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所谓的重疾险到底划不划算?有哪些坑?

2024-06-18m.fan-pin.com
~

一、躲过这几种产品,就躲过了90%的坑!


“有病了可以拿钱治病,没病可以到期返钱”,这种产品谁听了不心动?返还已支付保费型的重疾险在国内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不懂的人就非常容易被吸引,实际上这类保险不适合买绝大多数人买!


1、返还型重疾:不花钱得保障,只能是童话!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想占保险公司的便宜,门都没有。


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就是比普通保险多交了很多保费。保险公司把多交的钱去投资,最后把之前已经贬值了的保费返给我们。


我以天安爱守护 2019 为例,分别选择 66 岁、77 岁、88 岁返还,和不返还进行一下对比:


如图所示,如果选择 66 岁返还,那么每年为了返还要多交 5156 元,20年,就要多交10万!


如果在60岁前患了重疾,获得40万赔付,合同结束,也就没有了返还。那为了返还每年多交的钱也就打水漂了!


事实上很多返还已交保费型的产品收益极低,大多数普通人又没那么多钱买保险,预算有限,可能就只买个10/20万保额,试想一下,真患重疾了,这点钱够干什么?即便不出险,那几十年后返回来的钱又贬值了多少?


所以普通家庭我强烈不建议考虑返还型重疾险,买重疾险要看保障,不是为了返还,当然如果你非常有钱,就是想买返还我也没意见,我提醒注意2点,不要稀里糊涂的买:


1、有些产品到期后返还保费,有些产品则是返还保额,一字之差,相距几十万


2、有些产品返还保费后,就合同介绍,没有保障了,有些产品则会保障继续。


2、大而全:好像什么都能保,实际哪个都不好!


这是后台留言的一个用户给我看的计划书,下面的这张保单是不是看起来很美好?重疾、医疗、意外、寿险全都有,简直完美。


这种大而全的保单说他什么都保其实也没错,但是千万别误会他保障全面,我们逐个看看它保什么:20万的重疾,30万的意外和定寿,住院津贴5000元/次......


一场大病,只能给你5000块钱的津贴,20万的重疾赔偿可能连医疗费用都覆盖不了,就更别提什么弥补收入损失了,再说得极端点,如果不幸去世,30万的定寿赔偿在一线城市还个房贷都不够.


一年交6300,交完后已经15万了,保额才20万,如果缴费期间没出险,其实跟自己存活期也差不多,人家活期还能自由使用.....


所谓的一张保单全能保就是把自家的产品都打包放一起了,啥都保,但是哪项保障都不够,除了能统一交费,也没啥其他优点,而且因为捆绑销售,定价不透明,普通人也很难去对比。我还记得有业务员跟我说过,产品贵是保险公司的问题吗?难道不是消费者买不起吗......


相信我,买保险就是“以小博大”的,各个险种分开买,同样保障的情况下,其实花一半的钱就能搞定!


3、分红/万能型重疾:


买重疾险都担心通货膨胀,现在买了30万的,要是几十年后理赔,那时候30万可能就起不了啥作用了,所以很多人看到一些带分红的产品就眼前一亮。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保额会长大“的产品有那么好吗?倍领哥选择了 3 款大公司不同类型的重疾险进行对比:


分红型重疾险:太平洋金佑人生


比例递增重疾险:人保康乐尊享


传统重疾险:太平福禄康瑞


下面以0岁男孩,5000 元的预算来看:


可以看到,同样5000元的预算,福禄康瑞可以直接买到54万保额,康乐尊享和金佑人生开始保额才20多万。


即便在中档分红的情况下,也需要等 60 年后,保额才能赶上来。


这种分红险合同上都会写明:分红是不确定的。一般来说达到中档就不错了,更别指望高档分红了。


总之,第一次买重疾保额先尽可能做高,真发生风险了才能解决问题,然后保险是多次配置的过程,比如说我,最开始买了30万的,这几年也陆陆续续加到200万保额了,通货膨胀不是只有保险才有,与其寄希望于不确定的分红,还不如努力赚钱,慢慢提高保额。


4、缺乏高发轻症


轻症现在没有统一定义,有的重疾险就会在轻症上动手脚!一些高发轻症不保!


