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恰克图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电视剧走西口中提到的恰克图是现在的哪里?

2024-07-03m.fan-pin.com
清朝时的恰克图是现在中国哪个口岸中国哪个口岸恰克图口岸?~

恰克图(布里亚特语:Хяагта), 清代俄中边境重镇,原属中国。南通买卖城和库伦(今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俄罗斯乌兰乌德)。恰克图位于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和南岸的蒙古国的阿勒坦布拉格(买卖城)隔河相望,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35公里,原属中国。
人口1.53万,1727年建为要塞,次年6月,中俄在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并划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 [1] 旧城归俄,即恰克图,也称特洛伊茨科萨夫斯克。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曾为俄国同中国贸易的中心。1934年因河改名恰克图,俄语意为“有茶的地方”。有公路通乌兰乌德及蒙古国乌兰巴托。

清代中俄边境重镇。汉名买卖城,南通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苏联乌兰乌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图条约》在此草签,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清朝於旧市街南别建恰克图新市街。条约还规定,准许俄国商人贸易,其人数不得过二百人,每三年可进北京一次。1729年清朝立市集於恰克图,并派理藩院司员驻其地,监理中俄互市。汉人称互市地为买卖城。1737年,停京师贸易,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办理。1762年,置库伦办事大臣,专理俄罗斯贸易。其后,因俄国守边官员屡次违约恣行,以致失和绝市。1792年中俄订立《恰克图市约》,重新通市。在俄国境内之恰克图,今俄罗斯仍名恰克图;在当时中国境内之恰克图,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

恰克图是现在的乌兰巴托到乌兰乌德。

恰克图(布里亚特语:Хяагта), 清代俄中边境重镇,原属中国。南通买卖城和库伦(今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俄罗斯乌兰乌德)。

恰克图位于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和南岸的蒙古国的阿勒坦布拉格(买卖城)隔河相望,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35公里,原属中国。

影响:

18至19世纪上半叶,恰克图的互市贸易曾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据记载,1727年10月,中俄政府在此草签《恰克图条约》,次年正式换文。

根据条约规定,两国边境以恰克图等地为界,清政府准许俄国商人来华贸易。以茶叶等日常消费品为主要商品的恰克图互市贸易经久不衰,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特别是19世纪中叶前,中俄贸易几乎全部集中于此。小小的荒漠之丘,一时名声大作,成了中俄贸易的“咽喉”要道。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恰克图



