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赵云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呢?

2024-06-29m.fan-pin.com
~ 第一、赵云职位卑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时候,刘备夺取汉中并自立为汉中王,随即便封赏了手下的四员大将,即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此时的赵云只不过是个翊军将军,属于典型的杂号将军。蜀汉建国后,即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大封诸侯,此时关羽和黄忠已故,健在的张飞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升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此时的赵云略有升迁,为中护军、真难将军,后又迁镇东将军。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赵云同样是略有升迁。建兴五年的时候,诸葛亮率领众将进驻汉中之地,此时的魏延已经是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可赵云依然为镇东将军,次年的时候又被贬为镇军将军。所以,由此可见,赵云的始终都没有进入蜀汉政权中最高层级的将军行列,依然在末端行走。

赵云不仅是职位卑微,就连封侯也很晚。建安五年(200年),关羽就被分为汉寿亭侯;建安十三年的时候,马超被封为都亭侯;建安十四年,张飞被封为新亭侯;建安二十四年,黄忠被封为关内侯;且在蜀汉建国之后,尚且健在的张飞和马超又再次升迁,就连魏延也被封为都亭侯。赵云才被封为永昌亭侯,而此时的赵云已经近暮年,再说,“亭候”爵禄比起“乡候”还有第一个等级。

所以我们能看到,赵云封侯的时间比关羽晚了二十三年,比马超晚了十五年,比张飞晚了十四年,比黄忠晚了四年。由此可见,赵云的在蜀汉的地位确实不高。

第二、赵云名气并不大世人都说赵云名满天下,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反而还很低。当然了,我们这是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所作的考量。在陈寿的《三国志 · 赵云传》的描写中,所用笔墨可以说少得可怜,仅有区区四百余字,对赵云的生平事迹描写得极为简便,甚至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而关于关羽、张飞等人的描写有多少呢?基本上都是1000字以上,诸葛亮的更多,是赵云的三十倍之多。

此外,在《三国志》等相关史籍中记载曹操、周瑜、吕蒙等魏吴领导将领常常称赞的蜀将,基本上只有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却从未提及到赵云。在蜀汉后期文臣杨戏所著的《季汉辅臣赞》一书中,对关羽、张飞等人的描写就多达五十多字,对法正、庞统等人也有二十四字,但是对赵云只有区区的四个字。由此可见,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名望十分平常。那写所谓的名满天下等词,基本上都是小说中的过度拔高罢了!

第三、赵云长期受到冷落

赵云有胆有识,是最早追随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之一,但是一直以来,赵云都没有得到重用,长期受到冷落,官职得不到升迁。比如在建安十四年刘备夺取荆州的时候,赵云便已经是偏将军了,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黄忠为“假行裨将军”,魏延尚无将军称号。由此我们看到,此时赵云的地位比关羽、张飞要低,但比黄忠和魏延要高。

但是在建安十九年,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关羽和张飞职位不变,黄忠迁讨虏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魏延迁牙门将军,而赵云迁翊军将军。这个时候,赵云的这个翊军将军的地位除了比魏延高一点以外,都要低于这几人的。并且,这一职位硬是存续了十年之久,直到后主刘禅即位之后才被升迁为镇东将军。

由此可见赵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冷落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建树,才导致他没有得到重用呢?

其实不然,在汉中战役中,他英勇奋战不仅救出了黄忠,张著等蜀将,还大败曹军,却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光羽、黄忠等人的职位还大大升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赵云备受冷落和压制呢?

关于赵云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有一种意见认为,刘备根本不信任赵云,原因有二:一是赵云反对伐吴,二是赵云和诸葛亮走得太近。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何呢?我们知道,在刘备集团颠沛流离的时候,青年时期的赵云就毅然投靠了他,并常常与刘备同床而眠,后来还长期执掌着蜀汉集团的护卫要务兼刘家的内事,还在长坂救下后主刘禅。倘若刘备不信任他,那是绝对不可能将关乎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托付给他的。至于在吴问题上刘备虽然不满意赵云的态度,但也不至于要离弃赵云,刘备让他留镇江州以防不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至于说和诸葛亮走得近而招冷落,这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就现在可以考究的任何一条史料中,都没有明确显示出赵云和诸葛亮的特殊关系,诸葛亮也从未袒护过赵云。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说:

“一生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倒很称职。”

