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时间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的时间 如何全面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4-07-01m.fan-pin.com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否已经形成~

在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多元化已经逐步形成:
1 ,二战结束以后以苏美冷战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在苏联解体和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下各国不断实施经济改革和实施国家宏观调整!
2, 欧共体的成立和非洲联盟等组织的逐渐成熟;世界的格局的多元化和区域化,就造就了世界经济多元化的格局内外因素形成!
3, 在如今的格局下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相互组织,使发达国家不断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的链接!在这样的形式下经济多元化是必然产物!
所以世界经济多元化格局是在二战结束东欧、北欧、苏联解体、美国的经济邂逅应经形成!
答得不好请谅解 新手!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
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一、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一)、欧洲一体化
1、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1)进程: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1957年,西欧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4)发展的趋势(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5)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推行社会改革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1.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原因
1、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2、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参考资料:世界多极化趋势-百度百科

这里所说的多极化,简单说来,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中的多中心化。所谓“极”,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经济政治中心,这种经济政治中心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集团,而每个极或者说每个经济政治中心,各自又应拥有较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可以同其他极或经济政治中心相抗衡,并对所在地区或周围相当数量的国家或甚而对世界范围的多数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交往上有较大的吸引力及辐射力。

两极格局的解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变化,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框架已呈“一超多强”之式。

“一超”就是美国。苏联的衰落和解体,使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目前,美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万亿美元;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仅以信息业为例,在开发“信息高速公路”上起码领先西欧两年半;在传统产业方面,产品竞争力(如制造业)正在恢复,1994年重新夺得世界榜首。美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从美国国防部公布的1991~1995财政年度国防预算看,5年间美国国防费支出总额高达15867亿美元,年均3173.4亿美元,如果加上各种间接军事支出,年实际支出高达3600亿美元,居世界之首;总兵力200万以上,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正是倚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更肆无忌惮地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充当世界宪兵。但其实力相对下降的趋势未能改变,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减弱,要建立以它为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力不从心。

作为前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仍未摆脱经济困境,政局也不很稳定,但无论从幅员、人口、资源、经济科技规模,特别是从军事实力看,仍然是一个具有巨大再生能力和潜力的大国。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因此,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俄罗斯毫无疑问占有重要一席。

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联盟实力日增,正努力成为世界的一极。1991年底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共体将成为更加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盟。这一进展使欧洲联盟的作用显著增加,经济实力雄居于美国之上,而且正努力改变“跛足巨人”的形象,欧盟在支持北约组织及其“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自身防务建设,继“法德旅”之后,又组建英法“空军联合指挥部”,朝着建立自己的独立防务体系迈出了新的一步。在欧洲联盟中,德国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统一后的德国是西欧的头号大国,其经济实力也占据西欧首位。由于历史原因,原西德只是一个经济大国,还不是政治大国,更不是军事大国。德国统一,实力陡增,其国际地位作用呈上升趋势。目前德国的外交重点虽然仍在欧洲,但是,以欧洲为基地,走出欧洲,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则是它的努力目标。

日本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15%,是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投资国、外贸盈余大国、对外开发援助大国,在人均产值方面居美国之上(1992年为28190美元,美国为23240美元)。日本正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越来越迫切地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国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方政界、经济界、学术界和报纸刊物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前景普遍看好,预测15年后,到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极大提高。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目前仍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不稳定因素在其中起作用,未来多极格局的样式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中国、日本、欧盟和俄国五大力量的不平衡发展。

为了在未来多极世界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抢先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力量格局,各大国都在加快调整本国的外交战略,其特点如下:

美国的对外战略重心出现了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新动向。1993年2月克林顿就任总统后发表的第一篇外交政策讲话中指出,在“欧洲继续是美国战略联盟核心的同时”,美国将“既面向太平洋,也面向大西洋”。美国进一步重视亚太地区,调整“重欧轻亚倾向”,更多地是着眼于21世纪,经济上重视开拓亚洲地区的广阔市场;制约日本,防止日本成为亚洲地区经济上的主导力量;“融合”中国;防止美被亚洲区域合作排除在外,确保美的主导地位。但在相对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仍然把加强其在欧洲的地位看作是美国在世界上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拥有庞大核武器库的俄罗斯政局动荡,西方国家矛盾突出的形势下,美国更加重视欧洲的战略地位。

