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明朝崇祯元年到7年的朝廷形式,主要官职成员,大事件,内阁成员, 明朝崇祯皇帝时候朝廷主要的官员有哪些?他们的官职和名字是什么...

2024-06-29m.fan-pin.com
明朝的内阁成员表是什么啊?~

内阁成员没有,只有历任首辅的
附表: 明朝十七帝皇位期间内阁首辅
任期 姓名 上任 离任 公历任期
1 黄淮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 十一月降 1402年
2 解缙 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 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年-1407年
3 胡广 永乐五年二月4 杨荣 永乐十六年五月进 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年-1424年
5 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 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年-1444年
6 杨溥 正统九年三月进 十一年七月卒 1444年-1446年
7 曹鼐 正统十一年七月进 十四年八月卒 1446年-1449年
8 陈循 正统十四年八月进 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年-1457年
8' 高榖 天顺元年正月代 二月致仕 1457年
9 徐有贞 天顺元年二月进 六月罢 1457年
10 许彬 天顺元年六月进 七月罢 1457年
11 李贤 天顺元年七月进 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年-1466年
12 陈文 成化二年三月进 五月降 1466年
13 李贤 成化二年五月复 十二月卒 1466年
14 陈文 成化二年十二月进 四年四月卒 1466年-1468年
15 彭时 成化四年四月进 十一年三月卒 1468年-1475年
16 商辂 成化十一年三月进 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年-1477年
17 万安 成化十三年六月进 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年-1487年
18 刘吉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 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年-1492年
19 徐溥 弘治五年八月进 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年-1498年
20 刘健 弘治十一年七月进 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年-1506年
21 李东阳 正德元年十月进 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年-1512年
22 杨廷和 正德七年十二月进 十年三月丁忧 1512年-1515年
23 梁储 正德十年三月进 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年-1517年
24 杨廷和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 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年-1524年
25 蒋冕 嘉靖三年二月进 五月致仕 1524年
26 毛纪 嘉靖三年五月进 七月致仕 1524年
27 费宏 嘉靖三年七月进 五年五月降 1524年-1526年
28 杨一清 嘉靖五年五月进 七月降 1526年
29 费宏 嘉靖五年七月进 六年二月致仕 1526年-1527年
30 杨一清 嘉靖六年二月进 八年九月致仕 1527年-1529年
31 张璁 嘉靖八年九月进 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 1529年-1531年
32 翟銮 嘉靖十年七月进 十月降 1531年
33 张孚敬 嘉靖十年十月复 十一年八月致仕 1531年-1532年
34 方献夫 嘉靖十一年八月进 十二年四月降 1532年-1533年
35 张孚敬 嘉靖十二年四月复 十四年四月致仕 1533年-1535年
36 李时 嘉靖十四年四月进 十七年十二月卒 1535年-1538年
37 夏言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进 十八年五月致仕 1538年-1539年
37' 顾鼎臣 嘉靖十八年五月代 同月降 1539年
38 夏言 嘉靖十八年五月复 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 1539年-1541年
39 翟銮 嘉靖二十年八月进 十月降 1541年
40 夏言 嘉靖二十年十月复 二十一年七月罢 1541年-1542年
41 翟銮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进 二十三年八月罢 1542年-1544年
42 严嵩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进 二十四年十二月降 1544年-1545年
43 夏言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复 二十七年正月致仕 1545年-1548年
44 严嵩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进 四十一年五月罢 1548年-1562年