恰克图 清代中俄边境重镇。汉名买卖城,南通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苏联乌兰乌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图条约》在此草签﹐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清朝於旧市街南别建恰克图新市街。条约还规定﹐准许俄国商人贸易﹐其人数不得过二百人﹐每三年可进北京一次。1729年清朝立市集於恰克图﹐并派理藩院司员驻其地﹐监理中俄互市。汉人称互市地为买卖城。1737年﹐停京师贸易﹐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办理。1762年﹐置库伦办事大臣﹐专理俄罗斯贸易。其後﹐因俄国守边官员屡次违约恣行﹐以致失和绝市。1792年中俄订立《恰克图市约》﹐重新通市。在俄国境内之恰克图﹐今俄罗斯仍名恰克图﹔在当时中国境内之恰克图﹐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 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35公里。人口1.53万。原属中国。1727年建为要塞,次年6月,中俄在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并划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城归俄,即恰克图。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曾为俄国同中国贸易的中心。有公路通乌兰乌德及蒙古乌兰巴托。有纺纱及针织厂等。 恰克图与晋商 西汉时苏武曾经在此牧羊,唐朝和元朝时此地分别归北庭都护府和乌里雅苏台管辖,清代恰克图成为中俄交界处的一座边境重镇。历史上,这个城镇的发展繁荣与晋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晋商,系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帮。当时的晋商以义制利,雄霸天下五百年;以诚信为本,纵横欧亚九千里。靠着艰辛的劳作,晋商票号不仅开遍全中国,而且远及俄罗斯、日本、朝鲜及西亚、东南亚各国。当时就有“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在西北贸易上,晋商促进了蒙古、新疆等地的城市发展,民间传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在与俄国的贸易上,晋商远涉戈壁、沙漠,在恰克图与俄罗斯商人进行贸易,促进了恰克图的繁荣,也推动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清初,俄国所需的中国商品是从蒙古地区间接获得的。当时的晋商经过明朝一代人的资本积累,已经是雄视天下的大商业集团,是蒙古地区的主要商家。晋商将丝绸、茶叶、瓷器及生活日用品贩往蒙古地区,俄国商人再从此处购得这些商品运回本国。也有的晋商经喀尔喀蒙古地区至色楞格额塞同俄国商人进行直接贸易。此时的俄国已进入沙皇时代,开始利用国外市场来进行对外扩张。它一方面频频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用武力实现其领土扩张,另一方面又采用扩大通商的手段来开拓国外市场,以弥补其国内商品的不足。 康熙帝在平叛“三藩”、收复台湾之后,两次对沙俄出兵,迫使沙俄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流域归属中国,有效遏制了俄国在中国北部的殖民入侵;条约还规定了双方的通商事宜,双方商人凭借路票进行贸易。自此,中俄之间开始了正式的贸易往来。俄国商队纷纷来到中国北京、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府乌兰巴托)、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张家口经商,而这些地方的商业几乎完全被晋商垄断。因此,中俄之间的早期贸易主要是依靠晋商来进行的,这为后来晋商同俄国商人的大规模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世纪上半叶,俄国开始进一步侵略中国西北和漠北地区,清政府给予严厉打击,将俄国军队赶出中国蒙古地区。同时,为惩罚俄国的侵略行为,清政府禁止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杜绝俄商来北京贸易,中俄贸易中断。由于俄国已从双方多年的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为保住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俄政府于1725年(雍正三年)派代表团来华谈判,希望能与中国继续通商并扩大两国间的贸易。清政府为断绝俄国与葛尔丹分裂势力的勾结,于1727年(雍正五年)同俄国签署了《布连斯基条约》,在此基础上,1728年(雍正六年)两国又在恰克图正式签署了《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划定了双方在蒙古地区的边界,明确了双方的贸易规定:俄国来华经商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每3年来北京1次,免除关税;同时在两国边界处的恰克图、尼布楚、祖鲁海尔设互市,“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周围墙垣栅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税,均指令由正道行走,倘或绕道或有往他处贸易者,将其货物入官。”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图的中方边境地区建立买卖城,这样就将恰克图分为南北两市,南市为中国商民居住,称为“买卖城”;北市为俄国商民居住,称为“恰克图”。由于尼布楚、祖鲁海尔地理位置偏僻,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宣布中止俄国商人来北京贸易。这样,中俄之间的贸易就全部集中在了恰克图。 早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晋商就已经开辟了北京—张家口—库伦一线的通商渠道,并在这些地区与俄国商人进行贸易。条约的签署为晋商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和平环境。晋商凭借着先前的经商优势和雄厚的资本,迅速将商号开在了恰克图,并开辟了库伦到恰克图的商路,对恰克图早期的开市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晋商的介入,恰克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八方商人,聚集于此。

