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幼儿教育家谁的思想是要做活动准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2024-06-29m.fan-pin.com
谈谈你比较欣赏的一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
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
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头脑》,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头脑》,第27页)。而在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台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应该如何看待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蒙台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证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为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纲要》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纲要》的实施工作给予充分重视,认真抓好。
要积极利用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以及社会人士都能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扩展资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的相关要求规定:
1、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2、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3、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语言学入门》、《大教学论》、《物理学概论》、《泛智先声》等著作。

其中,《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教育理论财富,为历代教育家所瞩目。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主要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段。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

《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带有插图的儿童教育读物。他是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的人。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等。

约翰·洛克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思想

洛克从人的身体、精神和智力方面出发,提出了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

洛克教育对幼儿教育方面的影响:

1、主张诱导儿童学习,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主张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让·雅克·卢梭

让·雅克·卢梭 (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主要代表作:《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

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提出要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天鹅之歌》等。
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化:

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有组织的帮助和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各种内在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是他的要素教育论。要素教学方法,教育要从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因素。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

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列入教育体系,并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儿童教育的作用。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等。《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

主要思想

1、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强调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2、理论基础:主张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三中心: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提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4、教学过程:提出四阶段论——“清楚(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过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5、教育目的:提出教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公民”,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赫尔巴特对幼儿教育影响

专门论述了0~8岁的婴幼儿教育问题。他分成两个阶段来论述:0~3岁为一个阶段;4~8岁为一个阶段。
0~3岁阶段:提倡对3岁前儿童及时地实施智育活动,主要是以感官教育和语言教学为主。
4~8岁阶段:强调德育和智育两个方面。在德育方面,消除坏习惯,给予自由;在智育方方面,主张初步教学,包括数学、思维、阅读和艺术教学。

福禄培尔

福禄贝尔(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幼儿教育之父。主要代表作《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教育思想:

1、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各种能力,儿童天赋能力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儿童的天赋;

2、一切教育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既要适应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儿童生长的自然环境。

3、儿童教育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当接受不同的教育。

福禄贝尔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期的儿童。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在幼儿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儿童的教育此时完全托付给了父母和家庭。

3、学前教育的内容是游戏。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

根据上述观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是幼儿时期最主要的活动,而知识的传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儿园上课只需要用口语,不需要学习文字。而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导、设计各种游戏活动。

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儿童机构,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

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和世界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幼儿教育改革家和幼儿教育实践家。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理》等。
蒙特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1、论儿童自由

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2、论师生关系

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教育者必须“最大限度地限制自己的干涉,同时在儿童的自我教育中,又必须不便他们因过度努力而感到疲倦。”

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杜威

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杜威教育思想:

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思想。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个过程,除了这种过程本身,教育并无其他目的,他指出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所决定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会和人们强加的过程以外的目的。

他视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果在过程之外设立其他的目的,那么教育过程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他在强烈批判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以儿童直接经验组织教材以及课程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基于“从做中学”的原则,杜威认为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应用活动将教学方法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出儿童的直接经验活动应当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通过直接、主动的活动使儿童获得个人直接经验。

让·皮亚杰

让·皮亚杰(1896年-1980年),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主要代表作:《发生认识论导论》,《生物学与认知》。
让·皮亚杰

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⒉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

⒊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

⒋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他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他将影响儿童心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曾提出家园合作的必要性的教育家是谁
陈鹤琴。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的时间精神和理论探究哪些应该继承发扬
陈鹤琴(1892一1982)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几教育专家。探究他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创建过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启发。一、“活教育”理论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陈鹤琴一生在教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活教育”理论是其中最具亮色的部分。留美五年后的陈鹤琴在...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谁提出的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提出的。陈鹤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陈鹤琴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

南京鼓楼幼稚园是谁创办的
鼓楼幼稚园的创办者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也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

读《活教育》有感
读此书之后,可以发现很多教育家的思想是贯通的,杜威、陈鹤琴、小林宗作,苏霍姆林斯基以及现在的李镇西和魏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发展。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明确,介绍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十七个教学原则,四个步骤以及活教育的“五指活动”。现在分别介绍:活教育的三大目标:1.做人,做...

陈鹤琴人物简介
《玩具与教育》《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家庭教育》(1925年)人物思想活教育目的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如何...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为教育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陈教授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的确,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会用到孔子的思想及其弟子的言论。真的很佩服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做出的贡献。特质,结合人的不同素养培养人才……总之,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什么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一)朱熹的读书法 1.循序渐进...

《爱弥儿》:卢梭"以儿童为本"的自然教育主张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用现在的话来说,身上标签很多,涉足的领域很广,妥妥的一枚斜杠青年。 在教育领域,他写了一本流传至今的名著《爱弥儿》,这是一部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的伟大作品。卢梭在教育史上看见了"儿童",肯定了儿童的内在价值。歌德称《爱弥儿》为教育的...

怎样比较五位幼儿教育家的思想?
④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实际上也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习;陶行知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总之,陶行知的思想在杜威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根据中国的国情,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造了杜威的思想。打字打的好累啊!陈鹤琴的“活教育”你自己拓展一下吧,主要就是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教学...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