目前保险行业协会对于重疾险中高发的25种重疾有统一的规范,但轻症没有,所以过去有一些产品就在轻症这偷工减料,比如以前的平安福:


虽然现在大多数产品对于高发轻症的保障都很齐全了,最新的平安福也补上了轻症的坑,但是既然有这个窟窿,就说不准哪个产品会钻,所以轻症这必须重点关注!


后面也会详细讲到轻症,别着急,慢慢看。


5、保费倒挂的坑


一般给家里老人买保险会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年纪大了,保费也贵,如果还买了性价比不高的重疾险,就可能保费倒挂。


比如下面这位朋友,交满20年一共交了14万,保额却只有10万,什么概念呢,就是最后你交给保险公司的钱比保险公司赔给你的还要多!这样买保险又有多大意义!


?


所以说,给父母买重疾险千万注意不要交的保费比保额还多,如果年纪太大,也不建议买重疾险了,买个医疗险和意外险就能解决很大问题了。


二、重疾险最全科普


1、重疾险是什么?


重疾险,就是当满足条款约定的疾病理赔条件时,能直接赔一笔钱。比如买了 50 万的保额,罹患癌症,就直接赔50万。


(1)重疾险有什么用?


我先分享一个自己身边的案例:


我之前在腾讯工作的一个同事,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刚过三十就诊断出了肺癌。再加上前不久刚买了房,手中并没有太多积蓄。


因为患癌无法工作,他暂时失去了收入来源,但房贷还是要还,孩子也要上学......


重疾险的本质其实是“收入损失险”,得重疾进行赔偿。这笔钱可以弥补收入损失,也可以用来治病、出国理疗、恢复身体、购买保健品等。


(2)重疾险有哪几类?都适合谁?


目前在行业内,并没有重疾险类型划分标准。我一般把长期重疾险分成这3类:


消费型重疾:保一段时间或者保终身,得了条款约定的疾病,赔一笔钱,没有患病就不赔。这几年流行的网销产品都是这样的,比如康惠保、超级玛丽系列等。储蓄型重疾:保终身,得了条款约定的疾病会赔钱。如果没有患病,身故了也会赔钱。线下大公司产品基本都是这类的,比如平安福、国寿福等等。返还型重疾:疾病或身故会赔钱,即便没有疾病或身故,到了一定时间,也会返钱。


三类重疾险的差别,大致如图:


总的来说:


如果在乎性价比:选择消费型重疾险,价格实惠,一年3000左右也能买到50万保额,该有的疾病保障都有,普通家庭首选,我自己也买了很多这类产品。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储蓄型重疾,不但重疾可以赔,就算一辈子不得病寿终正寝也有的赔,因此价格也要更贵,适合预算多的人买。


对于返还型重疾,普通人就不用考虑了,我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2、重疾险保什么?


首先,当然是重大疾病,这是核心。除了重疾之外,现在轻症和中症的保障也成了标配。


(1)重大疾病有哪些?


2007 年,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高发25种重疾各家定义都相同。


今年的4月份又发布了新一轮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将法定重疾拓展到了28种,这高发的28种基本占据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所以在重疾这块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其它法定以外的疾病,每家都不一样,比较起来意义也不大,如果非要关注,看看自己在意的疾病就够了。


所以知道了这些,就不要简单粗暴的以为保100种重疾就一定比保80种重疾更好了......


有许多疾病就是凑数的,百年难得一遇,比如埃博拉病毒、疯牛病等.....


(2)重大疾病怎么赔?


