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收集资料,有关于环保建材。 有关环保的资料

2024-06-29m.fan-pin.com
环保材料有哪些~

1.高密度纤维板是绿色环保材料之一,高密度纤维板材质均匀、不存在脱水问题。具有材质细密、边缘牢固、容易造型,避免腐朽、虫蛀等问题。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高。
2.三聚氰胺板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它的颜色和纹理都是加入了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合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
3.胶合板是加入胶水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奇数单板制作而成的,具有强度韧性好,有较强的握钉力,易于加工、绝缘,又可以弥补天然木材自然产生的一些缺陷。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www.bieshu.com?bdfc

清新早晨在行动之“拯救森林,筷行动!”

您知道吗?
20多年前,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并传入中国,现在转为从中国进口;
在日本,每3双用过的筷子将被回收制成一张A4纸,中国不这么做;
制作每5000双一次性筷子就要砍掉一棵成年树,中国人均森林(竹林已算在内)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134位……


您知道这些数据吗?

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
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
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
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


一次性筷的生产和流通

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有部分一次性筷子由云杉和冷杉加工而成。所用的杨木、桦木和毛竹大部分来自中国的人工林和次生林;部分杨木、桦木来自俄罗斯的次生林;云杉、冷杉等则主要来自俄罗斯的原始森林。这些木材大多是以原木的形式进行加工,而不像某些人士声称的那样,用边角废料制成。中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尚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有人估计约为800亿双。据海关统计,2006年有284亿双一次性筷子出口,其中41%出口到日本,35%出口到台湾,各有10%出口到香港和美国。

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


中国在2005年公布了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的国家标准,对其加工工艺和卫生水平进行了规定。但很多调查显示,市面上流通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都没有商标和厂家信息,因而也无从谈起其卫生品质是否达标。更有甚者,竟把已经用过的筷子简单处理后重新包装上市。
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大量化学品被用于漂白和“消毒”,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双氧水、次氯酸盐等。在印制筷子包装时,铅、油墨、荧光剂也是常用的化学品。很多无良商家售卖的一次性筷子里,这些成分大大超过安全水平。而那些泛滥的“三无”筷子,其品质就更让人担心。

中国森林资源面临危害

中国目前森林资源匮乏:2006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134位。
中国森林目前面临五大问题:森林资源保有量低,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林地流失严峻,以及林木严重过量采伐。
中国木材供需压力巨大:目前,木材缺口在9578万立方米左右。
不当消费进一步加剧森林破坏:大量使用包括一次性木筷在内的一次性消费品,无疑会给森林带来更大的压力。现代社会所消费的大量纸制品和木制品都需要从森林获取原料,在中国,这样的需求是巨大的。以一次性筷子为例,虽然它消耗的木材仅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不到,但也已达到166万立方米。而这些木材,在使用之后都被当作垃圾遗弃了。
广大消费者积极行动起来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环保组织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得消费者逐步提升对于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了解,最终认同并采取实际行动。从一个人到千万人,凝聚力量,真正推动环境保护。
一次性筷子是对木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自带筷子出门、抵制一次性筷子的实践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意识并体会到环保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连,个人一个小的习惯改变,合起来就能对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世界上只剩下20%的原始森林因为未遭工业活动的破坏而保持原状。

曾看过一个暗访专题短片,它的台词是:“从森林来到工厂,从工厂来到餐桌,从餐桌来到垃圾装运车……然而,这还不是它们的最终归宿”“在工厂,它们又开始了新的命运之途。仔细看,它们竟被包装在‘猪饲料’的编织袋里!”“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脱下旧衣换新装’,在仓库中等候。”“在一次性筷子销售的市场中,终于又见到了换上了各式新包装的它们。”“凑近了看,有些筷子上还留着黑色的污迹。”接着是一个对照实验:将一把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30分钟后,与清水比较,浸泡过筷子的水明显变黄。大家想想,这说明什么?
告诉大家,一棵生长60年的树只能做成12500双筷子,生长10年的树只能做成4000双筷子。就看我们学校吧,平均每两天‘吃’掉一棵60年树龄的大树(每一天‘吃’掉3/2棵10年树龄的小树),这是多么惊人多么巨大的危害啊?!
因此,我倡议:为了我们的森林,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加入我们的队伍,从现在开始,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吧!

