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哀牢国的介绍? 阿昌族简介

2024-07-05m.fan-pin.com
谁能详细介绍下哀牢山、主要关于传说~

  古时候,新平境内的哀牢山是叫“安乐山”。安乐山上的大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名叫“哦罗表”的鸟,它的心地非常善良,能歌善舞,成天在树枝上跳来飞去,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
  雨是三日三日下,
  水是河里河里流;
  谷是三次三次收,
  饭是三顿三顿吃。
  说也怪,住在安乐山上的老百姓果真年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有一个名叫天干恶的凶神,他听到“哦罗表”唱的歌很好听,而且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就生起了嫉妒心。他从天上下来,命令“哦罗表”唱歌给他听。“哦罗表”不知天干恶的坏心肠,就老老实实地照着平时唱的那样唱了。谁知唱的不合天干恶的心意,天干恶便大发雷霆,恶狠狠地指着“哦罗表”破口大骂道:“我决不允许你再这样唱了,你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办,要是违反了,小心你的狗命!”
  “哦罗表”听了,十分不服气,但理直气壮地问道:
  “不让我唱这样的歌,要我唱什么呢”
  “雨是不能不下,水是不能不流;谷是不能不收,饭是不能不吃。”天于恶才说完,便怒气冲冲地扭转身子腾向天空去了。
  “哦罗表”听了,闷闷不乐,心想:人不吃饭不行,没有水,庄稼不能生长,人也不能活命。待天干恶走后,它依然放开噪子又唱起了它最爱唱的那支歌。
  天干恶听到‘峨罗表”唱得更加清脆婉转,顿时气急败坏,又从天上下来,把"哦罗表”抓去痛打毒骂,并用他那双魔爪把“哦罗表”的嘴撕烂,使它永远不会唱歌。同时,还吩咐箐鸡、野鸡和大鹅把“哦罗表”押送到“山心”去,妄图让人们再也听不到那动人的歌声。箐鸡在树上大叫:“砍,砍砍"野鸡在草案里大喊:“着火、着火!”大鹅在村子边伸长脖子高呼:“咣,咣咣!”从此,山里的树一棵一棵地被砍倒了,山火四起,森林也一片一片被烧光了。这一来,泉水枯竭,溪涧断流,雨水一年比一年减少,干旱一年比一年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非常仇恨天干恶,越来越思念“哦罗表”了。
  “哦罗表”自从被关进“山心”里,它白天黑夜哭泣,时时刻刻挂念着老百姓。慢慢地它的伤养好了,为了反抗和惩罚天于恶,它仍要唱它那悦耳动听的歌,可是,才开口便只能发出“刮、刮、刮”的沙哑声音。它万分痛恨天干恶,怎么办呢?它发誓:到了春天,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一定叫春风掌握好方向,我叫它“刮、刮、刮”,刮尽天上地下的污秽,好让绿树常青,涧水常流,山坡上放牧着牛羊,田地里种满了庄稼。
  最后,“哦罗表”终于胜利了。
  今天,人们可以看到,秋天,安乐山是一片大果园;春天,安乐山是一片大花园.
  从此,每当春天的深夜,人们听到夜鸹子“刮、刮、刮!”的声音,便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哦罗表”来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它的歌声,于是,取了个谐音“哀牢山”山名来纪念它。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扩展资料:
阿昌族在古代汉文献中,曾被称为“峨昌”、“莪昌”、“娥昌”或“萼昌”。
阿昌族还有不同的自称,户撒地区阿昌族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衬撒”;梁河地区阿昌族则自称为“汉撒”、“阿昌”、“峨昌”。
1953年,人民政府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一称为“阿昌”。
节日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它是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佛教“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礼节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
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频繁的交往加强了大家的联系。
丧葬
阿昌族一般行土葬。在信仰佛教的地区,人死后,先请佛爷念经,然后择吉日出殡。也有接气、报丧、停灵祭奠等习俗。
出殡时,由佛爷用一条长约三、四丈的布系于棺木之上,手牵布幅走在前面,以示由老佛爷领路,让死者平安到达“天国”。棺木抬出门时,死者妻室儿女跪在两旁,棺木要从他们头上抬过,表示“搭桥”给死者过河。每个村寨均有公共墓地。
梁河阿昌族老人去世时,过去要用火枪对天鸣放,现在改为放鞭炮,向大家报丧。还要请“活袍”(经师)主持祭奠。葬礼中最悲切的场面是唱孝歌,催人泪下,以情感人。
非正常死亡者实行“火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昌族

