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赵云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历史上的赵云有哪些功绩? 赵云主要有哪些功绩?

2024-05-19m.fan-pin.com
赵云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赵云是大将军,被四大美女的貂蝉看上,都是身边还有吕布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名着。当我合上书轻轻放到书桌上,书中描绘的三国鼎立直到天下归一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对蜀国忠心耿耿。他从20岁起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动摇那份忠心,直到白发苍苍仍为蜀国四处征战。他一生中立下了无数战功,为蜀国的江山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楷模。

  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在许多危机关头,赵云挺身而出,凭着一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赵云勇猛无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仅有勇更有谋。他多次陪伴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他总是机智应对、化险为夷,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沉着地带领后卫部队,成功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缴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喜出望外。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数不胜数。

  赵云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他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打得过,相关赵云还有很多,他绝对打得过,如果想了解,我最新看到最好的: 前不久看了周泽雄对三国风云人物赵云的评论,他认为赵云其实是一位才不堪大用,只配做保镖的角色,只不过跟诸葛亮一样,是被罗贯中神话了的人物。其间论据破绽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本不值一辩。
  在此之前,人们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被神话最多的人物是诸葛亮和关羽,而最忠实于史实的人物描写是赵云。(这好像是金圣叹的评语)
  不过这几天上网一看,居然看到很多人说赵云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之外被神话最多的第二号人物,说历史上的赵云其实才不堪大用,这才大吃一惊。
  毕竟,周泽雄是历史系教授,他既有此论调,附和的人自然也就不少。基于赵云生前所遭待遇已经颇多不公,死后千年居然还遭此非议,所以在下不才,也来凑合几句。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对此,我对《演义》中赵云的形象总结出五个字:义、勇、慎、谋、廉。
  然而这与史实不符吗?就连周泽雄也承认《演义》中有关赵云的事迹大多是跟据《三国志》来写的,那么,以《三国志》在中国史书和中国历史研究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我们能说它写的多不符合历史吗?况且,《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亲曹魏贬蜀汉的,他有必要对蜀汉中原本地位并不高的一名普通将领作如此夸张的描述吗?所以我认为《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是可以相信的。
  那么,《三国志》中赵云是否也具备义、勇、慎、谋、廉这五个优点呢?
  据《三国志》载,赵云追随刘备于颠沛流离之中,刘备死后,又随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从无贰心,从无怨言,一直到死,实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忠,亦是义。但我却只说是义,并不说忠,因为刘备后来其实并不认为赵云够忠于他。这才是赵云不得重用的根本原因,这里暂且不说。