清新早晨环境保护会社湖南(邵阳)分会


不要认为环境保护与我们无关,其实环境保护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的!
现在,就介绍几个环保小常识给大家吧:
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双面使用纸张。
3.将用过的书或家中的闲置物品变卖,延长物品使用年限的同时还能为你增加经济收入。
4.能不乘车就不乘车,能坐工交车就不打的。
5.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6.残羹剩饭不论多少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不要倒入厕所用水冲,这样既能节约水又能防止水体污染。
7.厨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否则燃气燃烧时没有充足的氧气,特别费气并且容易使人煤气中毒。
8.在马桶水箱内放置装满水的可乐瓶或者盐水瓶,占据水箱容积,减少冲洗水量。
9.煮面或鸡蛋时,水开一分钟就关火,再加盖焖4到5分钟,不仅不会溢锅,还能节约不少燃气。
10.煮饭时,把经淘洗的米浸泡10分钟后再煮,可以省电或燃气。

其他资料:http://bk.baidu.com/view/9724.htm

1.关于环保的资料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2.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3.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环保观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生态环保观和资源开发观?环保和资源开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吗?我看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资源开发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
我相信所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人都怀着一颗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诚之心。我们也不应怀疑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尽早脱贫致富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他们同样也有着一颗保证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过极力主张保护的人考虑的是整个人类长远的生存问题,而积极主张开发的人要解决的却是当前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我们有理由剥夺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吗?
这些年来,在各环保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环保意识,这是各环保组织和人士的功劳,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虑和贪图享受,并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环保准则。例如,我们一些已经无需为自己的温饱担忧问题的人,为了尝一尝野味,穿戴高档皮毛时装,显耀自己的富有,于是促成并刺激了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该受到指责的应是那些衣食无忧的消费者,而不是那些衣食无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资源的人,也不应去指责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尽快摆脱困境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
为什么环境问题至少在工业革命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越来越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紧迫性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及产生的各类垃圾还没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穷奢极欲的不断追求。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人们这一不断膨胀的享乐欲望。因此我们在宣传环保和揭露环境问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种为富济贫的道德观,过一种简约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落后简约了,已经简约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呢?
我们应该反对那种教条的,极端的环保思想。这种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确,也极能蛊惑人心,实际上却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剥夺了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
在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的人打猎,伐树,烧荒,那是为了生存。也正是因为现代文明的曙光还没有照射到他们,所以还沿袭着这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不打猎伐树,请问你让他们吃什么?烧什么?用什么?对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一些环保者总爱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指责,而且常犯一个善意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能砍伐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杀野生动物,不能在这的江河上建大坝,保留这的原始风貌,你们可以通过开发绿色旅游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啊。但是在当前我们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还不高的情况下,旅游真是绿色的吗?开发旅游就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吗?让我们来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吧。1.过去当地人只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而且几乎没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现在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那些过去当地极少见到的塑料食品包装袋;请问这是谁之过?2.由于游客们要品尝当地的野味,原来不存在的野生动植物交易运营而生了;过去当地人只是少量地捕杀和挖掘野生动植物,满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现在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也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开始大量捕杀和挖掘野生动植物了;请问这是谁之过?3.过去当地人,民风淳朴,待人真诚;而现在伴随着各色游客而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贩带来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和花样百出的坑人,骗人的手段,让当地人受益匪浅,从此民风不再淳朴,待人不再真诚;请问这是谁之过?
云南的泸沽湖景区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然而这个报道仅仅只是简单地指责了当地的有关政府部门,有几个人想过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呢?这种情况几乎所有景区都未能幸免。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开发旅游,我想说的是,开发旅游并不是解决环保与发展的万能药,搞不好,开展旅游比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而实际上旅游本身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利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该不该得问题,而是怎样开发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该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动,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变。持这种极端环保观的人在关心环境的同时,忽略了生存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把环保理想化和教条化了,使环保失去了生命力。这种人自己吃饱喝足,无忧无虑地在城市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几个到过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更别说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数人去过,那也不过是坐着豪华越野车蜻蜓点水般去游山玩水而已。他们只不过是想借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饭饱后能有个娱乐和寻幽猎奇的后花园罢了。按照他们的观点,人类恐怕要回到原始社会才符合要求。这种思想只能使我们作茧自缚,让社会停滞不前。
一次我到云南省的独龙江旅游拍照。那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同时当地居民贫困的生活状况也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边防战士对我说的一段话:“这里对你们旅游者来说是青山绿水,可是对我们这些天天在这的人来说则是穷山恶水。”请注意,这还只是一个只需在此服役两年的人说出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来说又会如何呢?这句话对我犹如当头棒喝,使我这个也曾大喊环保的人清醒了许多。
我们不能把所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视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条。我们反对的因该是那种不顾长远利益,盲目的,过度的毁灭性开发,而对那些能使当地人脱贫致富,步入文明,已做过生态评估,考虑到了开发后的生态恢复,有序的,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因横加指责和阻止。实际上,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那种局部的,暂时性的破坏并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而相反会形成新的生态景观,甚至改善原来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远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岛湖和云南的鲁布革水电站。
在环保方面,我们目前最急迫的目标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指责和阻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现代城市人的环保意识。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说其行为本身就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链。反倒是我们这些有文化的现代城市人在吃饱穿暖之余,为了贪图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业如皮毛,高档木制家具,野味餐饮,一次性用具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才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彻底而毁灭性的打击,现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的杀手。
试想,假如有两个人,一个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个是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一只珍惜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他们面前,富人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杀之,而穷人则是为了御寒,填饱肚子活命而捕杀之,请问两种行为都该受到指责吗?

