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佛教里讲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2024-07-04m.fan-pin.com
佛教里讲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代表了修行的三个层次的境界,“戒”就是持戒,戒律类似于“佛教的规章制度”,佛祖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条规章制度(佛教称为“戒律”),女性僧人(我们常说的尼姑)则是348条,如果你不出家,在家里学佛,则只须遵守五条,即“持五戒”(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慧”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或“妙智慧”。
因持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智慧,这就是“戒定慧”。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三无漏学是佛教用语,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扩展资料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
1、远离杀生;
2、远离不与取(偷盗);
3、远离欲邪行(邪淫);
4、远离虚妄语;
5、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这五条学处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
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
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
人们都知道吸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戒定慧”是佛教语,指戒律、禅定与智慧。

具体释意:

1、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2、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3、慧: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扩展资料: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无漏学



1
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盘,故称三学。此三学在圣
者之身为无漏,故亦称三无漏学。(一)戒学,指防止身、口之恶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
轻戒等。(二)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静之法。小乘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百二十三
等。(三)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小乘观四谛、十二因缘,大乘观真如、实相。

佛经通常类别为经、律、论三藏,即各以诠显定学、戒学、慧学为主。又经论中凡有关此三学者,多冠以‘增上’二字,称增上戒(梵adhis/i^la )、增上心(梵adhicitta ,即定学)、增上慧(梵adhiprajn~a^ )。盖‘增上’有殊胜之意味。〔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大藏法数卷九〕
2
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盘,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3
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戒 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定 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在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1、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欣喜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象的沉静,故称初禅。2、二神。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获得一种更高的喜乐。3、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段。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对涅盘境地来说还有一段距离。4、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盘境界。九种大禅为: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百八三昧为:般若经典中所说的一百零八种禅定,《大智度论》卷五有详细说明。

慧 又称增上慧学,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
4
在中国,‘禅宗’是特别侧重修定学派之一,它可能并非直接由印度传承而来,但它在修定可能间接受到印度传统的影响。中国流行的禅宗被认为是以坐禅为主的宗派,但是佛教本身却从不以坐禅为修行的目的,坐禅的根本目的在证得般若慧。在中国非常流行所谓的‘开悟’、‘开法眼’等术语,这才是禅定的根本旨趣。总之佛法所说的定,绝不是与外道者同其意义,而是证得般若慧的方便。

关于三学之末的慧学,在十七阶段修行法里有∶宿住随念智、天眼智与漏尽智。在八正道则有正见与正思。行者如能奉行八正道不渝而证得阿罗汉果,即可得‘十无学法’。十无学法就是在八正道之外另加‘正智’与‘正解脱’二项,而此二者亦是属于慧学。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hinese.org/

摘自:《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谈到这个戒、定、慧,什么叫戒?什么叫慧?什么又叫定?

(一)戒:就是止恶防非,就是治你的贪心。贪心,就会生出一种恶念,去贪不应得的财物;为什么生出这种的贪心?就因为不懂戒。戒,就是止恶防非,叫你知足、知止,不要妄贪;你知道守持这个戒律,就可以把贪心给打败,战胜了贪心。

(二)定:就是定力。你若没有定力,就会有瞋心,看人也不对,看事也不对。有什么事,也认为不对;看所有的一切人,都不对;也没有人,也没有事,自己看自己,也不对,对自己也发起脾气来。甚至于自己对自己发脾气还不算,自己就打自己;左打一个嘴巴;他自己想:“我这右边嘴巴也要打一下,不然它会吃醋。”

什么叫“吃醋”?这是中国一个很有趣的公案。在唐朝有个皇帝,他有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就怕老婆,怕得很厉害。怎么样厉害法?晚间回去一晚了,她就叫他在床前跪着。本来做大臣的见着皇帝,要叩头跪皇帝;他回去晚了,还要跪他太太。他太太什么时候说“起来”,他才敢起来;若不下“圣旨”,不讲这一句话,始终不准他起来。