重疾险并不都是确诊即赔的。我以最新的征求意见稿里法定高发的28种重疾为例,可以分为 3 类:


确诊即赔:3种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6 种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赔付:19种


上图可以看到,只有少部分病种是确诊即赔的,其它的要么实施某种治疗,要么达到约定状态才能赔。


以脑中风后遗症为例,必须确诊 180 天以上,而且还要符合对应的后遗症才可以理赔。


另外最新的重疾规范征求意见稿,也对一些高发重疾重新进行了定义,比如恶性肿瘤


表格左边是旧版的疾病定义,右边是新版,主要的差异我都已经标红。


直接说结论:


恶性肿瘤一般能占 70% 以上的重疾理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病种。《新定义》最重要的变化是,把以下两种癌症 从重疾变为轻症


TNM 分期为 I 期或更轻度的 甲状腺癌G1 级或更轻度的 神经内分泌肿瘤


之前一些难以界定的情形,例如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肿瘤等,也明确了不保。


很明显,恶性肿瘤的理赔变严格了,但也有一些疾病的理赔变得宽松了,具体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


(3)轻症、中症和重疾有什么区别?


顾名思义,轻症和中症就是比重疾轻度一点的疾病。


1、轻症中症、和重疾有什么区别?


重疾的理赔条件比较严格,有人质疑重疾险是“保死不保生”。保险公司就陆续开发了轻症和中症,来降低理赔门槛。


轻症和中症,本质上就是早期的重大疾病。在还没有发展成重疾以前,保险公司也会按一定比例理赔,比如轻症赔付保额的 20% - 40%,中症赔付 40% - 60%。


轻症和中症,相对于重疾的区别如下:


总的来说,轻症和中症并不会危及生命,但保险公司仍会赔付一部分钱,也能起到补偿的作用。


2、哪些轻症和中症最重要?


行业目前对轻症和中症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最新的重疾定义征求意见稿也只对轻度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较轻急性心肌梗死3种轻症做了统一规定。


各家保险公司在轻症病种保障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我通过近几年的理赔数据,以及十几位医学朋友的沟通,总结出了以下 11 种常见的高发轻症和中症。同时,加上几款代表产品进行说明: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产品都保高发轻症,但仍然有极个别产品高发轻症保障有缺失。


另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高发轻症都保,但实际上每家对于高发轻症的定义又都不一样。我以不典型心肌梗塞为例:


可以看到,有的产品理赔条件宽松,有的严格,所以轻症疾病定义宽松程度也是我在测评产品的时候会重点研究的,在后面的重疾险测评里面会详细看到。


三、重疾险最全挑选攻略


1、保额买多少?


重疾险是为了弥补经济损失,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至关重要!


如果你两三年不能工作,只赔你十几万,够还房贷车贷吗?够生活费用吗?


我们可以看下2019年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重疾理赔保额:


大多都不超过10万,在物价飞涨的今天10万块钱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所以说,你可以放弃大品牌,可以不要保终身、多次赔付;


但是重疾保额,你一定不能妥协,低保额不如不买。


重疾保额至少30万起步,50万标配,100万会更好。


2、重疾险要不要身故责任?


这本质是预算的问题,毫无疑问,身故也能赔那肯定心里更踏实,但是也要这种产品知道重疾和身故只能赔一个,而且价格也会贵不少,如果为了买这个身故降低重疾保额我劝你还是三思,不要本末倒置。


其实想要身故的保障,也不一定非要买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定期寿险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为大家整理了 3 种不同的方案: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保险配置其实可以非常灵活:


含身故的重疾险:得了重疾可以赔50万,身故就赔不了了。不含身故重疾+定寿:方案2得了重疾可以赔50 万,60岁前身故定寿还可以再赔 50 万,一共赔100 万,而且价格还比方案1便宜了1/3;方案3重疾选择保到 70 岁,价格比方案一便宜了一半还多,至少退休前的保障都是充足的。


所以说如果你就是有钱,就是想要个保终身带身故的,那也不拦着你,但如果预算有限,想买高保额,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就是很好的选择。


3、保70岁和保终身,选哪个?


这又是一个预算的问题,有钱,保终身更好,毕竟谁也不知道重疾什么时候发生,肯定保得越久越踏实,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保额!保额!保额!任何选择的前提都是保额一定要足够高!