5.怎样的环保才“理智”
——兼评Charles Krauthammer的《Saving Nature, But Only for Man》

随着时间范围的普遍的环境恶化,环保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各种各样关于环保的建议、提案、规则、法律,有人提出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比如,大学英语书的某篇课文宣扬这样一种被称为“理智环保论”的观点,这种观点“理智”地宣称:人类“不是为大自然,而是为我们自己保护环境”,因此人类应该“仅在居住环境受威胁时再作出紧迫调整”。为了争取支持,该理论“不要求人们为其它生物作出牺牲”。

人类确实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保护环境,但问题在于如何保护。这篇文章宣称我们应该在“居住环境受威胁时再作出紧迫调整”,就是说我们应该等到自己都住不下去了才想到保护环境。是谁让环境糟糕得住不下去的?确实,这其中有地球自身的气候变化周期的因素,但在工业化革命以来的短短几百年里,把环境变得不宜于人类居住的,主要还是人类自己。面对一天比一天恶化的环境危机,不检讨自己的错误,不改变视环境为“自由资源”的错误观念,而是借口某些环境问题不紧急而听任环境继续恶化,这绝对不是一个“理智”的人应有的态度。

事实已经证明,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因为制造污染取得的效益往往小于消除污染要花费的成本。然而,由于这只是“外部不经济”,不用作者自己立即买单,因此他就会对消除这些污染毫无兴趣。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作者在心甘情愿地为别人的“外部不经济”买单的同时,又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大量地为别人,甚至他的后代,制造着代价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该文的另一个奇怪的观点是“不要求人们为其它生物作出牺牲”。试想一下,如果人们被要求为其它动物作出“牺牲”,那么“牺牲”的会是什么呢——大概仅仅是一些金钱,或者改变食用野味的爱好而已。我们知道,当生物间有冲突的时候,要不两败俱伤,要不总有一个要作出“牺牲”。现在人类不“牺牲”,那只有让其它生物牺牲了。它们应该如何为人类牺牲呢?很简单——献出生命。