简介  在滇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便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渐次稀释直至湮灭,以致后人往往只能透过一些古代典籍记载的关于哀牢夷和哀牢国的只言片语,去想见那个曾风光过的神秘古国的万般风情。
  哀牢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化发达、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是云南历史上文明古国之一,开国之王为九隆,历时四百多年,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公元69年归附东汉,以其地设永昌郡。哀牢国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号称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国土约138万平方里,范围大半与东汉所设全国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辖地基本一致,即东起哀牢山脉,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
  据历史学家考证,哀牢国的中心地保山,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气候甲天下”的美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乐土。在该地区的某煤矿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化石,经鉴定迄今约400-800万年,化石颌骨形态从齿弓到齿类都具有从猿向人转化的显著特征。此外,考古专家还发掘了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找到了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缥人。蒲缥人距今约8000年,属于云南早期智人。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单指原来的哀牢部族,而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内的所有“国民”。据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哀牢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仅从有史记载的两次内附统计看,就达到了54660户,571370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人口数字。
  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矿产,茂盛的林木,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如黄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玛瑙……并有孔雀、犀、象、轲虫、食铁貊兽和说话的猩猩等。另外,还有“节相去一丈,围三尺余,受一斛许”的大濮竹等。这里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就是优质苎麻细布,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桐华布则是用木棉织成的洁白不污的布。这两种布产于哀牢,经蜀贾转手贩运,被张骞误称为“蜀布”,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
  哀牢古国由于历史久远,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点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内附”后强大的汉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对于“哀牢归汉”,花腰傣与我们的历史书籍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丧国”。在花腰傣的历史叙事中柳貌是以一个叛国之君出现的。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俗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作为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故地历史文化的源头,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 [编辑本段]哀牢归汉设立永昌郡  柳貌,古哀牢国九隆王传人。公元1世纪中叶在位,为保山历史上一位关键时期的关键人物。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柳貌率众人77邑王、5万余户、55万多人举国“内附”—主动加入中华民族行列,从而使古代保山由奴隶社会一步跨入了封建制的门槛。汉王朝则因势利导,借此机会将郡县治推行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整个哀牢地,并设永昌郡统一管辖。为彰柳貌内属之功,汉明旁给他颁赐了性质、字体类同于汉武帝所赐“滇王之印”的“哀牢王章”,并举行盛大宫廷庆典。
  “绥哀牢,开永昌”,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事,柳貌顺应历史潮流,功不可没。 [编辑本段]从涉汉史籍看“哀牢国”  哀牢(哀牢国)的时代相当于汉时,因此,涉汉史籍与哀牢(哀牢国)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哀牢(哀牢国)离不开涉汉史籍,只能依靠他,不可回避它,更不可否定它。 [编辑本段]一、汉时《史记》中没有“哀牢国”  在《史记》里,没有“哀牢国”,也没有“哀牢”字样。可是,在滇西和缅北地带,《史记》里却有地名可查——有乘象国“滇越”,“滇越”之东有“同(桐)师”,“同师”之东有“嶲”和“昆明”,“嶲”和“昆明”之北有“楪榆”。置于现地名之上,“滇越”为怒江以西的德宏、腾冲、龙陵及邻近的缅甸地方,“同师”为怒江以东的保山、昌宁、施甸等地,“嶲”为永平、云龙一带,“昆明”为洱海附近的下关、弥渡、巍山等地,“楪榆”为今大理州北部至丽江。
  《史记》里连“夜郎国”也提到了,为什么会没有“哀牢国”或“哀牢”字样呢?司马迁曾经到过滇中,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观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当时的“哀牢”是贬意,所以不宜上书,而且哀牢人并未建立真正的国家体系,没法跟“夜郎国”、乘象国“滇越”相比拟,所以不提,只将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按地名记为“同师”和“嶲”。
  “哀牢”是什么意思呢?经笔者考证,其意思为“酒气大”,与今“酒醉包”之意相近。“哀牢”谐音“爱醪”,即为爱酒;哀牢人的嫡系后裔如住今缅甸的“卡拉”称水为“也”,称酒为“啊也”,其中之“啊”是酒气,与近两千年前的“哀”仍相去不远,传承关系十分明显;另外,哀牢人的老邻居“越人”之后——傣族现在说酒为“牢”,说酒气为“哀牢”。正因此,哪个地方酒气大就可称“哀牢”了,因此“哀牢山”一名就可以不在滇西而在滇中南。 [编辑本段]二、西晋《续汉书》中有了“哀牢王国”  《续汉书》为西晋司马彪所编撰,其中《郡国志·永昌郡》说:“永昌郡,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韦出铁,嶲唐、比苏、楪榆、邪龙、云南、哀牢(永平中置,故哀牢王国)、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
  “哀牢王国”出现于释义中,且仅为哀牢一城的释义,因此,仅可认定置哀牢县前,哀牢王住处在彼,即首邑,为部落联盟首领所在。 [编辑本段]三、东晋《华阳国志》把“哀牢”误为大国  《华阳国志》乃东晋人常璩所编撰,其中对“哀牢”和“哀牢国”所说甚多。
  《南中志·永昌郡》中记述了“九隆”传说、南击“鹿茤”、贤栗归汉、柳貌归汉等,较为系统。
  《南中志·永昌郡》说:“永昌郡,古哀牢国。”另说:“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与古之“哀牢国”关系弄得有些复杂化,今之研究者往往只能强圆其说,却难于服人。
  《南中志·永昌郡》明确地说“哀牢”人是“种人”,即一个族种;其国家体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长,因此,先归汉的贤栗是“王”,后归汉的柳貌也是“王”,但贤栗所率人口仅一万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称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显然是个“大王”(部落联盟首领);柳貌归汉后,“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按一国之土必相连的原理,哀牢县在今云龙地面,博南县在今永平地面。
  《南中志·永昌郡》说,孝武时,度兰沧水(澜沧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韦二县,哀牢转衰,加上柳貌归汉后置了哀牢、博南二县,“哀牢国”就有了一个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设了四个县,约为《史记》中的“同师”和“嶲”两个地方,可见其小如斯。
  《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个说法:“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似乎哀牢又很大,但与四个县相比,此说不可信。由于《南中志·永昌郡》只说哀牢归汉,不说哀牢反汉,所以算不得严肃,不可句句当真,这个里数说法正需要论证。 [编辑本段]四、南北朝《后汉书》亦有“哀牢国”  《后汉书》为南北朝时宋人范晔所编撰。书中,《哀牢传》亦有“九隆”传说、南击“鹿茤”、贤栗归汉、柳貌归汉等,并有柳貌归汉后七年,哀牢王类牢即反的记载,显得更为全面和客观真实。但是,《后汉书·哀牢传》没有跟《华阳国志》的里数说法,这样一来,就使得《华阳国志》中的里数说法成为一个孤说;再联系《华阳国志》中只说哀牢归汉不说哀牢反汉这一种片面思想,就可以认定“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之说属于讹传——如真有如此之大,《史记》上也不会不记载。
  《后汉书·哀牢传》使“哀牢”有了一个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宁、施甸、永平、云龙等地,没有建立完善国家体系,各部落长均称王,部落联盟首领亦称为王。汉武帝时,(公元前109年)取了保山、昌宁、施甸等地,设了嶲唐、不韦两个县,哀牢的元气受伤,因此转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归汉,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反汉;二年(公元77年),平判。 [编辑本段]五、结论  1、《史记》里没有“哀牢国”,是因为当时哀牢人未建立国家体系;《史记》里没有“哀牢”字样,是因为当时“哀牢”是贬意,不宜写上史书;
  哀牢人所住之地在《史记》里的地名是“同师”和“嶲”;
  2、《续汉书》中有了“哀牢王国”之说,为注哀牢县,已经不再管哀牢二字的贬意,或者哀牢二字已无贬意;
  3、《华阳国志》中把“哀牢国”记述得已经较为全面,但只提归汉不提反汉,使得其“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这个孤说也值得怀疑;
  4、《后汉书》中不仅说了哀牢归汉,也说了哀牢反汉(归汉七年即反),显得较为真实;
  同时,《后汉书》中不支持《华阳国志》中的“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说法,使之成为一个不可轻信的孤说。
  ——本着汉时事用汉时史籍论证的原则,可以认定:哀牢有贬意,“哀牢国”不成其国,“哀牢国”是的小“国”,哀牢归汉七年即反,导致其归汉事件的历史意义极为有限。 [编辑本段]九隆神话  出于古哀牢国,即今哀牢山一带,这篇神话说: 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细奴逻的父亲自哀牢避难到蒙舍川,耕于巍山之麓,当地白国王将女儿嫁给细奴逻并让位于他,这便是流传民间的开国神话。据说,遗留在哀牢群山中的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

