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全部吴国人物

2024-06-26m.fan-pin.com
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吴国的名臣和武将
文臣:
鲁肃
张昭
张肱
顾雍
阚泽
步陟
严峻
陆绩
薛综
朱治
吕范
诸葛瑾
诸葛恪
武将:甘宁、程普、丁奉、吕蒙、凌统、凌操、徐盛、文鸯、韩当、太史慈、孙策、孙坚、周泰、蒋钦、潘璋、朱桓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兄。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昭义中郎将。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讨逆将军,吴侯。  孙绍,孙策子,上虞侯。  孙奉,绍子,上虞侯,被吴帝孙皓杀死。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大皇帝。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东中郎将。  孙璠,登子。  孙希,登子。  孙英,登次子,吴侯。  孙虑,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镇军大将军。  孙和,字子孝,虑弟,孙权子,南阳王。  孙皓,字元宗,孙和子,吴国末帝。  孙瑾,孙皓长子,中郎。  孙德,孙皓弟,钱唐侯。  孙谦,孙皓弟,永安侯。  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鲁王。  孙基,霸子,吴侯。  孙壹,霸子,宛陵候。  孙奋,字子扬,霸弟,孙权子,齐王。  孙祺,孙奋弟,孙权子,都亭侯。  孙纂,孙祺子,都亭侯。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琅邪王,吴国第三代皇帝。  孙(雨+单),孙休子,豫章王。  孙亮,字子明,孙权少子,吴国第二代皇帝,废为会稽王。  孙翊,字叔弼,孙坚三子,偏将军,领丹杨太守,为左右所杀。  孙松,孙翊子,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匡,字季佐,孙坚四子,孙翊弟。  孙泰,孙匡子,长水校尉。  孙秀,孙泰子,前将军、夏口督,后被迫去晋。  孙韶,字公礼,孙策赐姓孙,列入家谱,幽州牧、假节,扬威将军,建德侯。  孙楷,孙韶子,武卫大将军、临成侯,后被迫去晋。  孙越,孙韶子,楷弟,右将军,建德侯。  孙异,孙韶子,楷弟,领军将军  孙贲,字伯阳,孙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孙邻,孙贲子,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都乡侯。  孙苗,孙邻子,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  孙辅,字国仪,孙贲弟,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兴,孙辅子。  孙昭,孙辅子。  孙伟,孙辅子。  孙昕,孙辅子。  孙皓,孙静长子。  孙绰,孙皓长子。  孙綝,字子通,孙绰子,大将军,假节,永宁侯。  孙超,孙皓次子,偏将军。  孙恭,孙皓三子。  孙峻,字子远,孙恭子,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富春侯。  孙瑜,字仲异,孙静次子,丹杨太守,绥远将军。  孙弥,孙瑜子。  孙熙,孙瑜子。  孙耀,孙瑜子。  孙曼,孙瑜子,将军。  孙纮,孙瑜子。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左部大督。  孙胤,孙皎子,丹杨侯。  孙晞,孙皎子,丹杨侯。  孙咨,孙皎子,羽林督,为滕胤所杀。  孙弥,孙皎子,无难督,为孙峻所害。  孙奂,字季明,孙静四子,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承,孙奂子,昭武中郎将。  孙壹,孙奂子,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后被迫逃魏。  孙封,孙奂子,自杀。  孙谦,孙静五子。  孙河。  孙桓,字叔武,孙河子,建武将军,丹徒侯。  孙安,孙旅叔父。  孙熙,孙旅叔父。  孙绩,孙旅叔父。  吴景,孙坚舅舅,丹杨太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折冲中郎将。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左将军。  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为士徽一事被废。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阯太守,被诛。  士祗,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颂,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壹,士燮二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匡,壹子,中郎将,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黄+有),士燮三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武,士燮四弟。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张之一,绥远将军,由拳侯。  张承,字仲嗣,张昭长子,卫尉,都乡侯。  张休,字叔嗣,张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由拳侯。  张奋,张昭弟,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  顾邵,字孝则,雍长子,豫章太守。  顾谭,字子默,顾邵子,太常,平尚书事。  顾承,字子直,顾邵子,奋威将军,领京下督。  顾裕,雍次子,醴陵侯。  顾济,雍少子,骑都尉。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宣城侯。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大将军,荆、扬州牧,恪阳都侯。  诸葛竦,恪子。  诸葛融,瑾子,恪弟,奋威将军。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临湘侯。  步协,骘子,抚军将军,临湘侯。  步阐,协弟,西陵督,昭武将军,西亭侯。  步玑,协子,临湘侯。  步璿,玑弟。  周昭,字恭远,中书郎。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玄,纮子,南郡太守、尚书。  张尚,玄子,侍中、中书令。  秦松,字文表,广陵人。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太中大夫。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卫尉。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太子太傅。  刘略,刘颖弟,零陵太守。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太子太傅,领中书令。  唐固,丹杨人,尚书仆射。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长史,太子少傅。  薛珝,综子,威南将军。  薛莹,字道言,珝弟,综子,光禄勋,著《新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骑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兴业都尉,都乡侯。  周峻,瑜兄子,偏将军。  