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从夏朝到清朝的土地法是什么 图示法表示夏朝到清朝的朝代更替

2024-06-29m.fan-pin.com
讲1下中国从夏朝至清朝的每一个朝代国土的大小。~

秦朝的面积为:960万-608.61万+3.30万平方公里=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354.69万+311.68万=666.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666.37万+33.53万-45.28万=654.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654.62万-39.12万=615.5万平方公里
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470.57万+809.47万-28.85万=1251.19万平方公里
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184.13万-545.73万=889.59万平方公里
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
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889.59万-606.03万=283.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960万+449.19万-175.81万=1233.38万平方公里
清朝的面积:960万+324.65万=1284.65万平方公里

估算法,有误差..具体数据怎么得来的,看这个帖子..
http://group.hexun.com/ourcapital/discussion.aspx?articleid=2098875

不知道你是不是说这种

中国各个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土地法,但是主要有三类土地法:井田制,均田制,自耕土地所有制。这三类土地法也展示了我国土地制度的衍变过程:完全国有制,部分国有制和私有制。

夏,商,周:井田制(公有化,国有化确立)
土地管理的立法情况,从文献记载来看,夏代是在更改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的基础上,确立土地奴隶主国家所有制的。因夏王是奴隶制国家的象征,所谓土地国有制实际上就是王权所有制。按照夏代法律规定,王掌管全国的田土,享有充分的所有权。这种所有制影响了商、周两代。成为我国奴隶制时代通行的土地所有权的原则。商开始出现井田制,对土地进行分级管理,商王分割土地,划为王畿以内和以外的土地,王畿以内商王自己管理,以外的土地交给功臣和亲族管理。而到了周朝则开始出现了精确的亩制。以百亩为“一田”(约合今31.2亩),井田制基本上采取十进位,即十井方一里,方十里为成即百井,方百里为同,即一万井。但周朝后期也就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土地制度发生了大的变化。

春秋战国,秦,汉:井田制,授田制(旧制度的变形,私有化逐渐强化)
春秋时期,因为哥诸侯国的兴起,农民助耕公田与农村公社“三年一换土易居”的制度遭到破坏,导致赋税制度等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旧的公有制体系依旧存在,但是因为王室的衰败,这种土地关系开始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私有制生产。到了战国,周天子完全丧失全国土地,各国诸侯实际拥有土地,使得私有制得到巩固,正在此时,授田制出现,因为土地兼并,割让,授受频繁出现,所以各国诸侯把土地给每户农民,每户百亩。在统一中国之前,秦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基本上是国有的,国家按照民户及劳动力的多少分授给农民耕种。同时,对有军功的人也赏赐田宅,从而产生了土地私有制。秦统一后,“使黔首自实田”,从而确认了地主、农民对土地的私人所有权。而到了汉朝,国有制分为两类:其一是朝廷、皇室所占有的苑囿园池、山林川泽及“草田”(无主荒田);再就是已经垦种的“公田”、“官田”。公田有的由官府向百姓出租,收取“假税”,称为“假民公田”。并且在汉初因大量土地荒芜,国家鼓励百姓垦荒,没有限制私人占有田地的数量。而且自耕农经济发展快的原因导致自耕农在社会中处于主要地位,这样就使得土地私有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从此时基本定型了之后数百年间的土地制度,而且因为常年战乱和分裂,中国的土地制度一直没有发展,直到唐朝。