作者说,他喜爱北极驯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这句话说出口的),但是为了能开采到石油,他不惜破坏驯鹿在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因为这样能避免战争。且不说事实已经证明,开采了阿拉斯加的石油,根本不能避免战争;即使可以避免战争,为了人类的石油便宜一些,而使北极驯鹿无法繁衍后代,这种在种族延续和金钱间选择金钱的做法是否理智,实在值得考量。

类似的,作者喜爱斑枭(但愿他喜爱的生物越少越好),但是为了伐木工的生计,他不惜支持他们砍倒森林灭绝斑枭。我不知道作者怎么会持这样一种奇怪的逻辑——似乎伐木工不伐木就不能找到新工作,并且不伐木就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因此他们不伐木就无法生存,所以为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只好把斑枭“出卖”了。

在这位作者的眼里,只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利益发生冲突,哪怕只要牺牲人类的很小的利益就能换回其它生物的宝贵生命,他也会认为人比其它生物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的环保观。在这种“理智”的环保观中,我们看不见一点“理智”的影子,透过冠冕堂皇的包装,我们只能看到一种莫名的“唯我独大”的霸气、一种为了一丁点的经济利益可以听任其它生物灭绝的可怕的漠视。

作者说,那些为不会立即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的事进行的环保是“奢侈环保”,“奢侈环保”仅当只需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才是好的。可是,有什么与环保有关的事只需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吗?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作者对那些为不立即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的事而进行的环保是不会支持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智环保论”吗?这种“理智环保”,其实就是坐等环境恶化,直到等不下去了,大家都受不了了,然后齐心协力把某个环境问题缓解一下。一方面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缓解环境问题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它产生的速度。有些问题,我们本可以把它遏制在萌芽阶段,可“理智环保”者偏要等到污染不可收拾时才出手。可以说,这种“理智”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怎样的环保才理智?那就是被那个作者看作“感情用事”的环保的办事方式。要环保,就要热爱大自然,而不是把它看作我们“利用”的对象;要环保,就要把环境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听任问题一天天扩大。这样的环保,才是真正理智的环保。

有关环保的节日

2月 2日 国际湿地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月的某一周:全国各地的爱鸟周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4日:受侵略戕害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9月16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
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根除贫困国际日
10月24-30日:裁军周
11月16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1-18日: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12月29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编辑本段]环保建材
  环保建材,即绿色建材装饰材料。
  [编辑本段]环保建材主要有几种?
  1.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3.目前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等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在目前是无毒无害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
  [编辑本段]目前流行的环保建材有哪些?
  1.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可减少暴雨径流,减少地表水污染,并能排走地面水。多用在公共设施中。 2.环保墙材:新开发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 3.环保墙饰: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防霉墙纸经过化学处理,排除了墙纸在空气潮湿或室内外温差大时出现的发霉、发泡、滋生霉菌等现象,而且表面柔和,透气性好。 4.环保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间为铝,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且不生锈,无污染。 5.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除施工简便外还有多种颜色,能给家居带来缤纷色彩。涂刷后会散发阵阵清香,还可以重刷或用清洁剂进行处理,能抑制墙体内的霉菌。 6.环保照明:这是一种以节约电能、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照明系统。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利用高效、安全、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创造出一个舒适、经济、有益的照明环境。
  [编辑本段]室内装修应注意防止空气污染
  装修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增多趋势,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一定要有环保意识,千方百计防止因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 专家认为,在对居室进行装修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装修要把握好材料关。近年来,国家制定推广了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标准,有力打击了有害物质超标行为,超标的装修材料在市场上受到了限制。但这并不能认为,只要合格的产品就可以随意使用。一些材料如,密度板、胶合板等,尽管产品都合格,但如过量使用,挥发出的有害物总量过大,装修后的房间有害物质仍然可能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他建议人们树立理性装修意识,不要盲目追求豪华装修,而应崇尚简单和谐,适度装修,尽量减少装修材料带来的危害。装修施工过程应保证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以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装修完成后,应及时请专业环境检测部门检测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各项指标合格后再入住。请专业公司进行检测,发现有害物质超标,应及时进行治理。