在滇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便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渐次稀释直至湮灭,以致后人往往只能透过一些古代典籍记载的关于哀牢夷和哀牢国的只言片语,去想见那个曾风光过的神秘古国的万般风情。
  哀牢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化发达、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是云南历史上文明古国之一,开国之王为九隆,历时四百多年,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公元69年归附东汉,以其地设永昌郡。哀牢国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号称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国土约138万平方里,范围大半与东汉所设全国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辖地基本一致,即东起哀牢山脉,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
  据历史学家考证,哀牢国的中心地保山,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气候甲天下”的美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乐土。在该地区的某煤矿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化石,经鉴定迄今约400-800万年,化石颌骨形态从齿弓到齿类都具有从猿向人转化的显著特征。此外,考古专家还发掘了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找到了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缥人。蒲缥人距今约8000年,属于云南早期智人。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单指原来的哀牢部族,而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内的所有“国民”。据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哀牢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仅从有史记载的两次内附统计看,就达到了54660户,571370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人口数字。
  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矿产,茂盛的林木,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如黄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玛瑙……并有孔雀、犀、象、轲虫、食铁貊兽和说话的猩猩等。另外,还有“节相去一丈,围三尺余,受一斛许”的大濮竹等。这里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就是优质苎麻细布,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桐华布则是用木棉织成的洁白不污的布。这两种布产于哀牢,经蜀贾转手贩运,被张骞误称为“蜀布”,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
  哀牢古国由于历史久远,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点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内附”后强大的汉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对于“哀牢归汉”,花腰傣与我们的历史书籍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丧国”。在花腰傣的历史叙事中柳貌是以一个叛国之君出现的。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俗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作为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故地历史文化的源头,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

