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介绍 宋朝有多少个

2024-06-29m.fan-pin.com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1、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代周建宋,改年号为元建隆。建隆四年十一月改元乾德;乾德六年十一月改元开宝;开宝九年十月崩,年四十九,在位十七年。
2、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开宝九年十月癸丑即皇帝位,十二月甲寅改元太平兴国。九年十一月改元雍熙;雍熙四年后改元端拱;端拱二年后改元淳化;淳化五年后改元至道;至道三年三月崩,年五十九,在位凡二十二年。
3、宋真宗赵恒至道三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咸平。咸平六年后改元景德;景德四年后改元大中祥符;大中祥符九年后改元天禧;天禧五年后改元乾兴;乾兴元年二月戊午崩于延庆殿,年五十五,在位二十六年。
4、宋仁宗赵祯
乾兴元年二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圣;天圣十年十一月改元明道,明道二年改次年为景祐;景祐五年十一月改元宝元;宝元三年二月改元康定;康定二年十一月改元庆历,庆历八年后改元皇祐;皇祐六年三月改元至和;至和三年九月改元嘉祐;嘉祐八年三月辛未崩于福宁殿,年五十四,在位四十二年。
5、宋英宗赵曙
嘉祐八年四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治平。治平四年正月丁巳崩于福宁殿,年三十六,在位凡四年。
6、宋神宗赵顼
治平四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熙宁。熙宁十年因天下大旱,次年改元元丰,寓意五谷丰登、天下富足。元丰八年三月戊戌崩于福宁殿,年三十八,在位凡十八年。
7、宋哲宗赵煦
元丰八年三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元祐。元祐九年四月改元绍圣,绍圣五年六月改元元符,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崩,年二十四,在位十五年。
8、宋徽宗赵佶
元符三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中靖国。逾年又改元崇宁,崇宁五年后改元大观,大观四年后改元政和,政和八年十一月改元重和,重和二年二月改元宣和。宣和七年十一月庚申内禅皇帝位。靖康二年二月为金军所掳北上。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甲子崩于金国五国城,年五十四,在位凡二十五年。
9、宋钦宗赵桓
宣和七年十二月受禅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靖康,寓意国家安定无乱、百姓富足安康。靖康二年二月于徽宗同为金军所掳北上。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崩,年五十七。

10、宋高宗赵构
宣和三年(1121年)十二月封康王,靖康二年五月庚寅朔于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建炎四年后改元绍兴。绍兴,即绍祚中兴,意: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绍兴三十二年六月禅位。孝宗淳熙十四年十一月乙亥崩于德寿殿,年八十一,在位三十六年。
11、宋孝宗赵昚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受禅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隆兴;隆兴二年后改元乾道;乾道九年后改元淳熙,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月禅位。绍熙五年六月戊戌崩于重华殿,年六十八,在位二十七年。
12、宋光宗赵惇
淳熙十六年二月受禅,次年改元绍熙。绍熙五年七月被迫禅位宁宗,史称”绍熙内禅“。庆元六年八月辛卯崩于寿康宫,年五十四,在位五年。
13、宋宁宗赵扩
绍熙五年七月即皇帝,次年改元庆元。庆元六年后改元嘉泰;嘉泰四年后改元开禧;开禧三年后改元嘉定;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丁酉崩于福宁殿,年五十七,在位三十年。
14、宋理宗赵昀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宝庆。宝庆三年后改元绍定;绍定六年后改元端平;端平三年后改元嘉熙;嘉熙四年后改元淳祐;淳祐十二年后改元宝祐;宝祐六年后改元开庆;开庆元年改次年景定;景定五年十月丁卯崩,年六十,在位四十年。
15、宋度宗赵禥
景定五年十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咸淳。咸淳十年七月癸未崩于福宁殿,年三十五,在位十年。
16、宋恭宗赵㬎
咸淳十年七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德祐。德祐二年二月赵㬎投降元军,元世祖封为瀛国公,后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遣之入藏为僧。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㬎因作诗追念故国而被赐死(一说是自然死亡),年五十三。
17、宋端宗赵昰
德祐二年恭帝降元后,赵昰在同年五月于福州被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为帝,改元景炎。景炎三年四月崩,时年九岁。
18、宋末帝赵昺
景炎三年四月月被陆秀夫、张世杰等于冈州拥立为帝,五月癸未朔,改元祥兴。祥兴二年二月宋、元两军在崖山展开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宰相陆秀夫负帝投海,时年八岁。宋亡。

