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千古奇冤!今还商纣王一个清白

2024-07-01m.fan-pin.com
~ 在《封神演义》这部小说里商纣王就是邪恶与残暴的化身,他荒淫无道,宠幸妖女苏妲己,杀害忠臣比干,囚禁王叔箕子,又筑鹿台和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以至于天怒人怨。后来武王伐纣,一路高歌猛进,走投无路的纣王只得在鹿台自焚而亡。

因此后世也出现了一个成语“助纣为虐”,可见 历史 上一直把纣王定性为一个暴虐的君主。不过商朝毕竟是半信史时代,有关纣王的事迹当时并无文字记载,而这个人物形象的日益丰满都是因为后世的不断在创造。所以 历史 上的纣王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样还不能确定。

比如“商纣王”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周朝给起的,商朝的君主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个帝字,纣王原来的名字应该叫“帝辛”,而周朝人之所以给他起了个“纣”的名字,其实也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商纣王的这些罪行是后世不断累加上来的,让人怀疑后人以夏桀为原型创造了商纣的形象。

对于商纣王的罪行最早揭露的是《尚书·牧誓》,这里罗列了商纣的四大罪状:“惟妇言是用”、“轻视祖宗祭祀”、“轻视同族兄弟”、“收容并任用罪人”,也就是说商纣王的原始罪名也就只有这四条,并没有诛杀囚禁大臣,以及炮烙、酒池肉林之类的。而对于纣王的那几条大罪,也是后人凭想象添加上的。

比如比干之死,在春秋时期只说到“比干谏而死”。而后比干的死法就愈加丰富多彩了。比如战国时屈原说比干是被投水而死,吕不韦的门客说比干是被剖心而死。而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更是骇人听闻,说纣王想满足妲己的好奇心,看看比干的心是不是七窍玲珑。

对于“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在史记之前的史书里不见任何记载,而给他加上这些罪名的是战国思想家韩非,他写道:“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不过韩非毕竟是个思想家而不是 历史 学家,而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里引用了这个说法,又添油加醋说“男女裸奔其间。”而司马迁也是一半史学家一半文学家,他的《史记》里很多都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叙述,并不一定与真实的 历史 等同。

还有就是纣王所筑鹿台的高度,韩非只说“广室高台”,而西汉史学家刘向却给出了具体高度,“大三里,高千尺。”而后西晋的医学家兼史学家皇普谧又把“高千尺”改成了“高千丈”,相当于三千多米,这样的建筑即使现在的技术也造不出来,更何况是远古的时候呢?再说即使造出来了,当时又没电梯,纣王恐怕爬到一半就得累死了。

还有就是妲己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完善之中的。从最初《尚书》中讨伐纣王时所说的“听信妇言”到《国语》的“妲己有宠”,到《吕氏春秋》中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妲己的形象由一个普通妇人变成了祸乱朝政的红颜祸水,而到了《封神演义》里则成了狐狸精变的妖女。由此可见,无论纣王还是妲己,其形象是经过了历代文史工作者的加工创造,与其说是个 历史 人物,还不如说是个文学人物,是典型的文学作品里的反面角色。因此后世所描绘的纣王那些恐怖的罪行,都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而已。

那么 历史 上的商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按《史记》上说,纣王是个猛人:“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也就是说纣王博闻广见,才思敏捷,身材高大,体力过人,能和猛兽搏斗。所以纣王很像后世的项羽,力大勇猛,又能征惯战。

纣王所建立的最大功业就是对东夷部落的统一。东夷就是现在的山东、江苏一带及长江、淮河流域。 历史 上的东夷族曾经十分强大,是仅次于中原华夏民族的第二大民族。而东夷族和华夏族之间屡有交战,始终是一大隐患。而纣王下定决心彻底解决东夷,为此举全国之兵征讨。最终平定东夷,先后征服了赤夷、白夷等九个东夷最大的部族及湖北北部的南方九苗,将其纳入华夏民族版图。又把东夷各部落分割成五十个小国,使得东夷这个统一的部落联盟不复存在,将困扰中原一千余年的东夷问题彻底解决。

纣王的另一大贡献就是选拔重用当时处于 社会 最底层的奴隶。《尚书·牧誓》里有这么一句话:“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欲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意思就是说纣王放着自己家的兄弟不用却重用那些犯罪逃亡的人,让他们当大官。其实这不仅不是罪状,反而体现出纣王选拔人才的不拘一格。要知道在奴隶 社会 里一日为奴,终身为奴,而上层人物永远都是奴隶主阶级,官位也是这些贵族阶级的子弟世袭,而纣王能够打破利益集团的垄断,给底层人士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得不说是个伟大之举,也是开创了 历史 的先河。

那么,商纣王帝辛到底是不是暴君呢?我认为,不是。帝辛有过,有亡国之过,在执政期间所犯的错,包括改革和四处征战,造成了国力衰退,最终酿成了亡国惨剧;帝辛有功,有万世之功,开疆扩土自古为最大功绩,没人可以磨灭帝辛这项彪炳千秋之功绩,足以称其为中国 历史 上有杰出贡献的一代雄主。

最后,附上伟人对帝辛的的评价: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 历史 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奇姓的姓氏渊源
⑴.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孛儿只斤氏、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出自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家族后裔,突厥语为“Bordijidin”,意为“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

“樊”姓的来历,谁知道啊?
据《世本》所载,“巴郡蛮”五姓有樊;武落山出四姓,其三为樊;前秦、隋初时陕西关中氐族大姓有樊姓;明清时云南黑盐井(今禄丰西北)巡检使土巡检为樊姓,系白族;今蒙古、满、壮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 仲山甫。又名樊穆仲,乃周文王之裔孙。周宣王时任卿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

樊姓的起源?
樊宏,汉光武帝刘秀之舅父,被拜为光禄大夫,位至特进,封寿张侯。宏弟樊丹,封谢阳侯,兄子樊寻,封玄乡侯,族兄樊忠,封更父侯,父樊重,追封为寿张敬侯,一门五侯。后樊宏子封燕侯,孙樊凡官至大鸿庐。此支樊姓显贵于当朝,又族大人众,子孙昌盛,于是形成了樊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南...

樊姓名人
樊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樊莹(1434―1508),字廷璧,号澄江,常山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正德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葬博望乡(今常山...

樊姓的起源?
在古代,樊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上党。 樊姓有两个分支。一支源出于子姓: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小叔叔康叔管辖商朝遗民。遗民有七族,其中有一族是樊姓;樊姓另一支出于姬姓:周太王的二儿子虞仲有个后代名叫仲山甫,因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封为樊(今河南济源县西南)侯,他的子孙称樊氏。 樊哙,汉初将领...

姓樊的名人,越多越好,30个以上。
樊仲华:新野(今属河南),东汉官吏。少与刘秀游,光武即位,征为侍御史,累迁郡太守。 樊英:鲁阳(今河南鲁山)人,东汉学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官至光禄大夫。 樊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名医,华佗弟子。擅针灸,主张可深刺,一反当时胸、背、腹不...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