以和泰超级玛丽 2020 为例,同样的配置,我选择了 3 个不同保障时长:


可以看到,保得越久,保费就会越来越贵保终身的要比保70岁贵40%。保终身无疑更好,但一定要在自己合理的预算内选择。


假如自己只有 4000 多的预算,那么可以先保到 70 岁,毕竟保险是个多次配置的过程,以后有钱了,可以再加保。


如果一味追求保终身,而降低保额,那就本末倒置了。


4、多次赔付有必要买吗?


现在的重疾险越来越复杂,除了我上面的分类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也就是赔完 1 次重疾之后保单还有效,如果再次患其他重疾,还能继续赔付。


单次赔付重疾险赔完重疾保单就终止了,而且得了重疾再买其他保险也几乎不可能,这样就会面临以后都没有保障了,所以这也是多次赔付重疾存在的意义。


我请教过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对这类产品的看法:


结论:重疾多次赔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得了癌症后,患脑中风、心梗或其他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1)多次赔付 VS 单次赔付,哪种更好?


那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到底要不要买呢?我通过一张图表来说明:


可以看到,同样的价格,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如果想要多次赔付:可以选择方案一,保终身,重疾赔完 1 次仍然可以继续赔,而且还有身故保障,没有患病也会把钱赔回来。如果看重首次保障:选择方案二,在 70 岁前患重疾可以得到 100 - 150 万的赔付,充分做足了第一次保障。


总的来说,如果预算够,考虑多次赔付也没问题。但如果预算不多,买单次赔付的就够了,毕竟先扛过第一次,才有机会谈以后。


(2)多次赔付重疾,如何挑选?


如果你想买一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我这里也有一些挑选的方法分享:


多次赔付重疾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分组多次赔付:赔完一次,这个重疾所在组的其他重疾也就失效了,其他组的还可以赔不分组多次赔付:赔完一次,其他重疾都可以赔


那什么叫做 疾病分组 呢?以刚刚方案一中的 百年超倍保 为例,它将 100 种重疾分为 5 组:


(注:由于病种较多,只展示部分)


假如患了第 3 组中的急性心梗,那么整个第 3 组剩余的疾病都不能赔了,但其它分组的疾病依然有效。


而不分组就没有这个限制,所以不分组会比分组要好。


另外对于分组的重疾险,要重点关注:癌症是否单独分组,癌症作为最高发的疾病,单独分组是最好的。


总的来说,挑选多次赔付重疾险,分组的优先顺序是:重疾不分组 > 重疾分组(恶性肿瘤单独一组)> 重疾分组


5、癌症二次赔付、特定疾病是否要附加?


(1)癌症二次赔付


癌症二次赔付就是指患了一次癌症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又复发、持续、转移或者新发其他癌症,可以再得到一笔赔付。


根据保险公司年度的理赔数据来看,癌症占了所有理赔的70%以上,柳叶刀 2018 年发表的《2000-2014 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检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癌症治愈率已达到 36%


所以对于癌症二次赔付毫无疑问是有用的,那么癌症二次赔付的产品那么多,怎么选呢?


挑选要点 1:癌症理赔条件


看起来都能癌症赔多次,但赔付的条件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倍领哥整理了主流产品的赔付条件:


可以看到,同样是癌症多次赔付,但是各家理赔的条件有很大差异


直接说结论:对于癌症的理赔条件,要重点关注 间隔时间理赔范围


间隔时间尽量短:首次重疾为癌症,再次得癌症的话,有的要间隔 5 年,有的要间隔 3 年,首次重疾非癌症,再得癌症,有的间隔 1 年,有的间隔 180 天,当然时间间隔越短越好。理赔范围尽可能广:大多数产品都包含了癌症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健康源 2019如果是癌症持续,是不保的。


