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请浅谈禅宗的我执和净宗念佛三味的业尽情空。

2024-07-01m.fan-pin.com
佛教的净宗和禅宗~

  禅宗是尖子班,适合根性非常高的人,就是智慧非常高,烦恼非常轻的人,比较适合学习。

  净宗是所有人都适合的法门,无论根性高下,都可以成就。

  所以现代人,一般都普遍适合修学净土法门。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

  《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地藏经》: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其实,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法门,上面这句《大集经》的意思,是说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如果您如果对这句经文信得过,可以了解一下净宗。

  首先,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 http://www.amtf.cn/other/shijiafo/ebook1-000.htm 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7

  「三皈传授」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4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观无量寿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学习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础,不然肯定会花了时间精力,然后觉得功夫不得力,到时候怀疑佛,毁谤佛,就不好了。

  其实佛对我们说得很清楚了。

  《百喻经》里面有个故事,有一个愚人,看到他人富家三层楼很漂亮,于是叫来木匠,要造第三层楼,木匠说,不建第一层,不建第二层,哪儿能建第三层?愚人说,我不用建第一层第二层,我只要第三层。众人听了,都笑那个愚人。

  我们四众弟子也是一样,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修学,和那个愚人就没有分别。

  大乘是起高楼大厦,建高楼必须有地基,地基扎实,高楼才稳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没有小乘基础,高楼是用几支竹竿撑起来的,或者开始挺好看,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纵观历史,中国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说的不对呢?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其实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为基础,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辉煌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
  【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阿弥陀佛名号其实就可以含摄无量佛的名号,其实能老实念佛,不生怀疑,从因地到如来果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可以了。

  老实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但的确是难信之法。

  上面说的,是给一些不能老实念佛,还心存不解,半信半疑的人看的,毕竟一般人初学都有怀疑,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学习,解开疑惑,产生真实坚定的信心,才会踏踏实实老实念。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阿弥陀佛。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经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

  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

  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

  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

  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简单点说,用现在人的话来讲,我执就是以我(自己)为中心,执着周围的事或物,比如,我的身体,我的房子,我的财产,我的妻子儿女,我的地位,我的权等等…………因有我执,故有轮回。

净土宗的念佛三昧(是读MEI 不读味)业尽情空,如果从名相上来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实际上执着境界也是一种我执的表现,只是这里为了用文字稍微说明一下,方便说一下而已),达到念佛三昧而业尽情空,念佛三昧和业尽情空不是先后达到,而是同时达到。说穿其实也就是开悟,至于开悟是啥境界,哈哈,佛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我们不要说,我念佛一定要念到念佛三昧,要怎么样怎么样的,其实这是执境界的表现,念佛我们应该顺其自然,既不松,也不紧的去念,但并不是说吊儿郎当的去念,应该做到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的最佳方法。个人觉得念佛是贯穿一生的事情。只要肯精进,老实的念佛,踏实的念佛,念到一定的时候,不去求,而自然得。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多看看关于净土宗的书籍,庐山上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可以参考一下那里结缘的书籍。净土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非常好的法门。

禅宗所说的破相是破的什么相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无愿无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萨,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净心,不可执著。△ 破四相才能随缘现相,离相必须从大智慧上下手。世间人无论有多大的聪明才智,若有执著即是有漏的智慧,无我执还有法执;菩萨一念不生,...

如何能真正的学习佛法?
要解脱的就是凡夫心,惑和业。就是要解脱无明、我执、贪、嗔、痴。我们所要解脱的就是这些东西。...我们讲到禅宗的见性、参禅,什么是参啊?参就是寻找!寻找什么?如果说这个环境非常的复杂,你要找个东西...就算你念佛参禅能够得到一点小小的体验,可是你没有一个相应的基础,所以你的修行是上不去的,你只能到...

达真堪布《学佛的重要性》
心里没有障碍,就没有这些外魔的干扰和危害,主要是我们的心不清净,心态不平衡。什么是心魔?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疑等烦恼才是真正的魔。我们念佛的过程中,心里都是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我们嘴里念的是佛,心里念的是魔,实际上念的是佛还是魔呢?实际上念的是魔,不是佛!念魔了...

请教我学佛如何入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佛教的分类,密宗\/藏传\/大乘\/小乘都是什么意思?
第二层次是断灭“我执”(“我执”指执于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我执”一断灭,烦恼苦痛便无从生起,人也可从流转轮回的痛苦中得以解脱。第三层次...印度的净土信仰取何种仪轨并不清楚,但大约不外称名念佛或观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还有在中国和日本发展了千余年的禅宗。禅宗的经典依据在《楞伽...

本人妄念太重,求大师指点,虽然我也有做修行,但是,修行不得法,每晚的...
以故禅宗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从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大师又说: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

有一些学佛时的迷惑,望各位菩萨解决一下,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佛菩萨的“能许则许”,也就是在不改变大原则的前提下,最大化你的福报,而之后还想要更多的福报,就需要你从自性中去寻得,因为佛陀说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得证。就如你的情况,佛菩萨予你的感应,是让你对佛法生起信心,这样才能得到更多...

如何修行心静,心定,知道的大师请帮个忙。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其实,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法门,上面这句《大集经》的意思,是说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如果您如果对这句经文信得过,可以了解一下净宗。首先,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 http:\/\/www.amtf.cn\/...

佛教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
回答: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而对生与...

谁能详解一下什么是傲慢心,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给人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
傲慢是心的作用。同样一把刀,在医生手中能救人,在恶人手中却能杀人,可见我们的心刀是没有差别的,区别在我们如何使用这把心刀。傲慢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只是心的作用。对治傲慢或者其它烦恼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我们如果能平等的对待人或事,自然不会生起不平等的心的作用来。事上可以念佛,...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