关于环保的资料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关于环保的资料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春眠难到晓 处处噪声吵 夜来西北风 沙落知多少 ……

姑娘出门把头包,只因黄沙满街跑,不是姑娘不想俏,实在是环境不好。……

<西江月>环保人圆奥运梦 汗洒隆冬抢天,雪落腊梅解难。科学发展气定闲,定将环境改善。大气治理优先,生态建设相连。众志成城意更坚,奥运梦北京圆。

喜鹊枝头传喜报,深奥成功人欢笑。文明古都重环保,现代北京崭新貌。……

幼童游嬉风烟处,埃尘环绕雾蔓天。莫让碧空逍逝去,万古遗恨今朝民。……

买无磷洗衣粉,装节能灯泡,安节水龙头,用环保布袋,发环保短信,告违法行为,过绿色生活。……

环五湖之共努力,保四海之同家园!……

蓝天白云笼罩,清新空气环绕。绿草树木伴行,和谐社会美好。……

环境保护短信

1. <环保小童谣> 妈妈从小教育我,果皮扔进垃圾箱,废旧电池不乱扔,有用无用两箱装,做个环保小使者。环保靠大家!靠大家!

2. 小小孙儿两岁半,手里举着两元钱,买了一盒雪糕吃,真甜!稍时冰棍已吃完,拿着包装左右看,我要找到垃圾桶,把纸袋放里边。

3. 五一黄金周,开绿标车上路,下榻绿色饭店,吃有机食品,游生态园。……

4. 环保工程系万家,家家行动力量大.不因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关系大.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美了大家好小家.大家就是你我他,共享美好时光好年华.

5. 嘹亮歌声唱响环保理念,悠扬旋律传播文明心声。……

6. 五一旅游心情好,千万勿把环境扰,举手投足多留意,风光无限好。谢谢您!……

7. 与君共享环保的喜悦,与君共创环保的家园。……

8. 保护环境,关爱自己。……

9. 忙,忙,忙不尽环保事业;笑,笑,笑破坏环境之人。……

10.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日环保,受益延年。……

11. 环保,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12. 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生态平衡积德行善造福后代,百年大计,环保先行。……

13. 寒霜化甘露,绿意染大地。春风轻抚过,吹醒梦中人,携手为环保,共步小康路。……

14. 方寸之间,话环保无限;心灵处所,与自然有缘。……

15. 沈阳人说二级天真多,海口人说二级天真少,北京人说二级天真难。……

16. 家事国事天下事,北京环保是大事。……

环保短信

1. 鸟语花香,自然魅力凸现;蓝天白云,自然清新表现;海天一色,自然风格展现。……

2.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树一木也有情……

3. 环保短信五光十色,中华大地万紫千红。……

4. 心系环保,心动环保,心装环保,心向环保,心怀环保,心仪环保,心随环保,心赢环保。……

5. 鸟语花香,绿树清泉,失之易,得之难。 ……

6. 少一支喷烟,多一缕清风;少一座烟筒,多一片蓝天.……

7. 一草一木亦生命,万水千山总是情。 赤橙黄绿青蓝紫,环保彩虹当空舞,有你有我也有他,众手浇...……

8. 蓝蓝天空白云飘,空气清新心情好,治理大气见成效,生活环境日日好!……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处,花丛觅知音,遥望紫禁城,兰蕊吐芬芳,但愿景长久,千年共婵娟.……

