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基础部分是不是无论发输变电还是供配电都是一样的呢?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和供配电的专业基础考试一样吗?那些不是...

2024-06-29m.fan-pin.com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需要区分供配电和发输变电吗?~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不需要区分供配电和发输变电。
挂靠是区分的。
电气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
基础考试分为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一般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发输变电专业和供配电专业试卷相同率在95%以上,有些题目侧重点不同)。
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参加基础考试或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分别在当次考试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专业考试均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第一天为客观题,上、下午各70道题,其中单选题40题,每题分值为1分,多选题30题,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200分;第二天为案例题,上午25道必答题,下午25道必答题(对于有选择作答的25道必答题,如考生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答超过25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评分,其他作答题无效),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100分。

1.上午的公共基础试题一样,下午的公共专业试题完全不一样,考试的侧重点不同

不明白你说的都一样是什么意思 题型吗 内容不都一样吧

看份材料吧

4 电气工程基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4.1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考试大纲
1.1 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1.2 掌握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
1.3 了解电力系统中各种结线方式及特点
1.4 掌握我国规定的网络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了解电力网络中性点运行方式及对应的电压等级
4.1.1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1.电力系统的组成
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升压及降压变电设备、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的系统统称为电力系统。
(1)发电厂:生产电能。
(2)电力网:变换电压、传送电能。
由变电所和电力线路组成。
(3)配电系统:将系统的电能传输给电力用户。
(4)电力用户:高压用户额定电压在1kV以上,低
压用户额定电压在1kV以下。
(5)用电设备:消耗电能。
4.1.1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2.电能的特点
(1)电能不能储存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同时完成。
(2)暂态过程非常迅速
电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为300km/ms。
(3)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密切 。
4.1.1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3.对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
(1)保证供电可靠性
(2)保证电能质量
(3)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环境保护问题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1.电压偏差(移)
电压偏差(移)指当供配电系统改变运行方式或负荷缓慢地变化使供配电系统各点的电压也随之改变,各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额定电压之差,通常用与系统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值数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4-1-1)

式中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kV;
——用电设备的实际端电压,kV。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2.电压波动
一系列的电压变动或电压包络线的周期性变动,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系统额定电压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其变化速度等于或大于每秒0.2%时称为电压波动。波动的幅值为:

(4-1-2)

式中 ——用电设备端电压的最大波动值,kV;
——用电设备端电压的最小波动值,kV。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3.电压闪变
负荷急剧的波动造成供配电系统瞬时电压升高,照度随之急剧变化,使人眼对灯闪感到不适,这种现象称为电压闪变。
4.不对称度
不对称度是衡量多相负荷平衡状态的指标,多相系统的电压负序分量与电压正序分量之比值称为电压的不对称度,电流负序分量与电流正序分量之比值称为电流的不对称度,均以百分数表示。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5.正弦波形畸变率
当网络电压波形中出现谐波(有时为非谐波)时网络电压波形就要发生畸变。谐波干扰是由于非线性系统引起的。它产生出不同于网络频率的电压波,或者具有非正弦形的电流波。
(1)n次谐波电压、电流含有率

(4-1-3)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5.正弦波形畸变率
(2)电压、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4-1-4)

式中 、 ——n次谐波电压、电流的方均根值,kV、A;
、 ——基波电压(50Hz)、电流的方均根值,
kV、A。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3)谐波电压的总平均畸变系数

(4-1-5)

式中 ——谐波电压的总平均畸变系数;
——变化时间, =3s;
——n次谐波电压的方均根值,kV;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6.频率偏差
频率偏差是指供电的实际频率与电网的额定频率的差值。
我国电网的标准频率为50Hz,又叫工频。
频率偏差一般不超过±0.25Hz,当电网容量大于3000MW时,频率偏差不超过±0.2Hz。
调整频率的办法是增大或减小电力系统发电机有功功率。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7.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根据用电负荷的等级要求制定的。
衡量供电可靠性的指标,用全年平均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百分数表示。
4.1.3 电网接线方式与特点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大致分为两大类:
(1)无备用电源接线
(2)有备用电源接线
具体表现型式有
(1)放射式
(2)树干式
(3)混合式
(4)环网式

