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网 导航

历史上真实的武王伐纣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2024-06-29m.fan-pin.com
~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这一句话成为后世之人在反抗暴政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自夏桀王因为宠爱妺喜被商部落推翻之后,商的末代君王纣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自己的掘墓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这与自己祖先当初的情形极为相似。
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道,周武王“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他便邀集天下诸侯,“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在打败商纣王的军队之后,武王接手了天下,即位之初,便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力图挽回商纣王暴政以来的局势。
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以稳定天下大势。
其次是“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让那些因为纣王无道招致关押或者卖做奴隶的人,恢复了自由身。
再次是“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类似于打土豪分田地,将商纣王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全部返还给贫苦百姓。……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天下局势立马大定,周武王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岐。周武王采取的这些手段成为了后世的许多开国帝王在治理国家时的准绳,在天下新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然而,总有一些人去质疑周武王,认为周武王是乱臣贼子,觉得武王伐纣是以下乱上,并且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观点是商朝的科技比周武王所在的部落更强大,证据就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比西周时期的大盂鼎科技含量更高。
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就是他们的规格以及纹饰。
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高133厘米,重达832公斤。而大盂鼎,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从数据上说,司母戊鼎确实要比大盂鼎漂亮,但是数字上的大小就真的能够够说明一切么?
要知道,商朝和西周都处于青铜器时代,两件青铜器在重量上的差异并不能够说明谁比谁更强大。至于青铜器上的纹饰,全在于工匠的审美水平和心思技巧,与科技发达不发达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纹饰好看的话就意味着科技发达,那么今天的科技肯定要远远落后于古代了,因为今天的很多东西都在于其实用性,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少了很多了。
另一个观点就是西周的发家史很不光彩,因为他在发动针对商纣王的讨伐之前,已经发生过许多次的战争了。
如在《竹书纪年》记载了西周的发家过程:“武乙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三十五年,周公季伐西落鬼戎;文丁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王杀季历。”
如果以发家史来说明西周比商朝落后,或者后进文明打败先进文明,或者因为在强大的过程中打败了周边的许多国家或者部落就很不正义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不要存在了。更何况当你的文明还没有达到碾压别的文明的时候,本身就存在矛盾和融合的地方,这样的论点很明显有失偏颇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观点,除了有人故意标新立异博出位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否定自己祖先的某些事情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毕竟周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盘否定了西周的历史和作用,就等于斩断了中华民族的根,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真是令人可耻。
那么,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那就是“有道伐无道”,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而不是某些所谓的专家信口开河的原因。
在《史记》、《荀子·议兵》、《韩非子·喻老》等诸多记载中,商纣王都是一个暴君,特别是在《墨子》一书中,对于商纣王的评价是更为全面:“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
种种迹象都表明,商纣王被灭,纯粹是咎由自取,即使没有周武王,也会有其他部落的王来推翻他。大家说是吗?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是怎样完成的?
纣已众叛亲离,彻底孤立,伐纣时机已经成熟。周武王此时已经为自己征伐纣王想好了“借口”。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十二月(公元前1046年正月),武王以尊奉文王之命,“殷有重罪,不可不征伐”为旗号,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浩浩荡荡自镐京东出伐商。周武王连发三篇“泰誓”声讨纣王,宣称自己是“恭行天罚...

武王伐纣真的存在吗
哪一天论功行赏真有那么重要吗?值得记录在惜墨如金的利簋铭文里吗?恰恰是武王伐纣的年份才最值得写入利簋铭文。这个年份也才在利簋铭文里单独列出。辛未。这个年份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铭记。 邹伯奇先生《学计一得》卷上《太岁无超辰说》:周武王伐纣,岁星在午,太岁在辛未...。即是说武汉伐纣,木星在午,纪年在...

姜子牙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不过,姜子牙的历史身份,倒是清楚的。姜子牙是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帝王的军师和谋臣,也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在约公元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即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又称牧野之战)中,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军师,可谓战功赫赫。古籍记载 姜子牙到国都来,想在周文王的麾下工作,他打听清楚周文王平时经常路过的...

武王伐纣真相不仅如此,专家:超出你的想象!那么真相是什么?
武王伐纣可能不是因为纣王的暴虐无形而是因为西周本来就是想进攻商朝而编造的一个故事。西周的文明程度很有可能还不如商朝。就算是史书上记载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武王伐纣这件事情我们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因为从小就看《封神榜》等之类的小说和电视剧。而且神话故事里面也说是因为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所以...

真实的纣王?
贪图享乐指纣王建造酒池肉林和沉迷女色。在周武王伐商前夕所作的《泰誓》中,历数了纣王的6大罪状,但并未包含荒淫好色和贪图享乐。酒池肉林一说,最早见于对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的记载,这样的故事居然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纣王的身上。武王伐纣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中记载,纣王聚众在沙丘苑囿里裸奔。先...

武王伐纣的真实历史是不是跟封神榜不一样呢?
武王伐纣的真实历史当然跟封神榜不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具体来说:1、 小说诞生,人为干涉 小说《封神演义》大约是明代万历、隆庆年间,由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 所以我们就知道,《封神演义》是一篇站在前人积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的故事,必然有着历代艺人们手口相传,文人加工,...

武王伐纣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份竹简揭秘真相
这段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就在2008年,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境外拍卖市场上拍卖的楚国竹简,这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而在这一批竹简中,记录了周文王在临终之前对武王的告诫。在这段话中,文王说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就是舜帝得天下的故事。文王之所以告诉武王这件故事就是为了能够让他在将来伐纣...

周国是商朝诸侯国,武王伐纣是不是造反
3.周武王算不算造反 姬昌为后来的武王伐纣,创立周朝奠定了基础,而周武王姬发对商朝的讨伐,究竟算不算是造反,小编认为应该算的。史书是后人写的,帝辛究竟有没有做过不得民心的事情,究竟有没有陷万民于水火,做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都不是最准确的真实历史。其实周灭商,就像秦灭...

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是什么样的,后来为何被丑化了?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欢迎进入大古的历史奇妙屋。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残暴君王,他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他奢靡腐化,残忍暴虐,...

武王伐纣,周武王是为了篡位还是为了解救百姓?
武王伐纣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这背后的惊天大秘密是什么?其实西周武王在著名的战役牧野之战中成功击败了纣王,继而随后在进入了殷商的国都朝歌。根据史料记载,武王伐纣成功之后既没有抢钱抢粮,也没有抢地盘。他在得到胜利之后不久就带军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而且发生了让人更加惊奇的一幕,武王在已经死去...

相关链接2

返回顶部
凡事房车自主流
凡事网