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出国留学,你后悔了么?过来人来点建议 哪位出国留学的同胞能告诉我出国留学有多苦?您后悔吗

2024-06-26m.fan-pin.com
迷茫要不要出国读研,求过来人建议~

这些其实应该问问你自己,首先你父亲的考虑是正确的,他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出国以后你的专业不在局限于中文的技术,而是国际化的技术层面,所以对你的视角有很大的拓展,毕竟在国内进行技术交流不如你走出国门要好。

而你母亲其实也是没错的,她是从比较感性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首先她舍不得你一个人去外面吃苦,其次你自己也不太喜欢一个人孤单,而且在国内确实也不用很苦就能保证自己衣食无忧,何必去国外吃苦呢?

所以这些问题最后还是要归结你的身上,首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得问问你自己,我想不想出国,我想不想离开父母去异国他乡,我喜不喜欢去国外看看外国人,看看他们的生活?

其实我当时出国,纯粹是一种好奇心,因为从来没有走出国门,我很好奇,我不是带着求知的欲望出国的,可能当时我才年轻。而你可能就与我的情况不同了,如果你天生很好奇,那我建议你应该出去看看。如果你是很恋家的小孩,其实我不太建议你出去的,因为国外真的很孤单的,你要习惯孤单,享受孤独。如果你喜欢搞研究,那我也建议你出国,因为国外有很好的氛围,适合你。

我从来都没有后悔,今天还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英国的家里。当然不后悔不等于自己在那里没有痛苦过。
想家,是你到了那里以后才能体会得到的,不能言传的:)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在出国前曾经说我不怕孤独,我会用各种方法让自己不孤独,但是那种感觉似乎是每个人都必须体会的感觉。
自立,有时候会很辛苦。我连做了三个小时的会议翻译,感觉自己虚脱马上就要躺到地板上,饿得发慌,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没力气也得自己做。
无助,总会有某个人,某个事情会让你觉得空前的无助,让你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窝火,期待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歧视总会在身边的。
苦很多,但是苦越多,收获越多。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是你有没有抬过你的脚。

我和大家不太一样,本科在同济,研究生却去了国外二流院校。所以我来说值得的瞬间,恐怕更多的还是血泪史。
我是13年出去读研的,在美国呆了差不多快七年了。
本科的时候,我是个dota1路人王,天梯单排2100,排名 1000左右。当时大三大四都没怎么上过课,经常在寝室通宵打有戏,有一次通宵打了两天。我室友说晚上睡觉前看到我是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的专注动作,第二天醒来我还是这个动作,晚上吃完饭回来我还是这个动作,睡觉起来我还在继续,真的恍如隔世…
当时不学习疯狂玩游戏这种底气,大部分因为是觉得一方面我在土木行业最好的学校读书,成绩再差也能去设计院混资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上海人,没有买房的压力。
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必须出国,那时候找了中介,选校申请全都交给别人。而我自己,打游戏这么勤奋,导致绩点学院倒数,自然也申不到什么好学校好专业。我也从来没有研究过未来的规划,就这么傻乎乎地出国了。
到了国外刚开始完全傻眼了,我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都是些二本二流学生,我本科学校可能在整个班级里top1了。我记得Operations Research课的期末考,我是唯一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且还提早一个小时交卷的,而其他人都还需要老师延长时间。
其实就相当于我过去这么多年的努力,甚至还可以的本科背景,在出国的那一刻全部归零了。因为研究生没有继续本科的专业,即使是同济,也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优势。
后来我整个研究生阶段拼了命地努力,旁听各种CS的课,投简历,找实习,找工作,我记得有个同专业的学长有一次听到我要去面试,就用嘲笑的语气对我说:”我们专业又找不到工作,你瞎折腾什么”。我心里也非常清楚这点,美国找工作有时候是非常看出身的,这种危机感常常伴随我,就算再多的discouraging的声音,我都从来没有失去信心。
一直到后来找到工作,两次在职跳槽,每次都仿佛重新经历一次高考,这种努力奋斗的习惯渐渐在身体里扎根,根本停不下来,到后来看电视看youtube都是会经常快进,因为这样节约时间,导致跳槽好了闲下来了都不知道怎么去享受生活了。
再回头看看我的“辉煌”的曾经呢?

