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草船借箭中,怎样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形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四字成语

2024-05-17m.fan-pin.com
分别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曹操谨慎多疑
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鲁肃忠厚守信

1、诸葛亮
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算无遗策,画无失理。”
翻译: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画画从来不会违背道理或事理。
2、周瑜
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翻译:我看过《六韬》、《三略》,对兵法有一定了解,既有智谋,又很勇敢。
3、曹操
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形容世故深,极其奸诈狡猾。老:老练。奸:奸诈。巨:大,引申为非常。猾:狡猾。
出处:元·脱脱《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
翻译:极其奸诈狡猾,藏身在州县之中。
4、鲁肃
顾全大局 [ gù quán dà jú ]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一回:“然而要顾全大局呢,也有个无可奈何的时候;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就不能不自己开解自己。”

扩展资料性格特点:
1、诸葛亮
其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忠心耿耿、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2、周瑜
为人宽宏,一表人才,德才兼备,对赤壁之战条分缕析,运筹帷幄颇见军事大家的风范。连大唐第一才子李白也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翻译: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对周瑜的智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曹操
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似乎永远充斥着阴险狡诈,充满心机,总是不相信别人,因为他生性多疑,为了自己心中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不惜拔剑杀害了吕伯奢一家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重情重义和遵守承诺的人,当时投身曹营的关羽要去找刘备,是曹操成全了关羽的忠义。
4、鲁肃
是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他的性格中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1、草船借箭中:
(1)(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心胸狭窄)的周瑜 ,(忠实憨厚)的鲁肃 ,(小心多疑)的曹操;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忠厚淳朴)的鲁肃, (狡诈多疑)的曹操。
2、成语释义:
(1)中文名:草船借箭
(2)拼 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3)出处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出处二:《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4)释 义:借他人的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5)用 法:褒义 谓语
3、历史原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4、演义原文:
(1)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孔明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
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分付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不想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我!”肃曰:“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保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前人有篇《大雾垂江赋》曰 :“大哉长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吴,北带九河。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甚则穹吴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却说孔明回船谓鲁肃曰:“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却不甚便!”肃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鲁肃拜服。
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孔明教于船上取之,可得十余万枝,都搬入中军帐交纳。鲁肃人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后人有诗赞曰:“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顷,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2)译文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理,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自叹不如。
5、延伸:
(1)延伸成语
【注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结构】紧缩式
【灯谜】孔明造箭
出处:
一、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2]
二、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成语示列:
◎他很佩服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计谋。
◎ 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4] 但这些都只是小说艺术而已,史无记载。

(2)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草船借箭——有误(雾);
草船借箭——曹操多疑;
草船借箭——机智孔明。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1、草船借箭中:
(1)(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心胸狭窄)的周瑜 ,(忠实憨厚)的鲁肃 ,(小心多疑)的曹操;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忠厚淳朴)的鲁肃, (狡诈多疑)的曹操。
2、成语释义:
(1)中文名:草船借箭
(2)拼 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3)出处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出处二:《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4)释 义:借他人的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5)用 法:褒义 谓语
3、历史原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4、演义原文:
(1)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孔明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
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分付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不想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我!”肃曰:“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保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前人有篇《大雾垂江赋》曰:“大哉长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吴,北带九河。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甚则穹吴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却说孔明回船谓鲁肃曰:“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却不甚便!”肃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鲁肃拜服。
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孔明教于船上取之,可得十余万枝,都搬入中军帐交纳。鲁肃人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后人有诗赞曰:“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顷,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2)译文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理,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自叹不如。
5、延伸:
(1)延伸成语
【注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结构】紧缩式
【灯谜】孔明造箭
出处:
一、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2]
二、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成语示列:
◎他很佩服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计谋。
◎ 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4] 但这些都只是小说艺术而已,史无记载。
(2)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草船借箭——有误(雾);
草船借箭——曹操多疑;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心胸狭窄)的周瑜 (忠实憨厚)的鲁肃 (小心多疑)的曹操
相信我,我也是五年级的,这个我们学过了!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忠厚淳朴)的鲁肃 (狡诈多疑)的曹操
都行相信我,我也是五年级的,这个我们学过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周瑜: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小肚鸡肠曹操:乱世奸雄、治世能臣、老奸巨猾鲁肃:憨厚老实、大智若愚、雄才大略

周瑜(诡计多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有胆有识)鲁肃(老实忠厚、顾全大局、忠诚守信)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奸诈狡猾)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怎样巧妙的借箭的?
第七,他下令用绳索把草船连接起来,一字儿排开,并又在借箭过程中下令把船头又调过来,这为的就是受箭的面积更大。12 浏览771 2016-04-11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为什么借箭,想谁借草船借箭,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不过有两个版本的。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

预习草船借箭,要用,请多多帮忙。
2.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关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但整件事情有个前因后果,事件中的一些具体情节都有自己的前因后果。 例如,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部分就有个前因后果。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

借什么什么船四字成语大全
1. 草船借箭分哪六步,每步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 第一步:唇亡齿寒(这是先决条件,否则孙刘怎么会有联合的基础?) 第二步:单刀赴会(虽然原著里说的是关羽,但诸葛亮也算是孤身前往孙权那里进行游说联盟,某种意义也算是单刀赴会) 第三步:舌战群儒(这个不用说了吧,诸葛亮单人凭三寸不烂之舌驳倒孙权里的一群...

草船借箭怎么写,有谁知道的
《草船借箭:智谋与胆识的典范》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被传颂千古,成为了智谋与胆识的典范。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前夕,展现了诸葛亮如何利用智慧和胆识巧妙地解决了东吴军队箭矢短缺的难题。当时,东吴与蜀汉联盟对抗曹操的大军,东吴都督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
回答者:旋珠 - 童生 一级 4-2 20:51 这已经是上限了 回答者:QWE741ASD852 - 初入江湖 三级 4-2 20:51 我在龙之志网上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是大作家罗贯中的著名作品.。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草船借箭”这一章节。文章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

草船借箭有八个四字成语来概括全文
某种意义也算是单刀赴会)第三步,即使是周瑜是为了孙权这样做,也是很精彩的)第四步,所以正好用此形容,这是借箭前的最后一步,最终让周瑜想害他的做法破灭了,然后瞒着鲁肃向曹营进发,但除了那些历史学家:瞒天过海(先瞒住周瑜向鲁肃借船,所以才能借到箭)第六步,也摆脱不了这四个字...

...像泼,像倒。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表示,短短四个字,
语言简洁写出当时危急 一句话就两个字 说明时间很少 当时情况紧急 雨下得很大 老师说的 我们在学草船借箭了

草船借箭的借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的“借”,是“借用”的意思。1、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2、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3、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

缩写 草船借箭 400
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使船两侧都受箭,让军士仍擂鼓呐喊.天渐渐地亮了,雾还没有散,船两边都受满了箭.接着二十条船顺风顺水驶回南岸.诸葛亮借箭成功,并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其实不用四百字的其实越少越好,你还可以修改我的,我的可是老师评九十九的希望大家不要复制我的 魅力※紫水晶 ...

...越多越好,用成语概括草船借箭中每个人物的特点,还有三国是那三国...
三国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