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李严的官位不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为何排挤李严?

2024-07-03m.fan-pin.com
~

大家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诸葛亮是谁,却甚少有人认识李严这个人,实际上,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和李严是同一个地位的大臣,两人的关系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来形容。

对于刘备临终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故事,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刘备的临终之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及诸葛亮的表态,''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刘备临终前托孤实际上是托付给了两个人,除了诸葛亮以外,另一个人就是李严,诸葛亮与李严同为辅佐大臣,并受遗诏。

但事实上李严在蜀汉朝堂上并不像诸葛亮那么有话语权,尽管李严的官位并不在诸葛亮之下。故而有许多人说是诸葛亮排挤李严,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容不下李严呢?

一、李严与诸葛亮的政见不同

李严同诸葛亮的关系在蜀汉北伐战争之前还算平和,两人地位相差不大,也几乎是统一时期起来的,又是分管不同的部分,所以二人前期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而诸葛亮直白的开始打压李严,是在看到李严的勃勃野心之后,这一点也尤为明显的体现在蜀汉军队的北伐战争,导火索是因为当时由于天气原因,李严负责的军队士兵粮食没有按时到达。

而北伐是诸葛亮为了尽早完成刘备临终前的遗愿而提出的政见,李严原本就是消极的。

在李严负责的粮草未能按时到达以后,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将失误推到诸葛亮负责的北伐上。

至此,诸葛亮的北伐政见受到指责,甚至朝中有人上书迫使诸葛亮放弃北伐,退军,这不仅使得诸葛亮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一度遭受到质疑,甚至连带着关于对于北伐的努力也受到阻碍。

而诸葛亮之所以弹劾和打压李严,甚至不顾忌任何一点情分,直接废除了官职,且被罢黜成为平民。

李严原本在蜀汉地区并不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臣,而是受到前主托孤的宰相等级的官员,如此不留情面的废官,可见诸葛亮对于李严不是一般的容不下了。

但是与此同时,李严非但在北伐军粮延迟上失误,而且还试图推卸责任,陷害诸葛亮,将战火引到诸葛亮身上,这两种行为都使得诸葛亮意识到,李严已经不能再留了。

一方面是李严对于诸葛亮表现出来的明显的恶意,可见李严也是容不下诸葛亮的,这对于诸葛亮以后在朝廷上发表的政见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李严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自己开脱,押送军粮延迟不负责任,并没有站在大局为国家和朝廷的安稳做考量和准备,这样的人留在朝廷最终只会成为政治上的危害。

二、李严的部分要求和行为损害了稳定朝堂的利益

1.李严对待北伐采取了消极的态度,与诸葛亮的安排相悖

在刘备病逝,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作为被托孤的大臣,又是原本在蜀汉中地位超乎寻常的军师,在诸葛亮掌权之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完成刘备之前的遗愿,''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将之前所做的关于北伐的谋略进行实践。

实际上,诸葛亮虽然临危受命,并不想要长期掌权,所以在刘备病逝不久之后,诸葛亮就已经开始准备关于北伐的诸多事宜。

当时朝中虽然诸葛亮拥有大部分的话语权,但是在军事上李严也掌控了一部分军事权力和力量,北伐自然需要李严率领的军队汇合。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李严虽然表面上答应,内心却是极其反对的,且其行为在北伐上也是消极作战的,诸葛亮对李严的安排是驻军北方,请李严即刻北上移师军队。

尽管收到了命令,李严还是这样推脱了三年之久,其率领的军队就是不动,这样一来,诸葛亮北伐的整体谋划也遭受到了阻力,难以完成。

对外必先攘内,内部的反对势力一日清除不了,北伐实现和成功的那一天就一日到达不了,所以,诸葛亮找到机会就将李严的势力从朝廷中全根拔起了,彻底清除是为了北伐的早日顺利完成。

