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机构? 古代的三省六部相当于现在的哪些部门

2024-07-03m.fan-pin.com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一个怎么样的机构?~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十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复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元丰改制,以三省取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除正、副宰相外,门下、中书省分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掌原谏院所领谏诤弹劾职务,起居郎、起居舍人掌原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务,又分设门下后省、中书后省,为门下省及中书省下属机构,分别以给事中及中书舍人主管,以给事中掌原封驳司的封驳职务,并以封还词头的方式行使封驳权。
尚书省下领六部,由各部尚书、侍郎主管,以原审官东、西院,流内铨,三班院所领职务归吏部,以原三司与司农寺所领主要财政职务归户部,以原太常礼院所掌礼仪职务复归礼部,以原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复刑狱及三司有关审核会计帐册等职务并归刑部,以原三司有关修造、坑冶等职务归工部,某些次要军务归兵部,并废除枢密院之外的旧有机构,恢复六部下属二十四司。
宋哲宗元元年(1086),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建炎三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水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辽代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盘点隋唐的三省六部都是干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哪些部门

三省六部在中国的每个朝代的作用是有略微的差别的,但总体上每个朝代的三省六部都是起到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分割相权,巩固皇权的作用。

官员议事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而六部则分别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这个制度原来是西汉以后才长期发展形成的。三省的形成目的在于当权者为了巩固皇权来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过高权力。在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的组织形式不断变化。到了隋朝,才被划为三省六部,主要事务是掌管中央政令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六部官员

到了唐朝中期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实际上的宰相。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宋主要继承唐制,但北宋前期事实上三省六部以前的主要职权都已经被转移给了其他的朝堂机构,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后来,到金、元、明,三省更是毫无其实际意义,六部彻底取代三省六部制度。皇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取得最终胜利。

皇帝

实际三省六部在政治上起到的作用相当的大,基本上是国家政治决议中心的地位,但处在古代皇权社会,其实际作用也只是在皇权相权中起一个平衡作用而已,当自身权力过大威胁到皇帝的地位,立刻就会被闲置下来。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每个朝代的三省六部都是起到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分割相权,巩固皇权的作用。

三省六部是不同的机构,但是他们各司其职,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

中国古代的三审六部相当于现代的一个行政机构。他们的权力比较大。

三省六部应该起到的作用是帮助皇上处理政事,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

狄仁杰身为宰相,只是三品官!那么一品、二品官究竟是什么人?
三省的官员基本上就已经是权利的巅峰了,但都是正三品官员。那么一二品都是一些什么人呢?唐朝的官员其实有不同的种类,有爵官、勋官和职官,其中职官就是三省六部的大臣们,职官的最高品级也就是正三品,就是三省的领导。而爵官往往都是那些皇亲国戚,类似于清朝时期的王爷,他们的品级都在一品和...

经历了南北朝长时期的战乱,隋朝的人口为什么还那么多呢?
而且南朝朝代的更迭都是取而代之,大规模战役和兼并战争很少,这也为人口的增加保留了相当大的基数。隋文帝的开明之治 隋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其建立隋朝之后变开始了一系列国家治理方面的改革。政治上开创三省六部制,造就了稳固的政治体制。经济上,他提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社会方面...

新科状元相当现在什么官
状元本身并不是官职,并不能与官职并论。状元只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场殿试第一名的称号而已,只能说是一种当官的资格,至于究竟几品官,要看皇帝授予其什么官职。所有通过这几个科的士子,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试,叫做选试,才可以正式当官。比如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

请从多角度评价李世民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

害死他的并非是武则天,那害死长孙无忌的幕后凶手是谁?
长孙无忌在唐朝开国之初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从李渊开国,到李世民上位,再到李治继位,长孙无忌都是勤勤恳恳的在辅佐李家的江山,他的妹妹,长孙无忌嫁给了李世民,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长孙皇后。可以说长孙家族是唐朝忠心耿耿,坚贞不渝的代表。李渊上位后,封长孙无忌为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说,是长孙无忌...

隋文帝民族政策
靺鞨地处高丽以北,邑落各有酋长,不相统一,共有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黑水部、白山部,而黑水部尤为劲健,即古代的肃慎氏,居住多依山水。开皇初年,靺鞨相继派使者向隋天子贡献,隋文帝诏令靺褐使者说:“朕闻听你们那里的士著居民勇敢敏捷,今特前来相见,实与朕意相符。朕视你等如子,你等应敬朕...

李林甫深受宠信,仅仅是因为他帮助过李隆基和杨玉环吗?
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奸相李林甫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李林甫究竟是怎么发迹的?他为何能得到唐玄宗的宠幸,并能执政长达19年时间?他执政期间都做过哪些坏事,以至于让强盛的唐朝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李林甫出身宗室,曾祖父李叔良(长平王)是唐高祖的族弟,祖父李孝斌官至原州长史,父亲...

历史上的隋炀帝究竟是不是“暴虐昏君”?
隋朝建立后,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设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从此寒门学子入仕不再是梦,到了杨广时代,他增设科举进士科,将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点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根据杨坚,杨广的诏书可知,隋朝五品以上官员是由推荐而来而非科举,这实质上是察举制,...

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何失败的看法
这次改革一改自隋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变成了近代国家机构。重要的是,这一改革体现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进步原则,这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一个大大的限制。清末中央官制改革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近代化。

为何宋代会出现冗官冗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