  《演义》中曾说赵云截住文丑,救下公孙瓒。文丑名列河北四大名将张合之上,如果此事属实,便足见赵云之勇猛。然此事《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姑且不论。且看下面《三国志》所载的一个事迹。
  当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黄忠率兵抢夺曹操的粮食,被曹军困住。赵云见黄忠过期不还,便率数十骑冲入敌阵,(大家注意,只有数十骑)救出黄忠,这时曹操大军到,赵云令骑兵先退,自己亲自断后,左冲右突,且战且退,后来曹军又到,围住赵云,赵云冲出重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阵,还趣围。”)却发现部将张著受伤被困,复又回马冲入敌阵,救出张著。
  赵云退至营中,时营中只有几百人,沔阳长张翼主张弃营而逃,赵云却令弓箭手伏于营中,偃旗息鼓,大开营门,自己更横枪立马于营门前。
  这时曹操大军到,看到这种情形,曹操疑有埋伏,不敢冒然进攻。这时赵云作势让营中擂鼓喧天,弩箭俱发,曹军惊慌溃败,赵云又率兵自后掩杀,曹军自相践踏,堕入汉水死者不计其数。自此曹操军心涣散,无心作战,不久曹操便引军而去,放弃汉中。
  从这个事件中,既可看出赵云的勇,又可看出赵云的谋。何况,这其间的张翼也非泛泛之辈,刘备死后,他和魏延一样也成为诸葛亮手下得力的将领之一。诸葛亮死后,他与姜维数伐中原,成为姜维虽对其不相善却又不得不倚重的大将,后来官至征西将军。但由此役看,张翼的才能显然还远在赵云之下。
  以数十骑而敢挡曹操几万大军,这不但要有勇,还要有胆,何况曹军中也不泛徐晃许储等猛将。试问,纵观三国史中,又有哪位猛将有此壮举。当然,似此等冲杀的胆量是要有勇猛作为基础的,象刘备此等武功平庸的人是绝对没有这种胆量的,可见赵云是很勇猛的,对自己的武功也是有相当自信的。而有人仅凭赵云生前并无斩杀名将,就断言赵云武功其实平平是欠妥的,试问吕布又斩杀过哪一名重量级的大将呢?马超又斩杀过哪一个名将呢?可怎么没有人说吕布武功平平,马超武艺不行呢?
  至于赵云的空营计,更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试问如果赵云无谋,又岂能侥幸为之? 诸葛亮一出祁山,马谡错失街亭,致使赵云兵败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这说明赵云虽兵败而不乱,否则怎么能“不致大败”呢?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然一个将领能做到兵败而不乱,你能说他不会带兵打仗,不是将才吗?更何况,这次的兵败并不是赵云的责任。
  其实,赵云没有斩杀过重量级的大将,一则是运气,二则主要跟他的性格有关。赵云一向淡泊名利,不爱出风头,更不嗜杀,但却能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虽不受重用,关键时刻却总能果断处事,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显示其非凡的才能。他不像关羽的自视过高,不像张飞的暴而寡恩,不像马超的勇而无谋,更不是好大喜功的魏延之流所能比拟的。
  至于赵云的慎,则更是不容置疑的。一向以识人闻名的刘备就说赵云为人“谨慎持重”。
  当时刘备征荆南时,赵云不战而降服赵范后,赵范曾欲让寡嫂嫁给赵云,赵云坚辞不受。他对人说,赵范只是屈于形势,恐非真心投降,不久赵范果然出逃。赵云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刘备入主成都后,曾要将成都的田舍分赏给属下,却被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故事劝住刘备,让刘备把田舍分给成都的百姓。足见赵云之廉洁奉公,不为私利。
  可是这样一来,像诸葛亮这等胸怀远大理想的人是会很敬重赵云的,可是其他人呢?其他相当一部分的人肯定会怨恨赵云挡住自己的财路。
  是啊,你自己不想发财,可是别挡着别人发财嘛。由此可见,赵云在刘备属下肯定是受到相当一部分人排挤的,这跟他不受重用肯定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受不受重用主要还在于用人者,也就是刘备。
  对于赵云的劝说,刘备也会不高兴吗?
  这就很难说了,刘备此举本是为了笼络下属的,却被赵云破坏了,可是赵云又说得理直气壮,大公无私,又有诸葛亮支持,不管刘备高不高兴,还是要听他的。