2.李严要求在朝堂和话语权上与诸葛亮平等

李严和诸葛亮的对峙应当是一朝中文官势力与武官势力的明显体现,刘备病逝前的白帝城托孤也是将后主交由文武两官一同负责和辅佐。

然而,在刘备病逝之后,蜀汉的战争形势仍旧不算明朗,战争持续发生,而李严当时长期在外掌兵,手中的权力只有在其手下的军事力量。

不同的是,诸葛亮的主要''工作地点''就是以皇帝,也就是蜀汉后主为中心的朝堂上,因此对于国家诸多大小事务,诸葛亮的话语权远远高于李严。

李严当时从属于蜀汉益州集团势力的主要代表,按照刘备去世前的托孤,其地位原本就应该是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但李严表面上虽然在朝堂中有一个尚书令的职位,但也只是挂名,实际上只是驻军某一块地区的地方将领。

李严虽然没有垄断军权,但只是他带领的那一部分军队也给蜀汉当时的形势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而在刘备去世前后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变化,如此大的落差使得李严根本不能接受。

因为在诸葛亮掌握了实权,在朝堂上职位属于丞相,还有自己领头的益州牧,反观李严呢,他只不过是驻守一方的将军,手中没有势力滔天的军权,朝堂中没有他说话的权力,甚至他想要与诸葛亮同样开府做江州牧的要求也没能实现。

原本二人都是托孤大臣,各领一方,现在却成为了底下兵,自然心中咽不下这口气。

而诸葛亮呢,尽管诸葛亮是站在大局考虑的,不能任由李严背后的势力发展壮大起来,因为他拥有的是军权,不易控制,所以对李严的打压是一直持续进行的,直至废除。

三、诸葛亮从大局考量,打压李严背后的势力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知道李严手下带领的军队和其背后的势力,最开始并不是投诚于刘备的,他们基本上代表的都是益州本地的势力,是刘璋的旧部,在战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投降到刘备部下的。

所以,没有人能够保证他们在之后的某一天不会谋反。在刘备病逝的那段时间里,尚未来得及整合益州势力的刘备,留下的蜀汉格局是益州本土势力与荆州掌权势力之间微妙的对立和不信任。

因为没有留时间给双方势力进行融合,实际上双方都无法轻易相信。尤其是掌权势力,诸葛亮掌权之后,并没有直接打击益州本土势力,而是希望能够与其配合,尽早完成刘备的遗愿。

无奈李严并不愿意配合驻军北上,帮助促进北伐进度,反而还借机推卸责任,捏造事实陷害诸葛亮负责的北伐军。

这样一来,不仅北伐完成不了,甚至于朝廷内部的政局也会开始动荡,无论是李严消极对战,阻挠诸葛亮实现北伐遗愿,还是李严直接率领益州军队反叛,这些结果都是当时的蜀汉朝廷所承受不了的。

而从诸葛亮对李严的处理上来说,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彻底清除朝廷内部潜在的反动势力,只要李严在位一天,就会对朝廷的稳定和北伐的顺利实现产生威胁,李严日益增长的野心也佐证了诸葛亮的做法是完全有理由的。

李严不止想要控制军权,还意图在朝廷政治上有其立足之地,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消极应对北伐,陷害阻挠诸葛亮军队北伐,这些加起来就足以看出李严的野心,以及他对于后主并没有那么大的忠心。

因为在刘备去世之后,李严的所作所为从头到尾都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利益做打算,丝毫没有将国家利益和整个国家政局的安稳放在心中,也违背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承诺。

不将李严的势力连根拔起,李严就迟早有一天会东山再起,诸葛亮实际上扫除了这个潜在的威胁

四、结论

从以上的表述中,对于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关系,用''一山不容二虎''似乎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已经不太贴切了,诸葛亮逐渐掌握了实权,而李严渐渐的只是拥有一方军权的将领。

虽然最后确实是诸葛亮将李严革职,贬为平民,不能够确定诸葛亮没有丝毫的个人私怨,但他确实是站在维护蜀汉朝廷稳定和北伐遗愿早日实现的大局上,作出的对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也许李严的实力不容小觑,但其所作所为并不是一个忠于君主、忠于国家的臣子应该做的,所以与其说是诸葛亮容不下他,不如说是李严不为人臣。



揭秘日本关东军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赵云官职高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赵云官职高吗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人。早期追随公孙瓒,后投于刘备,长达近三十年。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一同被称为五虎上将。诸葛亮画像在三国众多战役之中,诸葛亮用赵云的次数多于关羽...

