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脾虚久泻简介

2024-06-18m.fan-pin.com
~

目录

  • 1 拼音
  • 2 定义
  • 3 久泻·脾虚证的症状
  • 4 证候分析
  • 5 久泻·脾虚证的治疗
    • 5.1 治法
    • 5.2 方药治疗
    • 5.3 针灸治疗
      • 5.3.1 方一
      • 5.3.2 方二
      • 5.3.3 方三
    • 5.4 饮食疗法
      • 5.4.1 推荐食材
      • 5.4.2 推荐食疗方
  • 6 关于泄泻
  • 7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脾虚久泻的穴位
    • 2 治疗脾虚久泻的方剂
    • 3 治疗脾虚久泻的中成药
    • 4 脾虚久泻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久泻·脾虚证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久泻·脾虚证 已经自动替换为 脾虚久泻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pí xū jiǔ xiè

2 定义

脾虚久泻(chronic diarrhea with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久泻·脾虚证,是指脾气虚弱,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痿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2]。

3 脾虚久泻的症状

脾虚久泻患者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3][4]。

4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3][4]

5 脾虚久泻的治疗

5.1 治法

脾虚久泻治宜健脾益胃[3]。

脾虚久泻治宜健脾止泻[4]。

5.2 方药治疗

脾虚久泻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为主方进行治疗。本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用附子理中丸[备注]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益气升清,健脾止泻。[3]

5.3 针灸治疗

5.3.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5]。脾虚者加灸章门、关元俞[5]。

5.3.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5.3.3 方三

[6]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5.4 饮食疗法

5.4.1 推荐食材

脾虚久泻患者建议食用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党参、茯苓等[4]。

5.4.2 推荐食疗方

[4]

1.炒面粥(《粥谱》):炒面15g,粳米30g。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空腹食。

2.苹果山药散(《食疗本草学》):苹果30g,山药30g。苹果晒干后与山药共为细末。每次服15~20g,加白糖适量,温开水送服。

3.扁豆小米粥(《粥谱》):炒白扁豆60g,小米80g,粳米100g。同煮粥至豆烂米开即可。早晚服。

6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1][7])为病名[8]。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8],又称下利(汉唐时期)[3]。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3]。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3]。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5][9]。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7



五味子吃了有什么好处?
历来,五味子有以下作用:敛肺气,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收耗散之气,治瞳子散大,濇精强阴,退热敛汗,止呕住泻,除烦渴,消水肿,解酒毒。中医药用途 五味子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1.用于久咳虚喘。五味子的酸味能收敛,加上其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

五味子花粉的功效与作用,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五味子蜜属于中制剂蜜种,色泽略深,味甘甜,略有中制剂香气,具有解毒、止腹泻、杀菌及收敛作用,对肺肾双虚,脾肾虚寒,气促喘乏,痰火郁肺有良好辅疗效果。五味子蜜内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a和c,故能治神经官能症、干眼病与口腔疾病,并可清肝火,补五脏之气。老幼皆宜。特别适合虚汗、肺虚、肾虚、久泻...

都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五味子的药理作用:1、对肝损伤的影响: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

芡实不能和什么一起吃?芡实不能与什么同食?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芡实,但是不知道芡实是什么,芡实其实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芡实长得和莲子是很像的,所以经常会有人将芡实认作是莲子,芡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经常吃有很好的养生功效,那芡实不能和什么一起吃?芡实不能与什么同食?1、芡实的简介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江苏...

毛姜治疗斑秃
2、毛姜治斑秃:鲜槲蕨五钱,斑蝥五只,烧酒三两,浸十二天后,过滤擦患处,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3、毛姜治肾虚久泻:骨碎补适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入猪肾内煨熟,食之。4、毛姜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

久咳虚喘,久泻久痢,自汗盗汗,心悸失眠,宜选用
【答案】:B [考点评析] 1.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蜀,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久咳虚喘,津伤口渴及消渴,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心悸、失眠多梦等;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肺虚久咳,久...

肾阳虚久泻是什么意思
肾阳虚久泻是一种中医术语,指患者肾阳虚弱,导致长期腹泻的病症。肾阳虚弱主要是因为肾经失去了温煦和濡养的作用,肾气运行不畅;再加上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因素,肾阳虚弱就会导致腹泻症状不断出现。这种病情不仅让患者身体疲倦,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加重。治疗肾阳虚久泻的方法主要是从中医的角度来治疗...

虚寒久泻腹胀食少宜选
这种情况应该选乌梅、诃子和肉豆蔻。1、乌梅:乌梅具有收敛止泻、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虚寒久泻、腹胀食少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腹泻症状,同时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改善口干舌燥、虚热等症状。2、诃子:诃子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功效,对于虚寒久泻、腹胀食少等症状也有...

骨碎补毒性
骨碎补也叫猴姜、崖姜等。对补肾、活血、白癜风、斑秃、白癜风等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肾虚久泻、腰痛、耳鸣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骨碎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使用,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是长期过量使用骨碎补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1、中毒:骨碎补的主要成分是柚皮苷,摄入过量可引起中毒,损害...

猪腰功效与作用,红参炖猪腰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猪腰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参炖猪腰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猪腰有什么营养价值2、猪腰的功效与作用3、吃猪腰子,对身体都有什么好处呢?4、猪腰子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猪腰有什么营养价值猪腰的营养...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