周护,峻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  鲁淑,肃子,昭武将军,假节,夏口督,都亭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吕霸,蒙子,孱陵候。  吕琮,霸兄,孱陵候。  吕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将军,武锋中郎将,武陵太守。  黄柄,盖子,关内侯。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石城侯。  韩综,当子,石城侯。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汤寇将军,领濡须督。  蒋壹,钦子,宣城候。  蒋休,钦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周邵,泰子,裨将军,陵阳侯。  周承,泰子,陵阳侯。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偏将军。  陈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偏将军,都乡侯。  陈敖,修子,别部司马。  陈延,修子,别部司马。  陈永,修子,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威越校尉,偏将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升城督,折冲将军。  甘瑰,宁子。  淩操,破贼校尉。  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操子,偏将军。  淩烈,统子,烈亭侯。  淩封,统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响,琅邪莒人,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人,襄阳太守,右将军。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大将军,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安丰侯。  丁封,奉弟,后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扶义将军,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将军,毗陵侯。  朱琬,才子,镇西将军,毗陵侯。  朱纪,治子,才弟,校尉领兵。  朱纬,治子,纪弟。  朱万,治子,纪弟。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后为治继子,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  朱绩,字公绪,然子,左大司马,乐乡督。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大司马,南昌候。  吕先,范长子。  吕据,字世议,范次子,骠骑将军,平西宫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兴侯。  朱异,字季文,桓子,镇南将军,大都督,嘉兴侯。  朱据,异叔父,骠骑将军。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骑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监军。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宏,绩长子,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绩次子,长水校尉。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仪,江东大族,丞相,荆州牧,江陵候。  陆延,逊长子。  陆抗,字幼节,逊次子,大司马、荆州牧,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江陵候。  陆晏,抗子,  陆景,抗子,晏弟,裨将军、夷道监,江陵候。  陆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将军、中夏督,毗陵侯。  陆机,抗子,晏弟。  陆云,抗子,晏弟。  陆瑁,字子璋,陆逊弟,议郎、曹尚书。  陆喜,瑁子,曹尚书。  陆苟,逊族子弟。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逊族子,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左丞相,嘉兴侯。  陆祎,凯子,陆式从兄,太子中庶子,嘉兴侯。  陆胤,字敬宗,凯弟,西陵督,都亭侯。  陆式,胤子,柴桑督、扬武将军,都亭侯。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辅义中郎将。  张祗,温弟。  张白,温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偏将军,新阳亭侯。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据,字子范,吴都吴人,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熊,据子,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损,据子。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豫章太守。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安东将军,山阴侯。  贺达,齐子。  贺景,齐弟。  全综,字子璜,吴郡钱唐人,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全怿,综子,钱唐侯,降魏……  全祎,怿兄子,降魏。  全仪,怿兄子,降魏。  全静,怿兄子,降魏。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上大将军,都乡侯。  吕凯,岱子,副军校尉,都乡侯。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裨将军,关内侯。  周处,鲂子,东观令、无难督。  钟离牧,字子*,会稽山阴人,汉鲁相钟离意七世孙,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秦亭侯。  钟离袆,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奋威将军,刘阳侯。  潘翥,浚子,刘阳侯。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偏将军,都亭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右领军,乡侯。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骑都尉,领太史令。  刘敦,字子仁,平原人,军师。  赵达,河南人,会异术。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都下督。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领青州牧,外黄侯。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大司农。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左典军,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太史令。  韦隆,曜子。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中书丞,除陵亭候。  随春,偏将军。  戴良,交州刺史。  陈时,交阯太守。  宋谦,将领。  鲜于丹,将军。  吴硕,裨将军,关内侯。  张梁,裨将军,关内侯。  饶助,永安人,襄安长。  颜连,无锡人,居巢长。  马普,济阴人。