4.1.3 电网接线方式与特点
1.无备用接线(开式电力网)方式
无备用接线包括:
(1)单回放射式
(2)树干式
(3)链式网络

a)放射式 b)干线式 c)链式

4.1.3 电网接线方式与特点
2.有备用接线(闭式电力网)方式
有备用接线方式包括
(1)双回放射式
(2)树干式
(3)链式
(4)环式
(5)两端供电网络

a)放射式 b)干线式 c)链式 d)环式 e)两端供电网络

4.1.3 电网接线方式与特点
有备用接线的双回放射式、树干式和链式网络用于一、二级负荷。
环式接线,供电经济、可靠,但运行调度复杂,线路发生故障切除后,由于功率重新分配,可能导致线路过载或电压质量降低。
两端供电接线方式必须有两个独立的电源。
4.1.4 额定电压
1. 电网的额定电压
线路首末两端电压的平均值应等于电网额定电压。
此电压做为确定其他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依据。
2.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额定电压。
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同级电网电压高5%。补偿电压损失。
4.1.4 额定电压
4. 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电力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根据连接情况不同分为两种: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即高出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当变压器直接与电网相连时,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即等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
4.1.4 额定电压
电力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一次绕组在额定电压作用下,二次绕组的空载电压。
当变压器满载时,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的阻抗将引起变压器自身的电压降(大约相当于电网额定电压的5%),从而使二次绕组的端电压小于空载电压。为了弥补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高于电网额定电压5%,因此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规定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高10%;
若变压器靠近用户,供电半径较小时,由于线路较短,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高于电网额定电压5%,用以补偿变压器自身的电压损失。
4.1.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是指系统中性点对地绝缘。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系统的三相对称关系并未破坏,仅中性点及各相对地电压发生变化,中性点的电压上升到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值增大为倍相电压,故对于该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带故障继续运行2小时。故障相接地点的对地故障电流为正常运行时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在我国配电网电压在10~35kV之间的架空线路多采用此接地方式。
4.1.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系统中性点经一无阻抗(金属性)接地线接地的方式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
此接地系统一般应用在接有单相负载的低压(380/220V)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高压(110kV以上)输电线路上。
4.1.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3.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系统
在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用一阻抗相连的接地方式称为中性点经阻抗接地。根据接地电阻器电阻值的大小,接地系统分为高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
(1)高电阻接地:此种方式接地电流较小,通常在5~10A范围内,但至少应等于系统对地的总电容电流。保护方式需要配合接地指示器或警报器,保证故障时线路立即跳脱。
(2)低电阻接地:增大接地短路电流,使保护迅速动作,切除故障线路。电阻值的大小,必须使系统具有足够的最小接地故障电流(大约400A以上),保证接地继电器准确动作。
目前我国大城市10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大多采用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3.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
1-4.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
1-5.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
1-6.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思考题、习题
1-7.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1-8.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
1-9.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1-10.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
1-11.某一60kV电力线路长为100km,每相导线对地电容为0.005μF/km,当电力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试求接地电容电流值(6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解答Id=16.324 A)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基础科目有高数、物理、电子(数模电路)专业考试科目有:⑴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 ⑵环境保护 ⑶安全 ⑷节能 ⑸负荷分级及计算 ⑹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⑺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设置 ⑻短路电流计算 ⑼电气设备选择 ⑽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 ⑾变配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有哪些?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如下:1、基础考试公共基础,这部分内容考试要紧比较多,除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基础学、普通化学、静力学之外,还包括高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工程经济学、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点。2、基础考试专业基础,该部分基本上包括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所有内容,除了电磁场...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内容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只允许使用统一配发的《考试手册》(考后收回),禁止携带其它参考资料;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需要哪几门科目?
注册电气工程师一共要考25科。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分为基础考试科目与专业考试两项。基础考试科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与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基础8个科目。专业考试科目有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消防、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导体...

考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用什么教材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推荐使用《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作为教材。这本书是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官方指定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涵盖了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所需的所有知识点。教程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详细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公式和计算方法,同时还配备...

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我想请问下这两种考试的题型是什...
一、基础考试分为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一般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发输变电专业和供配电专业试卷相同率在95%以上,有些题目侧重点不同)。二、专业考试:第一天为客观题,上、下午各70道题,其中单选题40题,每题分值为1分,多选题30题,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

考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需要哪些书
1.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指导书》(上、下册),然后配合一些教材.基础考试,上下午成绩合在一起算,达到及格线即可,这几年合格线一直是132分上午公共基础4个小时包括数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几何),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三大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都是哪些?
电气工程师考试考试须知: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只允...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