完全没有关系,像这些说法,不说都是靠不住的,佛教里所说的佛,恐怕也是这种情形吧!【答】不是那样,佛教里的佛,...

关于佛法的问题
1、谁告诉你我们处在坏的结尾阶段的?我们现在处于住的阶段。贤劫还有996尊佛未出世呢,离坏还早着了。在坏的阶段,会有三灾兴起(大火,或者大水,或者大风),把世界毁坏的干干净净。四大阶段里,住的时间最长,坏的时间很短,在不长的时间里,三灾就把世界毁灭了。众生只有在住的阶段才能生存在此...

对佛教存疑的几个问题
自杀的人有罪,原因之一是你的身体不仅仅属于你,你的身体那么多细胞其实都是生命,还有可能是因为人也是受阎王等管的,坏了安排?人也不该不珍惜生命。这个问题我只知道这么多。我想重点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人睡熟或者昏迷的时候,连梦都没有的时候,思维停止了,意识停止了,你打他一巴掌可能都不疼的...

有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还请诸位能解答!感谢!!
看来你是个理性、不盲目的人,这很好!值得赞叹!但回答你这些问题之前,得先告诉你一个误区:你寻求的所谓的“最早”,也是一个颠倒的思想。早、晚,这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你认为时间是真实的,过去、现在、未来,它好像是实实在在的,其实它(时间)也是假相。佛法的究竟之处,是没有时间、空间...

关于佛教、与神对话和宿命之间的问题,求高人指点!
3个问题,我们不去排斥其他宗教,但我们要明白,佛说的是自性成就,不是叫你去拜神心外求法。这就是区别。至于说随心决定下一世,可以从两方面理解:A想随心决定,这个心是指的清净的无漏的本性。与佛说的心是一个意思。就有很多大菩萨转世为人来度众生。所以佛也说愿力成就。B另重意思是,如果...

关于佛教的3个疑问,一直在纠结,急想弄明白。
1)恶人拿刀砍你,而你是无欲无求的那种所谓佛的境界,但这刀难道就看不着砍不伤你了吗?(一念入地狱,一悟逹天堂,一切皆有"业力"於世间,别人如何对你是"受",你如何看待它是"觉"!)2)想修成佛而脱离世间之苦,就是个极大的欲望啊?(誓言发於坐定之前的宏望,开悟是了脱生死後的回答:"原来...

关于佛学的几个问题
但如果你有心继续深究,你倒是可以去相关的地方学习(寺庙或专门的大学,这些地方原本就是传授佛教的学府啊),那就有点研究生的性质了。多说两句,这个话题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解释。请你参考我的这一篇回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12656.html 7,佛教中的弱点 没错正如你所说,佛教...

有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
但无论食肉与否,大小乘教派都禁忌荤食(即葱、蒜、辣椒 等刺激性食品),南北佛教均须遵守。吃花素的时间:汉族地区在家的居士,也有吃长素,有也吃花素,如...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 八关斋戒可以在佛前自受,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即算受戒,不必去寺庙。时间方面,六斋日中,假若...

目前中国佛教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最大的问题是商业化。佛教商业化,始于佛教徒在中国废除结夏甚至自行耕作等活动。中国佛教徒是常年居住于寺院的,出家人不出家,说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出家人出旧家入新家,尽管寺院不是自己的产业,但也和自己的产业没什么区别,这样就逐渐滋生出各种围绕维护寺产而开展的活动,这本质上就和在家人经营...

关于藏传佛教的一些问题,请各位师兄帮忙
不可舍弃。不论你有多少位上师,舍弃其中任何一位,即等于舍弃一切上师,从其他上师那里,再也不可能获得任何的加持。4,莲花生大师是西藏的第二佛。西藏佛教因莲花生而兴盛并传承至今。基本所有的教派都有莲师心咒的传承。不过宁玛派确实在皈依的时候,就会传莲师心咒。其他派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