另外像超级玛丽2号Max,第二次癌症赔付的比例提高到了120%,这也是一个加分项。


目前还有些产品的癌症二次赔付,必须首次重疾为癌症才能赔第二次,比如平安福20,这种理赔条件很苛刻,建议就不用考虑附加了。


必须强调一下,任何附加保障的前提都是基本保额要够高,为了所谓的附加保障牺牲基本保额是不对的,毕竟第一次生病就能拿到足够的赔付才是最踏实的。


(2)特定疾病保障


指如果患了合同中的规定的特定疾病,就可以额外获得赔付,对于是否要附加,一要看特定疾病有没有覆盖到高发重疾,二要看附加的价格是否合理。


下图是按男女性别区分的高发癌症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乳腺癌、子宫颈癌、子宫体肿瘤会特别“青睐”女性,男性也有特定高发的癌症,例如前列腺癌、阴茎癌、睾丸癌


除了癌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也是男性最主要的致死病因。这三大疾病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29%、20%、20%,合计差不多达到 70% !


对于儿童常见的高发重疾,我也做了统计,具体如下:


可以看到,特定疾病最好是可以覆盖到不同人群高发的重疾,这样保障才够全面。


同时也要看附加的价格,价格要在可接受范围内,因为大部分特定疾病本来就包含在法定 25 种重疾里面,所有重疾险都有,特定疾病保障只是额外再多赔一点。所以就算只是单纯的买一款普通重疾险,只要保额足够高,其实保障也是足够的。


6、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首先强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所以不存在小公司就容易倒闭,保单没有保障的疑问。


当然也不存在什么大公司理赔更容易更快这种说法,重疾理赔要看是否符合疾病定义,跟哪家公司没关系,我之前分析过几十家的保,各家在获赔率和理赔速度上都差不多。


买保险跟买衣服或者家用电器不一样,它看不着摸不着,也并不是牌子大的就一定好


下面我分2种情况说说买保险到底该选品牌还是选性价比高的产品:


情况 1:我看重公司品牌


名气大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大品牌,有信任感:大公司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广告投放,很多地方也都有机构网点;


分支机构多,相对方便:在后续理赔需要交资料时,如果当地有业务网点,就可以直接去网点办理,可能比邮寄资料感觉更踏实。


但是看重品牌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产品挑选局限:普通人知道的有名的保险公司就那么几家,所以可挑选的范围很窄;


产品价格较高:因为在宣传以及运营方面成本大,产品的价格也会比其它公司高很多。


而且,即使是同一家公司,旗下也会有多款重疾险,不同产品之间差异会很大,不能闭着眼睛就冲着品牌买。


情况 2:我看重产品性价比


中国有近200家保险公司,如果不只盯着那几家大公司,那么选择空间还是很大的。


很多名气相对较小的公司为了打开市场,都会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好比网销的消费型重疾险,往往保障会更好,价格会更优惠。


不过要提醒的是,在网上买保险,一定要仔细看健康告知等投保要求,谨慎投保,不要给将来的理赔埋雷。


四、重疾险常见疑问解答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外,我也把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在这里统一解答。


1、有百万医疗,还要买重疾吗?


现在的百万医疗险保额上百万,住院医疗/特殊门诊的费用基本都能覆盖,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那还需要买重疾吗?


当然需要,百万医疗险无法代替重疾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保障不同:


百万医疗:可以报销医疗费,但患病期间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治疗过程中保健营养费,医疗险都无法报销。重疾险:只要符合理赔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获得几十万理赔款,这笔钱可以自由支配,无论是辞职治病、出国就医,都是无人干涉的。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我之前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以点击:


百万医疗和重疾险冲突吗?有了百万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吗?


2、身体有点问题,怎么买重疾?


