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程序是怎样的 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具体流程?

2024-06-29m.fan-pin.com
村委会的选举流程~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一般流程如下:①组成村民选举委员会。村委会的选举应由村民选举委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组成人员一般是三至七人,一经产生就应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其主要工作有:一是接受有关部门对选举工作的领导,制定选举工作方案,二是组织培训本村选举工作人员,三是进行村民登记,公布选举名单,并处理村民对选举名单的意见,四是组织选民酝酿、推荐、提名候选人,根据投票结果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五是同选民商定选举方式和投票表决方式,六是确定、公布选举日期、地点和投票站,主持选举及表决,七是受理和调查村民有关选举的申诉和控告,八是监督选举过程,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九是整理和建立选举工作档案,总结选举工作,十是处理选举工作中的日常事项;②进行村民登记,确定选民名单。依法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属本村村民、到选举日为止年满十八周岁、享有政治权利,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村民就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登记确认,列入选民名单,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③提名候选人。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村民个人提名候选人,即“海选”,二是村民联合提名。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即由村民提名产生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后,在正式选举中都应实行差额选举;④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投票。村委会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时,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在秘密写票处填写选票,可作出四种选择:投赞成票、投反对票、另选他人、弃权。投票结束后,应当进行公开计票,计票时应设有由村民推选的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票结束后,当场宣布选举结果。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村民自治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的进程和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协调发展。依法选择和确立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定位则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的前提条件。历经四届实践,在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定位原则:介入而不旁观、参与而不干预,督导而不主导、监督而不裁决,重在以指导者角色并通过指导过程建立一个推动村民自治的动力系统。 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由于历史的、宗族的、文化的和经济的等诸多因素,在具体实践中村民还不能自觉地担当起真正的自治主体,以其政治上的过于冷淡和不关心等惰性总是令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单一地由村民独立地由下而上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尚缺乏一个动力系统。这个任务自然地落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肩上,由政府通过由上而下的指导、培训、监督来完成,形成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两个积极性的有机统一,激发村民关注和参与的热情。 倾心打造方案明于定位 指导是动力系统的推动器,包括一系列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通过整体方案来体现。方案不时一种摆设的形式,它实际上反映了法律、政策如何与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理性思考,渗透着组织者的工作阅历、工作实践和对实践的认识水平,传导着组织者把握实践的能力、驾驭全局的素质和推进工作目标的决心,因而方案必须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成果。制定方案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吃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实施办法》与《选举规程》的基本精神,以体系化和条理化的要求转化为能够传达于别人的具体操作标准,并能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一讲就能给群众以全貌的整体把握,知道怎样运作,而最为关键的是以自己的透彻理解使别人易学易知易懂易做。二是要吃透下清,通过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村民对换届选举工作的关心程度、对选举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现任村委会成员的认可程度,从而在体现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之取舍上更为贴近村民的实际操作。三是准确地设计出关键环节,对每个关键环节的定位符合整个选举工作的逻辑发展,既能纲举目张、承上启下,又能连成一体,使每个关键环节能真正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每个关键环节的作用能够深入把握,深刻认识,知道每个关键环节的成因以及构成关键环节的各个要素在组合上的功能,使每个关键环节的具体措施各具特色、互为照应;每个关键环节的具体措施能整合非关键环节的措施,既宏观又具体,既有理性又充分注意到具体情况的变化,在具体操作中能够以其自身的“弹性”使操作者自由地调节与增减。我们在方案中设计了选民资格权、推选权、提名权、表决权和投票权等五个关键环节,规定了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注意事项,并要求各乡镇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整个选举工作的指导大纲。 潜心培训设计攻于传导 培训既是方案转变为实践的中间环节,又是指导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如果说方案是把指导者站在指导立场上的理性思维以诉诸文字的形式整理成一种预设的动力规范,构画出从出发点到落脚点、从起点到终点的基本过程,那幺,培训就是将这种动力转化为规范化的模拟操作动力,其成效大小与指导的成功成正比。这是以往在选举工作中重视不够而在实际工作往往导致首尾难顾的根本原因,因而成功的选举与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在认识上不能把培训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更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而要视为指导村委会换届选举在逻辑上的必然选择,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进行充分全面的准备。培训是和种“星火燎原”式的宣传方式,也是一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氛围营造途径,其内容应体现出“必然选择”的逻辑内涵。第一,起草和编写以选举程序为重要内容的培训提纲,由于现阶段国家和地方尚无这方面的培训教材,对组织者和指导者而言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提供了在指导上的极大创造性。我们依据江西省《实施办法》和《选举规程》提炼出八个程序和五个环节,并以此为主要内容,编写培训提纲,增强了培训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第二,举办三级培训。这是体现指导原则的重要途径。①县指导小组举办以乡镇分管领导、人大主席、民政所长和工作人员为对象的培训班;②乡镇指导小组举办以村“两委”班子成员、选民登记员、县乡人大代表为对象的培训班;③村党支部举办以村民代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为对象的培训班。通过三级培训,能够有效地将县指导小组的意图传达到村民中去。第三,实行互动交流。这是工作指导与具体操作的结合部。培训班不仅有灌输的作用,还应有释疑与反馈的功能。我们通过三级培训把下面提出的许多问题收集上来,统一解答,以求得统一认识、统一操作。 精心提出规范严于分类 规范是实施指导的有效手段,没有规范,指导就无法实施。除已有的法律规范外,还应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以指导为目标的规范有三项功能,一是强制性的,必须做到的;二是禁止性的,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的;三是允许性的,没有明确规定或是规定不明确的。我们以要求的形式提出规范。对强制性的步骤与程序,要求“规定的步骤一个也不能少,确立的程序一项也不能变”;对禁止性的操作方法,发现一项纠正一项,不搞下不为例;对允许性的操作方法,提出一个总体原则,即必须符合“村民说了算”的原则,由村民选举委员会表决。 重心落在监督勤于调度 监督是落实指导的有效保证。由于村委会换届选举涉及面广,人口群庞大,而且村民从总体上说,在目前的政治构架中处于弱势地位。怎样来保证“村民说了算”原则下的有效选举,有效的手段就是采取整体监督与个别处理相结合的办法,突出调度职能。所谓调度,就是收集各个区域的基本情况,对有效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基本经验,部署新的安排。通过调度,发现问题,确立典型,改进方法,强化动力,提高效率,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调度的及时性、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存积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在调度中,我们有三种类型:①单项调度,一般为2—3天调度一次,用以收集进度;②综合调度,一般为3—4天调度一次,用以分析情况,提出要求;③阶段调度,一般为7—10天调度一次,为召开调度会作好准备。在上述各项调度中,阶段调度是重头戏,我们总共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调度,第一个阶段的调度,主要是考察宣传动员、制订方案、举办培训、选民登记的情况与进度(如下表) 传达会议情况 是否制订方案(含各村情况) 培训情况 选民登记员人数 总人口数 总户数 选民数 选民公布日期 会议形式 参加会议对象 参加会议人数 乡镇 村 期数 人数 期数 人数 对象 其中 村民代表 户代表 党员 其它 这一阶段的调度作用在于:①反映各乡镇对待换届选举工作的态度,了解其重视的程度;②反映开展工作的深度,了解其工作的实与虚;③反映工作的进度,了解其是否与县指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保持一致,按时跟进。 第二阶段的调度,主要是考察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情况(如下表), 村委会数 村小组数 以村民大会形式投 票 以户代表形式投 票 以村小组形式投 票 选委会构成 选委会名单公布日期 村数 组数 人数 票数 村数 组数 人数 票数 村数 组数 人数 票数 村民代表 党员 妇女 其作用在于:①比较各投票形式的优劣和在投票方式的选择上是否适合实际情况;②反映对村民选举委员会产生的态度,了解是否采用了这三种强制性的方式;③反映村选委会的构成是否符合允许性的要求。 第三阶段的调度,主要是考察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情况(如下表), 提名方式及投票 提名候选人构成(人) 提名候选人公布日期 以村民大会形式投 票 以户代表形式投 票 以村小组形式投 票 主任数 副主任数 委员会 有效票 无效票 人数 有效票 无效票 人数 有效票 无效票 人数 其作用在于:①提示和强调只能采用所规定的投票方式而不能采用其它方式;②反映提名候选人广泛性和参加提名候选人的参与度,了解初步候选人有否内定的违法情况。 第四阶段的调度,则是考察正式候选人的产生情况(如下表), 村委会职数 正式候选人构成情况 规模 建议职数 村民大会认定数 主任数 副 主任 数 委员数 名单公布日期 1500人口以下的村数 1500人口以上的村数 3000人口以上的村数 其作用在于:①反映村委会的职数与村民的要求是否相吻合;②比较正式候选人的构成及其数量是否贯彻了差额竞选的原则。 在强化调度过程的同时,着力提高调度会议的质量,突出会议的中心议题、讨论范围,解决问题的措施,坚持一个口子解答问题,一个调子处理问题,一个班子讨论问题,并且揭问题不捂盖子,揭短处不给面子,揭难处不另开口子,使每次调度会成为一轮新的高压态势,由此形成一个个动力源。每次调度会都由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不得指派其它人代理,保持了种高度严谨的氛围。