这大臣和皇帝非常之好,于是把这种情形告诉皇帝;皇帝说:“我有法子可以治你的太太,让她以后不管你!”“皇上您有什么法子呢?”“你不要问!我一定有法子,我帮你管一管你的太太!”于是皇帝就下一道圣旨,宣这位大臣的太太到宫中;这位“母老虎”,好像老虎一样的太太,到宫里去,皇帝就对她讲:“你啊!为什么你的丈夫回去晚一点,你就叫他在床前跪着?这样子是不对的!况且他没有和其他的女人有不清楚的事情!你以后如果能改过,不管你丈夫的话,就没有事,我现在赦你无罪;假如你以后还要管你的丈夫,不给他自由,那我这里有一碗毒药,你就要把它喝了,我就叫你死!”

你说她怎么样呢?这个女人真是勇气十足的,非常的勇敢,说:“那好!我愿意现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于是拿起这一碗毒药,就喝了。原来这并不是毒药,是一碗醋;皇帝故意说这一碗醋是毒药,看看她敢不敢喝。这个女人特别勇敢,不加思索就喝了!宁可死,也不愿意不管丈夫;结果幸亏是一碗醋,喝到肚里头,不过酸溜溜的酸一阵而已,并没有生命的危险。

所以由此之后,中国就留下“喝醋”这一个公案;这意思就是:太太管丈夫,管得特别厉害,就是宁可死,也不愿意放弃她的丈夫,一定要管的。那么有脾气的人,没有旁人,他自己对自己过不去,自己打自己。为什么?因为他脾气太大了,没有旁人好打,就打自己。为什么打自己?就因为他没有定力!所以就要修定。

修定的人有定力,就不会有瞋心;为什么你有瞋心、有脾气、有那么大的火?就因为你没有定力。

(三)慧:为什么你愚痴?就因为你没有智慧。一天到晚就打妄想,把这心支配得不得休息;就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什么事情也就认不清楚。有智慧的人,所谓“事来则应,事去则静”,什么事情来了,我就应付它,把这事情做过去;事情去了,没有事情,就叫这个心休息,不要总支配它。所谓“心为形役”,不要这个心总做身体的奴隶。为什么?就因为你没有智慧,不能够支配这个身体,而被身体来支配。你若有真正的智慧,一切的事情来了,能迎刃而解──好像拿一把快刀似的,无论什么东西来了,这把快刀的刃太锋利了,它就挡不住了!这叫做“迎刃而解”,就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我们学佛法的人,对于一切的事情,都要认清楚。今天我听果章教我们学中文,说:“不明白佛法的人,就是最愚痴的;明白佛法的人,就有智慧了。”这真是格言,真是讲得很有道理的话!那么我们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愚痴;愚痴的人,就没有智慧。

我再告诉你一句真话:那个愚痴,你知道是什么?就是智慧!“那这一讲,可把我讲糊涂了!愚痴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痴?那为什么还要学智慧,又不要愚痴呢?”我这个说法,你不要把它又笼统起来。我说的这个,是“愚痴的本体”,就可以变成智慧;不是说离开这个愚痴,而另外去找智慧。这个智慧,本来就在你的愚痴里边的,你没有能会用它。你若会用它,就是智慧;不会用,就是愚痴。重点在这个地方!

这个定,也就是瞋;瞋,也就是定。你若真想要有定,就在这个瞋里,就可以把它变成定力;你若真想持戒,就是在贪上,也就会变成戒,而不是向外去找的。这些都是在你自性里边,你会用它,就是戒、定、慧;你不会用它,就是贪、瞋、痴。妙,也就在这个地方;你不明白,也就在这个地方。