就算身体有小毛病也是有机会买重疾险的,重点要看产品的健康告知,问的就答、不问的就不答


如果自己有的一些疾病,比如胆结石、痔疮等,但健康告知没有被问到,那就是符合健康告知,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还可以尝试两个方法:


智能核保: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回答几道问题,马上就知道能不能投保。


我以甲状腺结节投保某款重疾险为例:


第 1 步:查看健康告知,选择不符合


如果有甲状腺结节是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所以在填写健康告知问卷的时候,选择不符合,这样可以进入智能核保。


第 2 步:进入智能核保系统,选择对应疾病


健康告知不符合,进入智能核保系统,里面会有很多疾病选择


甲状腺结节属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选择这个分类。



长城人寿吉祥人生重疾险性价比怎么样?有没有坑?
吉祥人生重疾险保障究竟有什么惊艳之处呢?今天学姐就带大家一起来扒一扒~还不清楚什么是返还型重疾险的小伙伴,赶紧来补补课>>一文讲解返还型保险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一、长城人寿吉祥人生重疾险的这些优势你知道吗?这就进入主题,学姐已经贴心为大家准备好吉祥人生的产品形态图了:可见,长城人寿吉祥人生...

有必要购买重疾险吗
万一得了重疾,会给家庭带来巨额医疗支出,而且还有康复费用、家庭债务、生活费用等收入损失。能够提前赔付的重疾险,就能对冲这些风险,它的保额,不止能用来治病,还能弥补家庭收入损失。

消费型重疾险要多少钱?弊端有哪些?身故返还有必要吗?
18-70 岁女性保险方案,这样买最划算 想查看更多方案,也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方案。五、消费型重疾险有大Bug?之前我还听说过,有些人之所以选择身故赔保额的重疾险,是因为消费型重疾险有大 BUG,在某些情况下赔不了!例如脑中风后遗症,要求确诊 180 天后留下一种或以上永久性的神经系统障碍...

富德生命康健无忧加强版优缺点?值不值得买?
学姐今天已经为大家做好了富德生命人寿旗下的康健无忧加强版重疾险的测评,这款产品的保障内容到底咋样?则一款出彩的重疾险有什么特点?不妨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重疾险哪个好,怎么买划算,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一、富德生命康健无忧加强版的保障内容大公开!废话不多讲,学姐先行为大家奉上...

重疾险和意外险哪个划算些?
二、如何挑选重疾险与意外险?当我们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如果想了解这款重疾险到底好不好,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的保障内容是否全面、提供的保额充不充足、带病核保是否容易通过。尤其是重疾险产品,保障内容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否涉及到轻中重症保障、所提供的可选保障内容丰不丰富、...

不懂就要问,所以到底有没有必要买重疾险
③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重疾险是一个长期险种,有保至70岁或者保终身的,年龄越小,保费越低,身体越好,更容易让标准体承保,所以越早买越好。那我们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购买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呢?我这里有一份懒人攻略,请查收:超实用懒人攻略:不同预算的重疾险推荐 ...

中国人寿重疾险对比新华保险重疾险,哪个划算些?
一般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每年对于消费者保费压力存在的也就越小。对于预算不足的人来说,康宁保2021版C款跟健康无忧D1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说说等待期的问题,不少的重疾险等待期都设定成90天,它的好处是能让被保人早日享受到产品保障。可康宁保2021版C款和健康无忧D1使人难以接受,要等待足足...

中国人寿尊享福保险计划2022有没有坑?是否划算?
有传闻说,跟国寿以往的火爆异常的重疾险做对比,尊享福保险计划2022的保障更多,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学姐今天就来仔细地讲解一下!假如大家想从多角度了解这款产品,提议看看学姐的另一篇测评:《中国人寿尊享福保险计划2022保障升级?买前必看!》一、中国人寿尊享福保险计划2022怎么样?好不好?老规矩,...

重疾险买消费型好还是买返还型好?
3.到底应该怎么选?消费型或者是返还型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去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投保形式。(1)对于大部分经济比较有限的家庭来说,消费型重疾险更为适合。选择高保费的返还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消费型保险在缴纳相同保费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高保额的保障。(2)对于保费预算较...

重疾保险怎么买划算 ?
但是如果计划长期购买的话,那短期重疾险就不合算了,因为其费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年龄越大,保费也就越贵。当下很热门的一款1年期重疾险,25岁男性,保额30万,仅需402元\/年,价格确实很让人心动。但是,保费是会随着年龄增加的,这叫自然费率,年龄越大,我们生病的机会越大,我们需要缴纳的...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