大部分80,90后都是在父母老师的严厉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的父母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历着高考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那个时代遍地开花,凡是有一定学历的人,或者有一定胆识的人,都能在每个空缺的岗位里占一席之地,肯努力,就能成功。在这样的生长背景下,不管是自己靠这条路成功的,还是看着同龄人靠这条路成功的,我和同龄人的父母都信奉“读书改变命运”的箴言。
我从小也是在这样的教条下生活的,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在好学生这个角色上一直扮演的不错。
小学进的是区乃至市最好的重点小学,那个时候奥数刚流行起来,我们小学的奥数班在新加坡的国际比赛上就拿到了非常好的名次;
初中在区重点,我也在努力读书读到近视,补课不断,最后没参加中考,直接保送进了市重点高中;
高中阶段,我爸妈非常严厉,可惜我非常叛逆,做考卷的间隙从不闲着,谈恋爱打dota,代价就是高考并不是很理想,最后去了同济。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在装逼,同济这么好的学校你跟我说你不理想?
但第一,我当时的志愿填的是复旦交大同济华理,我就没想过会去同济,同济的专业志愿都是乱填的;
第二,我考试的确考的很不理想,出分的时候我父母每天给我脸色看,他们甚至觉得我连一本都进不去了;
第三,同济的确是好学校,但毕竟不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人都是向上看的,对我来说的确不够理想。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点,而进入大学前所接触到的人都是一条线,一条同龄人同地区的人的线,初中高中的我们生长环境,智力分布,身体素质,眼界观念,都大致在同一个维度。
进了大学以后,我们开始接触整个平面的人,来自不同省市的室友,不同年龄的学长学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爆炸式地冲击我老旧的三观和思想。
譬如的人他就是能歌善舞,校园十大歌手吸粉无数,相比较而言我进大学前连KTV都没去过;
有的人见多识广侃侃而谈,面试学生会,辩论社,志愿者大队都是手到擒来,并且都是发自肺腑地去讲自己的经历和感触,而我呢?每个面试都要事先准备,临场反应也是尬到不行;
有的人轻松摸框能跑能跳,腹肌八块游泳飞快,相比较而言我初中主课老师乐忠于把体育课霸占为自己的课,我所在的理科班是全年级平均身高最低的;
有的人课题研究做得好,写了漂亮的论文,参加大学生竞赛就是能得奖,相比较而言,我根本不懂做科研的方法,也不懂创新。
诶,你就发现这个大学校园里,人人都是闪亮的明星,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书呆子,而这个书呆子以为自己非常会考试,结果还是被外地落榜来同济的大神们甩十条街。
大学四年里,我这种怀疑自我,羡慕旁人的瞬间是很多的,也让这个社会在发展了几十年后的新意识形态初露端倪。
虽然我表面整天嘻嘻哈哈,但内心变得很自卑,因为我发现我什么都不会,哪儿都没去过,在狭小的世界里相信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结果被现实打得满地找牙。我想要把我的自我怀疑推翻重来,但一直找不到新的定位,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当时的我觉得,我毕业可能最后就在一个设计院混资历到老了。
后来,当然大家也看前文知道了,我没有以这种花苞状态直接进入社会,因为某些原因,我去了美国读研究生。
出国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不再是一个面,而是立体的发散的,它包含各国各地各种人种,老有中青各个年龄,富人中产穷人各个阶层。而每个人在不同年纪不同高度,所求所想和思维层次都大不相同。
我在波士顿上学,女朋友在纽约生活,所以我每两三周都会开车去一次纽约,上班后先后跳槽去了西雅图和湾区,算是非常折腾的一个经历了。
在这些经历中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进入了高高低低的圈子。
就拿中国人的圈子来说,东西部的差异就非常大。波士顿学校有上百所大学,留学生非常多,是一个比较干净比较年轻的城市,我曾经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波士顿当地的留学生舞团,去看过她们的演出,演出后还一起吃过饭唱过歌,给我这么个nerd的感受非常震撼。整个舞团基本都是富二代和官二代,她们的男友也开的都是改装车,轰鸣声不绝于耳,在他们嬉笑怒骂的时候,我这么一个异类nerd也根本插不上话,nerd好好学生圈和富二代圈的格格不入是东部的常态。
而西部科技公司较多,大多数都是毕了业结了婚生了孩子的couple,每天考虑的都是买房炒股,财富自由,公司里怎么和印度人撕逼,虽然湾区的攀比风气也很严重,但整个群体基本都是靠个人奋斗吃互联网资本红利的中产。
2017年有一本畅销书叫《乡下人的悲歌》不知道有人看过吗。美国的很多白人黑人都是书中所描写的蓝领Hillbilly,没有文凭的数百万工人阶级,总是和贫穷,酗酒,吸毒,失业挂钩,在美国留学生活里可以遇到相当比例的这类人。
而美国金字塔尖的精英白人都是极其聪明且勤奋的。我女友的导师是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每天7点准时到办公室给我女友上课,之后再开始上班。而我平时都要睡到9点,睡眠不够脑速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这种晚睡早起我根本学不来。我也和哈佛经济学的高材生一起共事过,他的表达能力极强,看我有一点迟疑后迅速回应:”what’s your concern?”,那种反应速度和察言观色,我至今都觉得望其项背。
本科的时候,我仰慕那些见多识广侃侃而谈的同学,出国后,我突然发现以前仰慕的同学在我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了。刚开始我还会觉得出了国,我自己不知道比曾经的同学高到哪里去了。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人和人之间从来都没有谁比谁高到哪里去这一说,大家都一半在白雪一半在泥土里,可能哪一步不小心踩空了就半截身子下去了,运气不好的人可能一生都很难再爬起来。
当你什么样的神人都见过以后,就会接受自己的普通。
那些一个个认识到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瞬间,就是我觉得的“值得”。
出国后,我所经历的成长是过去读书阶段无法相比的蜕变,这蜕变是建立在无数个麻烦,无数个痛苦和叹息,无数个试炼,无数个成功失败和无数个离别上的,细节在这里不做赘述,我想凡是在美国生活过拼搏过的学生都明白这些。
我觉得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权衡某一个瞬间值不值得,只在纵身一跃的勇气和切实的行动。我的高中,本科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上海人,所以他只需要安稳简单地生活,不需要太过于拼命,就可以过得很富足。
我相信如果我没出国,我也就这样舒坦地走下去了。但我相信出国后的这些经历和往上爬的信念,会带我走得更高更远。
作者:棕榈大道专业导师XIE,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不会后悔!再来人给了我圆了我的出国梦。

