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差异及影响力 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的不同的习俗与两国文化差异间有什么关...

2024-06-29m.fan-pin.com
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区别?~

区别:
1、起源不同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也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更确切的说,中国人的春节是为了通过祭神祭祖祈求来年庄稼的风调雨顺,带有一种迷信色彩。
西方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辰,是由一个宗教节日演变而来的。虽然中国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也很快得到一定的追捧。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上没有排斥性。
2、形式不同
在春节的民俗活动中,祭拜形式五花八门。人们可以拜神佛、祭祖先,求菩萨,占卜求签。参拜的各路神仙也是各式各样,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在西方,相对来说信仰比较统一,西方人信奉上帝是宇宙唯一的神,宗教贯穿着他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所以说基督教对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圣诞节是纪念救世主耶稣诞生的日子,所以在12月25号这天要庆祝这个神圣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宗教活动主要就是在教堂举行弥撒聚会,人们一起唱响赞歌来歌颂上帝。

3、饮食不同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饮食的习俗显著的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的春节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年夜饭、吃饺子、拜年。
一到过年,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用清水煮熟,捞起后蘸着佐料吃。
圣诞节是西方人表达感恩的一个最盛大的节日,主要为了感谢上帝并祈求上帝的保佑。圣诞节和感恩节在时间上比较接近,感恩节人们用火鸡来表达感恩,因此这一习俗也延续到圣诞节,主要是表达一种对上帝的感恩之情。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人们有意无意的,都在盼着新年的到来。
现代,我国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我国在四千多年以前,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开始使用“农历”,由于中原地区谷禾都是一年一熟,人们便把谷物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历法多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并被国家确定为节日。但最早把正月初一叫做年的,是西周。《尔雅》中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的注解。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的《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春节”又另有一番来历。虽然民间对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实际上,从夏商时代到南北朝,民间虽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的“新年”并不叫春节。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国民革命政府。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格利高里历),这样就把格里历新年称为“元旦”,而把传统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了。从那以后,人们把古代过年的各种习俗和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揉合在一起,除夕守岁、吃饺子、贴春联、闹花灯、赛龙舟、扭秧歌……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形成了现代丰富多彩的春节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中国人崇尚和谐,把阴阳和谐、天人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看作至善至美的文化境界。这一点,在过春节的各种节日习俗中尽得体现。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根本的文明古国,几乎所有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农业文明的显著特点。从远古时的过年祭拜神灵以祈丰收,到后来的庆年、祭祖、祈福、拜年等几百上千种传统习俗,都深刻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就拿新年习俗来讲,春节到,家家洒扫庭除,装点居室,张灯结彩,鸣放鞭炮,盼的是协调阴阳、去旧布新、驱邪祛病;户户焚香供奉,祈天祀地,拜神祭祖,求的是大吉大利、天神佑护、风调雨顺、家族兴旺;人人穿红披彩,互相拜访,赠物达礼,口口相贺,祝亲友健康富贵、吉祥如意、开心快乐。虽然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国已经开始进入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几千年的世代承袭,这些民风民俗已经沉淀到我们中国各民族的血液中去了,每到节日来临,我们还会感应祖先的文化基因,不自觉地为那些传统习俗而奔忙、而团聚、而快乐。春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远游的儿女不远千里也要回到父母家里。过年的前夜叫团圆夜,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就是“合”,饺与“交”谐音,取的是相聚之意,象征团聚。我们中国人是最重家庭观念的,把家人团圆欢聚看成是最重要、最欢乐的事情。这恰是中国人以人的和谐为最高社会理想的例证。
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形成的春节习俗中,上坟烧纸、祭神吓鬼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已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淘汰;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节日文化传统,如写春联、猜灯谜、赛龙舟等至今仍在民间盛行;而像举行春节晚会、听新年音乐会、看贺岁电影、开节日“派对”、节日读书会等一些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节日庆贺方式,已经在悄然流行。这些民间习俗的影响,被官方开展的春节团拜会、电视晚会、元首致辞,以及一系列大型节日文化体育活动加以放大,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进步、民族融合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欢迎。中国的春节,以其独特的和谐气氛、巨大的文化魅力,感染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使得中国的春节习俗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流传到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共同的民间或官方节日,并且引起了缺乏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西方国家的浓厚兴趣。如今的春节,已不仅仅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节日,也不仅仅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正在逐渐成为全世界的节日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美国—烧旧物狂歌