但是这种说法的确是太过于遍地赵云的才智了,其论证太过亲率。作者认为,赵云之所以在历史上声名不显,还是跟他直言谏阻瓜分成都百姓房舍田园有密切关系。

刘备准备将成都的田产都赏赐给文臣武将,赵云也自然在被赏赐的名单之中,但是赵云却坚决反对瓜分田产,并以霍去病的故事来劝刘备不要这样做。他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当然了,刘备这样做无非是想拉近自己个成都官僚的关系,但是这在忠直的赵云看来是不可以的。这件事也让刘备对他产生了一定的隔阂。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贪图个人安逸生活和功名利禄,只担忧蜀汉大业,关注百姓疾苦的良将。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赵云这种淡泊名利和忠直的性格特点造成的。可以说,蜀汉贪腐之风葬送了赵云的理想抱负,刘备等人将有志有才有胆有识的赵云长期安置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是一种令人叹惋的浪费。所以这才是导致赵云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



赵云虽然武艺高强,但是赵云和刘备的找略主张是不尽相同的,赵云只是忠于汉室并非终忠于刘备。而且赵云的军事才能在五虎上将中偏弱一点。

因为赵云的出生不是贵族,家里很贫穷,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赵云没有一点野心,也是因为之前的政治失败,所以一直没能得到刘备的赏识。

我认为刘备把赵云当成了贴身保镖,一直保护在自己身边,因此赵云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

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
纵观赵云一生,他基本类似于刘备的保镖,相当于是护卫队队长的角色,同样是跟刘备打天下的,关羽、张飞则比他受重用得多,至少这两人都能带兵上战场立功,而赵云几乎从没有得到带兵立功的机会,历史上赵云位数不多的一次立功,就是在刘备借得荆州后,攻取桂阳的时候。当时刘备以借来的荆州为根据地,先后...

赵云一生不得重用的真相是什么?刘备的目的是什么
既然打仗不拿手,那么个人武力总该有的吧?在《云别传》中有记载赵云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什么叫主骑?在古代,骑兵就是精锐士兵的代表,而刘备的手下又都是一群幽州胡骑,天生擅长骑射,而赵云作为主骑,自然得有足够高的武力压服这群胡人!由此可见,赵云的个人武力值哪怕...

为什么赵云不受刘备的重用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

赵云身为五虎大将,为何没能得到刘备的重用?
曹操大军赵云与之混战,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当时的情况,是赵云出来找不到刘备,又因为...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呢?是因为赵云为人刚毅,容易得罪人吗?_百度知 ...
主要的原因是刘备想要让赵云留在自己的身边保护自己;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刘备一直不重用赵云,是因为他在给刘禅留后路吗?
一、 刘备信任赵云吗?我看了不少别人的解释,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刘备并没有那么信任赵云,或者至少说没有像信任关羽、张飞等人一样那么信任赵云,因此赵云一直得不到重用。对于这种说法我本人是不同意的,我认为刘备与赵云很熟而且非常信任赵云。赵云与刘备认识得很早,早在公孙瓒时期刘备便认识...

刘备入蜀后,赵云为何一直没受重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光耀古今的完美将军,却在刘备入蜀后却没能派上很大的用场,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为何忠心护主、计谋超群、勇猛过人的大将军赵云在入蜀之后被刘备集团“雪藏”了呢?且听小编为你逐一分析解剖。首先,赵云曾为辽东太守公孙瓒的部下,对于刘备这个重情重义的人而言...

赵云是禁军头领,直接负责刘备安全,却没受重用是什么原因?
大家是如何看待刘备一生都没重用赵云这一观点?这里首先要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四征四镇甚至四平四安都不是常设,战时才会有,具有战略意图:比如夏侯渊,张合的征西将军,就是魏国向西攻打潼关汉中的主力军首领封号,其他不做展开如果云别传可用做参考,赵云的官位在刘备生前是江州都督,镇东将军, 这个位子...

能力卓越的猛将赵云,不得重用是因为刘备疑心重吗?
说武将,其实还算客气,赵云的真实地位,其实可以说就是刘备的私人保镖罢了。这个保镖,虽然也是忠勇之人,但是却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刘备称王后,封了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三国演义》里,作者把赵云加了进去,并且起了个新的组合名:五虎上将。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可能只是为了让赵云这个人物的...

赵云投奔刘备的时候受到重用,为啥最后被边缘化?
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四处漂泊,多次战败,跟随他起家的军中班底几乎都损失殆尽。从袁绍那里跑出来投奔刘表时,所带的兵马不说全部,起码大部分是赵云的"乡党":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这数百人好好的不待在家...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