1、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

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2、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3、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4、诸葛直(?——231年),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奉孙权的命令和卫温渡海到夷洲(今台湾)。返回东吴后,孙权认为他们二人无功而返,把他们处死。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并开发台湾的中国人。

5、卫温 (?——231年),三国时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230年(黄龙二年),东吴皇帝孙权命他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虽未找到亶州,却在台湾停留近一年。回来后,以“违诏无功”入狱被杀。

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温



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孙权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坚为长沙太守,兄策结交江淮世家,据江东六郡。东汉末,继其兄据有江东,在鲁肃、周瑜辅佐下,治理属地。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吴蜀争霸,于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 即帝位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邺(南京)。曾派船队航海至夷州(今台湾)。设农官,实行屯田,发展生产。但赋役繁重,刑法严峻,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周瑜

(175—210)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世代为宦。助孙权兄策创立政权,官建威中郎将,吴中人称呼为“周郎”。后克皖,与策纳大乔、小乔。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左督(正指挥)与刘备联军败曹操于赤壁。后病逝。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

大乔

三国时桥公的长女。嫁孙策,称大乔(桥)。与妹小乔(桥)合称二乔。

小乔

三国时桥公的次女。嫁周瑜,称小乔(桥)。与姐大乔(桥)合称二乔。

鲁肃

(172—217)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余人随周瑜至江南,得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曾军大举南下,他坚决主张联合刘备抗曹。任赞军校尉,助周瑜于赤壁大败曹军。瑜临危,荐其代己领兵,任奋武校尉。继续坚持与刘备的和好政策。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旋病逝。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为郡吏,举孝廉。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继从孙策、孙权征战。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他善于驭众,爱护士卒。赤壁一战,建议火攻,并领满载薪草、灌有膏油的船只数十艘诈降,乘机因风纵火,大破曹军,以功任武陵中郎将。后为郡守,征“武陵蛮”。官至偏将军,病卒。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策死,与张昭等共辅孙权。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为左右督,大破曹操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甘宁

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张昭

(156—236)三国吴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初从孙权兄策,任长史、抚军中郎将。策死,与周瑜共辅孙权,赤壁战前,主降曹,为权所不满。官至辅吴将军。著作今佚。

顾雍

(168—243)三国吴国大臣。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南士族。初为合肥长。孙权领会稽太守,以他为丞,行郡守事。孙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黄武四年(225年)为丞相,平尚书事,在吴国执政达19年。选用文武将吏能随才授任,以正直见重于孙权。

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兄。东汉末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后从征关羽,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军公安(今属湖北)。复迁左将军,封宛陵候。为孙权所重,每大事咨访。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少知名,才捷善辩。嘉禾三年(234年)任抗越将军,丹阳太守。率兵攻降山越,以其民充兵。陆逊卒,迁大将军,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不久孙权死,辅立孙皓。专国政。他力主伐魏,建兴二年(253年),率兵20万众攻新城,以士卒伤病,不得已退兵。然为民所怨,不久被皇族孙峻所杀。

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大族。孙权侄婿。精于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军数十万伐吴,锐不可挡,他领兵抗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坚守七八月不战,待蜀军疲惫,实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吴黄武七年(228年),破魏扬州牧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后佐太子孙登镇守武昌,官至丞相。

陆抗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子。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5000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

1、孙权(182年7月5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三国时期吴的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吴的缔造者及建国皇帝。而在孙权称帝之前,吴的群臣等对其称呼为将军或至尊。在位23年,享年69岁,谥号为大皇帝,庙号太祖。

2、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阵营重要的统帅,也是杰出优秀的军事家、战术家、战略家、政治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战后两年,他在准备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于巴丘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与鲁肃、吕蒙和陆逊合称四大都督。

3、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4、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东汉末年东吴著名的将领、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在周瑜去世后接替其职务。现今世代的人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合称为四大都督,但事实上鲁肃并没有担任过都督一职。

