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诸葛亮在汉中之战后反对刘备称王,后期为何又表示刘备应该称帝?

2024-07-01m.fan-pin.com
~ 看过三国电视剧,或是小说的, 对于刘备晋为汉中王,诸葛亮其实是担忧的,也反对过。可是到了后期,诸葛亮又突然表示刘备应该称帝,这种前后差异是为什么呢?
一 称王的坏处
对于当时的刘备集团,夺取汉中后,军队骄傲自满的情绪已经出现,派系也更为明显。
早期其实在西川时,志得意满就已经出现。毕竟刘璋和其父刘焉坐镇西川已经数十载,西川又远离中原战乱,可谓兵富民强。而刘备取西川却顺风顺水,除去庞统不幸战死外,几无损失,更是大大扩充了实力,这样一来,军队内难免产生骄傲情绪。
这一点上,关羽欲和马超比试较量,就是一个显著例子。他写信询问马超与自己比如何,实际就有争强之心。毕竟关羽是刘备的铁杆嫡系,坐镇荆州数年,难免产生傲气,骤然来一个马超,尚未立功,就被封官,不服是自然的。
而汉中时期,这种傲气就更为严重了。汉中之战的前因,是张郃叩击西川,张飞率军与张郃大战。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本事自不必多说。击败张郃,实际给了刘备军相当的信心。
因为在此之前和曹操的军队交战,刘备军胜率整体其实并不是特别高。而现在夺取西川和击败张郃的胜利,让刘备军士气大振。
但是很快,刘备军就为自己的信心付出了代价,张飞被曹休击退,陈式彻底输给了徐晃。刘备初战失败后,曹操本队抵达,刘备也集中了全部力量。双方再次大战,连番激战下,曹操损兵折将,不仅死了大将夏侯渊,还丢了大把粮草,无奈退兵。
此时刘备军中已经认为自己全面胜过曹操,说好听了是军心大振,不好听就是骄傲自满。
此时刘备称王,会加剧这个影响。要知道,刘备虽然是皇叔,但称王仍是擅作主张,毫无分封。曹操起码有汉献帝的册封,那刘备呢?先斩后奏?将士们更加自满,且渴望得到晋升,进攻的势头就会减少。
而就实际来说,刘备称王,也等于自毁名声,以往宣传的中兴汉室,几乎成了个谎言。所以综合利弊,称王是不好的。
二 称王的后果
称王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来说是派系相互争斗。
俗话说,无帮无派,千奇百怪,刘备集团内,
派系主要是徐州派,荆州派和益州派。
刘备称王后,三个派系开始相互竞争,刘备的老派系徐州派属于嫡系,封侯升官是必然的,而益州派则在西川和汉中之战里形成和立功,也如愿得到了封赏。但是荆州派呢?他们目前并没有得到了什么,一句话后来的益州派都跑到了荆州派的头上。
这种情绪会影响了高层,他们渴望建功,刘备必须考虑这一点。
所以面对江东可能的反水,刘备的选择不是与其交涉,加固同盟。而是让关羽率军北上,攻取樊城,依靠实力来震慑孙权,这种方式并不明智,容易激起大战。
此时孙权本来就忧虑
自身被曹操,刘备夹在中间,北上无力,容易遭到威胁。刘备击败曹操,又称王,甚至公然摆出武力威慑,自然让孙权对于孙刘同盟不再信任。
而曹操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联合,击败关羽,平分荆州,结果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集团遭受重创。
而本质上,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刘备擅自称王,带来的连锁反应引发的,对于刘备集团而言,
称王的弊大于利,不仅让他们失去人心,更失去同盟。
日后的征战里,不得不以一敌二,因为敌人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这样在征战里,不免有诸多的影响,而这些也给刘备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甚至于,足以让刘备集团分崩离析。
三 称帝的好处
刘备集团此时遭受到重创,内部派系力量失衡,老一辈的将领以关羽为开端离去,再加上巨大的失败,让刘备集团内部人心浮动,这不免造成了,刘备集团的整体动摇。
如果不能立刻安抚人心,那么刘备集团能否挨过接下来的阶段都是问题。但此时,诸葛亮却突然一反之前态度,力主刘备称帝。
这是因为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的情况给了刘备集团一个机会。
曹丕窜汉自立,虽然很大程度上顺利笼络了曹操旧部,也压制了内部的暗流涌动。但是不免失却天下人心。为了进一步安抚人心,曹丕不得不对士族豪强妥协。
这就导致了原本曹操制定的打压豪强,重用寒门的计划破产,寒门子弟开始心向代表汉室正统的刘备,而广大民众对汉的认可度,是要高于现阶段对曹魏的认可度的,如果有个名正言顺的政治口号,那么刘备完全可以将曹魏瓦解。
这个口号就是称帝,要获得汉的名分,就必须称帝。不然的话,
以前朝王爷的身份来和曹魏对抗,不免成了国与国的战争。这样的话,等于变相认可了曹魏政权的合法性。但如果刘备称帝,就不一样了。汉室未亡,曹魏没有合法性。
就笼络人心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通过称帝举动,将曹魏定性为叛贼逆党。
同时,刘备称帝,还可以对内部人心进行安抚,因为他称帝后,封官的余地更大,操作度更高,益州豪强对于功名地位的渴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如此一来,他们内心所能思考的面就被大大局限,非常有利于刘备下一步行动。
在政治局势上,刘备也通过称帝之举,宣告了自身的存在和目的,无论是曹魏和孙权,这个时候都只能按兵不动,主动出击,意味着承受后汉政权疯狂的报复。
孙权和曹丕都不希望触霉头,自然也就偃旗息鼓,已做观望了。
综上所述,刘备成王和称帝,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做法所能起到的作用,结果完全不同。审时度势,做出判断,是一个领导者或是军师必须做的。刘备虽然没能认清,但是诸葛亮和文臣们却已经察觉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先反对刘备称王,而后又劝刘备登基为帝的原因。