45 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 隆庆二年七月致仕 1562年-1568年
46 李春芳 隆庆二年七月进 五年五月致仕 1568年-1571年
47 高拱 隆庆五年五月进 六年六月罢 1571年-1572年
48 张居正 隆庆六年六月进 万历十年六月卒 1572年-1582年
49 张四维 万历十年六月进 十一年四月丁忧 1582年-1583年
50 申时行 万历十一年四月进 十九年九月致仕 1583年-1591年
51 王家屏 万历十九年九月进 二十年三月致仕 1591年-1592年
52 赵志皋 万历二十年三月进 二十一年正月降 1592年-1593年
53 王锡爵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 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1593年-1594年
54 赵志皋 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 二十九年九月卒 1594年-1601年
55 沈一贯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 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1601年-1606年
56 朱赓 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 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1606年-1608年
57 李廷机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 四十年九月致仕 1608年-1612年
58 叶向高 万历四十年九月进 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1612年-1614年
59 方从哲 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 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1614年-1620年
60 刘一燝 泰昌元年十二月进 天启元年十月降 1620年-1621年
61 叶向高 天启元年十月复 四年七月致仕 1621年-1624年
62 韩爌 天启四年七月进 十一月致仕 1624年
63 朱国祯 天启四年十一月进 十二月致仕 1624年
63 顾秉谦 天启四年十二月进 六年九月致仕 1624年-1626年
64 黄立极 天启六年九月进 七年十一月致仕 1626年-1627年
65 施鳯来 天启七年十一月进 崇祯元年三月致仕 1627年-1628年
66 李国 崇祯元年三月进 五月致仕 1628年
67 来宗道 崇祯元年五月进 六月致仕 1628年
68 周道登 崇祯元年六月进 十二月降 1628年
69 韩爌 崇祯元年十二月进 三年正月致仕 1628年-1630年
70 李标 崇祯三年正月进 三月致仕 1630年
71 成基命 崇祯三年三月进 九月致仕 1630年
72 周延儒 崇祯三年九月进 六年六月罢 1630年-1633年
73 温体仁 崇祯六年六月进 十年六月致仕 1633年-1637年
74 张至发 崇祯十年六月进 十一年四月罢 1637年-1638年
75 孔贞远 崇祯十一年四月进 六月罢 1638年
76 刘宇亮 崇祯十一年六月进 十二年二月罢 1638年-1639年
77 薛国观 崇祯十二年二月进 十三年六月致仕 1639年-1640年
78 范复粹 崇祯十三年六月进 十四年五月罢 1640年-1641年
78' 张四知 崇祯十四年五月代 九月降 1641年
79 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九月进 十六年五月罢 1641年-1643年
80 陈演 崇祯十六年五月进 十七年二月罢 1643年-1644年
80' 蒋德璟 崇祯十七年二月代 三月罢 1644年
81 魏藻德 崇祯十七年三月进 本月卒 1644年
81' 李建泰 崇祯十七年三月代 五月罢 1644年
82 史可法 崇祯十七年五月进 八月出 1644年
83 高弘图 崇祯十七年八月进 十月罢 1644年
84 马士英 崇祯十七年十月进 弘光元年闰六月罢 1644年-1645年
南明:
弘1 黄道周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 隆武元年七月出 1645年
隆1 路振飞 隆武元年七月进 二年十月降 1645年-1646年
隆2 丁魁楚 隆武二年十月进 永历元年正月畔 1646年-1647年
永1' 瞿式耜 永历元年正月代 二月降 1647年
永1 吴炳 永历元年二月进 八月卒 1647
永2' 瞿式耜 永历元年八月代 九月降 1647
永2 严起恒 永历元年九月进 三年正月降 1647年-1649年
永3 黄士俊 永历三年正月进 四年正月罢 1649年-1650年
永4 严起恒 永历四年正月进 四月罢 1650年
永5 文安之 永历四年四月进 五年二月出 1650年-1651年
永6 吴贞毓 永历五年二月进 八年三月卒 1651年-1654年
永7 丁继善 永历八年四月进 十四年罢 1654年-1660年
永8 马吉翔 永历十四年进 十五年七月卒 1660年-1661年
永9 张煌言 永历十五年七月代 永历十八年九月卒 1661年-1664年
弘2 方逢年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 监国鲁元年六月畔 1645年-1646年
监1 熊汝霖 监国鲁二年十月进 三年正月卒 1647年-1648年
监2 马思理 监国鲁三年正月进 十月卒 1648年
监3 张肯堂 监国鲁四年十月进 六年九月卒 1649年-1651年
监4 沈宸荃 监国鲁六年九月代 七年正月卒 1651年-1652年
另有:建文帝之方孝儒、景泰帝之于谦历史原因没有上表!进 十六年五月卒 1407年-1418年

