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仡佬族的禁忌有哪些

2024-06-29m.fan-pin.com
~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仡佬族有着很多的禁忌,你知道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仡佬族的禁忌吧。

  仡佬族的禁忌有哪些

  道真仡佬族禁忌较多,有的虽寓趋吉避凶之意,实多迷信之说。偶遇不详,每怨禁忌不严,自增阴影,心情不畅,办事不顺,遂愈迷信。社会交往,互尊互重,无礼犯忌,轻则不悦,重则引起争端。

  1、忌凄清晨忌说鬼道种。晚间忌家中嘘声。正月初一忌扫地、向屋外倾水,忌捉虱,忌打骂孩子,忌见戳种。惊蛰日忌犁牛。春分田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三月初四及逢戊日忌动土,不耕锄。七月十五忌儿童夜出。除夕、春节忌推磨春难。吃年夜饭忌头碗饭泡汤。忌红沙日、杨公忌日外出办事。男忌女跨“尿骚”、忌从晾晒的女裤下通过,忌女孩骑“马马肩”。背女子过河忌女张腿骑腰。新婚成礼时忌孕妇在堂。忌毛脸姑娘(未婚女子)先坐新郎新娘的床。妻孕夫忌打蛇和抬丧。

  2、家有孕妇忌砍门槛、忌随意搬动物件和钉铁钉。头年挂果忌孕妇采摘。忌女儿回娘家分娩。产妇未满月忌跨大门槛、忌串户、忌别人借物。忌冷丧入宅。丧家忌推磨。给死者穿洗忌洗背。着孝帕忌入他人宅。晚辈取名忌犯尊长名讳。对朋友忌言而无信。忌入别人卧室。忌打铁匠空砧。忌打石匠空器。忌跨木匠高竿尺。

  3、忌语忌说人短处、隐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长姓名。忌说有妇男子脑壳尖。请妇女拿瓢忌说瓢(嫖)而说舀。逢媒人忌说媒(迷)改呼“三百杯”。翁媳忌耳语。兄与弟媳忌笑德。老人公在灶前忌说烧火改说燃火或传火。乘车忌说翻。过渡忌说磕、翻、沉、落、敬。煮酒熬糖忌说酸。烧砖瓦忌说红。解放后,迷信禁忌渐次消失,边远乡村,尚有残存。属于礼貌性的,仍多沿袭。

  仡佬族的习俗

  节日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春节期间,仡佬族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守岁,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须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数量不一,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个或四个小的,有的是三叠,各有3、5、7个粑粑。以粑供祖的时间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节”也称“爱鸟节”,石阡县每年五、六月间都要举办。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外,仡佬族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只是形式、礼仪上有差异。安顺、普定、镇宁一带的仡佬族,还过“六月初六”,杀鸡备酒敬奉“秧苗土地”。

  吃新节,各地仡佬族均过,时间不一,内容大同小异,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采摘新粮 ,以新粮祭献祖先,举行将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放生”活动是这一节日的中心内容 ,而且必须要在过节之后 ,人们才能开始食用新粮。吃新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到田间地头摘取新庄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饭,备酒敬祖,以感谢祖先拓荒种地、泽惠后人的恩德,然后大家吃新,欢庆一年的丰收。

  各地仡佬族还在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又称“敬牛王菩萨”、“祭牛王”。每到这一天,仡佬族除了杀鸡备酒敬供牛王外,同时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挂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门口,让牛“照镜子”,之后取下糍粑喂牛,给牛“做寿”。有的地方还要给牛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

  婚恋

  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长期错杂而居,缔结族际婚姻、经由自由恋爱而到政府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日益增多。

  仡佬族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以前曾经实行过的对于妇女的一些歧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楼,不能跨大门等都已经废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较多者,尊大哥为家长,有“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之说。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随小儿子居住,财产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儿子未婚,可适当多分,以补偿结婚所需 。