有没有法律规定村委会换届选举的? 比如说:选举的程序、重新选举的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

党员大会选举具体程序
会后,党的委员会应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党的支部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可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酝酿讨论情况)。 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 (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人。

进行换届选举的支部大会有哪些主要程序
党支部换届选举的程序如下:1、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改选党支部委员会;2、党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3、进行选举培训教育;4、酝酿确定候选人;5、通知召开党员大会时间、地点,布置选举会场;6、清点人数,确认选举资格;7、向大会作工作报告;8、通过选举办法和监票、计票等工作人员;9、公布候选人名单,介绍...

团支部的选举程序
团支部换届选举的程序如下:1、申请。上届支部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人初步名单,报经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同意,确定正式委员候选人。2、选举前的准备。拟定选举办法,并准备好选票。3、认真总结团支部的工作。4、 召开团支部选举大会。主要程序有:⑴ 大会执行主席报告到会团员人数_。...

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1、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__工业区(__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组织实施,各指导组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各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社区居委会由3至5名组成,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提倡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提倡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社...

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程序哪个法律规是的?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 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但是,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

党支部换届选举流程
法律分析:1、会前准备。村支委在指导组指导下准备选举办法草案,选举办法包括选举办法依据、候选人产生程序、选举名额、选举程序、及投、监、计票办法选举形式采取候选人多于应选人20%的差额直接选举;不设委员会的村进行等额选举。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姓氏笔划为序印制支委会成员正式候选人选票...

党支部组织委员与宣传委员的选举流程?急!
换届选举前,党支部委员会要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并作出换届改选的决议,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党支部委员会换届的请示.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届党支部委员会的成立时间、届满时间,拟于何时举行换届选举;提出下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及选举办法.请示文书参考格式如下: 关于×××党支部启动换届工作的请示 ×...

村民选举委员会怎样产生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依法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1、规范...

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中物业公司应做哪些工作?
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程序指引 一、成立业主委员会换届筹备组 (一)筹备组成员的条件和人数 业主委员会换届筹备组由原业主委员会委员、业主代表和居(村)民委员会代表组成换届选举筹备组七至十五人组成,筹备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居(村)民委员会代表担任筹备组组长,组织、协调业主大会的筹备工作。(二...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