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子龙到底去世于哪一年?三国志的记载正确吗?

2024-06-29m.fan-pin.com
~

赵云是三国时期比较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三国演义》中将其列入“五虎上将”,但是从官职上来说,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赵云仅仅是一个杂号将军——翊军将军。虽然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但是翊军将军确实不如四方将军这样的重号将军。除此以外,赵云的卒年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与《后出师表》当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存在较大冲突。那么赵云究竟去世于哪一年呢?《后出师表》能否推翻《三国志》的记载呢?


《三国志》与《后出师表》的冲突

关于赵云的卒年,《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当中有明确的记载。赵云去世于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但是按照《后出师表》中的内容,至少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前,赵云就已经去世了;又根据赵云参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得出,在《后出生表》中,赵云去世时间就是在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发动了一伐和二伐。下面贴一些原文。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后出师表》:“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


《后出师表》存在的争议

如果可以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赵云的卒年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足以推翻《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就是在公元228年,建兴六年。毕竟诸葛亮的上表中的可信度肯定是要高于后人陈寿收罗资料著写的史书。不过《后出师表》本身就存在争议,你可以说他是诸葛亮所写,也可以说它是别人托名伪作。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么其中的史料价值肯定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那么《后出师表》的争议之处在于哪里呢?除了赵云卒年这件事以外,主要是因为在《三国志》以及陈寿编著的《诸葛亮集》当中,都没有找到《后出师表》的直接证据。《后出师表》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的《汉晋春秋》的内容。《汉晋春秋》当然也不是第一手资料,参考的是张俨的《默记》。

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最原始的资料应该就是《三国志》了。《诸葛亮集》也是陈寿整理的一些诸葛亮的作品。这两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后出师表》,所以《后出师表》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关于赵云卒年的个人看法

《三国志》中说赵云卒于建兴七年,《后出师表》中说赵云卒于前一年,建兴六年。《三国志》中记载明确,《后出师表》本身存疑。所以对赵云卒年的辨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后出师表》上。也就是两种情况,一、《后出师表》确实是诸葛亮的手笔;二、《后出师表》是别人写的,安在诸葛亮的头上。

一、诸葛亮作《后出师表》

小编个人的观点是,《后出师表》的确是诸葛亮写的。《三国志》中虽然没有对《后出师表》的直接记载,但是却有一个侧面的证据。东吴辅政大臣诸葛恪,就是诸葛亮的侄子,他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受到了东吴很多大臣的阻力。为了打消这些阻力,确定自己伐魏的正确性,诸葛恪写了一篇《伐魏论》。其中有一句是:“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伐魏论》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和曹魏进行竞争。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虽然三家的地域都挺大,但是实力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曹魏那里都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无论是纸面上的实力,还是后续的潜力,都要超过蜀汉和东吴。如果谁也不打谁,三方稳定发展,那么曹魏最后就会以一个无法消弭的巨大优势彻底压垮另外两国。毕竟曹魏的资源多,蜀汉和东吴跟人家拼发展完全是拼不过的。

而“与贼竞争”也是《后出师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如果不主动北伐,凭借刘备前期东征西讨积攒下来的军事人才打开局面,那么等时间一长,这些老一辈的人去世,锐气一散,蜀汉就会被强大的曹魏困死在益州里。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诸葛亮那样,志在匡扶汉室,履行刘备的遗志。所以诸葛亮上了这道《后出师表》,可以说诸葛亮、诸葛恪叔侄二人面临的境遇还是颇为相似的。

二、《后出师表》托名伪作

当然也不排除重名或者传抄错误的可能性。但一来概率比较低,二来这些情况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解决各种历史争议,没有什么详细讨论的必要。所以小编不采用这两种说法,所以关于赵云卒年的争议和辨析都是基于《后出师表》中的赵云就是蜀汉镇军将军赵云的基础上的。


如果《后出师表》为真,那么就可以确定推翻《三国志》中对赵云卒年的记载;如果《后出师表》是服务于政治的伪作,因为年代相差不大以及诸葛恪的需要,其内容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赵云的卒年应该采信《后出师表》中的说法,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是很值得商榷的。



哪位能详细介绍一下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
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临终,马超上书刘备:“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

三国5大奇才:龙、凤、鬼、虎、麒麟,这些都代表的是谁?
三国五大奇才:其中“龙”指的是诸葛亮、“凤”指的是庞统、“鬼”指的是郭嘉、“虎”指的是孙坚、“麒麟”指的是姜维。三国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了,除了在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小说中作为历史背景出现,其中的每个人物也是大家讨论的重点,而在这些人物中奇才众多,也分别赋予了他们各种各...

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都是谁 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指的是谁
其中尤以荀爽为优,世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一门八龙,这一番赫赫声威足以让荀氏成为恒灵时代的代表。然而荀氏的显赫还远没有结束:“荀大龙”荀俭之子荀悦为汉末著名史家;“荀二龙”荀绲之子荀衍、荀彧与荀谌与荀悦被陈群评为“当今并无对”的杰出人物,而荀彧日后成为曹操的谋主,是三国...

三国历史上有韩德这人吗?“见龙卸甲”里的那个是从哪跑出来的?
三国历史上有韩德这人。《见龙卸甲》韩德是魏国出来的。韩德,中国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历史记载。据小说描述,他是魏西凉大将,随夏侯楙抵御蜀国进攻,被赵云所斩。介绍:却说夏侯楙在长安聚集诸路军马。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

三国6奇才:一龙一凤、一马一鬼、一虎一麒麟,最后的麒麟是谁?
马超 这一马就是马超,马超出生于176年,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马超年少时便负有盛名,被西凉军称之为“战神”,因此曹操曾多次拉拢马超,但是都被马超拒绝了。拉拢不成于是便反目成仇,曹操多次设计陷害马超,后来马超干脆投靠了刘备,成为了曹操的死对头。鬼才郭嘉 相信喜欢读三国的人都...

三国演义 煮酒论英雄,曹操 的关于龙的评价是什么来着?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

94版三国演义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去世了,他的一生都经历过哪些曲折...
陆树铭老师演的关羽非常经典,真的是让人认为他就是关羽,简直是关公在世。忠义千秋,陆树铭老师在《三国演义》里塑造了一个忠肝义胆、傲气凌人的关二爷形象,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在刘备赴江东周瑜之约时,刘皇叔只带了关羽一人,周瑜事先埋伏下了大量刀斧手...

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都是谁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指的是谁
其中尤以荀爽为优,世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一门八龙,这一番赫赫声威足以让荀氏成为恒灵时代的代表。然而荀氏的显赫还远没有结束:“荀大龙”荀俭之子荀悦为汉末著名史家;“荀二龙”荀绲之子荀衍、荀_与荀谌与荀悦被陈群评为“当今并无对”的杰出人物,而荀_日后成为曹操的谋主,是三国...

三国演义中,关兴和张苞的结局是什么来着?战死了?什么时候?看见龙卸甲把...
都是病死的。1、《三国演义》第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交代了关兴的结局: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点将,准备出兵,突然有人来报,关兴病死。诸葛亮闻听此言,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天才醒过来。2、《三国演义》第99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交代了张苞的结局...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