宋朝共有18位皇帝。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
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
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
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6、宋神宗赵顼
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7、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
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
8、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
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9、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
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
10、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

11、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
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12、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
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13、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
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14、宋理宗赵昀(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
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15、宋度宗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
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16、宋恭帝赵隰(1271年—1323年)
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諡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7、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
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
18、宋卫王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
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南宋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宋

宋朝皇帝分别是: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扩展资料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皇帝列表如下:

赵匡胤    宋太祖    公元960年    

赵光义    宋太宗    公元976年    

赵恒    宋真宗    公元997年    

赵祯    宋仁宗    公元1022年    

赵曙    宋英宗    公元1063年    

赵顼    宋神宗    公元1067年    

赵煦    宋哲宗    公元1085年    

赵佶    宋徽宗    公元1100年    

赵桓    宋钦宗    公元1125年    

赵构    宋高宗    公元1107-公元1187    

赵旉    宋简宗    1129年    

赵昚    宋孝宗    公元1127-公元1194    

赵惇    宋光宗    公元1147-公元1200    

赵扩    宋宁宗    公元1168-公元1224    

赵昀    宋理宗    公元1205-公元1264    

赵禥    宋度宗    公元1240-公元1274    

扩展资料:

宋朝国号

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 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绍兴八年(1138年),以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为行都,称为行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皇帝顺序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赵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1、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出现了“仁宗盛治”,这也是宋朝的巅峰时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此外,包拯、范仲淹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大臣也都是在宋仁宗期间出现的。

3、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变法最终因守旧势力的反对宣告失败,但宋神宗希望通过变法图强之心,从未衰减。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

4、宋孝宗赵昚

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共有十八位帝王,分别是:

1、太祖赵匡胤 ;

2、太宗赵炅 ;

3、真宗赵恒 ;

4、仁宗赵祯 ;

5、英宗赵曙 ;

6、神宗赵顼 ;

7、哲宗赵煦 ;

8、徽宗赵佶 ;

9、钦宗赵桓 ;

10、高宗赵构 ;

11、孝宗赵昚 ;

12、光宗赵惇 ;

13、宁宗赵扩;

14、理宗赵昀 ;

15、度宗赵禥 ;

16、恭帝赵㬎 ;

17、端宗赵昰 ;

18、末帝赵昺 。


扩展资料

国号

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 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 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 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绍兴八年(1138年),以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为行都,称为行在。

近代史学家陈寅恪称宋朝为“天水一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北宋(960年—1127年)

宋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宋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976年—997年    

宋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1063年—1067年    

宋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1067年—1085年    

宋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1085年—1100年    

宋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宋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6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宋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宋简宗    靖文元懿殇孝皇帝    赵旉    1130年—1130年    

宋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189年—1194年    

宋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宗、法宗    孝恭懿圣皇帝    赵㬎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宋怀宗    恭文宁武哀孝皇帝    赵昺    1278年—1279年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君主



中国各朝的皇帝名称是什么?全部皇帝
商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周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

唐朝皇帝列表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则天皇后武曌。7、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8、炀皇帝李重茂。9、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10、谯王李重福。11、玄宗至道大圣...

中国皇帝列表
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暨各朝皇帝始末一览表 (含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秦朝 < 咸阳 >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 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全)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大全及简介 中国历代皇帝共有多少位
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同时深深影响着多少代儿女。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

明清时期24位皇帝的年号,在任时间及大事件
一、明朝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1、2、3、4、二、清朝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1、2、三、大事件 1、靖难之变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24位皇帝列表)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2、刘彻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位期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

所有朝代的皇帝排序,注明年代喔,谢谢。(唐朝、清朝、宋朝、等所有朝代的...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的顺序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 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

中国历经24个朝代,你知道总共有多少个帝王么?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