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大明末期的农民起义,真是一匹马导致的吗?

2024-05-19m.fan-pin.com
~

在《礼记·月令》中,最早对“马政”做了注释:“谓养马之政教也。”可见,把一般的养马业上升为马政萌芽于商代,而老百姓养马则开始于明代。


唐贞观年间,官马数量达到了70万匹以上,而北宋时代马匹的数量不过21万匹,足见国力的强弱。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所说:“自古有天下国家者, 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当者, 必数马以对……其下太仆及诸牧监各令修职, 毋怠所事。”

朱元璋既然将“养马”抬高到国家战略层面,那就需要全民动员,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减少官牧的压力,还能迅速增加马匹数量。


但是,结果如何呢?

先来看看养马制度的设计,当地民户养马有三种方式:

一是“计亩养马”,一匹公马对应50亩地,母马翻番,领养者可以免除上缴公粮;

二是“计丁养马”,根据任务量的多寡领养不同数量马匹,其中规定:马匹有死亡、或者出生数量不够,就要相应赔偿;

三是“计户养马”,按照民户数量来领养马,江南和江北数量上有所不同。同样,马匹没了,以“差役”形式进行赔偿,当然,领养者可以免除劳役。政策虽看上去“利好”,但养马并不是个轻松活。按照朝廷的意思,就是保证大马生小马,不能将给马养死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

首先,谁也无法保证,自己领养的母马可以年年“产驹”,如果数量不达标就要交钱。

根据《菽园杂记》记载,民牧最苦之事就是“母马不孳生而百姓自行赔补。”当时,新乐县有一家每三年赔“二驹”,九年下来举家破产。

既然,生不出小马要赔钱,那么,是不是生的越多就越好呢?

答案是:更糟糕。

生的越多意味着要养更多的马,负担会更重。这样一来,养马非但不能创收,还会弄得自己倾家荡产。最终,没有人再做这份吃力不讨好的活了。

那么,“计户养马”是不是就可以减轻负担呢?

事实上恰恰相反,出力的人往往是最贫穷者,更是加重了穷苦人的负担。朱元璋得知后很是生气,便下了命令要严惩,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其次,百姓养马,还要自己送到太仆寺进行验收。

太仆寺是明代负责马政和畜牧的中央政府机构,受兵部领导,官秩从三品,领导官员为太仆寺卿。

当时,太仆寺不在养马者附近,近的几十里地,远的几百里地。人走的辛苦,马也疲惫,一路上的开销还要自掏腰包。验收时合格倒也罢了,不合格就要原路返回。有数据显示,当时验收不合格率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试想一下,辛苦一年啥也没捞着,还要往外掏钱,谁不心疼?

于是,贿赂检验官员成了一种“通行”方法。官员高兴了,老百姓这一年的辛苦也就没白干。只不过,这其中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最后,地方官员不乐意了。

本来,田赋劳役是老百姓的“本职工作”,大家都忙着养马,哪有功夫种地?地方官员收不到公粮、赋税,他的责任谁来扛?

于是,马政官员和地方官员掐架,使得朝廷也很为难,始终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生活在明代,那么,“弼马温”这个场景是不是有所暗指呢?

其实,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强大军事,但是,在层层机构的盘剥下,反倒出现了隆庆、万历年间,种马被朝廷大规模变卖的情况。而底层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为了养马最后更是家破人亡。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只能铤而走险。

马养不好是重罪,揭竿而起没准还能闯出一条路,索性转而做“响马”,以此谋生。尤其河北地区严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一呼百应,聚流民、响马、屯军数千人,屡败官军,官府称之为“响马盗”,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


朱元璋的本意虽然不错,但是,他将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不体恤民生,势必引起“反噬”。最后,马政实行了这么多年还是要向西番购马,这岂不是一个“反讽”?

而当时,设立了一堆官僚机构,养了一大帮官僚人员,还不如用这些费用去买马。所以,一个制度的设立,如果只是满足上层的“需求”,而不顾底层的“民愿”,注定以失败结局。

最后,真如朱元璋所言,马匹数量检验国力,明末全国的官马数量也只有鼎盛时期的1/5到1/4。


其实,不管怎样的制度,都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满足百姓的利益需求,否则,一切都是白费。毕竟,一个国家的统治需要老百姓的支持,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明朝晚期,崇祯的处境到底有多难?多来自于哪里?
明朝晚期,崇祯这位君王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内有农民起义、党争、不团结的百官,外有女真族虎视眈眈。明朝末年由于百姓生活得十分困难,经常是吃不饱饭,所以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在这些广大的农民起义军里面,涌现出了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闯王”李自成。在李自成的带领之下...

.求近代中国农民起义
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向全党发出通知:“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毛泽东特别希望总结历史上李自成和洪秀全两次农民起义的教训,也特别要求我们党要吸取这两次农民...

明朝末期“天子守社稷”开创了“中兴”的局面,为何最终还是丢了江山...
这些皇帝,稍微有点作为的命短,命长点的不务正业,正业都谁在操持呢?历史上除了唐朝,就要数明朝宦官弄权最严重了。而明朝末期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史上少有,皇帝不管事,宦官捞钱玩弄权术忙,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热,饿殍遍野,农民起义自然是此消彼歇,再加上满族的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崇祯又刚愎自用,...

“闯王”是指明朝末期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1.赵匡胤 2.李自成 正确答案:李自成 闯王是指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为何明朝始终无法搞定农民的起义军?是大明王朝腐朽?
并非是因为明朝腐朽,而是因为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朝廷对外既要对付虎视眈眈的后金,对内又要镇压农民起义军,长此以往真的是疲于应对。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末年朝廷内部确实腐朽不堪,朝堂之上愿意干活的臣子没有几个,靠崇祯一个人拼死拼活也拯救不了明朝。明朝的国力在万历三大征中被严重消耗起初明朝在...

盘点明末时期镇守东北的5大统帅,有两位被冤杀,还有一位投降了吗?
洪承畴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其部下孙传庭俘杀高迎祥,并联合孙传庭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但在松锦战役中,洪承畴受...

崇祯未能挽救大明的残局,换朱元璋来能改变吗?
朝代的更替就一直存在。每当到了王朝的末期,天下就会出现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明末时期也是如此,这时候的明朝出现了李自成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本来可以一统天下,结果因为自己的鼠目寸光导致了大顺政权的败亡。由此清军入关,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其实明末时期,是有皇帝可以挽救残局的。

朱元璋算“农民起义”吗?
虽然在好些武侠小说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早被塑造出各种“英明神武”的形象,但同为农民起义出身,为何李自成只能过把皇帝瘾就败亡,却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开创强大王朝?最关键的差距,就是李自成比起朱元璋来,那十分明显的能力差距。尤其见证两人差距的,就是下面朱元璋做到的两件事。李自成哪怕做到一...

明末时期有哪些民族英雄,分别都有什么样的事迹?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末蓟辽督师,曾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因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被害,著有《袁督师遗集》。2、孙传庭 孙传庭,字伯雅,又字白谷,山西代州人,官至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军政。曾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战绩斐然,后因兵员粮草不足又被朝廷催战...

明末军阀出身低微骑驴作战,面对史可法,却始终遵守什么祖制?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各种农民起义层出不穷。那个时候大家靠的都是势力,已经不存在所谓的礼仪了。不过当时有一位军阀叫黄得功,出身低微,却始终遵守着祖训,也就是看到文官要行礼。黄得功不是什么富贵子弟,是个连酒都喝不起的家庭。再加上早年丧父,黄得功和母亲的生活越来越苦,必须想办法挣点钱。正巧...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