10. 绿色飘带染京城,今年花胜去年红!……

11. 天高云淡,望到西山脉,环保不达目的,非好汉;巾帼须眉,与污染相战,屈指已干三十年,蓝天碧水...……

12. 赤诚护卫着蓝天,让家园更加美丽;环境保护系万代,天道酬勤靠大家。……

13. 一条短信四方传,齐为环保作贡献。地球环境同爱护,幸福生活到永远。……

14. 呼啸北风瑞雪飘,唤起英雄胆亦豪。蓝图在胸立宏志,天宇朗朗在今朝。(藏头)……

15. 一年365天,天天胸怀环保理念;一日24小时,时时刻刻要做有益于环保的事迹。……

16. 环保,永不放弃的希望!……

绿色环保装饰材料有哪些
编辑总结:所谓绿色环保建材,并不是真的就没有一丝甲醛和苯,而是该产品经过国家检验,甲醛含量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选购时要注意看好标志,以免购买到伪劣产品。以上关于绿色环保装饰材料,以及如何购买绿色环保的装修建材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关注齐家网。

装修环保建材有哪些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来介绍,希望大家在装修的时候参考。一.装修环保建材有哪些1.装修环保建材之硅藻泥,还有硅藻泥是一种新型的墙面装饰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阻燃,吸音和隔热,净化室内空气。它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并且在许多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2.装修环保建材之乳胶漆,还可有乳胶漆也是我们...

新型环保建材
2.生态砖:生态砖是一种由天然材料制成的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同时还能够调节室内湿度。3.绿色涂料:绿色涂料是一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涂料,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4.集成墙板:集成墙板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建材,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潮、防霉、防火等性能,...

环保装修建材有哪些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来介绍,希望大家在购买材料的时候参考。一.环保装修建材有哪些1.环保建材有防水复合石木地板,但是由于普通木质地板防水性能差,遇到水便会膨胀、变形,还有用户不得不将卫生间铺满冰冷、坚硬的瓷砖或者石材。而防水实木地板的出现则令人眼前一亮。2.环保建材有体板,还有外墙保温装饰一体...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有哪些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如下:一、环保墙材:新开发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二、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可减少暴雨径流,减少地表水污染,并能排走地面水。多用在公共...

节能环保新型建材都有哪些
当然随着我们科技还在不断的发展,未来还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会不断出现,并且会逐渐取代原来变焦劣势的传统材料,也是因为这些优秀的新型的建筑材料让我们现在的建筑以及我们的家园都越建越好,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污染也在减少。好了今天关于新型建材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就说到这里了,相信的大家对于新型材料都...

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建筑工程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装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环保型建筑材料成为了首选的建筑装修材料。其中,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1)石膏泡沫材料这种材料用途广泛,既可作为建筑材料,又可...

环保建材,守护绿色家园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环保型建材的三大特点,为地球献出一份爱。自然纯净环保型建材选择那些无毒无害的建材,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等,都是接近自然的建材,让你在繁华都市中感受大自然的怀抱。低毒排放环保型建材对于一些经过加工的建材,只要其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控制,低毒、低排放,也...

环保建材包括哪些种类环保建材的选购技巧有哪些
一、环保建材包括哪些种类1、环保地材;主要是用在公共设施中,制作材料拿的是再生高密度聚乙烯。能够有效的减少暴雨径流和地表水污染,最关键的是可以将地面积水排走。2、环保墙材;属于一个新开发的加气混凝土砌砖,特别是该材料在阻热蓄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3、环保墙饰;常见的环保墙饰有草墙纸、麻...

环保可再生材料有哪些
三、环保材料 1、环保型材料主要是指材料本生的环保性,材料基本上是天然无毒只是进行了加工的,又或者是人工加工合成的,只是其毒性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2、环保材料按其材料换分的话,有只是单纯的加工了的纯天然,基本无毒无公害型的,如木材、石膏、石板等环保...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