满意请采纳

恰克图 清代中俄边境重镇。汉名买卖城,南通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苏联乌兰乌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图条约》在此草签﹐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清朝於旧市街南别建恰克图新市街。条约还规定﹐准许俄国商人贸易﹐其人数不得过二百人﹐每三年可进北京一次。1729年清朝立市集於恰克图﹐并派理藩院司员驻其地﹐监理中俄互市。汉人称互市地为买卖城。1737年﹐停京师贸易﹐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办理。1762年﹐置库伦办事大臣﹐专理俄罗斯贸易。其後﹐因俄国守边官员屡次违约恣行﹐以致失和绝市。1792年中俄订立《恰克图市约》﹐重新通市。在俄国境内之恰克图﹐今俄罗斯仍名恰克图﹔在当时中国境内之恰克图﹐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
  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35公里。人口1.53万。原属中国。1727年建为要塞,次年6月,中俄在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并划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城归俄,即恰克图。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曾为俄国同中国贸易的中心。有公路通乌兰乌德及蒙古乌兰巴托。有纺纱及针织厂等。
  恰克图与晋商
  西汉时苏武曾经在此牧羊,唐朝和元朝时此地分别归北庭都护府和乌里雅苏台管辖,清代恰克图成为中俄交界处的一座边境重镇。历史上,这个城镇的发展繁荣与晋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晋商,系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帮。当时的晋商以义制利,雄霸天下五百年;以诚信为本,纵横欧亚九千里。靠着艰辛的劳作,晋商票号不仅开遍全中国,而且远及俄罗斯、日本、朝鲜及西亚、东南亚各国。当时就有“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在西北贸易上,晋商促进了蒙古、新疆等地的城市发展,民间传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在与俄国的贸易上,晋商远涉戈壁、沙漠,在恰克图与俄罗斯商人进行贸易,促进了恰克图的繁荣,也推动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清初,俄国所需的中国商品是从蒙古地区间接获得的。当时的晋商经过明朝一代人的资本积累,已经是雄视天下的大商业集团,是蒙古地区的主要商家。晋商将丝绸、茶叶、瓷器及生活日用品贩往蒙古地区,俄国商人再从此处购得这些商品运回本国。也有的晋商经喀尔喀蒙古地区至色楞格额塞同俄国商人进行直接贸易。此时的俄国已进入沙皇时代,开始利用国外市场来进行对外扩张。它一方面频频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用武力实现其领土扩张,另一方面又采用扩大通商的手段来开拓国外市场,以弥补其国内商品的不足。
  康熙帝在平叛“三藩”、收复台湾之后,两次对沙俄出兵,迫使沙俄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流域归属中国,有效遏制了俄国在中国北部的殖民入侵;条约还规定了双方的通商事宜,双方商人凭借路票进行贸易。自此,中俄之间开始了正式的贸易往来。俄国商队纷纷来到中国北京、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府乌兰巴托)、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张家口经商,而这些地方的商业几乎完全被晋商垄断。因此,中俄之间的早期贸易主要是依靠晋商来进行的,这为后来晋商同俄国商人的大规模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世纪上半叶,俄国开始进一步侵略中国西北和漠北地区,清政府给予严厉打击,将俄国军队赶出中国蒙古地区。同时,为惩罚俄国的侵略行为,清政府禁止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杜绝俄商来北京贸易,中俄贸易中断。由于俄国已从双方多年的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为保住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俄政府于1725年(雍正三年)派代表团来华谈判,希望能与中国继续通商并扩大两国间的贸易。清政府为断绝俄国与葛尔丹分裂势力的勾结,于1727年(雍正五年)同俄国签署了《布连斯基条约》,在此基础上,1728年(雍正六年)两国又在恰克图正式签署了《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划定了双方在蒙古地区的边界,明确了双方的贸易规定:俄国来华经商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每3年来北京1次,免除关税;同时在两国边界处的恰克图、尼布楚、祖鲁海尔设互市,“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周围墙垣栅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税,均指令由正道行走,倘或绕道或有往他处贸易者,将其货物入官。”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图的中方边境地区建立买卖城,这样就将恰克图分为南北两市,南市为中国商民居住,称为“买卖城”;北市为俄国商民居住,称为“恰克图”。由于尼布楚、祖鲁海尔地理位置偏僻,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宣布中止俄国商人来北京贸易。这样,中俄之间的贸易就全部集中在了恰克图。
  早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晋商就已经开辟了北京—张家口—库伦一线的通商渠道,并在这些地区与俄国商人进行贸易。条约的签署为晋商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和平环境。晋商凭借着先前的经商优势和雄厚的资本,迅速将商号开在了恰克图,并开辟了库伦到恰克图的商路,对恰克图早期的开市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晋商的介入,恰克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八方商人,聚集于此。