  丧葬

  仡佬族葬式独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竖埋、倒埋是仡佬族的传统葬式,“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是仡佬族的传统丧仪。

  比如贵州遵义、仁怀等地仡佬族的踩堂舞,最初是在坟前进行,后来逐渐改在灵堂。跳踩堂舞时,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杆,舞丝刀,边跳边唱在前引导,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舞蹈者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名称有“四瓣花”、“柳穿雨”、“梅花阵”等。众人围棺边唱边以足顿地,不时发出“呵夥”的喊叫声,表示踩踏驱赶咬啄始祖尸体的蚂蚁和乌鸦。大多数地区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灵前唱孝歌。亲戚来祭奠,丧家须敬酒致谢。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安葬时,除个别地区要请鬼师选日择地,念经做“道场”和“交牲”(向死者交纳牲口的仪式)外,一般不择日选地。

  仡佬族的丧俗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丧葬的特点。



佬族语言
在词汇方面,伊森语与老挝语有着显著的区别。伊森语大量借用自泰语的词汇,这是由于19世纪后期,老挝族和伊森族的社会分隔导致的。例如,对于外来的新事物,如“机车”在伊森语中被称为“lotmotorcy”,而在老挝语中则是“lotjak”,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个群体在语言发展上的独特路径。总的来说,佬族的...

仫佬族的特点?
么佬族,有159000多人,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么佬族自治县。“么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么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么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么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

仡佬族牛王节的传说
便下凡到人间,帮助吃佬族人开荒垦地,种植五谷杂粮,使吃佬族人过上了舒服的日子。仡佬族人不忘神牛的功劳,在秋末粮食丰收的时候祭牛王,感谢神牛对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从此以后,这一带的仡佬族人把牛看作自己的恩人,决定不打牛,不吃牛肉。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仡佬族人还有这个习俗。

佬族舞蹈有什么特色?
佬族舞蹈的特色与简介 少数民族的舞蹈大多都体现当地的民情。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仫佬族的神话传说多以歌颂英雄、描写爱情为主旋律。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都是自由恋爱的。那么,一起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当地的舞蹈特色吧。白马舞,仫佬族舞蹈,有“白马舞”为纪...

泰国的民族有哪些
泰国的主要民族包括泰族、佬族、高棉族等。泰族是泰国的主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主要分布在泰国的各个地区,尤其是中部和南部。泰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包括独特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等。佬族是泰国的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泰国的东北部。佬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包括...

仫佬族依饭节的传承现状
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进而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佬族族依饭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民族节日大多集中众多的民俗事象,场面大,参加者众,民族风情浓厚。特别是娱乐性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耿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1}佬族的“坡节”等,气氛热烈,游人置身于节日中,可观可赏,可歌可舞,因而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瑶族的...

什么族有什么节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么佬族---立冬后的“吉日”是依饭节: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四月八是“牛生日”:让牛休息,给牛吃一团糯米饭。 高山族的节日 来源:中国民族摄影协会 发布时间:2006-07-12 台湾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金秋季节,各个部落都要举行丰收节的盛会。热情的排湾人总是请来许多客人,一起...

关于拉祜族,黎族,仡佬族的问题
关于拉祜(hu)族,黎族,仡(ge)佬族的问题。这三个民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色,风俗习惯,节日,图腾。每个民族只要一个大概的就可以了,每个民族读出来,大概1到2分钟。(选择最优答案。急用!有加分。)每个民族的简介大约在100-200字之间 展开 ...

风格素朴简约的仫佬族服饰文化
用它做成背儿带,再用五色丝线绣上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精致美观,栩栩如生,更充分显示了佬族妇女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仫佬族男性服饰如今与当地汉族、壮族服饰差别不大。男穿对襟上衣、长裤,年老的着琵琶襟上衣,穿草鞋。女性服饰简朴大方,过去的姑娘留辫,出嫁后结髻,现在多已剪发。饰...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