关羽认为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那他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呢?
葛亮的理由十分牵强,他说黄忠的名望,和关羽和马超不能相提并论。虽然他在夺取西川和汉中之战里的战功很大,马超和张飞都亲眼目睹,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是关羽远在荆州,他听说任命了黄忠,肯定不会愿意。诸葛亮以此为理由,劝刘备不要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不过刘备经过慎重考虑,从黄忠的战功和整个集团的...

刘备入蜀之后为什么渐渐的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了?甚至有意让李严 黄权等...
第二件是劝刘备乘乱取荆州。曹操南下的时候,刘表已死,刘琮继任荆州之主。刘备向南撤退,诸葛亮劝刘备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袭取刘琮,夺取荆州。但刘备没有采纳这个意见,于是才有了当阳之败,也才有了赤壁之战。第三件是劝刘备称帝。刘备取得益州和汉中之后,称帝建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群臣劝刘备称帝,...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

求一篇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

《三国演义》人物:刘备的故事。
而后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听说后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曹操到汉中之后,刘备敛众拒险,黄忠、赵云又在汉水截取曹军粮草,曹军奔走逃亡的越来越多,不得已退军。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7、夷陵之战 然而,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伐,...

有关诸葛亮的三个故事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

三国中,诸葛亮的战争与谋略 ?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他刚出山时的身份,《三国志�6�1蜀书�6�1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估计是幕宾之类。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得荆州江南四郡,诸葛亮始任军师中郎将;此时关羽...

关于诸葛亮
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在连连战败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

关于诸葛亮和关羽张飞一起辅佐刘备的故事(简)
197年6月,曹操击败吕布,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刘备再依袁绍、刘表 ,最后屯兵于新野。几年后,刘表死,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曹操派出精骑兵追了一日一夜,在当阳桥上,刘备弃妻先逃,张飞带领二十骑拒后,张飞断桥、立于河边,大叫:“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赤壁之战后,刘备夺...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人?
结果在诸葛亮的协调下,这帮人中,男子立刻参军上前线,女子则立刻负责运送粮草。为刘备赢得汉中之战,扫除了后顾之忧。第二,天才战略。隆中对绝对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战略构思,当时诸葛亮还在隆中耕地,刘备三顾茅庐前来拜见。在草堂之中,诸葛亮为刘备描绘了未来的规划:曹操强悍,暂时不可与之争锋。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