恰克图 清代中俄边境重镇。汉名买卖城,南通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北达上乌丁斯克(今苏联乌兰乌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图条约》在此草签﹐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清朝於旧市街南别建恰克图新市街。条约还规定﹐准许俄国商人贸易﹐其人数不得过二百人﹐每三年可进北京一次。1729年清朝立市集於恰克图﹐并派理藩院司员驻其地﹐监理中俄互市。汉人称互市地为买卖城。1737年﹐停京师贸易﹐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办理。1762年﹐置库伦办事大臣﹐专理俄罗斯贸易。其後﹐因俄国守边官员屡次违约恣行﹐以致失和绝市。1792年中俄订立《恰克图市约》﹐重新通市。在俄国境内之恰克图﹐今俄罗斯仍名恰克图﹔在当时中国境内之恰克图﹐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 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35公里。人口1.53万。原属中国。1727年建为要塞,次年6月,中俄在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并划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城归俄,即恰克图。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曾为俄国同中国贸易的中心。有公路通乌兰乌德及蒙古乌兰巴托。有纺纱及针织厂等。 恰克图与晋商 西汉时苏武曾经在此牧羊,唐朝和元朝时此地分别归北庭都护府和乌里雅苏台管辖,清代恰克图成为中俄交界处的一座边境重镇。历史上,这个城镇的发展繁荣与晋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晋商,系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帮。当时的晋商以义制利,雄霸天下五百年;以诚信为本,纵横欧亚九千里。靠着艰辛的劳作,晋商票号不仅开遍全中国,而且远及俄罗斯、日本、朝鲜及西亚、东南亚各国。当时就有“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在西北贸易上,晋商促进了蒙古、新疆等地的城市发展,民间传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在与俄国的贸易上,晋商远涉戈壁、沙漠,在恰克图与俄罗斯商人进行贸易,促进了恰克图的繁荣,也推动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清初,俄国所需的中国商品是从蒙古地区间接获得的。当时的晋商经过明朝一代人的资本积累,已经是雄视天下的大商业集团,是蒙古地区的主要商家。晋商将丝绸、茶叶、瓷器及生活日用品贩往蒙古地区,俄国商人再从此处购得这些商品运回本国。也有的晋商经喀尔喀蒙古地区至色楞格额塞同俄国商人进行直接贸易。此时的俄国已进入沙皇时代,开始利用国外市场来进行对外扩张。它一方面频频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用武力实现其领土扩张,另一方面又采用扩大通商的手段来开拓国外市场,以弥补其国内商品的不足。 康熙帝在平叛“三藩”、收复台湾之后,两次对沙俄出兵,迫使沙俄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流域归属中国,有效遏制了俄国在中国北部的殖民入侵;条约还规定了双方的通商事宜,双方商人凭借路票进行贸易。自此,中俄之间开始了正式的贸易往来。俄国商队纷纷来到中国北京、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府乌兰巴托)、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张家口经商,而这些地方的商业几乎完全被晋商垄断。因此,中俄之间的早期贸易主要是依靠晋商来进行的,这为后来晋商同俄国商人的大规模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世纪上半叶,俄国开始进一步侵略中国西北和漠北地区,清政府给予严厉打击,将俄国军队赶出中国蒙古地区。同时,为惩罚俄国的侵略行为,清政府禁止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杜绝俄商来北京贸易,中俄贸易中断。由于俄国已从双方多年的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为保住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俄政府于1725年(雍正三年)派代表团来华谈判,希望能与中国继续通商并扩大两国间的贸易。清政府为断绝俄国与葛尔丹分裂势力的勾结,于1727年(雍正五年)同俄国签署了《布连斯基条约》,在此基础上,1728年(雍正六年)两国又在恰克图正式签署了《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划定了双方在蒙古地区的边界,明确了双方的贸易规定:俄国来华经商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每3年来北京1次,免除关税;同时在两国边界处的恰克图、尼布楚、祖鲁海尔设互市,“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周围墙垣栅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税,均指令由正道行走,倘或绕道或有往他处贸易者,将其货物入官。”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图的中方边境地区建立买卖城,这样就将恰克图分为南北两市,南市为中国商民居住,称为“买卖城”;北市为俄国商民居住,称为“恰克图”。由于尼布楚、祖鲁海尔地理位置偏僻,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宣布中止俄国商人来北京贸易。这样,中俄之间的贸易就全部集中在了恰克图。 早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晋商就已经开辟了北京—张家口—库伦一线的通商渠道,并在这些地区与俄国商人进行贸易。条约的签署为晋商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和平环境。晋商凭借着先前的经商优势和雄厚的资本,迅速将商号开在了恰克图,并开辟了库伦到恰克图的商路,对恰克图早期的开市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晋商的介入,恰克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八方商人,聚集于此。

满意请采纳

内蒙古的包头市在改名之前叫什么?
昆都仑沟在古代又称石门障,直到现在沟北还有沿用这个名字的地方,如石门火车站。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南下投汉,“请愿留居光禄塞下”。这个光禄塞,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的 “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也就是现在包头昆都仑沟北的后口子。公元前33年,...

包头蒙语意思是什么
问题一:包头在蒙语里什么意思? 这个我知道 包头,蒙语意思是 有鹿的地方 所以包头又称 鹿城 呼和浩特 的意思是 青城 望采纳!问题二:包头的名来源于蒙语包克头的谐音意思是什么 包头名称的来源在学术界还是没有定论的,包克图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出名的说法 问题三:包头市的蒙语是什么 友友你好...

包头为什么叫包头!
包头,蒙语叫“包克图”,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因此,包头也称为鹿城。他的名字来源有三种说法。说法一是:相传,在三百年前,包头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水草丰美、古木参天、曲涧流青的地方,晨昏之际有群鹿出没,嬉戏往返,游牧的牧民见此情景,惊喜的称之为“包克图”,蒙古语的意思是有鹿的...

包头在蒙语中是什么意思?
包头地名的由来,一说是蒙语"包克图"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另一说,过去曾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有水旱码头之称,也被称作"泊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包头"。

包头:蒙古语什么的意思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被称为“鹿城”。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 ,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中国大陆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1950年2月2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一五...

包头的地名来源于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思是什么?
“包克图” 在蒙语里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因为是蒙语的音译,所以也可以翻译成“包格图”“宝格特”等等 传说成吉思汗在这里打猎时候,看到了鹿,于是起了这个名字

内蒙古所有地方的名字谁知道?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缩音,意即“有鹿的地方。呼伦贝尔盟(现已设市)牙克石市的...

包头的名字是杂来的?他以前叫什么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包头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腹地,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内蒙古对外...

草原钢城是哪里
很简单,草原钢城就是我国的包头,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汉译"有鹿的地方"。包头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曾打出了“草原钢城”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解剖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设的基底背景为草原景观和马背文化景观,异域风情特点也有...

走西口走的什么地方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