六祖坛经
第四品 定慧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定慧并非单指出家人参禅打坐的功课,如果一个人的定慧还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形式,就是有为法,即二法。不论出家在家心是一体,本性是佛,定慧无别。僧与俗、是与非、作佛、善恶、定慧本无差别,定是心与客观事物环境动乱毫无相干;慧是心与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是非烦恼毫无关系。定慧是自然自在不动心,不是用任何方法取来得来的。和光混俗,心不在焉。人生社会无一不介入。非离开社会家庭到深山老林之清净环境。幼儿之心,天真活泼,学赤子混沌之心,不参禅,不打坐,就是功夫。定慧是平常心而发,定是心不被物转,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觉灵通。在客观环境是非动乱之中,定慧不失不变,一生一世如此,僧俗皆如此,即是定慧均等。定不失慧,慧不失定,心平自然,本无定慧。定念心动,慧念法生,心念来去自由,是非平等,何生定慧?自心如如不动,不就是定慧么?什么在家,出家、和尚、居士……这一切如梦幻泡影。
人海风波总不停,随心如意不可能。
工作升学心难平,进级评职动感情。
调职分房忧心事,结婚恋爱触心灵。
夫妻恩爱多幸福,天伦之乐好家庭。
风云突变实难测,晴天霹雳心难衡。
天灾人祸时常有,意想太平风不停。
悲观绝望终何用,人间万有一场空。
苦海无边回头岸,悬崖勒马定心灵。

“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三个不同阶段。
入了佛门首先要守戒律,不能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且要不断的断恶修善,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定”,即“得定”,有定力,绝不做违背佛理的事,才能内心清净,断除一切烦恼和妄念;只有做到了“定”,才能有智慧,才能对宇宙万物做到彻底的明了,才能放下一切,最终到达“彼岸”——西方极乐世界。
古大德常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佛教:如何修行戒、定、慧?
“戒”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定”,做到修戒里的所有内容,并且保持不变,定生 “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是一而三、三而一,只是角度不一样 “心如止水”的意思就是不为自己而起心动念 “随缘度日”的意思是一切都为其他人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 “...

佛教修戒定慧的目的是什么戒定慧有什么作用?
戒定慧可以理解为佛教的修行过程和不同的修行境界,是佛陀教导我们的自我培育。修戒,能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能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能培育智慧,它们也是次第的关系,修行者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1、修行的基础就是持戒,“戒”不是...

如何理解《心经》里面的“戒、定、慧”
是我们宇宙法则的“戒律”,他被称做是“戒”这是我们众生的悲哀,我们在作恶都不知道,还要智慧者来指点,并立为“戒”。切我们这些无明众生还不愿遵守,说明我们众生很是”愚痴“。定:智慧的根源 因为我们无明、愚痴所以不懂哪是对、哪算错。碌碌无为、漫漫然然不能了知我们是在轮回受苦中,没有...

什么是 戒定慧
思是学来了这些个道理后,要思维他,要活用到生活中 修是在生活彻底的落实 你没得着这个道理硬戒是非常痛苦的,你若学到了佛所说的大法,得佛助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学习啊,看些入门经典。我的百度空间有一小部份,在线阅读。--- 三无漏学,佛教术语,指戒、定、慧三学。出自《楞严经...

“戒定真香” 佛经出处及真实含义
【戒定真香】这四个字,比较常见,一般在早晚课诵时,主供桌上会有个小旗子,上面写着【戒定真香】如图 如果你去百度,百度百科说【戒定真香】是一段梵呗,“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众生乞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

佛教要怎么修戒定慧?
佛教修戒定慧,应为持戒、禅定、智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

戒定慧的内涵是什么
综上所述,戒定慧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三种修行方式。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可以帮助修行者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在修行过程中,修行者需要遵守戒律、培养禅定、开启智慧,从而逐渐摆脱烦恼和执着,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戒定慧 信愿行”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修习佛法,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到: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是修习的开始。信则能实实在在的受戒。行戒。愿,在修行中,发愿是很重要的。《地藏经》里面就可以看到地藏菩萨在无量劫中发愿救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愿,是在信的基础上,方能有的。不信的愿,那也只是空话。愿就是定。就是...

佛教修戒定慧的目的是什么戒定慧有什么作用
我们在人间为什么要修戒、定、慧呢? 戒就是自己要守戒律。守戒律就是碰到不好的事情不能够做,不该看的东西不要看,不该说的就不说。这就叫戒。我们在人间如果不能守戒的话,就会出大事情。比如说,喝酒,如果你能够守戒,你就不会喝得太多,你就不会喝醉,不会出车祸。你在家里也好,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交往也好...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