崇祯皇帝是以多疑出名的,在位17年,内阁首辅几乎是1年1换,大致的名单如下:
施凤来\天启七年十一月进\崇祯元年三月致仕\1627年-1628年
李国(木子旁一个普)\崇祯元年三月进\五月致仕\x051628年
来宗道\崇祯元年五月进\六月致仕\1628年
周道登\崇祯元年六月进\十二月降\1628年
韩爌\崇祯元年十二月进\三年正月致仕\1628年-1630年
李标\崇祯三年正月进\三月致仕\1630年
成基命\崇祯三年三月进\九月致仕\1630年
周延儒\崇祯三年九月进\六年六月罢\1630年-1633年
温体仁\崇祯六年六月进\十年六月致仕\1633年-1637年
张至发\崇祯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罢\1637年-1638年
孔贞远\崇祯十一年四月进\六月罢\1638年
刘宇亮\崇祯十一年六月进\十二年二月罢\1638年-1639年
薛国观\崇祯十二年二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1639年-1640年
范复粹\崇祯十三年六月进\十四年五月罢\1640年-1641年
张四知\崇祯十四年五月代\九月降\1641年
周延儒\崇祯十四年九月进\十六年五月罢\1641年-1643年
陈演\崇祯十六年五月进\十七年二月罢\1643年-1644年
蒋德璟\崇祯十七年二月代\三月罢\1644年
魏藻德\崇祯十七年三月进\本月卒\1644年
严嵩,明朝著名的宰相,此人性格阴险狡诈,在皇帝面前装得跟个乖宝宝似得,暗地里又在想着怎样将最近在皇帝口中常叨唠的人铲除。
内阁首辅张居正,其他的建议看明朝那些事。

崇祯皇帝是以多疑出名的,在位17年,内阁首辅几乎是1年1换,大致的名单如下:

施凤来 天启七年十一月进 崇祯元年三月致仕 1627年-1628年
李国(木子旁一个普) 崇祯元年三月进 五月致仕 1628年
来宗道 崇祯元年五月进 六月致仕 1628年
周道登 崇祯元年六月进 十二月降 1628年
韩爌 崇祯元年十二月进 三年正月致仕 1628年-1630年
李标 崇祯三年正月进 三月致仕 1630年
成基命 崇祯三年三月进 九月致仕 1630年
周延儒 崇祯三年九月进 六年六月罢 1630年-1633年
温体仁 崇祯六年六月进 十年六月致仕 1633年-1637年
张至发 崇祯十年六月进 十一年四月罢 1637年-1638年
孔贞远 崇祯十一年四月进 六月罢 1638年
刘宇亮 崇祯十一年六月进 十二年二月罢 1638年-1639年
薛国观 崇祯十二年二月进 十三年六月致仕 1639年-1640年
范复粹 崇祯十三年六月进 十四年五月罢 1640年-1641年
张四知 崇祯十四年五月代 九月降 1641年
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九月进 十六年五月罢 1641年-1643年
陈演 崇祯十六年五月进 十七年二月罢 1643年-1644年
蒋德璟 崇祯十七年二月代 三月罢 1644年
魏藻德 崇祯十七年三月进 本月卒 1644年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福王即位于南京,1645年(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明亡。

袁崇焕 洪承畴 范文程 范仁宽 施琅 吴三桂 杨嗣昌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崇祯二年(1629年)在金县杀参将王国率众起义,投闯王高迎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各部赞同,声望日高。《明史》载其“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次年高迎祥战死,李自成继称闯王,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赢得民心,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建大顺政权,称大顺王,年号永昌。三月攻克北京,崇祯自杀,国都易主,明朝灭亡。在北京进行整肃后进攻山海关想迫使明将吴三桂投降,但旋为吴三桂引清军所败,被迫撤离北京。李自成继而信谣言,妄杀李岩等,致使人心离散。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杀死,不过有人认为他为避难而作了和尚。

吴三桂(1612年-1678年)。明辽东人,祖籍高邮,字长白,锦州总兵吴襄子。以父荫袭军官。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至书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战役中击溃李自成(传说因爱人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军先驱,镇压陕、川等地农民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处死。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议撤藩,于是吴三桂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自称周王、天下招讨大元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同年在长沙病逝。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他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北宋末南宋初赵构面临的政治形势严峻还是明末崇祯面临的政治形势严峻...
崇祯元年(1628)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1629)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初登皇位的崇祯,在诛...

