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诉衷情晏殊阅读答案赏析翻译

2024-07-03m.fan-pin.com
~ 诉衷情晏殊阅读答案赏析翻译,这是北宋婉约派词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所创作的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这首小令以疏淡的笔墨浓抹了一副秋景图,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原文: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字词解释:
①芙蓉:荷花;金菊:黄色的菊花;斗:比胜;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②天气:气候;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红树:这里指枫树; 间:相间,夹杂。
④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⑤碧天:碧蓝的天空。
⑥茫茫:广阔,深远。
⑦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⑧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⑨思量:相思。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翻译: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词提到了民间的那个节日?有那些习俗?简要分析本词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
2、简要分析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重阳节、登高、饮雄黄酒等;作者抓住重阳节时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木芙蓉花和菊花来描写,远近结合、色彩相间,充分展示出重阳节时周围环境的美丽如画。(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2、这首词描写了主人公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忧愁,也表达了自己仕宦生涯的不如意,感叹前途渺茫、难以把握。(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创作背景:
作者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赋此词,时四十八岁,为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他由参知政事贬来此地已六年,常借酒遣怀,此词是秋天在开封登高远望时所作。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赏析:
这是一首秋日野游,遣兴自娱的令词。晏殊一生仕途坦荡,性情散淡,过着“未尝一日不宴欢”的生活。为官之余,歌饮郊游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词作当中。这首词写的是重阳登高的景与情。
“芙蓉金菊斗馨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里开放的花。词人写秋日里万花纷谢唯有芙蓉和满目金菊竞相绽放的景致,不单纯是写景,同时交待了季节。下句“天气欲重阳”则更进一步点明节气。中国古代有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是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词人直言重阳,为后文登高写景做了铺垫。“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正面写景。临高而望,远方村落星星点点,在霜叶染成的红树之间点缀着片片的秋草和茂叶凋零之后的树的枝丫。在秋日艳阳之下,如妙笔彩绘的图画。至此,秋日如画美景,词人昂然游兴,跃然纸上。上片以流畅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前秋日登高所见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语言明净清新,不饰雕琢,亦不失于浮浅。
下片起首三句九字皆写景。“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写景气势恢宏,意境旷达间流露着淡淡的忧伤,并使上片中秋色如画的静物描写进一步成为动态描写,语言生动秀洁,精炼浑成。至于由此而起的思量之情则是触景而发。极目高远,尽见天地之间蓝天白云,秋离气爽。恰此时望见大雁天边而来。鸿雁传情之说古亦有之,词人由此联想起远方疏亲密友,引起对远方亲友的怀恋是十分自然的事。在前词丰厚的铺垫之上,聊以“无限思量”叙寄情思,又戛然而止。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绝,蓄意绵绵,情溢词外。词的下片在写景的基础上,融入情思,增添了词的内涵。
这首词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达词人怡然自得的雅兴和由重阳节而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这种思念的伤感却是在隐约之间的。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股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个人资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诉衷情原文及赏析
这词写一位女子与情人别后的相思。情事虽简,却写得摇曳多姿,一波三折,把她对情人炽热的爱情,刻骨的相思,美好的愿望,刻画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化抽象的心态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感。“花前月下暂相逢”,起句点明: 事件是别后“相逢”; 时间是夜晚,月轮高照; 地点是芳香扑鼻的“花前”。月色...

诉衷情这首诗的意思
【翻译】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50字佳句赏析
赏析:月亮好似画家,月光好似银色颜料,月亮把月光倒进海中,海面马上就闪烁着银光. 摘抄:我望向连绵的群山,它们像率性舞动的水袖,像韵味无穷的五线谱. 赏析:啊,我好像已经看到那连绵的群山.群山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摘抄:等到朝阳细长的触角...

古代爱情诗引驾行原文及赏析
细味“如此牵情”四字的内容,怕还不只如词中所述。试想一下双方为衷情矢志所付的人生代价,就很可以掂量出这四个字的份量了。这样,下阕的两个表现感情度和持久性的层次,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人生背景。这,才是柳永的爱情!此词虽然也铺叙委婉,秀淡幽艳,却较少用勾勒语,故亦无“潜气内转”之效;反...

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来,结笔二句是向女子报以衷情:京华风尘满目,夭桃秾李成天招展,但我心有专属,终不为京尘所染,且不为夭桃所动也。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在汴京求官,接到昔日相好的一位女子从外地寄来的信,因而回忆起当初分手时的情景,引发思念之情所作。 诗词作品: 忆旧游...

古代爱情诗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这些描写都恰到好处,语言运用也极有分寸:因为是“初见”所以未免有些娇羞,正好借着弹奏琵琶的机会来诉说衷情,这和“初见”时的情境就十分吻合了。句中的“说”字用得更加精妙。张先《千秋岁》词“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晏殊《浣溪沙》词“且留双泪说相思”,都是把“说”字运用得极生动的例子...

柳永《雨霖铃》 翻译赏析
《雨霖铃》 翻译 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

感皇恩宋词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写暮春时候少妇的生活与心情的。首先点明词中女主人公所处的时节是暮春。所处的环境是有重帘的小院。寒食过后不久,街头巷尾已开始叫卖牡丹,显示出暮春特点。春天最活跃的燕子飞来飞去。只是由于重重帘幕的障碍,才没有飞入小院深处,“朱帘隔燕”(晏殊《踏莎行》)正是这少妇心境悠闲,观察细致所得...

世界名著《飘》的读后感。
宋朝的晏殊有句诗: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对前任和得不到的人念念不忘,哪怕已经罗敷有夫使君有妇,仍旧放不下执念,认为那才是最好的。可到后来才发现:我们原来爱的,只不过是自己美化出来的一个幻想罢了。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

形容自己不问世事的诗句
翻译: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不问世事的诗句 千秋功过,几人湮没 不如清茶一杯,听雨看竹,忘却江湖世俗 不如清居幽巷,焚香读书,忘却功名利禄 不如身随黄土,安乐逝乎,忘却万里哀哭 不如江上渔火,水烟霁雾,忘却江南尘路...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