八国联军是哪几国?
你好!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合军队。其中日本,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美军,2100;法军,800;奥匈帝国,58;意大利,53;德国,7000(登陆时在海上)。八国联军侵华历史实录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

牢笼的国语词典牢笼的国语词典是什么
也作「劳龙」。如:「他不为旧礼教所牢笼。」。牢笼的国语词典是:关鸟兽动物的器具。也作「劳龙」。如:「他不为旧礼教所牢笼。」。结构是:牢(上下结构)笼(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láolóng。注音是:ㄌㄠ_ㄌㄨㄥ_。牢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

在中国坐牢的那些人在牢里的吃用都是哪来的费用?
监狱有相应的财政拨款,是按1人多少钱这样确定费用的。但这是作为一个总额,只是保证监狱里吃用的基本标准,吃好是不可能的,有菜有肉有衣服被子能不冻到饿到还能干活就是。作为坐牢的人自己从事相应的劳动,有记工分换算为钱,可以自己支配。在监狱也有食堂、小卖部等可以改善生活。(会比外面的贵不...

三国时代虎牢关五虎介绍
虎牢关旅游区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目前,该景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历史上许多军事...

求阎王爷的生平介绍.他的前世是谁,怎么样当上阎王的?
阎罗,即阎罗(魔)王,原为印度吠陀时代之夜摩神(梵Yama ),被一般人视为死神或掌管冥界之主神;其后此一思想混入佛教,并传入我国,而与道教信仰相结合,衍生出冥界十王之说。又广义而言,‘阎罗’除指阎罗王外,尚泛指整个幽冥世界(地狱);阎罗十殿,即指冥界之十王。 冥界十王之信仰,约起于唐末五代,然关于十王之...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资料
即:举办一次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班会,了解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英雄事迹、读一本抗战图书---《九一八事变》、讲一个抗战故事、介绍一个抗战英雄、举办一次抗战手抄报比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牢记了这一段血泪史。极大促进和谐型校园风气的形成,同时要求学生...

中国建国以来坐牢时间最长的人是谁
村干部给他介绍每个亲戚时,他只是笑笑,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只记得自己和村庄的名字,小名里有个“福”字。亲戚们哭了,他也跟着掉泪。 这是欧树重获自由后与家乡仅有的两次接触。敬老院其他5个老人从不进他的屋子和他聊天,也许嫌这里太脏。欧树来后头半个月还能吃些东西,敬老院变着花样给他做米线、...

我国党的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介绍一下五胡十六国
[编辑本段]五胡十六国简介 一、成汉(304-347)巴氐族李雄 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事。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战事稀少。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和云南、贵...

陈世峰在日本坐完牢,回国后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如果陈世峰被判监禁刑,在日服刑期满后,根据我国刑法第十条规定,还可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要在日本将刑罚执行完毕后才能遣返回国。并且得有人再次提出再判决的的申请才可以往下进行相关程序 也许有人会说陈世峰服刑结束后就不会国怎么办但是根据日本的一位前法官...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