我国封建社会的朝代变迁(时间),每个朝代写出一个代表人物及代表事件...
魏晋朝(220年—266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7集 崇祯帝(解说词)
无论如何,一代名将袁崇焕,最后惨死在他一心效忠的君主刀下,死于朝廷纷杂的政治斗争之中,却是不争的事实,明朝自毁长城。外患还未平息,内忧又烽烟四起。崇焕元年七月至十月,短短三个月里,陕西定远逃卒王嘉胤,白水的王子顺,安塞的高迎祥,清涧的王左挂,公元1616年汉南的王大梁,纷纷举旗,率众造反。崇祯二年(公元...

明思陵的崇祯生平
崇祯皇帝朱由检,光宗第五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即皇位于中极殿。次年改元崇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自缢身亡。同年四月四日入葬。崇祯皇帝在明代诸帝中是个比较注意恭俭和颇为勤政的皇帝。文献记载...

袁崇焕督师辽东时面临怎样的形势?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宁远兵哗,绑架了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接着锦州又发生哗变。缺粮断饷,军心涣散,更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关门一线如此,蓟门一线(包括龙井关、大安口、蓟州、遵化等)更不待言。长期以来,依仗蒙古部护边,蓟镇城垣颓堕,兵少,饷缺。遵化、蓟镇相继发生兵变,巡抚王应豸被执身死。防守形同...

崇祯末年有多疯狂?杀了多少人?
崇祯帝朱由检,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王。六年(1626年)搬出皇宫,到信王府。天启七年(1627年),...孤独、惊恐的皇子生活,三案、复杂的宫廷纠葛,是形成崇祯帝孤僻多疑、刚愎多变性格的重要原因。或者说,...崇祯元年(1628年)十二月,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免,崇祯帝召见群臣——奇洽状貌,即擢任之。崇祯帝任命王洽为...

崇祯拥有很多名将,明朝为何还会灭亡?
到了崇祯三年,朝廷则又加征了白银660万两,用在了战事频频的辽东前线。 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巨额白银的征收,是建立在地方灾害频发的基础之上。比如从万历四十七年起,京畿各省接连陷入自然灾害的侵扰之中。仅看崇祯一朝,自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十余年间,诸如旱灾、洪涝、地震及蝗灾不止,频繁重创着北方诸省的经济。

最有作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
一直到了天启七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流放南直隶凤阳府,东林党人余人才免遭魏忠贤的打击。等到魏忠贤余党基本被肃清的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第三,拒绝议和,崇祯元年,清皇太极便积极联系辽东督师袁崇焕,声称愿意“去帝称汗”,积极寻求与明廷和议,但是因为崇祯以及朝臣均认为流匪不足为惧,朝廷可以...

为什么说崇祯是极其不成熟的政治家呢?
这是崇祯皇帝最不成熟的地方,他没有搞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忠奸之分,谁能用,就是忠;谁不能用,那就是奸。只是他知道得太晚了,直到崇祯皇帝上吊前才明白这个道理,发出感叹:“有忠贤在,断不至如此”,“满朝文官皆可杀”。崇祯皇帝将自己最忠实的盟友宦官集团铲除...

明朝末年的困境真的无解吗?
驿站的裁撤自然会导致一些在驿站的工作人员失去工作,这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比起那几年发生的大灾和草原的努尔哈赤来说,这件事实在不值一提,但谁也没有想到,裁撤驿站竟然会成为压倒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为银川驿卒,在驿站改革中失去工作。崇祯元年,在朝廷改革驿站...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