北魏,隋,唐,宋:均田制(虽然巩固了共有土地地位,但同时使得土地私有化进一步发展)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依照汉人李安世之议,颁布均田令是在北魏已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演变而来,由于战争造成北魏境内的大片无人区,土地荒芜,富豪兼并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十分混乱这一特殊情况下的北魏王朝而产生的。隋唐之府兵制其实就是均田制下的寓兵于农,农民受田为国家当兵成为府兵,府兵要自备粮资,便减少了国家的养兵费用。均田制更为隋唐税制之根本,人民由政府处受田便有纳税的义务,隋唐时的租庸调制乃在均田制之基本上施行,使初唐时能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之后的战争农业受到严重的荒废,到贞观年间却比较富饶,可以说均田制还建立了军事和经济基础。唐高祖武德七年统一全国后,即颁布计口授田德均田法。规定丁男(18岁以上)和中男(21岁以上),各受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老男(60岁以上)、笃疾及废疾者各40亩。寡妻妾各30亩,均为口分田,如是户主,加20亩永业田。僧人、道士、女尼等也可以分得一定德口分田。王公贵族和各级官员,可按官品爵位依法分配60-100亩繁荣永业田,一至九品官员,还可以分配一定数量德职分田和公廨田。永业田由官府授以农家世以为业,口分田在受田丁死后退还官府,二者均是“受之于公,不得私自鬻卖”,所以唐代的均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律疏议·户婚》规定:“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同时,为了保证国家掌握足够地土地,法律规定除地广人稀地地区外,禁止“占日过限”,即禁止拥有超过均田法所规定地授田数额。规定农夫田百亩,任意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至徒一年。目的在于抑制兼并,不使土地过分集中。本律还禁止“盗种公私田”、“盗买卖公私田”,违者计亩课罚,保护公私土地地所有权。但随着国家掌握的官地逐渐减少以及土地私有制地扩张,至唐中后期,均田法实际上名存实亡。“均田制的实行对推动唐代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授田百亩之类规定带有很大的理想色彩,尽管唐律规定加以保护,但唐中叶以后逐渐败坏。”唐末叶以后,均田制日渐破坏,土地买卖实际上已开始出现,宋代即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这一事实。宋初以降,国家又屡颁诏令,鼓励垦荒,确认垦拓者的土地所有权。土地买卖,官府验契加红印。土地可以自由租佃,国家不再限制占田亩数。……在广为垦荒的前提下,土地私有化得以实行。

元,明,清:自耕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基本成型,并达到中国历史顶端)
从宋元以后,土地国有制度被打破,土地自由买卖,也不再实行均田制,明律就根本取消了“占田过限”条款,“田多田少一听民自为而已”明律禁止盗种、强种土地,即保护土地的所有权,不论是官田还是民田,都在保护之内。但明律有关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规定,比较唐律要宽的多。明律这些盗卖、税契等规定,是为了保护和鼓励土地的流通,而唐律则从根本上禁止出卖土地。清朝接替明朝在全国的统治,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法明”,即大体上推行明朝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等,在土地制度方面,它承认明朝土地所有制的现实,保护和稳定这种所有制,清朝入关后,赋税征收悉准明朝万历年间的旧规。封建的赋役制是封建的土地制和超经济强制的一种体现。

土地法一本书都说不完,只能说核心制度。
我知道多少说多少吧,夏朝的缺乏可靠资料,商朝不清楚,周朝是井田制,自秦以下土地开始私有化,基本制度大同小异,一以贯之。土地私有的结果就是私相买卖,土地兼并拉大贫富差距,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断有人主张恢复井田制。

五代十国多少年
二十、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五代十国时期简介1、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到宋朝建立之前的这段政权割据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在历史上存续了整整73年,在这期间,政局混乱,战乱频生,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内的五代,以及包括南唐,闽国,吴越等在内的十国政权...

中国古代要怎么进行分期 除了朝代还有一个分法!
中国古代要怎么进行分期?除了朝代还有一个分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到清朝大约4000年。在这4000年中,中国经历了无数个朝代。过去的史书以二十四史的断代模式来一个个的写每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就意识到需要对古代历史就行分期了。...

清朝的国土面积?
这庞大的领土让清朝有了很大的纵深,首都也更加安全。那么,当时的清朝比现在多了哪些地方呢?首先就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丢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沙俄趁机入侵清朝,占领了不少土地。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朝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乌苏里江...

历史比较题
一.我国法律重刑法轻民法,西方则比较注重民法的调节功能 中国法产生于夏朝,当时称为“禹刑”,它最初主要是用来对付异族的反抗,是胜利了的民族强加于失败者的专横意志。因此刑罚异常残暴,表现为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刑在氏族内部是镇压的工具,在氏族争战中表现为对外诛伐的武力。三代的刑、秦...

初中历史夏代到清代中央的政治机关发展过程的政治制度变化皇帝的权力...
夏朝和商朝的国家组织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色。王称天子,王下有百官。又有法律和刑罚,用于镇压奴隶的反抗行为。它们的不同在于百官的称呼和刑法的种类。 3、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他们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那就是土地私有制,奴隶主统治和剥削奴隶。当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夏朝至新中国,版图变化越来越大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清初人口速增,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

清朝以前,中国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黑龙江流域的?
鄂霍茨克海沿岸、外兴安岭-大兴安岭一线以北、贝加尔湖以东的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鄂温克人(索伦人、雅库特人),所以明朝只管辖了鄂温克族部分地区而不是全部地区。努尔干都司下设115个卫,卫都是建立在原有氏族、部落基础上的,并任命其酋长担任长官。奴儿干满语为“国画”之意,表明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其中...

春节习俗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

古代制度有哪些?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具体具体的)。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法指导:1...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