北美的印第安人——红球挂在高柱上

圣诞节
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只找到这么多,不知道你要的是新年的还是圣诞节的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例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那么西洋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国开始渗透的呢?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于过西洋节呢?下文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的传入,当时***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就了中国目前洋文化流行的局面。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面对这股越来越激烈的“洋流”呢?有些人认为应该全盘抵制洋文化,去年不是有十几个名牌高校的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么,就是全盘抵制的具体表现。一些国家就非常的注重自己的本国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抵制情绪,比如法国,法国人对于英语的渗透伤透了脑筋,并且经常制造一些法语词汇来取代英语的单词。但是大部分人对洋文化的涌入还是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在不断融合中产生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举个例子,外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少有国家境内流行着数种宗教而不发生冲突。中国就不一样,境内有佛教,***教,道教,并且教派也不是单一的,就拿佛教来说,既有禅宗又有密宗,但中国就没有出现教派冲突。还有,中国人信仰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即信菩萨又信神仙,信仰的杂糅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就是《西游记》里道教神仙系统与佛教神仙系统的交流。这在外国的文学作品里是极其少见的。所以包容性使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认为,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振兴民族文化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责任所在。

中国的春节习俗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有哪些
春节还要辞旧迎新,以示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圣诞节习俗:圣诞卡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

圣诞节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 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文化,一个则是东方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7.西方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一口那又黏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

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在起源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圣诞节就是耶稣降生的日子,春节是中国特有农历计时一年终了,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定为春节,并且这一天是在立春前後,所以叫春节。春节和圣诞节原则上没有相同之处。凡是信仰耶稣的,不分国家民族都欢庆圣诞节。春节是国家和民族的节日,凡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民族,都欢庆春节。仅供参考。

春节和圣诞节的来历,习俗,意义,时间,发源地.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圣诞节的来历: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

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各自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圣诞节: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还有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还有圣诞卡 圣诞袜 圣诞帽之类的。春节:汉族的春节习俗,...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的差异
圣诞节通常被视为基督教的节日(尽管最初的冬季圣诞节庆祝活动比基督教早数千年)。典型的仪式是参加弥撒或某种形式的颂歌仪式,以纪念基督的诞生。4.特色食品。咱中国春节肯定是饺子啦,当然,鱼是必须的,年年有余嘛!在西方圣诞节期间,尽管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欧洲,甚至在欧洲,这些传统都有很大的...

急求 中西文化差异 ——关于春节与西方节日(圣诞节)差异的调查 帮帮忙...
开始我不懂的是,圣诞节与春节究竟有些什么区别?我看都是大家在高高兴兴。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其中的奥秘,也就明白了儒生们为何要振臂高呼了。如果说,一定要去区分的话,那就是,圣诞节没有什么腐败现象,而春节是腐败的最佳时刻。凡过节,就得送礼。圣诞节一般都是年轻人,小孩过过。年轻人有...

美国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吗
有一定区别;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区别:1、时间不同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与华人地区及世界各地汉族社会过的传统新年,又称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过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西方的圣诞节是在12月25日这天。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部分教派会...

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区别?
在我看来,无论是中国的春节还是西方的圣诞节,它们都是伟大的节日。而之所以圣诞节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在我分析看来多半是因为圣诞节的形式比春节更加新颖更具时髦性,因为在圣诞节我们所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在平常我们是不会去做的。比如说,平时谁也不会没事儿去砍杉树来做圣诞树,小孩儿也不会没...

中国和西方各自的过年传统习俗
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 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 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 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