  可这样一来刘备会怎么想呢?他会不会认为赵云沽名钓誉呢?刘备会不会这样想,没有人知道,也无从考究。如果刘备真会这样想,赵云就大大的不妙了。
  在历代帝王君主眼中,作为臣子下属怎么能沽名钓誉呢?
  不过,不管刘备如何想,据《三国志》载,显然赵云的义勇慎谋廉是具备的,并无夸大。那么,一个人具备义勇慎谋廉这五个优点,你能说他才不堪大用吗?不要说五个字,就只勇谋慎这三个字,放眼三国诸名将中,又有几人具备呢?
  周泽雄作为知名的历史学者,仅凭赵云不受刘备重用就说赵云才不堪大用(赵云不受刘备重用是事实,但说赵云不受诸葛亮重用还有待诤议),说《演义》神话了赵云,这不免有点贻笑大方吧。历史上不受帝王君主重用的人才难道还少吗?
  即便是今日,人才就都受重用了吗?受重用的又都是人才吗?
  周泽雄又说赵云不受重用的一个原因是赵云乃布衣出身,这就更可笑了。
  史书上说,刘备世之枭雄。
  刘备是枭雄,曹操又何尝不是。曹操是主张唯才是举的,刘备又何尝不是呢?像他们这种人又怎么会因其出身而用其人呢?关羽不也出身布衣吗?如果刘备以出身取人,为什么还与他义结金兰呢?
  因出身而用人的倒也不是没有,袁绍就是一例,所以他从有变无。但曹操和刘备却绝对不是,否则他们就不会成功,不会从无到有。
  那么,既然刘备重视人才,赵云又有才,为什么会不受重用呢?
  其实大家都忘了,刘备和曹操一样,都是一代枭雄,他们实质上也都是为人君主,刘备后来还当上了皇帝。他们这种人当然重视人才,但他们更看重忠。人才虽为人才,但如果对己不忠,又有何用呢?不但无用,而且有害。这就是历代帝王君主的逻辑。
  所以崔琰虽然有才,曹操杀了他,文若虽有才,最终也郁郁而亡。
   那么,赵云对刘备不忠吗?从上面分析,当然不是。但是忠一向是相对的。一个属下对主子忠不忠当然很重要,但主子认为属下对自己忠不忠有时更重要。
  忠。
  也许有人会说,刘备处于颠沛流离之中,赵云都对他不离不弃,刘备怎么会认为他不够忠呢?
  这在刘备得荆州前或许不会这样认为,可是在得荆州后就有所不同了。何况这时刘备新得了黄忠和魏延两名虎将,不用过份地倚重赵云,对赵云也就渐渐地冷淡了。这跟赵云敢于犯颜直谏的性格可能多少也有点关系,要知道,在历代帝王君主中真正能够做到从善如流的其实没几个,就连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有时也会愤愤不平。
  其实从以下几个细节就可看出刘备对赵云的冷落。
  当时刘备夫人孙氏,仗着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多次“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刘备以赵云“居中持重,必能严整于内”,于是让赵云掌管内务。这其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弄好了,也就是个做好本职工作,没什么功劳可言。弄不好则会有失职之嫌,甚至有性命之忧。因为孙夫人可说是身份特殊,在内,她是刘备的老婆,枕边风常常吹一下,就能让你赵云吃不了兜着走,而在外,她又是孙权的妹妹,虽然当时孙刘份属同盟,其实两者关系一直相当微妙。所以又不能放弃对她的约束和监视。
  或许是上天垂怜赵云,让孙夫人企图带阿斗回东吴,这才有了赵云和张飞截江救阿斗。赵云于是又立了一大功。
  刘备取汉中时,黄忠虽说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但那是在曹操大军到汉中之前。而真正让曹操无心争夺汉中的却是赵云的空营计大败曹操于汉水。所以即便赵云的功劳不在黄忠之上,但也不在黄忠之下。但刘备晋位汉中王时封了关张马黄四位上将,赵云却仍旧是一个翊军将军的杂号军衔,地位甚至还不如魏延。
  这其中的奥妙难道不值得奈人寻味吗?
  周泽雄说赵云只配当一个保镖的角色,我们知道这是对赵云的偏见。但即便赵云只是一名保镖,他所受的待遇也是相当不公平的。
  事实上,三国史中真正称得上保镖型名将的有两个人,一是典韦,二是许储。两者都是曹操的属下。其中典韦早死,是为救曹操而死的,许储跟随曹操左右,征战四方,官至列侯,地位丝毫不逊于曹操手下名将徐晃张辽张合等人。
  然而赵云此时地位却连魏延也不及。
  是周泽雄所说的赵云才不堪大用吗?不是,否则,《三国志》作者陈寿不会将地位远在魏延之下的赵云跟关张马黄并作一传,这说明赵云的才能即便不如关张马黄,但至少远在魏延之上。更何况陈寿对赵云和黄忠的评价还在关羽张飞马超之上。(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皆以短取败。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黄忠与赵云强执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这就说明赵云不但有才,而且跟关张马黄一样是大将之才。