5、黄盖,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东汉末年孙坚麾下将军,是东吴孙氏三代元勋之一;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赤壁之战中率先提出火攻计策,亲自诈降而大败曹操。



吴国人物一览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兄。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昭义中郎将。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讨逆将军,吴侯。
孙绍,孙策子,上虞侯。
孙奉,绍子,上虞侯,被吴帝孙皓杀死。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大皇帝。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东中郎将。
孙璠,登子。
孙希,登子。
孙英,登次子,吴侯。
孙虑,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镇军大将军。
孙和,字子孝,虑弟,孙权子,南阳王。
孙皓,字元宗,孙和子,吴国末帝。
孙瑾,孙皓长子,中郎。
孙德,孙皓弟,钱唐侯。
孙谦,孙皓弟,永安侯。
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鲁王。
孙基,霸子,吴侯。
孙壹,霸子,宛陵候。
孙奋,字子扬,霸弟,孙权子,齐王。
孙祺,孙奋弟,孙权子,都亭侯。
孙纂,孙祺子,都亭侯。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琅邪王,吴国第三代皇帝。
孙(雨+单),孙休子,豫章王。
孙亮,字子明,孙权少子,吴国第二代皇帝,废为会稽王。
孙翊,字叔弼,孙坚三子,偏将军,领丹杨太守,为左右所杀。
孙松,孙翊子,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匡,字季佐,孙坚四子,孙翊弟。
孙泰,孙匡子,长水校尉。
孙秀,孙泰子,前将军、夏口督,后被迫去晋。
孙韶,字公礼,孙策赐姓孙,列入家谱,幽州牧、假节,扬威将军,建德侯。
孙楷,孙韶子,武卫大将军、临成侯,后被迫去晋。
孙越,孙韶子,楷弟,右将军,建德侯。
孙异,孙韶子,楷弟,领军将军
孙贲,字伯阳,孙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孙邻,孙贲子,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都乡侯。
孙苗,孙邻子,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
孙辅,字国仪,孙贲弟,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兴,孙辅子。
孙昭,孙辅子。
孙伟,孙辅子。
孙昕,孙辅子。
孙皓,孙静长子。
孙绰,孙皓长子。
孙綝,字子通,孙绰子,大将军,假节,永宁侯。
孙超,孙皓次子,偏将军。
孙恭,孙皓三子。
孙峻,字子远,孙恭子,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富春侯。
孙瑜,字仲异,孙静次子,丹杨太守,绥远将军。
孙弥,孙瑜子。
孙熙,孙瑜子。
孙耀,孙瑜子。
孙曼,孙瑜子,将军。
孙纮,孙瑜子。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左部大督。
孙胤,孙皎子,丹杨侯。
孙晞,孙皎子,丹杨侯。
孙咨,孙皎子,羽林督,为滕胤所杀。
孙弥,孙皎子,无难督,为孙峻所害。
孙奂,字季明,孙静四子,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承,孙奂子,昭武中郎将。
孙壹,孙奂子,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后被迫逃魏。
孙封,孙奂子,*。
孙谦,孙静五子。
孙河。
孙桓,字叔武,孙河子,建武将军,丹徒侯。
孙安,孙旅叔父。
孙熙,孙旅叔父。
孙绩,孙旅叔父。
吴景,孙坚舅舅,丹杨太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折冲中郎将。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左将军。
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为士徽一事被废。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阯太守,被诛。
士祗,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干,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颂,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壹,士燮二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匡,壹子,中郎将,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黄+有),士燮三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武,士燮四弟。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张之一,绥远将军,由拳侯。
张承,字仲嗣,张昭长子,卫尉,都乡侯。
张休,字叔嗣,张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由拳侯。
张奋,张昭弟,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
顾邵,字孝则,雍长子,豫章太守。
顾谭,字子默,顾邵子,太常,平尚书事。
顾承,字子直,顾邵子,奋威将军,领京下督。
顾裕,雍次子,醴陵侯。
顾济,雍少子,骑都尉。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宣城侯。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大将军,荆、扬州牧,恪阳都侯。
诸葛竦,恪子。
诸葛融,瑾子,恪弟,奋威将军。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临湘侯。
步协,骘子,抚军将军,临湘侯。
步阐,协弟,西陵督,昭武将军,西亭侯。
步玑,协子,临湘侯。
步璿,玑弟。
周昭,字恭远,中书郎。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玄,纮子,南郡太守、尚书。
张尚,玄子,侍中、中书令。
秦松,字文表,广陵人。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太中大夫。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卫尉。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太子太傅。
刘略,刘颖弟,零陵太守。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太子太傅,领中书令。
唐固,丹杨人,尚书仆射。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长史,太子少傅。
薛珝,综子,威南将军。
薛莹,字道言,珝弟,综子,光禄勋,著《新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骑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兴业都尉,都乡侯。
周峻,瑜兄子,偏将军。
周护,峻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