去荷兰留学,你后悔吗?
去荷兰留学,不后悔的。荷兰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语: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简称“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与德国、比利时接壤。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语言:荷兰官方语言是荷兰语,和英语很像,英、德、荷兰语...

在加留学生很后悔想回国,怎么办。
那时我刚中考完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虽然国内的中考成绩可以进一所不错的高中,但是我仍然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出了国。出国后发现身边的留学生基本都是混子,...但是如果真的对北美大学没什么兴趣的话,客观的好好考虑回国的事情,然后努力学习申请那所你喜欢的日本的大学,不要让自己更后悔就是最好的了。加油! 追问...

在韩国的留学生 你们后悔去了么
我也在韩国上学 其实吧 8 90%来韩国留学的 都是学习比较烂的 没出路的选择 素质普遍差 那得看后悔什么了 教育跟不上后悔?其实韩国教育还是不错的 老师的态度也不错 经济跟不上后悔?这没办法了 中韩关系问题后悔?这问题就深了 你看几个韩国人对中国人不好就认为韩国人普遍都是坏人,你看几...

去日本留学怎么样,日本留学,日本留学回国了很后悔
很大一部分经历要放在学习上。如果就职,压力先不说,肯定是忙忙忙。但是,日本留学的经历,将会是每一个日本留学生的财富。没有去过的同学,是无法体会到那种酸甜苦辣,回国后看来,虽然当时苦,回想起来是甜。因此,个人有个人的留学经历。如果问我日本留学后悔么,一点儿也不后悔。

去俄罗斯留学会后悔吗
俄罗斯留学后不后悔,要看每个学生留学后的努力和自身的发展,因为不是每个孩子留学都能学好,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留学,所以要先明白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选择俄罗斯留学后会后悔。俄罗斯留学有很多盲点,也有很多坑,如果你不去注意,肯定会后悔。因为本来你有更好的选择,但因为某些个人利益人家对你隐瞒...

我后悔送孩子出国留学 哪种人不适合出国留学
很多家长说自己后悔送孩子出国留学,哪种人不适合出国留学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国留学到底好不好 出国留学有很多的好处,也有相应的不好之处,你如果选择留学需要慎重考虑。总体来说出国留学有两大好处:(当然这里所指的是正规的好的大学,而不是什么随便一所大学,也许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

为什么大家从来不后悔去国外留学
未来去国外发展,留学拿一个海外学位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跳板。以澳洲为例,它在技术移民打分标准规定上,非常有利于拥有澳洲学历的外国学生。此外,在国外发展,手里有一张本国的学位证书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的学位往往较难受到本地公司或跨国企业的承认。……有那么多利好,大家从不后悔去留学 ...

为了陪伴父母放弃出国+后悔了怎么办?
2. 寻找解决方案:在处理后悔感的同时,看看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你的后悔。你可以考虑与父母进行坦诚沟通,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并探讨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更好地平衡你的需求和关心父母的责任。3. 制定计划:如果你仍然对出国有兴趣,可以开始制定计划,以实现你的目标。这可能包括寻找其他机会、申请留学、...

德国留学压力大,毕业很艰难,后悔了我该怎么办
光是给你打鸡血加油,并不能解决问题,你也不差那一句鼓励。首先看你学业进行到哪一步了,要是第一二学期,劝你及时止损,这么难受得过日子,还得再忍3、4年,就算了吧,及时回国,请爹妈亲戚帮帮忙,运用你已经掌握的德语知识,未必找不到工作。要是已经中高学期了,那就该好好分析,到底是因为...

为什么去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后悔了?
二、 不要去韩国留学的原因二:畸形的韩国前后辈文化。韩国自称是东方礼仪之都,因为韩国是一个深受儒教思想影响的国家,但这种文化并不是人与人之间发自自内心的互相尊重,而是已经演变成了-种形式主义的畸形文化。韩国讲究前后辈的尊 卑有别,只要年龄比你大的,都属于你的前辈。前辈对后辈,可以随意训斥...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