  那么是如周泽雄所说的因为赵云是布衣出身吗?当然也不是。因为刘备不是以出身取人的君主。
  我倒是怀疑,周泽雄对于赵云的偏见,是否因为赵云乃出身布衣?如果是,那么作为史学者,周泽雄的胸襟见识其实不如陈寿之万一。
  台湾陈文德认为这是刘备为了平衡新旧两派属下的官位而对赵云作出的牺牲,还有一位,作为刘备手下头号策划者的诸葛亮位居法正之下,也是出于这种牺牲。这倒是有些道理,所谓旧派,就是刘备从荆州带过来的一批人马,也叫荆州派,所谓新派,就是原本属于刘璋的一路人马,也叫益州派。这新旧两派的关系也确实相当微妙,事实上刘备也终生为平衡这两派关系而头痛,包括刘备死后,蜀汉实际上的掌权者诸葛亮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
 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牺牲赵云呢?刘备取汉中,作为谋士,法正的功劳确实在诸葛亮之上,官居诸葛亮之上无可厚非。但作为将领,赵云功劳却绝对在魏延之上,官位却远在其下。陈文德说这是因为赵云一向淡泊名利,跟随刘备又久,比较能体量刘备的难处。魏延新近投靠,当然要用心笼络。
  这当然很有道理。但是对于刘备让魏延守汉中此等重任,就有点奈人寻味了。当时关羽在荆州,马超守阳平关看住羌人,因为羌人一向慑服马超神武。其余的张飞嗜酒,黄忠年迈,因此能担此重任的就剩下赵云和魏延。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和陈寿的评价,论才论德,赵云都远在魏延之上的,何况赵云是旧部,魏延却是新近投靠过来的。
  应该说,像安排汉中此等重地的守卫,才能固然重要,但信任却更加不容置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蜀汉的孟达不是把新城献给曹魏吗?
  由此可见,此时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已不如魏延。
  对一个跟随自己多年始终不离不弃的属下的信任度甚至还不如一个新近投靠的将领,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什么让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打折扣呢?
  这个问题我以前想了很久都没明白,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的。
  像刘备这种朝不保夕,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甚至连吃饭有时都成问题,让袁术讥为丧家之犬,赵云为什么会这样死心踏地地跟随他?即便是刘备没有了地盘,他也宁愿落草为寇,也不侍奉他人。他又不是关羽张飞,跟刘备有桃园之义,何况关羽还曾投靠曹操呢,难道刘备对赵云使了什么魔力吗?
  对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为什么会打折扣,一直到最近我看了易中天质疑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度所作的分析,这才有所领悟。
  一直以来,刘备和诸葛亮的鱼水之情是不容置疑的,易中天却大胆提出质疑,而且论据分析得也很有道理,并连带提出刘备其实对赵云也是不信任的。
  易中天说,刘备和诸葛亮鱼水之情的裂缝主要在于两人之间思想上的分歧。
  诸葛亮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是恢复汉室,并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让百姓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这一点台湾陈文德在《诸葛亮大传》中作了更为详尽的分析,我认为是可信的。
  那么,刘备有恢复汉室的理想吗?这个很难说,一开始刘备是打着这个口号的,可到了他得到益州后就比较少提了。易中天说刘备入川后就忘了这个理想了,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理想,恢复汉室只是一个幌子而已。这其实也不无道理,历史上的开国君主要推翻另一个君主时,哪个不都是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口号,可后来又变味了呢?
  其实就连曹操一开始不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后来不也是变味了吗?
  事实上,刘备是很早就有自己当皇帝的想法的。何以见得呢?刘备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不是封禅吗?历史上第一个封禅泰山的是秦始皇,在以后的历史中,封禅一直是皇帝的特权。所以这不明摆着,刘备想封禅,想当皇帝吗?