鲁淑,肃子,昭武将军,假节,夏口督,都亭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吕霸,蒙子,孱陵候。
吕琮,霸兄,孱陵候。
吕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将军,武锋中郎将,武陵太守。
黄柄,盖子,关内侯。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石城侯。
韩综,当子,石城侯。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汤寇将军,领濡须督。
蒋壹,钦子,宣城候。
蒋休,钦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周邵,泰子,裨将军,陵阳侯。
周承,泰子,陵阳侯。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偏将军。
陈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偏将军,都乡侯。
陈敖,修子,别部司马。
陈延,修子,别部司马。
陈永,修子,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威越校尉,偏将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升城督,折冲将军。
甘瑰,宁子。
淩操,破贼校尉。
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操子,偏将军。
淩烈,统子,烈亭侯。
淩封,统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响,琅邪莒人,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襄阳太守,右将军。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大将军,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安丰侯。
丁封,奉弟,后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扶义将军,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将军,毗陵侯。
朱琬,才子,镇西将军,毗陵侯。
朱纪,治子,才弟,校尉领兵。
朱纬,治子,纪弟。
朱万,治子,纪弟。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后为治继子,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
朱绩,字公绪,然子,左大司马,乐乡督。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大司马,南昌候。
吕先,范长子。
吕据,字世议,范次子,骠骑将军,平西宫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兴侯。
朱异,字季文,桓子,镇南将军,大都督,嘉兴侯。
朱据,异叔父,骠骑将军。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骑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监军。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宏,绩长子,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绩次子,长水校尉。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仪,江东大族,丞相,荆州牧,江陵候。
陆延,逊长子。
陆抗,字幼节,逊次子,大司马、荆州牧,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诸军事,治乐乡,江陵候。
陆晏,抗子,
陆景,抗子,晏弟,裨将军、夷道监,江陵候。
陆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将军、中夏督,毗陵侯。
陆机,抗子,晏弟。
陆云,抗子,晏弟。
陆瑁,字子璋,陆逊弟,议郎、曹尚书。
陆喜,瑁子,曹尚书。
陆苟,逊族子弟。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逊族子,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左丞相,嘉兴侯。
陆祎,凯子,陆式从兄,太子中庶子,嘉兴侯。
陆胤,字敬宗,凯弟,西陵督,都亭侯。
陆式,胤子,柴桑督、扬武将军,都亭侯。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辅义中郎将。
张祗,温弟。
张白,温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偏将军,新阳亭侯。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据,字子范,吴都吴人,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熊,据子,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损,据子。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豫章太守。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安东将军,山阴侯。
贺达,齐子。
贺景,齐弟。
全综,字子璜,吴郡钱唐人,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全怿,综子,钱唐侯,降魏。。
全祎,怿兄子,降魏。
全仪,怿兄子,降魏。
全静,怿兄子,降魏。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上大将军,都乡侯。
吕凯,岱子,副军校尉,都乡侯。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裨将军,关内侯。
周处,鲂子,东观令、无难督。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钟离意七世孙,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秦亭侯。
钟离袆,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奋威将军,刘阳侯。
潘翥,浚子,刘阳侯。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偏将军,都亭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右领军,乡侯。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骑都尉,领太史令。
刘敦,字子仁,平原人,军师。
赵达,河南人,会异术。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都下督。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领青州牧,外黄侯。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大司农。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左典军,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太史令。
韦隆,曜子。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中书丞,除陵亭候。
随春,偏将军。
戴良,交州刺史。
陈时,交阯太守。
宋谦,将领。
鲜于丹,将军。
吴硕,裨将军,关内侯。
张梁,裨将军,关内侯。
饶助,永安人,襄安长。
颜连,无锡人,居巢长。
马普,济阴人。