诸葛亮家族在荆州是不小的势力为何却被称之为诸葛村夫
除了父亲,诸葛亮还有一个叔叔诸葛玄。诸葛玄官位倒是比着自己哥哥要大得多,是豫章太守,听这名气,让人觉着官位肯定不小。但是,要知道豫章太守这个职位,是地方军阀给诸葛玄的,并不是中央任命。换句话说诸葛玄当官有水分,并没有得到中央认可。诸葛玄其实并没有官方注册,是一个黑户官员。因此,诸葛...

大家说说,在三国蜀国里,官位比诸葛亮还高的是谁?
吴国就没什么意思了。称帝晚,除陆逊有能耐的死得十有八九,也没什么好提的,只是吴有自创的上大将军,比大将军官位还高。陆逊就担任此职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诸葛瑾就是大将军。比较高级的还有司隶校尉,其实就是司隶地区的牧,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张飞死后,就让诸葛亮兼任了 其他好象也...

评价诸葛亮!!!快!!在线等!!!
诸葛亮也称李严为“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但是彝陵之战后,由于诸葛亮对战略方针进行了修改,放弃了荆州,联合孙吴。随着蜀吴两国的关系日益好转,李严在永安的作用与意义也就日益减轻。因此诸葛亮将李严“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李严因此感到了不满,觉得是看轻了他自己。因此诸葛亮屯兵汉中,“欲得...

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
但在局部战斗中的战术运用绝不在诸葛亮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当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大权,这样一位得到刘备重用的大将,似乎并不被诸葛亮重用,不再让其独当一面,充其量也仅让魏延做个先锋而已。诸葛亮不重用魏延的原因是众说纷纭,《三国演义》中称诸葛亮看魏延脑后有反骨,又爱惜其才,...

法正和李严都犯了事,为何诸葛亮惩罚后者不敢罚前者?
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知道,在立川战争、中韩争夺战中,法律暴露出的才能和功劳比他更大。这时,他可以移动别人,绝对不允许法庭游说,甚至怀疑他在和法庭争吵,瞧不起他。诸葛亮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不会去育碧反映这件事。第三,法律就是益州派的代表,刘备需要他的支持 除了法庭的能力之外,刘备还依赖...

刘备做汉中王后,为何诸将均升职,唯独赵云诸葛亮没有升官?
刘备确实封赵云为翊军将军属于杂牌将军,名义上是个将军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后世谣传)。然而,这个官职是刘备的第一个发明。他还把赵云安排在权力中心,经常和刘备在一起,可以想象这种意图,但是后世误解了翊军将军的意思。刘备成为汉中王,但他没有进一步提拔诸葛亮和赵云。这对他们似乎极不公平。事实...

三国时,诸葛亮和曹操官职已到丞相,为何封爵才为侯?当时封公有什么规定...
自封为公,王,因此李严提出加九锡被诸葛亮否决。。其二:天下未平,也不足以封公、王。第三:他的权力已经足够大了。。。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被世人唾骂。。。(曹操封王时,天下人都在骂他,就因为他不姓刘)第四:诸葛亮没有不臣之心,虽然他是权臣,但始终敬业爱民,恪守职责。

帮我整理一下三国的官职制度。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军师将军(军师):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领军将军(领军、中...

为什么三国诸葛亮不肯把兵权交给魏延呢?
其实孔明临终时调度失宜,才是致乱之由。他将兵权交给杨仪,可是当时论蜀汉的军职,最高是诸葛亮,其次是魏延,他当时的官位是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征西将军可谓是实权武官的最高品级,并且要资格够老才能在将军前加一个“大”字;假节就是有不请旨而直接斩杀触犯军令者的权力,战时甚至可以直接砍两千石(...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