  可是就算诸葛亮这时发现刘备原来跟曹操没什么两样,他又能怎么样呢?他又能去哪儿呢?你总不能让他背叛刘备出逃吧,就算逃又能逃到哪儿呢?哪个君主不都是一样?何况以他的个性和政治理想,他至少还能为益州百姓做点事情吧。再说正如易中天所说,这种事情是非常微妙的,是不能明明白白地摊在桌上来谈的,所以只能大家心照不宣。诸葛亮做好他的政治工作,而刘备则依靠法正四处征战,去获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后期的刘备和诸葛亮两者的思想上其实已有了分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所以关羽战樊城时诸葛亮不发一言,(事实证明关羽战樊城在整体战略上是错误的)刘备征吴时诸葛亮也不发一言,因为诸葛亮知道,就算他说了,刘备也不会听他的。也正因为这种分歧,才有了白帝城那个奈人寻味的刘备托孤,有关这点易中天已作了透彻地分析,我就不多说了。
  那么,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大打折扣是不是也因为他们的思想出现了分歧呢?
如果这么说,那么赵云也是有理想的。
  三国众多虎将中,有理想的其实没几个。像关羽其实是没有理想的,至少在遇到刘备前他是没有理想的。他本是一个亡命之徒,如果没有刘备,他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很出色的侠客,他身上本就流着一种侠客的血质。而张飞应该是有理想的,没有理想,他不用跟着刘备浪迹天涯,因为他本来有一个不错的家,而且张飞跟赵云一样,自从跟了刘备后就没再投靠过谁。至于他的理想是什么,那就很难考究了。
  那么,赵云有理想吗?如果有,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查看了一下《三国志》,公孙瓒和赵云的一翻对话让我幡然醒悟。
  赵云初来投公孙瓒时,公孙瓒讥笑他说,你们州的人都跑去投靠袁绍,为何你却来投我呢?赵云正色对说:“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这句话大致意思是说,当今天下,局势混乱,也不知道谁对谁错,然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听说将军你施行仁政,能爱惜百姓,于是就来投靠你,并不是我不看好袁绍。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赵云其实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的仁人君子,所以也可看出赵云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就是解民于倒悬之中,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当然,赵云很清楚要实现这种理想单靠他一人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有个真正能够心系天下苍生的好的君主,重新建立一个好的社会秩序。
  这时候的赵云其实还没有恢复汉室的理念,他想的只是谁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就帮助谁。
  有史料记载,赵云一开始是投靠袁绍的,但是他很快发现袁绍其实徒有虚名,便转而投靠公孙瓒。但是到了公孙瓒那儿,他却发现原来公孙瓒和袁绍其实是一路货色,都是忙着为自己抢地盘,并未真心为百姓着想。所以后来他便借兄长去世之故离开公孙瓒。
  但也就在公孙瓒属下,他结识了刘备。
  我们知道,刘备在发迹之前是时常将“恢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这个口号挂在嘴上的。再加上他以识人闻名,肯定一眼就看出赵云是个心系百姓的仁人君子,便将那口号刻意地拨弄一翻,那赵云听了怎能不大为折服呢?我想当时赵云遇见刘备时,听了刘备一翻仁义之语,肯定犹如在茫茫前途中发现了一盏明灯一样,禁不住热血翻涌,难以自已。
  到了刘备兵败新野时,看到刘备不顾后有追兵,坚持携民渡江时,赵云见了又怎能不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刘备呢?又怎能不拼死保护刘备的妻儿呢?