  孙 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江东基业的奠定人(孙策、孙权的父亲)

  孙 策--字伯符,孙坚的长子,其父死后统领江东。人称“小霸王”。

  孙 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孙策之弟,承袭父兄基业,
  统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孙尚香--孙权的妹妹,为“孙刘联盟”而嫁给刘备,
  后来孙刘反目,孙权又把其妹接回了东吴。

  周 瑜--东吴托孤重臣,水军大都督,有名的“一代儒将”,不仅精通兵法,
  而且精通音律,孙策死前曾对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
  只是英年早逝,很可惜!

  张 昭--东吴托孤重臣,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孙策死前也曾对孙权说过:
  “内事不决问张昭”。

  鲁 肃--颇有远见的东吴大臣,曾为“孙刘联盟”做出巨大努力。
  更继周瑜之后成为东吴的大都督。

  陆 逊--继鲁肃之后成为东吴的大都督,火烧连营八百里,
  击败了刘备为关羽报仇大军,终导致刘备病死白帝城。

  诸葛瑾--江东名士,亦是孙权的谋臣。更是诸葛亮的亲哥哥。

  程 普--东吴名将,曾任水军的副都督。

  黄 盖--东吴名将,赤壁之战时曾用苦肉计诈降,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典出于此。

  吕 蒙--东吴名将。

  甘 宁----东吴名将。

  太史慈----东吴名将。

  澉 泽--东吴谋士。

  顾 雍----东吴谋士。

  东吴也算是人杰地灵,文臣武将成群,上述是比较重要的人物,
  其他人就不一一表述了!

三国英雄人物排行榜的吴国人物
黄盖(字公覆),早期跟随孙坚老将,赤壁一战中火烧连环船的重要人物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东吴...

三国中吴国的将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另,黄盖一词还指古代帝王的仪仗。韩当(?-227),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

三国人物 吴国 哪人最厉害?
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他的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后世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如最著名的篇章北宋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则被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面人物。周瑜...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后孙权听从周瑜之计,以招亲之名让刘备来东吴,却被吴国太搅乱大局,致使其妹妹孙仁假戏做真,嫁给了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并夺荆州、斩关羽。刘备伐吴,孙权听从阚泽意见,命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大破刘备。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建吴称帝,并迁都建业。三国简史:220年,汉朝...

三国中吴国有哪些主要人物
演义死因:为许贡门人所刺,又斩杀道士于吉而受其诅咒,伤重而亡。 顾雍:168—243,扬州吴郡吴县人,表字元叹。顾雍,弱冠为合肥长,后历任数县,所在多有治绩。孙权掌权后,任命他为会稽郡丞,行太守事,后不断升迁,成为吴国第二任丞相。顾雍为人严肃,不饮酒,少言语,自孙权上下对其多有忌惮。顾雍为相十九年,多进良言...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人~?
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哪位比较了解三国演义吴国有哪些人物?
武将:甘宁、孙策、周瑜、文俶、太史慈、周循、陈武、周胤、士燮、吕蒙、徐盛、孙坚、陆逊、全祎、凌统、蒋钦、孙韶、黄盖、马忠、祖茂、孙桓、韩当、周泰、凌 操、孙翊、陈表、全琮、陆抗、步协、潘璋、朱桓 休穆、丁奉、董袭、贺齐、全绪、孙霸、朱然、周善、孙匡。文臣:鲁肃 张昭 张肱 顾雍 阚泽...

三国演义吴国有哪些人物?
首先,中国古代史上有过三个吴国,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吴,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本答案列举人物:1、春秋吴:吴王阖闾、吴王夫差、伍子胥、孙武、西施2、三国吴:孙权、周瑜、大乔、小乔、卫温3、五代十国时期的吴:李煜1、春秋吴:吴王阖闾——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三国演义 吴国将领的 【简短】 事迹
徐盛,字文向,三国时期吴将。徐盛最初因讨伐山贼有功而被加为中郎将,后于濡须口之战中表现出色,得到孙权的赞赏。魏文帝曹丕伐吴时,徐盛以疑城之计退去魏军。陆抗(226-274),字幼节,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年二十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

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大都督是谁?
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3、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