俄罗斯调整外交政策的战略目标是重振大国地位和作用、实现维护民族利益的全方位伙伴关系外交战略。俄外交重点仍在西方,积极谋取将“7+1”会议演变为八国首脑会议,但改变对西方一味妥协、让步的做法,提出了与西方打交道的“两不一要”原则:不乞求援助,不言听计从,要平等合作。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但越来越重视加强同亚太国家的交往和积极参与亚太事务,特别是加强对中国的友好关系。

欧洲联盟在加紧推行欧盟建设,扩大欧盟的范围和基础的同时,制订了吸收东欧国家的“东扩战略”和加强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关系的“南下战略”,并调整了亚洲战略,把以中国为重点的亚洲置于其对外工作“新的优先地位”。

日本在对外政策上日渐表现出从“脱亚入欧”、“脱亚入美”到“重返亚洲”的明显迹象。迄今日本同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已超过同美国的贸易额。日本在亚洲的直接投资已超过美国在亚洲的投资,日本对外援助的60%以上集中在亚洲。在这些领域日本已处于主导地位。但日美关系仍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轴”。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关系。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同原西方大国的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进入了改善和发展的新阶段。中国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致力于世界的和平、安全、稳定与发展,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述各大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尽管程度不同,具体内容迥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即都指向东方;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本国的竞争能力,以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两极格局是国际权力的集中化,多极化则是国际权力的分散化。多极化虽不等于民主化,但多极化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首先,多极化就是意味着超级大国已无力单独主宰世界,出现了大国相互制衡的力量结构。冷战后,美国虽是唯一超级大国,并力图实现一超独霸,但因实力已今非昔比而力不从心。为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美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国和盟友。如对欧洲安全问题,美欧之间歧议增加,美国不得不表示允许西欧建立与北约相协调的独立防务力量。在出兵海地问题上,始终受到一些拉美、西欧国家的反对。在向波黑派兵问题上美国前瞻后顾以及在索马里采取的“缔造和平”行动的失败。都表明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能力已明显下降。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和中国五大力量的综合实力虽是不平等的,但各有优劣之处,从而形成了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比较平稳的力量结构。

其次,有利于增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地区性组织的作用。两极格局时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地区性组织基本上受超级大国的操纵和控制。随着两极格局终结,超级大国力量下降,诸大国争雄局面的出现,这些组织不再听超级大国摆布,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联合国已改变过去受制于美、苏,在维护国际安全中无所作为的局面,正在16个国家或地区实行维和行动,在维护国际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一些地区性组织,如欧洲联盟、欧安会、东盟等也在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英国的世界第一地位何时彻底被美国取代?
美国则大发战争财.它才开始在政治上超越其他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日本被打败,英国,法国则进一步衰落.英国成了债务国,美国成了债权国,美国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本土未被战争波及等原因.通过战争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军事优势,,彻底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强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西方国家作为美国的盟友,是否愿意看到美国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很显然,西方国家是很不希望美国失去全球的霸主地位的,因为美国强大经济体还在,西方各国就有发达经济体在,美国军事力量在,西方各国的安全就在,就算美国,美元在走下坡路,但西方希望更晚一些 先说经济,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了,而欧洲也需要美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欧洲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美国...

历史问题,重赏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再加之英法等国的削弱,二战后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5、多极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开始形成: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新航路的...

世界政治与经济
(4)、实施“第四点计划”企图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向亚、非、拉渗透,控制受援助国;(5)、实施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军事安全网),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6)、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20世纪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为:(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其单极世界经济的特征表现在:英国是世界的工厂、最大的殖民帝国、国际贸易的垄断者以及资本输出和国际金融的中心。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到了19世纪末,英国失去了工业垄断地位,而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追赶步伐...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优势及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中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银行的国际金融活动才在各方面领先于欧洲的发达国家,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在WTO的多边谈判中,美国利用其金融服务贸易的优势地位,一方面逼迫其他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开发金融市场,为本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寻找利润源开辟道路,另...

1.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行径2.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现象...
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缓和与矛盾;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德日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极右势力的...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第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第三,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世界趋势发展至今,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并有走向成型的趋势,但美国还是处于一家独大并毒霸全球的地位。为防止任何一个国家和集团挑战并威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多向下手。欧洲逐步在经济和政治上走向统一,但是欧洲文化林立,文化的不同时欧洲分裂至今的根本原因,也是其走向统一的最大障碍。为防止欧洲进一步走向统一并...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格局具体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⑷地位丧失:19世纪末。⑵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②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