  或许有人会说,在曹操的辖区内,不也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吗?这说明曹操也是施行仁政的,赵云为何不去投他呢?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曹操因一己之私恨而征讨陶谦,所过之处,多有杀戳。像他这样以一己之私便迁怒于民众,视民众生命如草芥,赵云对他又怎能悦服呢?何况赵云是早在公孙瓒属下时便结识刘备,对刘备的“仁义”和胸怀大志自是大为折服,又怎会再投他人呢?事实上赵云自从结识刘备后便再也没有侍奉过他人,其原因便在于他认为刘备就是他心目中那个能解民于倒悬之中的仁义君主。
  在刘备入主成都后,赵云劝刘备将成都的田舍分给成都百姓,以便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而国家又能多收税赋,这不正显示出赵云心系百姓,忧国忧民的仁者之风吗?
  由于对刘备的折服,所以赵云结识刘备后,自然也就受到刘备“恢复汉室”的影响,从此赵云的理想中可能也就多了“恢复汉室”这四个字,到后来遇到诸葛亮,又受诸葛亮的影响,相信此时赵云“恢复汉室”的信念便更为坚定了。
  所以后来刘备伐吴之初,赵云秉性忠直,不惜犯颜直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若兵势一动,未能卒解矣。”
  然而这时刘备似乎已经忘了先前“恢复汉室”的理想,早已将“汉贼不两立”抛到九霄云外,更不用说拯救天下苍生了,对赵云的劝谏又怎么能听进去呢?不仅如此,他还差点杀了另一个劝谏的秦宓。
 我们无法确切地断定刘备是在什么时候忘了“恢复汉室,拯救苍生”的理想的,易中天先生说是在取成都之后,得汉中之前。但有一个细节或许很少人会发现。
  刘备的嫡长子刘禅,小名阿斗,即蜀汉后主。在刘备取益州之前,凡是有提到刘禅的,都是直呼他的小名“阿斗”,在这之前,不管是读《演义》还是《三国志》,没人知道阿斗原来叫刘禅,一直到刘备白帝托孤时,人们才知道阿斗的正名叫刘禅。
  中国古人起名字一向有个习惯,很多人刚出生时只有乳名,或叫小名,而没有正名,入学时又有学名,直到长大后才有正名,也叫大名,有的还有字,也有直接用学名做正名的。如赵云名云字子龙,又如郑成功大名叫森字大木,但这原本是他上学时老师为他取的学名。
  我们不知道刘备是什么时候为阿斗正名的,估计是在取成都之后。当刘备为阿斗正名为“禅”时,刘备的野心也就暴露无遗。因为刘备有个养子叫刘封,一个叫“封”,一个叫“禅”,合起来不正是“封禅”吗?而“封禅”历来就是帝王的特权,而且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资格封禅的,一般只有开国之君或盛世之主才有资格。由此可见,刘备虽不敢说想做“开国的刘邦”,但做“中兴汉室的刘秀”之想却绝对是有的。
  而到了这时,刘备的这点心思,聪明如诸葛亮,慎虑如赵云,又怎能看不出来呢?也就在这时,诸葛亮赵云和刘备的思想开始出现了分歧。只不过诸葛亮聪明,干脆紧闭嘴巴,埋头做他的份内事,而忠直的赵云可能会天真的认为这是刘备由于势易时移,利欲熏心,这才路越走越偏,所以他仍然毫无贰心地忠于刘备,甚至多次犯颜直谏,也因此更招致刘备对他的不满和不信任。
  有两个细节也请大家注意。
  第一,在刘备晋位汉中王时,刘备臣属的上表中没有赵云的名字,但有诸葛亮。
  第二,在刘备称帝时,刘备臣属的上表分两次,第一次上表没有诸葛亮,诸葛亮是在第二次上表中才有,而且不是摆在最前面的(诸葛亮为刘备首席策划者,若要上表,理应摆在最前面的,何况是第二次才有联名)。而两次的上表中都没赵云。
  这其中的奥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我认为,刘备晋位汉中王,诸葛亮是赞同的,而赵云是不赞同的,因为有曹操这个前车之鉴,曹操不是晋魏王,接下来就加九锡,其野心不是昭然若揭吗?否则崔琰又怎么会死,文若又怎会郁郁而终呢?
  而刘备称帝时,诸葛亮一开始是不赞同的,后来知道无法阻拦,也就只好顺势而为,然其心里肯定也是相当别扭的。而赵云对刘备晋位汉中王时已经不赞同,又怎会赞同刘备称帝呢?
  如此一来,刘备又怎会再对赵云信任有加呢?即便是对诸葛亮,刘备也是心存芥蒂的,否则,诸葛亮就不会在刘备东征兵败后长叹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赵云打不过夏侯杰,并无史书记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他一生中与他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名将则更少,就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与曹操军作战时斩杀“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览,三十余合战败“河北四庭柱”之一张颌。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常胜将军

