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历史上有名的战争

2024-06-29m.fan-pin.com
~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长勺之战:

亦称齐鲁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齐军攻鲁,两军遇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当时齐强鲁弱,鲁庄公用曹刿的计谋,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鲁军先不与齐军交战,等到齐军三次击鼓进军、士气低落后,才发动反攻,打败齐军,取得胜利。

泓水之战:

也称楚宋泓水之战。春秋无义战之一。公元前638年冬,宋襄公为接替齐桓公的霸业,率兵伐郑。郑向楚求救。楚不救郑,而派兵直接攻宋都睢阳。宋军回救,与楚军遇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楚军渡河来攻。襄公大谈仁义,不肯袭击半渡的楚军,结果大败,他本人受伤,不久丧命。

城濮之战:

亦称晋楚城濮之战。春秋时晋文公战胜楚军,建立霸权的战役。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齐、秦、宋等国联合,进攻依附于楚的曹、卫二国。楚军北上援救,联合陈、蔡在卫国的城濮(今河南濮城)与晋交战。战争开始,楚占优势。晋军尊重诺言,先“退避三舍”(三十里为一舍,即后退九十里),然后选择楚军力量薄弱的左右两翼予以猛击。楚军大败,晋国从此成为霸主。

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领兵数十万攻赵,围巨鹿(今河北平乡)。项羽率领几万农民起义军救赵。大军西渡漳河后,破釜沉舟,誓与敌决一死战。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斩苏角,俘王离,秦将涉间兵败自焚。章邯被迫率所部二十万人投降。

成皋之战:

也称楚汉成皋之战。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与项羽双方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相持颇久。刘邦屡战屡败,后制定正面坚持、敌后袭扰、南北两翼牵制的战略方针,使楚军多面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前203年,汉军再度从正面反攻,乘楚军半渡汜水时大破楚军,收复成皋。

韩信破赵之战: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各自率军在今河南荥阳、成皋一带对峙。刘邦派遣大将韩信领兵几万人,东进攻赵,与赵王歇大战于井陉。赵军号称二十万,数倍于远道而来的汉军。韩信背水为阵,遣兵袭占越军防御薄弱的后方,使赵军腹受敌,终于大破赵军。

昆阳之战:

也称新汉昆阳之战。公元23年,绿林农民起义军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等地。新帝王莽派王寻、王邑率军四十二万反扑,以十万人围攻昆阳。赵义军主将王凤率 *** 人苦战死守,并派刘秀等突围求援。刘秀调集起义军一万多人来援,选精兵三千突破莽军中坚,城内守军乘势出击,内外夹攻。莽军大败,王寻被杀,昆阳之围始解。

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决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公元208年冬,曹操率兵二十余万进攻孙权,准备统一南方。孙权联合刘备,出兵五万,共同抗曹。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长江南岸)与曹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骄傲轻敌、疾疫流行、不习水战等弱点,火攻曹军战船,大火延及岸上营寨;并乘曹军溃乱之机,水陆并进,大败曹军。

彝陵之战:

也称吴蜀彝陵之战或(犭虎)亭之战。公元221年,蜀汉刘备率军十余万攻吴。吴主孙权派陆逊率兵五万迎战。蜀军连战皆捷,深入吴境五六百里,自巫峡至彝陵(今湖北宜昌东)设置几十处军营,急于速战。陆逊以逸待劳,坚守七八个月而不出战。直到次年见刘备处处设防,兵力分散,蜀军疲惫、士气低落,乃由(犭虎)亭(今湖北宜都北)发起反攻,进行决战。利用顺风,火烧连营。蜀军大败,刘备狼狈逃回蜀中。

淝水之战:

也称秦晋淝水之战。东晋击败前秦的著名战役。公元383年,秦主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大军,南下攻晋。晋将谢玄率水陆军八万,拒秦军于淝水。晋军利用苻坚的骄傲自恃,要求淝水以北的秦军略退,让出一片战场,以便晋军渡水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予以袭击,同意稍退。但因秦军内各族士兵不愿作战,将帅之间又不团结,一退即不可止。晋军乘机渡水攻击,大败秦军。

崖山之战: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虏宋恭帝显北去。宋抗元将领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两名赵氏后裔为帝,继续抗元。1279年退至崖山(今广东新会以南的海中小岛)。在元军围攻下,张世杰兵败突围。陆秀夫见粮尽无援,身背幼帝投海死。张世杰聚合溃军,意图再起,因遭台风,船覆溺死,南宋亡。

萨尔浒之战:

公元1619年,明朝为消灭后金政权,命杨镐调集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赫图阿拉。西路总兵杜松贪功冒进,率三万人提前出抚顺关,抵达萨尔浒,又留下两万人驻守,自领一万军队攻打金军,进一步分散了兵力。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采用“任尔几路来,吾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亲率八旗兵中的六旗人马攻打萨尔浒的明军,并派儿子皇太极率领其余两旗兵力截击杜松。杜松全部被歼。金军又歼灭另外两路明军,最后一路明军仓皇撤退。

井陉之战

公元前206年,盛极一时的秦帝国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辉煌战例中的精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古典派军人,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刻板地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他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当夜,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今日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出大将旗仗,向井陉口进发,他说:“赵军已先我占据了有利地形,筑垒以待,看不到大将旗仗,怕他们疑我尚在后军,不肯发起攻击。”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战后,汉军将士们饮宴相贺,他们纷纷问韩信:“将军叫我们背水列阵,这是有悖兵法的啊,为什么竟然能取胜呢?”韩信哈哈大笑:“兵法上不是都说了吗?置之死地而后生,置只亡地而后存。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背水列阵致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

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态势。唐代诗人王涯在《从军行》里,生动描述了井陉大战。盛赞韩信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五大战役是?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

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场战争
刘邦此时也是号召各路诸侯,几十万大军,准备攻击彭城,但是最后。。什么各路大军,一打即散 第三,赤壁之战,这场战争,是孙刘联盟对南下的曹操发动的战争,可以说赤壁之战是最有名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从小就学习,可谓是童叟皆知。周瑜借用黄盖的火攻计策,以少胜多,然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元气大伤,...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4、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比较有名的战争?
黄帝蚩尤涿鹿大战(今河北省涿鹿县或山东泰山西北)黄帝炎帝阪泉之战(—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今河北涿鹿东南)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晋楚城濮之战(今山东鄄城西南)吴楚柏举之战(今湖北麻城市境)齐魏桂陵之战(今河南长垣西北,另有长葛北之说)齐魏马陵之战(今...

一些世界著名战争历史
1939~1945年,德、日、意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人口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以上。这场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

古代历史上很有名的几大战役
古代历史上很有名的几大战役 俗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当中,一大半的事迹基本都是在战争中度过。而在中国的战争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国历史上几场著名的战役。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发生于商纣王时期,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哪些有名的战役?
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最后会战以中国失利告终,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4、桂南会战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

历史有名的战争故事
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平型关大捷、滑铁卢战役,诺曼底登陆、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历史上有名的战争
在这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中,东晋竟以八万之众,大破前秦近百万大军,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自从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胡人政权割据纷争。公元351年,氐人苻健(317-355)创建了前秦,都于长安,势力渐渐强大起来。东晋桓温在354年首次北伐时,曾与前秦交兵,一度攻入关中。公元357年,苻坚(338-385)即前秦帝位,他废除...

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和战斗英雄的故事
远古时代的这场战争,结束了部落时代的历史,各部落的人都愿归顺轩辕,一致拥戴他为盟主。从这时起,世界上第一个中央有共主的国家建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形成了,从此以后,人们都尊称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