赵云被称作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出处难以考证,明清一些学者在自己私撰的个人作品里有说到过,但也并未直接说“常胜将军”四个字,而是用诸如“身经百战未尝败”、“无敌之将”等来表述。

1984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评书《兴唐传》里,罗成被比为是常胜将军赵子龙。

2008年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见龙卸甲》里,将赵云塑造成常胜将军。

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流传甚广,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却在百家讲坛栏目里提出了四虎将之说,并为赵云叫屈。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这五人虽然各自有着勇猛一类的评价,但还并未说有五虎上将,五人共同的评价是都被比作“国之爪牙”。

五虎上将一说何时出现已不可考,元代戏曲里他们被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三国志平话》称其为“五虎将军”,《三国演义》称“五虎上将”。

除了民间艺术,五虎将也见于一些史料记载,如《山堂肆考》、《历代名臣录》等,至清代,五虎将一说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



保镖的身份,在奔乱时期还当担一些率领小股部队突击的任务,但地位很高,谋士争论时可以插嘴并影响主公的决策,这就很了不得了。

历史上赵云的功绩并不出彩,有记录的互送刘备家眷,汉水之战等

NO,夏侯杰肯定是打不过赵云的,虽然说赵云不是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的厉害,打夏侯杰是处处有余的。

赞美赵云的文章
似这样的描写可谓比比皆是。与描写赵云的勇相比,《三国演义》中对于赵云“智”的描写却着墨不多,仅有“赵子龙计取桂阳”和“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等篇章。然而这已足以显示赵云之智,尤其是后一章。当时,赵云的对手是以足智多谋著称的一代奸雄曹操,且曹兵远盛于蜀军。子龙针对曹操多疑的弱点果断地...

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2、马谡死书,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十一、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十二、陆逊 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

孔明是个怎样的人
孔明总的来说是一位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文学奇才!是世人学习的榜样! (一)难得的奇才 庞统形象的审美意趣,首先源於其性格中奇的特徵。奇者:一曰罕见,二曰杰出、超凡。本文称庞统为奇才,二者兼而有之。庞统的奇才大智享誉荆襄,盛传江东。孙权早闻大名,周瑜多用其计;刘备久闻芳名,孔明深服其智;鲁肃称其谋略...

三国演义初中读后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就是诸葛亮,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一位足智多谋的智者,一名忠心耿耿的军师。如果诸葛亮是一匹未被世人了解的千里马,那么刘备就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二十年如一日地为刘备奔走效劳。火烧新野、白河用水、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如今细细品味这些...

...有一位作品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一位作品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诸葛亮 ),这部作品是( 三国演义)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

三国演义第六回至二十回感悟,200字
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难见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还有人说,关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汉不降曹、秉烛...

你们觉得三国历史上谁才是真正足智多谋。文武双全的人才吗。举一例说 ...
此题你并没有说出孙策哪里足智多谋了(此事例只能说明他情商蛮高),而且题目中还有“文武双全“这一词,那么你还得把他的武勇给写出来。个人认为你写孙策完全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你的表达(没有点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我觉得这题应该是个开放题 如果我是你,我大概会这么写孙策:《...

后人评论秦惠文王是大有作为的君主 秦惠文王都有什么贡献
他对满庭谋士的态度是:不管你之前做的如何,在做下件事情之前他们都是平等的。不因上次的功劳而盲目继续听从,谁说得对,就听谁的。面对满庭谋士展示一己才能的争辩,他坐山观虎斗,高屋建瓴。始终坐在宝座上,从更高、更清晰的角度,去选择他需要的东西。樗里疾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秦惠文...

心灵手巧的成语接龙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

曹操手下谋士如云,却唯独对郭嘉念念不忘,背后有何隐情?
一件是曹操和袁绍摊牌,要打一场制胜关键战的时候,郭嘉提出“十胜十败”理论,分别从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十个方面进行阐述,起到鼓舞曹操信心和稳定军心的作用。另一件便是建议曹操奇袭乌丸,彻底解除了北方异族的兵患,并选拔乌丸精兵,组建一支无往不克...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